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全民公投:你支持安樂死嗎?

2021-02-15 紐西蘭打工度假指南

旅行的腳步被新冠肺炎疫情桎梏半年有餘,許多朋友的長途旅行計劃悄悄進入了「冬眠期」,蟄伏等待疫情後春天的到來。即便如此,紐西蘭仍是很多人夢想中的完美旅行地,有無限美好風景去發現。

然而紐西蘭畢竟不是「烏託邦」。你旅行或生活在此,所能感受與得到的,不僅那些純粹美好的風景。這裡的人也在面對種種現實議題的挑戰。在慢下來「等待旅行」的日子裡,流浪君想與你聊聊「現在進行時」的紐西蘭,聊聊這裡的社會百態與人們正關注的一些事。今年10月17日是紐西蘭三年一度的全國大選。會誕生新一屆國會議員及政府內閣,帶領這個國家走入「後疫情時代」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三年。而這次選民除了投出自己青睞的政黨與選區議員外,還有兩個比較「有趣」,更彰顯全民決斷力的公投議題需要決定:

「End of Life Choice」

「臨終選擇」,即「安樂死」合法化公投

「Cannabis Legalisation & Control」

「大麻合法化與管控」公投

Yes or No/支持或反對——超過50%投票者選擇哪個答案,將決定紐西蘭社會與未來世代在這兩個議題上的發展脈絡。

流浪君第一篇不談旅行的文字從生命的結尾說起,聊聊「安樂死」合法化公投。在此次公投選票上,選民會被問及並做出以下選擇:

你支持《2019臨終選擇法案》生效實施嗎?

-是,我支持該法案實施。
-否
,我反對該法案實施。

這裡的《2019臨終選擇法案》(以下簡稱《法案》)已於去年11月在紐西蘭國會三讀通過,完成了立法程序,而公投是為其最終能否實施作全民表決。在簡單的選票背後,「安樂死」是在紐西蘭已持續幾十年爭議的熱點話題,涉及倫理、道德、宗教、文化與制度等,不同面向及力量的較量。

反對「安樂死」的標語

了解「安樂死」背後的爭議之前,流浪君覺得我們應先聚焦在這一公投的實質內容上,先清楚《法案》值不值得從你的立場上去贊成或反對,以此決定「安樂死」對未來紐西蘭的影響。根據他國經驗和操作可行性,紐西蘭的「安樂死」在《法案》中被定義為「Assisted Dying/協助終結生命」,即:
受認可的醫師與執業護士,協助「安樂死」對象攝入致命劑量藥物,以通過終結生命來停止病痛折磨;或「安樂死」對象通過自行服用或觸發致命劑量藥物攝入,在受認可專業人員全程陪伴下,以終結生命來終止身心痛苦。

TIPS 後文會提到,紐西蘭這次「安樂死」合法化公投的焦點是希望通過「主動自願安樂死/Active Voluntary Euthanasia」的形式,為不可康復的晚期病患以消除病痛為目的結束生命。目前,在全球已實現這類「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與地區包括荷蘭、比利時、哥倫比亞、盧森堡、西澳大利亞州與加拿大。而瑞士、德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美國8州與華盛頓特區的合法「安樂死」,只能通過醫生安排,但自行攝入藥物來實現。

問題來了!合法化以後,「安樂死」能實施於誰身上且怎麼認定申請對象符合標準,誰是評估和協助「安樂死」的專業人員,又有誰在結果無法挽回前監督整個流程呢?《法案》都逐一作出了解釋……需罹患專業醫師認定的晚期疾病,且預期生命不足6個月;病痛主要來源不能是精神或心理疾病、肢體殘疾或單純高齡;

對於可能比較模糊的最後一點「自主判斷與決定」之能力,有著進一步闡述:

能領會理解「協助終結生命」的各類信息;

能記住這些信息,以持續做出決定;

在做決定時,能夠運用與衡量相關信息;

能夠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決定。

問題3:如果病痛已令申請人無法自主表達決定,是否能根據清醒時的聲明,由信賴的親屬代為做「被動安樂死」之決定?

