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的視角 談保險的配置:
正文共計:1405字 ︱ 建議閱讀時間:3分鐘
正文:
從業多年,接觸到很多有甲狀腺結節的客戶,而且越來越多。原來沒感覺到數量有這麼多。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滕衛平也估計:「中國的甲狀腺疾病患者人數遠遠超過糖尿病患者。」
個人認為,有一定的原因是原來都沒有重視過甲狀腺的檢查。公司體檢也都僅限外科初步篩查,並沒有像現在一樣,把甲狀腺超聲也加進體檢套餐,所以之前大家沒有結節只是沒有發現。
很多人都很遺憾,原來覺得自己還年輕,以後再買健康保險也來得及。有結節以後,主動找保險公司買健康險,得到的回覆一般都是「除外承保」——可以保,但不能保甲狀腺。
有了結節就不能正常買健康保險了嗎?
不是的
先不要有心裡負擔,不要覺得保險公司都不保,肯定是大問題。因為,醫生和保險公司的核保員關注的焦點不同。
醫學院教學生先讓病人活著,這也是醫學追求的「生命第一」。一個疾病如果沒有生命危險,在醫生看來肯定不是最大的事兒。而核保員看重的是這個客戶有什麼風險,是不是會大概率產生賠付,會不會影響公司賠付率、會不會影響公司的穩定經營等等。
因此,如果核保員認為會引發未來的大額賠付的都是「大事兒」,即使這在醫生看來是沒有生命危險的「小事兒」。
科學技術在飛速進步,保險行業和客戶也都會因此受益。大數據支持的核保技術會更精準,更平衡保險公司與客戶的雙方利益。既能讓更多的人參加保險,保險公司的風險也不會大幅增大。
如果保險公司視「甲狀腺結節」為風險,那麼沒有結節風險就沒有了。就有可能正常承保。有的人原來有結節,後來結節自己慢慢消失了,這樣當然可以按標準體買保險,但這樣的案例極少,更多的還是手術切除。
通過手術切除的人,滿足以下三點,有的保險公司就能按標準體正常承保健康險:
1、穿刺活檢或術後病理為良性。
2、手術切除結節且治癒超過1年。
3、無相關後遺症且甲狀腺B超、甲狀腺功能檢查結果均正常。
但,不是所有結節病例醫生都會建議手術。對於考慮為良性的甲狀腺腫物,很多醫生一般都會建議隨訪觀察,不會建議馬上切除。那麼,這個時候想買保險怎麼辦?如果有結節有沒有可能按標準體承保呢?
1級、2級結節的客戶
甲狀腺超聲檢查結果TI-RADS分級如下:
0級:臨床疑似病例超聲無異常所見,需要追加其它檢查。
1級:陰性,超聲顯示腺體大小、回聲可正常,無結節、亦無囊腫或鈣化。
2級:檢查所見為良性,惡性腫瘤風險為0%,均需要臨床隨訪。
3級:80%可能良性,惡性腫瘤風險為<2%。
4級:惡性的可能比例為5~80%需要結合臨床診斷
5級:提示癌的可能性大,>80%
6級:細胞學檢出癌症。確診為癌!
超聲報告用的都是醫學專業用語:什麼邊界清晰還是模糊啦;低回聲啦;2*2mm啦;形態規則不規則啦;血流分布是否正常啦等等,並沒有明確寫是幾級結節。筆者建議詢問醫生,確定自己的甲狀腺超聲結果TI-RADS屬於幾級,再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
特別提示一下,如果結節沒有手術,一般要超過一年,且每年至少複查一次,持續1-2級的狀況才更容易按標準體買健康險。
如果實在沒法正常承保怎麼辦?
除外承保其實也並非不能接受,畢竟現在重疾險保上百種疾病,只是不保甲狀腺疾病,並沒有過大影響自己的健康保障。所以:
1、先保上,越往後拖承保的概率越小且保費越高,萬一又查出其他異常呢?
2、以後有必要做結節切除手術,手術痊癒後再按標準體加保也不晚。
最後一句:建議身體一切正常的朋友提前買保險,這樣咱們有挑選產品的權利。
來源:劉思辰理財室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易保時代。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