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Intel推出了這次採用了10nm工藝的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之後,大家對於這一代的產品吐槽不少,尤其是這一代Intel的命名上面,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代處理器的型號。
本次Intel一共發布了6款U裡寫低電壓處理器和5款Y系列超低電壓處理器。
分別為U系列:
i7-1068G7,4C8T,2.3/3.6/4.1GHz,L3緩存8MB,TDP28W。
i7-1065G7,4C8T,1.3/3.5/3.9GHz,L3緩存8MB,TDP15W,可上調至25W(下述CPU TDP相同)。
i5-1035G7,4C8T,1.2/3.3/3.7GHz,L3緩存6MB(下同)。
i5-1035G4,4C8T,1.1/3.3/3.7GHz。
i5-1035G1,4C8T,1.0/3.3/3.6GHz。
i3-1005G1,2C4T,1.2/3.4/3.4GHz,L3緩存4MB。
Y系列:
i7-1060G7,4C8T,1.0/3.4/3.8GHz,L3緩存8MB,TDP 9/12W(下同)。
i5-1030G7,4C8T,0.8/3.5/3.5GHz,L3緩存6MB。
i5-1030G4,4C8T,0.7/3.2/3.5GHz,L3緩存6MB。
i3-1000G4,2C4T,1.1/3.2/3.2GHz,L3緩存4MB(下同)。
i3-1000G1,2C4T,1.1/3.2/3.2GHz。
大家會發現很多CPU的頻率相似、核心數相同但是其型號並不一樣,其主要原因在於核顯的不同,但是其命名規則從原來的4位數字變更為了4位數字+字母+數字的組合,搞得大家一頭霧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Intel的中國官微於日前向玩家們科普,10代酷睿的命名規則。
以酷睿i7-1065G7為例,打頭的i7自然不用多說了,後面數字的前兩位「10」大家都是相同的,均代表了第十代酷睿處理器。接下來的兩位數字,在這個處理器中是「65」綜合代表了處理器型號的高低,越高則性能越強。
而其中的第四位數字「5」除了與之前的一位組合判別CPU性能之外,還代表了TDP,8、5、0分別對應28W、15/25W、9/12W。
而最後的字母加數字「G7」則是代表了其核顯的規格不同,G7、G4、G1分別對應64個、48個、32個執行單元。
不管怎麼說,Intel此次的命名規則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次學習成本,雖然說在解釋完後變的淺顯易懂了,不管是CPU性能還是核顯性能甚至就連TDP都能知道,但是對於不知道的玩家來說這一次的****+字母+*的組合足夠讓人頭疼了,Intel也多次的向大家解釋這次的規則,但是熟知的畢竟是少數。這次其官微終於上場開始推廣,希望更多的玩家能夠知道此次Intel到底命的是什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