《法案》明確規定,評估「安樂死」的醫師必須盡其所能判斷「協助終結生命」的決定由申請人獨立做出。如果醫師或護士在評估過程中發覺這個決定受到外界壓力,或者來自於病患治療團隊人員暗示或建議,評估流程將即刻終止。而事前草擬法律文件授權信賴的人「被動」實施「安樂死」,已與上述標準相牴觸。如果病患已無法自主表達決定,評估醫師或護士很難客觀判斷,「安樂死」的意願仍是該對象此刻的決定。所以,為了防範杜絕任何利益相關人士,對病患造成壓力而發生「借刀殺人」等犯罪行為,紐西蘭「安樂死」合法化公投只討論主動自願「安樂死」。當然,選擇死亡即便對身心飽受煎熬的病患而言,亦是極其嚴肅與矛盾的抉擇。所以,在真正實施前任何時刻,病患都有權改變決定,終止「安樂死」。

「安樂死」的最大原則是,完全體現與隨時遵照申請病患個人之獨立意願。主評估醫師會記錄歸檔所有資料,符合條件的申請會交由另一位與主評估醫師及申請人完全不認識的獨立醫師進行二次評估檢查。如果第二位醫師獨立判斷後,對申請者是否出於獨立自主意志尋求「安樂死」有疑惑,會再經由第三位獨立精神學醫師與申請人對話,提供意見給第二位醫師。只有兩次評估都完全符合標準,才能經由申請病患同意準備實施。

此時,主評估師會轉變為「協助終結生命」的醫師。他會告知申請人肯定的答覆,並與其溝通具體日期、時間與方式等細節。如果申請者此時希望延遲與終止,也能隨時表達,並立即生效。

《法案》中規定了紐西蘭實現「安樂死」的四種方式:

申請人自主服下藥物

申請人自主觸發靜脈注射

醫師或護士協助,通過導管攝入藥物

醫師或護士協助,通過注射完成

Support and Consultation for End of Life in New Zealand (SCENZ) Group

首先是紐西蘭生命終結支持與諮詢協會。該組織由紐西蘭最高衛生執行官員——衛生署總幹事建立並領導,主要負責推薦、篩選、替換、委派參與「安樂死」評估與實施的專業醫師、護士及精神學醫師;同時也提供整個過程中的專業、獨立醫護建議。

The End-of-Life Review Committee

其次是生命終結監察委員會。他們由政府最高衛生管理機關衛生部監管,以藥理師、臨終照顧專科醫師與另一位健康醫師為團隊,監管「安樂死」醫師或護士的報告、向下文提及的法務官匯報過程中的法規履行情況,並向法務官反饋任何可能不符規定之處。

Registrar (Assisted Dying)

最後是「安樂死」法務官,處理和執行任何法律層面上有關「安樂死」的工作監管,定期向國會作報告,對國會負責。

因「安樂死」是非常私人的行為,不僅對於申請「安樂死」的病患,也對於評估或協助整個過程的醫師或護士。所以,以上三個機構分工明確、相互聯繫,但互不隸屬。以此保證專業層面上,紐西蘭任何「安樂死」案例都始終尊重「安樂死」申請人的生命選擇權,與協助者的法律豁免權。了解了以上信息,相信你對紐西蘭即將舉行的這次公投與《法案》內容都有了一定認識。如果你能參加此次投票,會支持還是反對《法案》實施呢?

