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猛料頻出:自動駕駛之外,電池技術有「iPhone時刻...

2020-12-2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華爾街見聞

關於蘋果「造車」的傳聞,在過去幾年時有傳出,不過像如今這樣密集曝出猛料的時刻,並不多見。

12月21日上午,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蘋果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將在明年第三季度(9月)發布,比原先的外界猜測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

10幾個小時之後,在周一美股尾盤時段,路透的一篇報導則更加詳細的曝出更多猛料,不僅提到了蘋果「造車」計劃的時間節點,也曝出了大量技術細節。

電池技術突破:堪比iPhone問世

路透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且希望能在幾年之內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一款車型,可能會搭載蘋果自家突破性的電池技術。

該報導稱,這一電池技術正是蘋果「造車」策略的核心,它有望「極大的」(radically)降低電池成本,同時增加車輛續航。

要做到這一點,蘋果計劃採用一種獨特的單體(monocell)電池設計,讓所有電芯直接融合到一起,從而消除傳統電池組各個電芯之間存在的空間浪費。這樣一來,在同等空間內,就能用上更多的電池材料,實現更大的續航。

在電池材料的選擇上,該報導稱,蘋果在考慮使用磷酸鐵鋰。這也是目前國產特斯拉Model 3入門款電池所使用的材料,它的天然具備比三元鋰電池等其他鋰離子電池更好的安全性,更不容易出現熱失控。

該報導援引知情人士對蘋果電池技術的評論稱:

它處在下一代全新的水平,就像你頭一次見到iPhone一樣!

或使用大量Lidar傳感器

在車輛對外界的感知上,特斯拉重度依賴攝像頭視覺技術,對雷射雷達(Lidar)傳感器嗤之以鼻。

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曾表示,即便Lidar傳感器免費,他都不會使用。上個月,他又提到,雷射雷達展示出來的現實就像一個奇怪的幽靈世界,除了金屬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半透明的,這對自動駕駛毫無意義。

但是這種看法並未獲得同行們的贊同,中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就是最明顯的一個。在上個月廣州車展上,小鵬CEO何小鵬宣布,小鵬汽車下一代自動駕駛的軟硬體體系將進行大幅升級,並將於2021年推出首款搭載Lidar的量產智能汽車。

而對於蘋果來說,即便還未開始造車,它已經將Lidar玩的很順手了,從最初的應用於iPad Pro,到今年發布的iPhone 12 Pro系列手機,都搭載了Lidar傳感器,以藉助它對三維空間的感知提升拍照能力。

據路透上述報導,蘋果已經決定從合作夥伴那裡獲取自動駕駛系統所需要的零部件,其中就包括Lidar傳感器。而蘋果的車輛可能會使用多種Lidar傳感器,以探測不同的距離範圍,其中部分傳感器可能來自蘋果內部設計。

路透此前也曾報導稱,蘋果與一些Lidar供應商進行過洽談,但同時也考慮自己打造這種傳感器。

目標2024年啟動生產

早在2013年,蘋果就在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WWDC)上推出了「iOS in the Car」車載系統(後更名為CarPlay),宣布開始涉足汽車領域。

2014年,蘋果首次被傳「造車」。

2015年,媒體報導稱,蘋果徵招了數百名員工開始「造車」,項目代碼為「Titan」,團隊將在距離蘋果公司位於Cupertino總部附近幾英裡的一處私人地方開展工作。

彭博當時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蘋果計劃最早於2020年開始生產電動汽車。

種種風波後,2018年,關於蘋果造車的消息終於添了一記實錘。2018年10月,前特斯拉三號人物、負責整車研發和製造的高級副總裁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更新了自己LinkedIn的身份信息:蘋果公司Special Projects Group(以下簡稱「SPG」)的VP。

道格·菲爾德公開身份後,有媒體隨即發現,依據LinkedIn的不完全統計,在蘋果SPG名下有將近1200名員工,其中300多名來自特斯拉,170多名來自福特。

路透上述報導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的目標是在2024年啟動生產,不過疫情相關因素可能會導致這一時點延後到2025年,甚至是在那之後。

誰來生產?

