武則天這位女帝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王朝統治中,留下了一抹輝煌的濃墨重彩。這位傳奇的女性在當時男性地位較高的時代,彰顯了女性的潛在魅力和野心。
女帝的壽命長達八十二年,可以說,比大多數帝王的壽命長多了。她在現代的影視劇的改編下,曾有「女主武帝預言」一說。這件事其實在真實的史書中,也曾有記載。袁天罡確實說過,武則天的面相不僅是大富大貴,而且還是一副帝王面相。李淳風也曾經佔卜過李唐運勢。他曾經預言,李唐三世之後,就是武姓的天下。這一預言也讓李世民驚恐。但是李淳風卻說,武姓不可殺,否則會讓更兇殘的人滅絕李氏一族。所以,武則天才會僥倖的逃脫「誅殺武姓」的禍患。
也因此,這位女性的傳奇人生為我們現代的眾多劇作引用。人們在不斷了解她輝煌歷史的同時,也開始好奇她個人的人生經歷,尤其是關於她的名字。我們現在稱呼的名字,並不是她真實的名字。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她真實的名字呢?武則天這個稱呼中,又包含了怎樣的寓意呢?
武則天從一開始到最後,也沒有直接叫作「武則天」這個名字。她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中,選用了不同的名字。這些名字不僅僅是武則天自己心性的變化,也是她人生不同階段的寫照。曾經有很多歷史研究者考證。在武則天進宮之前,她的名字叫做武珝,乳名叫做「二囡」。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的閨名是「華姑」。現代編劇,將她的名字改成了「如意」。這個名字的來源也是和武則天的詩作有關。但這些都是武則天在進宮之前的名字。後來,武則天正式進宮之後,李世民將她賜封為才人,並且改名為「媚娘」。這時的武則天剛剛十四歲,在宮中人人都將她稱作「武才人」或者「武媚娘「。
這個名字可以說是陪伴了武則天最長的時光。在武則天年輕的時候,這個名字不僅彰顯了她女性最柔媚的一面,又能突顯她自身影響其他人的魅力。如果細緻的分析。武媚娘可謂是真的將女性「媚」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僅僅在自己的婚姻中,還體現在自己的政治道路中。而小編也覺得,在武則天眾多的名字中,只有武媚娘這個名字,最能體現這個女人的手段。不僅是女性的柔中帶剛,而且還能讓人直接想像出了她魅惑又看透世事的眼睛。真的是完美的展示了武媚娘在宮中多年的「手腕」。
而在李世民死後,這個在宮中不大受寵的才人也被送到了感業寺中,這個片段想必看過影視劇的都會了解。在這裡,武則天曾以「明空」作為自己的法名。這個名字也為之後的「武曌」埋下了伏筆。而在這一段時光之後,武則天二入宮廷深處。這一次,她不僅僅帶著寵愛回到了宮廷。而且,還帶著野心。所以,在她再次回到宮中不僅僅要攀上後宮最高的位子,還要將自己的抱負施展出來。但由於她特殊的身份,所以,很多人只會叫她「武昭儀」。而她武媚娘的名字則除了李治,很少有人會叫。
之後,武則天因為受盡李治的寵愛,以及她自身的才華出眾。讓李治心甘情願地將其封為「天后」,權利等同於皇帝。自此,武則天開始承受了前朝女性沒有過的非議。雖然在這一階段中,她的名字依然叫做媚娘。但是,人們已經不會直呼其名。而是畢恭畢敬地稱之為「天后」。這樣的狀況不僅僅是武則天能力的體現,也是「武媚娘」手段的彰顯。
最後,在她登基稱帝那一刻,她正式將自己的名字改變。將原本柔弱的武媚娘改成「武曌」。在這裡,小編覺得,雖然史學家分析,「武曌」這個名字取自佛教中「四大皆空」的寓意,其本意是消極的。但是,小編卻更傾向於另一種解釋。這時的武則天已經有了滔天的權利,即便她身邊已經沒有了信任的人。但是,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她,相比早已是銅心鐵肺。又怎麼會消極呢?所以,小編更喜歡將「武曌」理解為「日月當空」的意思。體現了武則天稱帝後至高無上的權位。
而我們現代稱呼的「武則天」根本不算是他的本名。只是在她退位給李顯之後,李顯尊封她為「則天大聖帝」的稱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