關於「安樂死」合法化公投,人們需要了解的遠不止法案本身。它已延伸至選民自己對自身身份、社會地位、族群氛圍和宗教信仰之間的博弈。不論今年公投結果如何,很多辯論與交鋒會從過去一直延續到未來紐西蘭的社會世代中。
不論主動自願「安樂死」還是「協助終結生命」,根據現行1961年制定的紐西蘭《刑法》第179條規定都屬違法——任何協助病患實現死亡的親屬或醫師都構成犯罪。但到了90年代,《普通法》中的「健康與殘障理事法案」增加闡述:「接受老年或殘疾護理的病患,可以出於自己的意志拒絕或終止接受看護」。這一條文成為紐西蘭如今討論和實現主動自願「安樂死」的法理依據之一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們觀念的進步,越來越多普通大眾,甚至真實的重症病患案例開始衝破反對「安樂死」的力量,浮上紐西蘭社會公開探討的層面。
2003年開始,奧克蘭梅西大學的多年抽樣調查顯示,有持續超過七成調查對象贊成專業醫師協助形式的「安樂死」合法化。在立法層面的「安樂死」合法化努力也始於90年代。1995,就首次以《尊嚴死亡法案》形式交付國會表決,最終以62票反對比29票支持,未獲通過。同樣的法案於2003再次送交國會,以微弱劣勢60:58二次闖關失敗。
而這次付諸公投的《法案》最早於2012年開始草擬,並通過紐西蘭行動黨黨魁戴維·西蒙於2015年交由國會進入立法流程。經過三次審議、完善與投票,《法案》於2019年以69票支持比51票反對,在國會三讀通過。下月大選中的全民公投,就是決定「安樂死」合法化最終命運的時刻。

自「安樂死」議題在紐西蘭出現後,因為宗教傳統、社會風氣與制度規範等複雜因素,反對力量長期佔據社會主流。但2000年後,隨著全球化興起、時代更迭與社會發展,尤其最近10年,支持「安樂死」的聲音逐漸後來居上,成為一股強勁力量。這尤其在推崇自由主義的年輕一代中得到廣泛認同。

近20年民調的積極結果、《法案》於國會表決通過,其實還不能確保《法案》公投中順利過關。因為公投的結果,還可能與支持或反對的選民註冊率及投票率相關。如果反對團體動員支持者積極投票,反而能衝高反對比例,使公投無法最終跨過50%贊成的門檻。

目前在紐西蘭,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群體主要提倡:

與之相對的,以宗教團體所引領的傳統反對力量最為強勁。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等宗教教義中,認定人的生命由至高的神賦予,也須經神收回。任何自行結束或協助他人結束生命的行為,都是有罪且不道德的。

經過世俗化後,宗教上反對「安樂死」的聲音,也融合了許多亞洲移民的傳統價值。反對群體現今的論點主要提倡:

死亡,對於人們向來沉重。而我們華人文化中,更是長期避諱談「死」。但隨著時代變革,漸漸有更多人願意討論並表達對死亡議題的觀點。


在紐西蘭這個多元社會中,不同文化與信仰對死亡的解讀有巨大差異,這就更為凸顯尊重與同理心的重要性。如果你是一個尊重傳統生死價值的人,你對「安樂死」的看法受到法律保護。但在遵從傳統的同時,更應該躬身用同理心換位思考那些正飽受晚期疾病折磨,期待用一種有效、有尊嚴的方式,選擇自己生命歸宿的人們。


在宗教與傳統裡,生命、身體由神賦予或授之父母。可在無法治癒的病痛中,不僅看不到希望,而且病痛每時每刻都帶給人撕心裂肺的身心煎熬。人都有摯愛,對於飽受病痛折磨的人而言,周圍親人們怎樣表達對他的愛,怎麼與他互相溝通,怎麼理解並尊重他對生命的選擇,比要求病患應該去體恤親人的感受更具同理心。選擇「安樂死」的病患其實並不自私,他們都在內心因親人的觀感,對「安樂死」的決定產生過激烈鬥爭。而他們的選擇,更需要健康的人需要換位思考才有可能理解並最終釋懷。


真正的愛,終究應該不設前提與條件,才能彰顯愛的偉大,才能讓一個人生時感受得到溫暖;死時無牽無掛,擁有並獲得尊嚴。

還記得兩年多前臺灣著名媒體人傅達仁前往瑞士「求死」的新聞,曾造成巨大反響。傅達仁一家都是基督徒,但生前罹患胰臟癌晚期,身心飽受摧殘多年。他最終遠赴瑞士飲下「安樂死」藥物時,不論家人與自己都萬般不舍。但傅達仁即便不舍,也毅然決然地「終結」了生命,以尋求生命的尊嚴。而家人也對患病期間羸弱的傅達仁,最終理解與尊重,並共同送他安然離世。

