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升空41年後,旅行者2號進入了星際空間

2021-02-25 NASA愛好者

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號發射升空。

Credit:NASA

1979年7月9日,飛掠木星(最接近時刻)。

Credit:NASA

1981年8月26日,飛掠土星(最接近時刻)。

Credit:NASA

1986年1月24日,飛掠天王星(最接近時刻)。

Credit:NASA

1989年8月25日,飛掠海王星(最接近時刻)。

Credit:NASA

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

Credits: NASA/JPL-Caltech

旅行者2號,1977年8月20日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上面六張圖,是旅行者2號最重要的六個歷史時刻。

41年後,北京時間2018年12月11日零點,NASA在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上宣布,通過比較旅行者2號上搭載的不同儀器傳回的數據,旅行者2號於11月5日通過了日球層的外部邊緣,進入了星際空間。

這個邊界,稱為日球層頂(heliopause),這裡是太陽風和星際介質相遇的地方。

旅行者2號的孿生姐妹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發射,35年後,於2012年8月進入星際空間,北京時間2013年9月13日凌晨2:00,NASA通過新聞發布會正式確認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空間,驗證的方式是藉助2012年3月的日冕物質拋射測定。

另外,旅行者1號和2號都攜帶有一張金色唱片,包含有118張照片,描繪著地球,人類,以及我們的文明,還有近90分鐘來自世界各地最偉大的音樂,還有55種人類語言的問候和一種鯨的歌聲問候。

Credits: NASA/JPL-Caltech

截止2018年12月12日,旅行者2號目前距離我們大約179.53億公裡(120.01AU),如果光速前行的話,大約16小時38分07秒就可追上它。相比之下,從太陽發出的光,8分鐘就能抵達地球。

旅行者2號離開日光層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其上搭載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PLS)設備,另外旅行者1號的PLS設備於1980年出現了故障。

該設備藉助等離子體的電流(electrical current of the plasma),檢測太陽風的速度,密度,溫度,壓力和通量,自11月5日以來,PLS觀察到太陽風粒子的速度急劇下降,旅行者2號周圍沒有太陽風的流動,這使得NASA科學家們相信旅行者2號進入了星際空間。

Credits: NASA/JPL-Caltech/MIT

左邊的圖表,顯示了旅行者2號的等離子體科學實驗設備,在三個方向上,電流下降到了背景水平,這是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的關鍵數據之一。

Credits: NASA

除了等離子體數據,旅行者號科學團隊成員還通過其他三個設備,證實了這一點,分別是宇宙射線子系統(Cosmic Ray Subsystem),低能帶電粒子(Low-Energy Charged Particle),磁強計(Magnetometer )。旅行者號團隊還將研究其他搭載的設備,希望更加清楚地了解旅行者2號所處的環境。

儘管旅行者1號和2號,已經進入了星際空間,但他們都尚未離開太陽系,並且還需要很久很久。

Credit:NASA

太陽系的邊界被認為是位於奧爾特雲的外邊緣,這裡小型天體仍然收到太陽引力的影響,奧爾特雲的寬度尚不確定,估計從距離太陽1000AU到10萬AU之間。也就是說,旅行者2號需要大約300年才能飛到奧爾特雲的內邊緣,並需要3萬年才能飛出奧爾特雲。

旅行者號使用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熱量供電,放射性物質位於放射性同位素熱發生器(RTG)中,RTGs的輸出功率每年減少約4瓦,為了節省電力,旅行者1號和2號上的攝像機已經都關閉了。

旅行者號的故事,不僅影響著當代和未來幾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也影響著地球的文化,包括電影,藝術和音樂,每個探測器上攜帶一張記錄地球聲音,圖片的金色唱片,這些是地球的時間膠囊。

