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叔在年前就和大家聊過,關於年後輕便本/輕薄本一個重要的硬體更新,就是搭載新一代全能獨顯MX350的機型將會到來。由於特殊原因,這波更新來得稍微晚了一些,並且目前上新在賣的產品並不算多,僅有少數幾個機型。其中,機械革命旗下的輕便本S2就更新了MX350顯卡,並且價格不算高,僅在4000元出頭。那麼,機械革命S2使用體驗如何?MX350相對MX250性能有多大提升?我們一起來看看。
配置及價格:
◆顯示屏:14英寸1920×1080 IPS 45%NTSC色域
◆處理器:Intel Core i5 10210U
◆顯卡:NVIDIA GeForce MX350 2GB
◆內存:8GB DDR4 2666
◆存儲:512GB SATA SSD
◆網絡:英特爾9560 802.11ac無線+千兆有線網卡
◆重量:1.51kg(含50Wh電池),1.80kg(含適配器)
◆接口:2×USB3.1 Type-A、1×USB3.1 Type-C、HDMI、3.5mm音頻口、SD讀卡器、RJ-45有線網口
◆系統:Windows 10 64bit
◆參考價格:4299元
性價比配置:4000元價位的十代酷睿+MX350獨顯組合
配置小遺憾點:單通內存、SATA SSD
之前點評機械革命S系列機型的時候,牛叔就在總體上評價過這個系列的產品基調:主打配置和性價比。從老款開始,S系列機型就以4000元出頭的酷睿i5處理器+MX顯卡組合為賣點——實際上,這也的確是該系列機型的最大看點之一。以最新的機械革命S2來看,i5 10210U+MX350,搭配8GB內存+512GB SSD的齊整版參考價格4299元,也是目前最低的MX350獨顯本——關於MX350,後面有詳細的性能對比測試。屏幕方面,為入門價位主流的FHD解析度45%NTSC色域屏IPS屏。
不過低價也意味著該機在細節方面存在一些成本妥協的地方,機械革命S2的小遺憾點在於採用的單通道內存和M.2 SATA總線SSD(用戶可以自行更換PCIe SSD)。當然,這是從硬體層面上,挑剔地看存在的小遺憾點,因為對於低功耗處理器+MX350獨顯本的日常應用來說,使用上其實沒有明顯差別。另外該機預留了一個2.5英寸硬碟位,有不錯的擴展性。總體上從4000元出頭的價位上來說,S2的核心硬體配置有不少看點,細節上則有一些妥協,但產品總體的性價比還算不錯。
機身接口較豐富
但重量一般
機械革命S2是一款頗具代表性的全能本,除了酷睿處理器+MX獨顯的硬體全能組合之外,該機也採用了金屬機身+窄邊框的流行設計,攝像頭位置在屏幕上方。整體外觀風格非常簡約,除了A面的機械革命品牌LOGO之外,沒有其他的元素。
S2的接口較為豐富,有兩個USB大口,一個Type-C口,視頻擴展口為HDMI 1.4規格,另外還有讀卡器和RJ-45網口。有線網口對MX獨顯全能本有一定的意義:玩家玩網遊時網絡更穩定。機身重量為1.5kg,在14英寸全能本裡,這個機身重量表現一般。機械革命S2的鍵盤帶有兩級可調白色背光,鍵程中等,手感中規中矩,應對日常辦公打字沒有問題。該機的電池容量還不錯,為50Wh。揚聲器聲音大,影音效果較好。
處理器性能釋放:不算強
優點是噪聲很低
機械革命S2是一款比較有意思的全能本,它的散熱規格不錯:雙風扇雙熱管。但是這個雙風扇雙熱管不是為了「更強的性能釋放」,而是為了「更穩定的性能釋放和更低的噪聲」。關於這點,牛叔從兩方面來解讀。
▲先看看處理器基準性能測試,依然是大家熟悉的CineBench R15基準測試。機械革命S2的多核成績是471分——這個多核成績在四核八線程的U系列處理器中,比較一般。為什麼分數不高?牛叔觀察了該機的i5 10210U運行R15時的情況:最開始的幾秒,爆發在25W/2.6GHz的狀態上,溫度在65℃左右。之後則穩定在18W/2.1GHz附近,最終成績是471分。從這裡可以看出來,S2的性能釋放不算強——但是內核溫度低,噪聲也很低,基本聽不到。
▲再來看看CineBench R20的處理器基準性能測試,這個測試過程要比R15要長,可以更好的觀察處理器性能釋放:剛開始20秒左右,依然運行在25W/2.5GHz的爆發狀態,之後則穩定在18W/1.9GHz上,此時CPU的最高溫度為60℃,這個溫度相當低,當然,性能釋放也不強,最終成績是1016分。