傅達仁(已故)


可見,人自己未曾經歷病痛,絕不知病魔纏身會如何吞沒人的意志力。如果沒有同理心,同情心會變得淺薄,也就永遠無法理解一個人選擇「安樂死」之於自己生命的意義。


如果是反對「安樂死」的你,在紐西蘭有選擇不考慮「安樂死」的權利,那就理應給予特定情景中的病患,在無法治癒的痛苦中選擇有尊嚴「解脫」的權利。只要擁有制度與法律保證,事實證明「安樂死」不會被邪惡之人用以「借刀殺人」。只有擁有了真正的同理心,才能尊重與順應所謂「上天」賦予人生命之目的。

最後,流浪君想要分享一部BBC攝製的「安樂死」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選擇》。影片記錄下了57歲的主人公西蒙在意識依然清醒時,如何與病魔鬥爭,如何內心掙扎,如何飽受煎熬,而妻子對於他的「求死」抉擇又作何反應,以及「安樂死」對於日漸喪失健康的西蒙之意義所在。最終,西蒙實現了自己的「心願」,結束了病痛與生命。


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選擇》

西蒙的母親在兒子往生後,所說的那句話值得每個人深思:

Yes. He was brave, but we have to remember that those people were brave who stuck it out as well.

是的,西蒙很勇敢。

但我們也得記住,那些堅持到最後的人也很勇敢。

本片為約11分鐘《看電影了沒》影評

⬇️部分內容可能引起心理不適⬇️

觀賞全片,請複製粘貼👉騰訊視頻連結:

https://v.qq.com/x/cover/j76y5mco2afucsp/d0184yfpviw.html

a) Electoral Act 1993, Section 268: http://www.legislation.govt.nz/act/public/1993/0087/latest/DLM310495.htmlb) NZ Government, Summary of the End of Life Choice Act: https://www.referendums.govt.nz/endoflifechoice/summary.htmlc) Butterworth: Crimes Act 1961: Wellington: Lexis/Nexis: 2003d) Wesley J. Smith (1997). Forced Exit (Forced exit ed.). New York: Times Books. ISBN 978-0-8129-2790-0. OL 1006883M. 0812927907.e) Emanuel, Ezekiel (1994). "The history of euthanasia deb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21 (10): 796. CiteSeerX 10.1.1.732.724. doi:10.7326/0003-4819-121-10-199411150-00010. PMID 7944057. S2CID 20754659.f) "The vulnerable will be the victims: Opposing view". Usatoday.com.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9 September 2017. Retrieved 4 July 2017.g) "Street in fresh bid for right-to-die law". Stuff.co.nz. Retrieved 14 August 2019.h) Henry Cooke (13 November 2019). "MPs vote in favour of End of Life Choice Bill at final reading". Retrieved 13 November 2019.