旅行者1號,2號可在宇宙中存在數十億年,或許有一天,他們是地球生命存在過的唯一痕跡。

相關焦點

  • NASA的旅行者2號正接近星際空間
    這張圖向我們展示了旅行者1號和2號相對日球層(heliosphere)的位置。旅行者1號於2012年穿過了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而旅行者2號目前仍在日球層內。Credits: NASA/JPL-Caltech由於檢測到來自太陽系外宇宙射線的增加,NASA的旅行者2號正接近星際空間。源自太陽的太陽風,形成了一個延伸到行星軌道以外的氣泡,這個氣泡就稱為日球層,圖中的heliopause是日球層頂。
  • 「旅行者2號」飛出日光層 開啟探索星際空間之旅
    圖像顯示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位置。12月10日,NASA宣布「旅行者2號」已與先一步進入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號」勝利會師。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本報記者 劉 霞今日視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日宣布,航行了41年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進入生命的下一個徵程——飛出日光層開始探索星際空間,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又一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旅行者2號」目前距地球約180億公裡,該任務也成為NASA迄今運行最久的太空探索任務。
  • 太空飛行器發現旅行者2號到達了星際空間
    圖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飛出太陽系,進入廣闊的系外空間,而它的姊妹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於六年前飛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傳回來的數據幫助科學家描繪出太陽日球層的結構。(日球層,即由太陽創造並環繞其自身的巨大氣泡狀空間區域。)
  • 「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
    這臺「老爺機器」之所以讓科技人員們如此傾情,只因它已經飛行到了距離太陽約182億公裡的地方,進入到了星際空間之中。在那裡,它要幫助人類看到之前從未見過的景象。它的名字叫「旅行者2號」。據新華社電一年前,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出日球層,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6年後,旅行者2號也飛了出去,進入星際介質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6年後,旅行者2號也飛了出去,進入星際介質人類在探索宇宙空間的時候,向太陽系內的天體發射了幾百個探測器,除了行星和衛星,還有小行星的探測器。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星際旅行的探測器,是為了探索宇宙空間的一種探測器,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旅行者1號,這個飛行器現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進入了星際空間中,那麼,旅行者1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探測器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旅行者1號是NASA發射的一個外太陽系探測器,它的重量只有815千克,發射與70年代,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就算是現在依然還在正常工作。
  • 「旅行者2號」探測器傳回首批數據發布 星際空間並不是絕對真空
    圖片來源:NASA官網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張夢然  2012年,「旅行者1號」(Voyager 1)進入星際空間,傳回了非常寶貴的日球層頂數據。但是,由於探測器上的等離子體設備損壞,地球上的研究人員,根本無法收集到那次穿越的完整數據。  但現在,人類擁有了「旅行者2號」(Voyager 2)穿過星際空間的首批數據。
  • 星際穿越後的「旅行者二號」仍未恢復
    科技日報北京2月5日電(記者張夢然)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近日消息稱,不久前才給人類帶來大量穿越星際空間的寶貴數據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突然因功率不足關閉了其搭載的所有科研儀器,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師們全力搶救後,探測器「回到正軌」仍在運行中
  • NASA「旅行者二號」穿越太陽系 揭星際空間交界處面紗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4日,《自然天文學》上的文章介紹了美國宇航局(NASA)「旅行者二號」(Voyager 2)探測船,揭秘了人們知之甚少的太陽系遙遠邊界。這個超遠邊界就是太陽能量影響最遠之處,也是星際空間開始的地方。
  • 旅行者1號可能尚未進入星際空間
    旅行者1號真的已經闖入星際空間了嗎?有科學家指出,我們還應該再檢驗一下,才能夠下一個定論。圖片來源:SPL2012年,旅行者號任務團隊宣布,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進入星際空間,抵達了比其他任何人造物品都更遙遠的地方。
  • 旅行者1號推進器沉睡37年被喚醒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星際空間...
    今年40歲的「旅行者1號」太空飛行器,在太空深處的成功點火測試了一組航跡修正推進器,而這組推進器已經「沉睡」了37年後。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的星際空間啟動發動機。 )進入星際空間,是目前飛進恆星際空間唯一的地球人造物體。