▲單考處理器的情況,室溫20℃左右,用Aida 64對該機進行單考處理器(默認勾選四項),這項可以考察該機全核高負載時的長時間運行情況,最終穩定情況是:CPU 18W/1.9GHz——也就是和CineBench R20 測試基本一致,不過考機的溫度要高一些,最高69℃,穩定在67℃左右,當然噪聲依然非常低,表面溫度不算高。
綜合單考處理器和基準性能測試來看,機械革命S2的性能釋放不強,不過噪聲非常低。也就是說,這個機器不適合做多核心高負載的任務,而比較適合運行吃頻率的日常應用,而且使用體驗較好。另外根據牛叔的反饋來看,機械革命後期會更新BIOS,增強多核高負載時的性能釋放。
雙考:CPU 18W/1.9Ghz
GPU 1493MHz/75℃
接下來再看看雙考機的情況——畢竟該機搭載了MX350獨顯。同樣的環境下,利用Adia 64和FurMark對該機進行雙考30分鐘以上,穩定後情況如下所示:
CPU處於18W的功耗上,頻率為1.9GHz,和單考差不多,但是溫度為83℃左右。GPU為1493MHz,溫度75℃,各項指標都非常穩定,看GPU-Z的狀態,一直很平滑,無波動。總的來說,該機hold住了四核i5+MX350的雙考,並且狀態穩定。雙考時噪聲有一些明顯,C面最高溫度在43℃左右。
另外,從單考和雙考來看,CPU的功耗頻率差不多:這也表明了,其實單考CPU時,該機的性能釋放還有很大的空間。
MX350顯卡對比測試:性能提升幅度可觀
關於機械革命S2,該機的顯卡性能也是一大看點,滿血版MX350相比MX250實際表現到底如何?從幾個基準/遊戲實測中來看看(均為FHD解析度)。
▲MX350信息截圖,GP107核心,640個流處理器,和GTX 1050規格一致,領先MX250的384個流處理器,不過顯存位寬依然為64bit。
首先是我們常用的Unigine Valley基準測試,默認高畫質下的成績為47.6fps,作為對比,牛叔整理了一些歷史測試成績:UHD630是12fps,銳龍Vega8是19fps,MX250是36.9fps。
▲Unigine Valley FHD高畫質,各個顯卡的情況
▲以MX350為基準來看Unigine Valley FHD高畫質各個顯卡的性能對比
▲而在Unigine Superposition中,畫質為1080P MEDIUM,MX250和MX350的測試對比:MX250為19.08fps/2551分,MX350為24.19fps/3233分。在這項測試中,以MX250為基準(下同),MX350提升幅度約為27%。
▲再看看單機遊戲實測,首先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古墓麗影:崛起,FHD預設最低畫質,MX250為36.17fps,MX350為44.08fps,提升幅度約為22%。
▲神偷四,FHD預設最低畫質,MX250為45.3fps,MX350為55.5fps,提升幅度約為23%。
▲更多的測試直接看這個表吧,上面匯總了對比測試的情況~
可以看到,和MX250相比,MX350在遊戲表現上的確有較為明顯的領先幅度,根據測試項目不同,領先幅度從21%~38%不等,MX350的性能比較可觀,而且在FHD下最低畫質,也能流暢運行一些較老的單機遊戲了——當然,在實際使用中,風扇聲音,表面溫度等方面,大家還是要注意。
最後再總結一下機械革命S2的優缺點:
優點:
4000元價位的MX350,顯卡性能提升不錯
雙風扇散熱規格,能hold住i5+MX350的組合
日常使用噪聲低
遺憾點:
單通道內存,SATA SSD(小提示:可自行更換PCIe SSD,添加2.5英寸硬碟)
CPU高負載下多核性能釋放一般,不過據消息後期升級BIOS會放開
機械革命S2是一款比較「聰明」的MX350獨顯全能本:日常使用中,它足夠安靜,需要玩遊戲時,雙核心高負載也能持續穩定運行。不過在性能測試中,CPU的多核跑分不算高,性能釋放一般——當然這不會影響日常使用和遊戲,因為在日常使用環境下,該機的CPU頻率調動很積極。總的來說,它很適合有一定娛樂需求、看重低噪聲使用體驗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