-END-


相關焦點

  • 安樂死在紐西蘭或合法化!初步公投65%民眾贊成
    中新網10月30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0日,據紐西蘭選舉委員,初步公投結果顯示,紐西蘭民眾多數贊成安樂死合法化,不過另一項有關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公投未獲得通過。紐西蘭於10月17日舉行大選,總理阿德恩獲得連任。同一天,該國還舉辦了以上兩項公投。
  • 紐西蘭通過安樂死法案,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地時間30日,根據紐西蘭全民公投的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安樂死已正式在該國合法化。雖然這一結果沒有讓人們過於意外,但紐西蘭已就安樂死法案爭論多年。反對的聲音認為,真正實行起來,該法案仍有缺陷,可能會對社會福祉構成種種其它威脅。
  • 澎湃思想周報丨法國與「政教分離」;紐西蘭與安樂死合法化
    紐西蘭公投與安樂死合法化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中防疫表現非常突出的紐西蘭,於10月17日的大選當天同時舉行了兩場全國公投,分別關於安樂死合法化和大麻合法化。在現任總理阿德恩(Jacinda Adern)成功連任之後兩周時間,10月30日有關公投的初步統計結果也已經出爐,超過六成選民支持安樂死合法化,但大麻議題則未獲得半數以上票數。按照各方預計,儘管當前公布的統計結果尚未計入境外票數,但相信對兩項法案的大體結果影響不大。紐西蘭司法部長也已經宣布,安樂死合法化將於2021年11月實施。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全民公投 支持繼續留在法國
    [摘要]投票結果再次否決獨立,不過與2018年情況相比,支持留在法國的選民比例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4日,法國位於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就是否獨立,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官方公布的初步投票結果顯示,53.26%的選民支持繼續留在法國。
  • 紐西蘭大選初步結果:執政黨工黨勝選 現任總理阿德恩獲得連任
    來源:海外網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圖源:美聯社)海外網10月17日電南太平洋島國紐西蘭周六(17日)舉行全國大選,投票站已於當地時間晚上7點關閉。綜合彭博社、CNN等外媒報導,現有計票結果顯示,由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領導的執政黨工黨獲得壓倒性優勢的選票,阿德恩贏得蟬聯執政。與此同時,紐西蘭最大反對黨國家黨黨魁朱迪思·柯林斯承認敗選。紐西蘭2020年大選原定於9月19日舉行,後因奧克蘭地區新冠疫情二次暴發導致再度封城,大選推遲至10月。10月3日開始提前投票,10月17日為大選日。
  •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涉嫌犯罪嗎?
    安樂死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因為安樂死不及涉及法律問題,更是涉及道德和人性的問題。法律問題容易解決,畢竟可以依據法院的生效裁判來確定該行為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是有罪的還是無罪的。但是道德和人性的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因為相比於法律,道德是更高層次的社會規範。
  • 全民瘋狂:瑞士公投禁建清真寺尖塔(圖)
    「全民公投」是在所謂民主社會中所向無敵的利器,雖然沒幾個國家敢多搞,可也幾乎沒有人敢反對。全民公投實踐比較多的國家是瑞士,一向沒有出什麼問題,近日的一次公投是個例外:瑞士11月29日就是否禁止修建清真寺尖塔問題舉行了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有超過57%的選民支持全面禁止興建清真寺尖塔。  瑞士極右的瑞士人民黨和聯邦民主聯盟,認為清真寺尖塔是伊斯蘭化的象徵。
  • 澳大利亞同性婚姻全民公投支持者驟然降至39%
    中新網9月28日電 據澳洲網28日報導,在澳大利亞聯邦各黨派就同性婚姻問題爭論不休之際,27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支持就同性婚姻進行全民公投的澳人比例已自今年稍早時的70%暴跌至39%,與此同時,4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支持聯邦議會用投票方式結束這一爭論
  • 從「安樂死英語怎麼說?」看你的英語該怎麼學
    從「安樂死英語怎麼說?」看你的英語該怎麼學在網上看到「英國警犬一退役就要被安樂死」。「安樂死」一詞,一下觸發我「安樂死用英語怎麼說說來著?」的思考,也反應出「你的英語一直來都是怎麼學的?」問題。1) 「知識搬運工」式枯燥乏味「學習」你會拼命「想」/「回憶」:咦,「安樂死」不是那個好像有什麼eu字母開頭的英語單詞來的嗎?是怎麼寫來著?一下「想不起來了」(其實,是euthanasia這個英語單詞)。
  • 收養流浪動物是什麼體驗,你同意對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嗎?