上述路透報導援引知情人士稱,除了打造蘋果品牌的汽車之外,蘋果也有可能將「造車」計劃大幅壓縮,僅僅打造自動駕駛系統,提供給傳統車企使用。

不過如果蘋果最終決定自己「造車」,誰來給它生產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該報導稱,蘋果曾經與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之一Magna進行過商談,但是由於蘋果的計劃不明,這一舉動也不了了之。

對於代工廠來說,為了保證盈利,通常會要求車企達到一定的產量要求,「要想找到可靠的代工廠,年產量需要達到10萬輛,且未來還要增加,」上述報導稱。但對蘋果這個新入汽車行業的公司來說,這一點存在很大挑戰。

儘管蘋果距離真正造車可能還有數年的距離,但它已被視為將給特斯拉帶來威脅。周一是特斯拉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首日,但股價卻大幅收跌6.49%。

相關焦點

  • 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有望2024面世 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對此消息,業內人士認為,蘋果很可能會在2021年對外公布該項目,但不會在明年正式發布車輛。 十幾個小時過後,路透的報導繼續曝出猛料,不僅透露蘋果造車計劃的具體時點,更曝光蘋果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該技術堪比IPhone面世。
  • 永不造車?拆解華為擁有的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關鍵技術
    2月18日,一個名為曹山石的帳號在推特上爆料:「過去外界傳言華為要造車,華為也從沒明確地對外表態不造車。因那時候我們對是否造車還沒形成清晰共識。我們研究了4年,把未來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整體架構和關鍵技術基本摸清楚了,未來自動駕駛能力的電動汽車,除了底盤,4個輪子,外殼和座椅外剩下的都是我們擁有的技術。」近日華為輪值CEO內部表態。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
    此外,蘋果在2015年還從英偉達、Waymo等公司聘用自動駕駛相關的人才,幫助蘋果研發自動駕駛系統。蘋果還從三星公司「挖」走至少三名電池專家,主攻動力電池技術。在2016年7月,《華爾街日報》報導稱蘋果返聘已退休的蘋果前硬體高級副總裁Bob Mansfield,並由他來接管Titan汽車項目。
  • 「第四類造車玩家」登上歷史舞臺,中美歐暗戰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Patentics谷歌、百度、華為與蘋果為代表的「第四類玩家」,是迄今全球產經業界內除特斯拉之外,在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維度鋪陳時間最長、核心專利技術積累最為密集的4家公司。從2010年代初期的持續研發投入直至今日風雲際會,這些符號的誕生,可謂自然選擇的結果。以百度造車為代表,在此框架下審讀這些符號,方能還原其所表彰的底層邏輯、價值預期以及細節寓意。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_易車網
    此外,蘋果在2015年還從英偉達、Waymo等公司聘用自動駕駛相關的人才,幫助蘋果研發自動駕駛系統。蘋果還從三星公司「挖」走至少三名電池專家,主攻動力電池技術。在2016年7月,《華爾街日報》報導稱蘋果返聘已退休的蘋果前硬體高級副總裁Bob Mansfield,並由他來接管Titan汽車項目。
  • 蘋果造車,富士康代工?丨C次元
    而因為「挖」了A123的工程師,還被這家電池製造商起訴。 此外,蘋果還從英偉達、Waymo等公司聘用自動駕駛相關的人才,幫助蘋果研發自動駕駛系統。三星公司也被蘋果「挖」走至少三名電池專家,主攻動力電池技術。這個時期以硬體開發為主,也就是真的想造一輛車出來。
  • 蘋果造車 註定要一鳴驚人
    來源:創事記蘋果終於開始造車了。近日,討論七年之久的「蘋果汽車」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1月8日,韓國現代汽車發表聲明稱,蘋果正與現代就造車事項進行初期溝通,消息一出,現代汽車股價隨即上漲近20%。事情發酵後,現代在聲明中去掉蘋果字樣,並補充道,現代收到了很多公司的造車請求,但目前尚未決定。在之後,另一家媒體披露了蘋果汽車的詳細情況。
  • 造車模式大相逕庭,蘋果與華為誰才是「正道」?
    文|最極客 東方亦落蘋果和華為在造車方面又有了動靜。蘋果自動駕駛部門主管換人;在美國設立汽車組裝廠,並開始與全球汽車電子供應商展開初步合作洽談;將與臺積電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晶片;預計2024~2025年,「Apple Car」將會正式亮相。
  • 蘋果造車並非一時興起,招募1200名精英,磨刀六年
    文/M叔圖侵刪多家知名媒體爆料,蘋果公司將於明年9月發布首款首款電動車Apple Car,該款將配備蘋果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及最新的電池技術。到了2014年,有人爆料蘋果公司內部,正在籌劃一個名為「Titan」的項目,該項目是一個與汽車相關的項目,不少人都在猜測可能蘋果公司想做自動駕駛系統,當時沒人認為蘋果公司會造車。又過了一年,有汽車行業知情人透露,蘋果公司正在招兵買馬,在汽車行業內部多個公司挖人。
  • 蘋果造車之心不死!1年新增30項專利,各個都是黑科技
    2015年開始,業界盛傳蘋果發起了造車的泰坦計劃,但隨後被證實轉型到了研發自動駕駛系統上,似乎蘋果已經放棄了造車的想法。進入2019年後,蘋果自動駕駛相關的信息少之又少,反而不斷爆出汽車相關的專利技術——在2019年申請的專利數,幾乎是前幾年得到的汽車相關專利數量之和。
