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16:00,「濟寧禮饗 城市品牌推介專場」成功舉行。濟寧市副市長率領14縣市區相關負責人集體出鏡,「種草」濟寧好物特產,為家鄉「帶鹽」!
在直播間,濟寧市圍繞孔孟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等打造的一批優質的文創產品令人嘆為觀止;以「濟寧禮饗」為品牌的系列優質農副產品、食材,如魚臺龍蝦、微山湖鹹鴨蛋、金鄉小米、汶上蘆花雞等等更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和口水。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生動再現了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的新風貌。
當下,領導幹部直播帶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領導幹部投身網絡直播帶貨,將新技術、新業態運用到基層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當中,賣的是貨,帶的是「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不僅為農產品打開了銷路,更開創了電商助農、脫貧攻堅的新思路,值得給予更多關注和期待。
領導幹部直播帶貨,從辦公室、會議室走進田間地頭、走進直播間,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與廣大網友互動,宣傳推廣當地特色資源,為當地產品賣力吆喝,不僅暢通了銷路,也暖了百姓的心。
實際上,直播帶貨作為新興業態,是一種高效的網絡經濟方式。為打開農副產品銷路,各地積極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領導幹部直播帶貨,農民變「網紅」,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盤活了網際網路「流量」,也帶來了超高人氣,更使得當地特色農副產品藉助網際網路變成了「香餑餑」,「難賣」變成了「好賣」,為脫貧攻堅按下了「快進鍵」。
當然,領導幹部直播帶貨是一種有益嘗試,若想實現常態化的可持續發展,讓直播銷售這條新路越走越寬,還必須加大與各大電商平臺、行業協會合作力度,培養更多優秀電商人才,最根本的還要確保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賣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乾貨」。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下,直播帶貨不僅是電商扶貧的一種有效方式,更是打通農民致富的一個新途徑,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幫助農戶更好地做好產銷對接,有效應對市場風險,進一步補上農村經濟發展短板。
為此,各地要通過直播帶貨推動鄉村原有產業的市場拓展,讓更多區域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還要吸引帶動更多年輕人到農村創業,為鄉村振興聚集更多、更強的新動能,讓希望的田野充滿希望,讓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漸行漸近。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