    (網絡資料)收養流浪動物是什麼體驗,你同意對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嗎?收養流浪動物是什麼體驗,你同意對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嗎?因為建立流浪動物收容所,需要足夠多的資金支持,而每日資金和物資的消耗都是相當大的。如果自身財力達不到要求,或者難以獲取外界的資金支持,就不要隨便開設流浪動物收容所。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儘量不要隨便自行收養流浪動物,以免讓自身健康受到威脅。
  • 希臘公投否決歐盟援助方案 回顧「民主公投」那些年那些事兒
    別忘了,德國財長朔伊布勒之前提議,「如果希臘政府認為須全民公投,那就請便」,「不啻是獲得民意保障的做法」。下面一組圖文為大家追溯各國歷史上的幾次公投事件。 一、投票判死的蘇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雅典思想家蘇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
  • 「安樂死」號特快列車
    在醫學上,安樂死可分為:根據執行程序,安樂死又可以分為被動安樂死和主動安樂死。被動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是停止療程,例如除去維持病人生命的系統或讓病人停止服藥,使其自然死亡。歷史上,植物人特麗·夏沃的非自願被動安樂死案例引起過不小的轟動。特麗·夏沃是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植物人。
  • 日本流浪狗安樂死並不安樂,所謂的「安樂死」是觸目驚心的15分鐘
    在日本街頭,你幾乎不會發現流浪狗。
  • 紐西蘭擬公投改國旗圖案 或為擺脫殖民地象徵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0月30日報導,紐西蘭總理約翰·基29日宣布,將於2016年就更改國旗舉行具有約束力的公投。報導稱,約翰·基此舉意圖擺脫國旗上的英國殖民地象徵。約翰基表示,國旗是國家身份最重要的象徵,應採用更能凸顯紐西蘭特色的國旗。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舉行全民公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杜海川】據美聯社10月2日報導,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於當地時間周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
  • 白俄政治家:擬全民公投,俄白兩國合二為一,盧卡申科會就範嗎?
    盧卡申科的頭號競爭對手是前銀行行長巴巴裡科,已經被白俄羅斯當局逮捕,安全部門認為,巴巴裡科背後有俄羅斯的大力支持。盧卡申科也火力全開,聲稱俄羅斯幹涉白俄羅斯總統大選,很多謠言都是從俄羅斯傳過來的,並且聲稱要與普京總統會面,制止這種幹涉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的行為。現在來看,盧卡申科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當地時間6月27日,白俄羅斯著名政治活動家伊萬諾夫公開和盧卡申科唱反調。
  • 瑞士就五項提案全民公投 限制歐盟移民遭高票否決
    【澳洲新聞網消息】當地時間9月27日,瑞士就限制歐盟移民、男性產檢和購買新型戰機等5項提案舉行全民投票。結果選民以壓倒性多數否決了廢止瑞士與歐盟人員自由移動協議提案,同時以些微多數贊成政府購買新型戰機取代老舊機型。
  • 哈士奇咬斷男童手臂,計劃安樂死,卻有12萬人請願別把狗狗安樂死
    像是狗狗傷人的事件也不在少數,近日就有一則狗狗傷人的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一隻哈士奇咬斷了男童的手臂,有12萬人請願不要讓狗狗安樂死,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件事情吧!哈士奇咬斷男童手臂,計劃安樂死,卻有12萬人請願別把狗狗安樂死!
  • 生命最後的快樂: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就成為冰冷的屍體
    安樂死是指對無法救治、承受痛苦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使其無痛苦地死去的一種減輕病人痛苦的方式。但中國憲法規定保護人的生存權,安樂死實際上是剝奪了人的生存權,因此,安樂死在我國並未立法。後來,宗教發展,大家接受了宗教中關於「人命天定」的思想,認為病痛是天神降下的懲罰,有權決定人們生死的只有天神,自殺與安樂死都是篡奪了造物主主宰生死的權力。16世紀,天賦人權誕生,主張人本主義,也不贊成安樂死。安樂死長期處於不受支持的一方,但也一直夾雜一些微弱的贊成安樂死的聲音。
  • 對話羅點點:「尊嚴死」與「安樂死」,爭議的焦點是什麼?
    你發表了《尊嚴死不是安樂死》商榷文,沈德詠作出了回復,你怎麼看回覆中的觀點?羅點點:沈先生的回覆有非常良好的溝通意願,表現了很好的寬容心。就我們商榷的最核心的內容,沈主任回復,他們現在有一個專題組,就安樂死的立法進行各方面的學術研究。他認為,他們會在安樂死的立法過程中創立出一個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