  • 蘋果汽車要來了!號稱顛覆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該知情人士說,蘋果還在研究一種名為LFP(磷酸鐵鋰)的電池化學成分,這種電池本身不太可能過熱,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知情人士在談到蘋果電池技術時評論稱:「這意味著蘋果將汽車電池技術推向了全新的水平,就像我們第一次看到iPhone那樣。」
  • 科技囧報:iPhone自動關機門最新進展 蘋果承諾更換問題電池
    昨日王師傅報導了蘋果陷入了iPhone自動關機門事件,而蘋果客服的回應也是驚人稱:「請戴套」。繼中消協出手之後,迫於各方壓力,蘋果中國公司終於回應承諾更換問題電池。對此,你如何看待呢?【續一秒】★iPhone關機門最新進展 蘋果承諾更換問題電池昨日報導了蘋果iPhone自動關機門事件,近日不少用戶反映自己使用的iPhone 6和iPhone 6S系列手機存在仍有40%左右電量的時候就自動關機、天冷自動關機、自動關機後不連接充電器無法開機等BUG現象。
  • 蘋果造車提上日程,Siri主管接手自動駕駛
    此外,據臺灣電子時報報導,蘋果正在與臺積電(即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晶片,用於蘋果自動駕駛汽車。該報導還稱,兩家公司已經確定了在美國建廠生產蘋果汽車晶片的計劃,目前正在與汽車電子供應鏈的上下遊供應商進行談判。這家臺灣媒體還補充說,蘋果汽車的模式與特斯拉類似,但沒有進一步解釋這意味著什麼。
  • 百度下場造車:自動駕駛起個大早,電動車趕個晚集
    01百度造車實錘了。今天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其它細節,百度汽車公司獨立於母公司體系,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吉利是合作方,百度控股。
  • 關於蘋果汽車,賈伯斯連PPT都沒寫,庫克卻試圖將它開上高速公路
    尤其是當iphone徹底改變了手機行業,被無數讚賞包圍的賈伯斯也曾許過如此宏願「我們有平臺去設計好一輛車,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造一款汽車」。相比較讓賈伯斯揚名天下的PC、手機,也許造一輛汽車才是賈伯斯人生清單裡最想達成的那個目標,而且賈伯斯一度認為造汽車很容易,他說「汽車有電池、電腦、發動機和機械結構,iPhone上也有這些東西,它們甚至都有發動機」。
  • 特斯拉高管加盟 蘋果造車這波穩了?
    韓國兩家最大的企業三星和現代汽車近日宣布將在電動汽車市場開展合作研發電動汽車電池;國內,華為公司與德國汽車製造商奧迪正式公布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合作計劃,並通過最新的奧迪Q7展示雙方技術來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無獨有偶,全球消費電子巨頭蘋果公司也早已開始了汽車業務的潛心布局……
  • 與臺積電合作造車?蘋果「泰坦計劃」又冒頭
    有媒體報導稱,蘋果正與供應鏈合作夥伴臺積電合作研發一款自動駕駛汽車晶片,用於製造「蘋果汽車」。這款汽車據稱與特斯拉類似。蘋果旗下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據傳專注於開發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但有自身分析師認為,蘋果可能也在開發自己的整車。
  • 賈伯斯的夢想:蘋果想造車這件事十幾年前就有預兆
    只不過蘋果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它還在尋找手機之外的下一個增長點。VR、AR 都是大有潛力的領域,但受限於技術和生態,還無法得到規模化的應用。但發展勢頭正猛的電動汽車,可能是蘋果現在入場的最佳領域。蘋果對汽車工業的「覬覦」早已不是件新鮮事,但官方一直遮遮掩掩,並無實質性消息放出。甚至一段時間內,蘋果的造車項目還一度傳出關閉的新聞。
  • 蘋果造車提速:9月推出Apple Car?產業鏈公司火速跟著跨界
    汽車智能化趨勢關於蘋果造車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時傳聞代號為「泰坦計劃」的造車項目啟動,並且多次向特斯拉等公司挖人,之後又傳出蘋果內部在自主造車還是技術供應商的角色上出現分歧。據介紹,宏觀趨勢上來看,中國汽車市場持續爆發,歐洲各國政策方面紛紛設置禁售燃油車時間點,保持了智能化、電動化的方向不變;另一方面,在技術上,新能源汽車在續航裡程、自動駕駛等方面更加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對蘋果造車提供了機遇。
  • 「蘋果造車」傳言再起,馬斯克自曝:曾考慮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庫克...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蘋果造車」傳言再起之際,「科學狂人」馬斯克自曝曾考慮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連見都沒見他。(CNBC:埃隆馬斯克表示,他曾考慮過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蒂姆庫克拒絕會面)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當地時間22日發推自曝:「在(特斯拉)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聯繫過蒂姆庫克,想與他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