  • 旅行者2號未進入星際空間,正在經受49427度高溫烘烤,也未融化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該「火牆」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區域,最初的時候我們可能對太陽系邊緣了解很少,而這次的發現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情況,是美國的「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銀河系中恆星之間的階段所發現的
  • 科普:「旅行者2號」星際穿越看到了什麼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張瑩)一年前,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出日球層,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在論文中,研究人員確認,「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飛出日球層進入星際空間。此時,該探測器距太陽約180億公裡。信號以光速從該位置傳回地球需要超過16小時。日球層猶如太陽風吹出的巨大「氣泡」,太陽系行星都處在「氣泡」內。
  • 旅行者1號推進器沉睡37年被喚醒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星際空間...
    今年40歲的「旅行者1號」太空飛行器,在太空深處的成功點火測試了一組航跡修正推進器,而這組推進器已經「沉睡」了37年後。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邊緣的星際空間啟動發動機。 )進入星際空間,是目前飛進恆星際空間唯一的地球人造物體。
  • NASA為什麼要在旅行者2號飛入星際時關閉它的系統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於1977年,NASA的工程師們已成功讓其飛行了將近42年——它們是歷史上飛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器。但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在7月8日宣布稱,是時候讓旅行者2號的部分部件停止運行了。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超過112億英裡,但它的速度是每小時34391英裡,也就是每秒10英裡,所以它仍在快速地遠離地球。
  • 旅行者2號:我飛出太陽系了嗎?
    史上第二次,人造物體到達了恆星之間的星際空間。經過41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探測器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一片人類陌生的太空。  旅行者2號不會很快離開太陽系  太陽風盡處,恆星際空間開始了。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當宇宙射線量遠遠高於太陽風輻射量時,就可以說是進入了恆星際空間。「例如在太陽系8大行星的範圍內,叫作行星際空間,而出了太陽風範圍,就是恆星際空間。」
  • 旅行者1號2號已經飛出太陽系了嗎?太陽系有多大?
    旅行者1號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比同年8月20日發射的雙胞胎旅行者2號晚了16天,在對木星和土星及土衛六展開了探測後,直接向宇宙深處進發。截至2019年2月22日,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約145個天文單位(220億公裡),相當於145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那它是否已經離開了太陽系範圍呢?我們得先弄清楚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太陽系的邊界到底在哪。
  • 旅行者2號飛出日光層 3萬年後出太陽系
    【手機中國新聞】12月11日,「旅行者2號」飛出日光層,成為第二個飛入星際空間的人造太空探測器,NASA預計在3萬年後飛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探測器於1977年8月20日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是美國航天局研製的飛往太陽系外的兩艘空間探測器的第二艘。旅行者2號以一個不同於旅行者1號的飛行軌跡接近土星,通過接近泰坦(土衛六)的引力而產生的引力彈弓。探測完土星後,它又繼續飛向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2號於1986年經過天王星,於1989年經過海王星。
  • 星際穿越滿一年,旅行者2號看到了哪些新鮮事?
    作為人類目前飛的最遠的探測器,美國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與旅行者2號,在2012年8月和2018年11月分別完成了日球層頂的穿越。旅行者1號在地球軌道面(黃道面)以北的位置穿越日球層頂,穿越時與太陽的距離為121.7天文單位。旅行者2號則從黃道面以南穿越日球層頂,穿越時距離調養119.0天文單位。
  • 旅行者2號為人類傳回了太陽系邊緣的數據,科學家看到後高興不已
    科學家採取兩手抓的策略,不斷搜尋宇宙無線信號的同時,也計劃著派出星際探測器向著茫茫太陽系外前進。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都肩負著搜尋外星文明的重任向著茫茫的宇宙深處前進。旅行者號飛船可以說是當時人類最先進的星際探測器,上面不僅攜帶著先進的攝像設備,而且還有一張記載著人類信息和地球坐標的光碟。
  • 旅行者2號正式飛出日光層!本世紀還有一艘探測器也將離開太陽系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人造探測器進入星際空間,而所謂的日光層也就是太陽風粒子可以抵達的最遠距離,一旦飛出了日光層,那麼就基本不受太陽風粒子影響了,探測器將直接面對複雜莫測的星際空間。根據旅行者2號探測器上的數據,NASA科學家確認探測器穿越日光層的時間是在11月5日,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對星際空間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