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習近平同志指出:大數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為。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強化民生服務,彌補民生短板,推進教育、就業、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大數據普及應用,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
在貴陽,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發現,貨車司機如今就依靠大數據找活兒幹。
動動手指找貨源司機配貨再也不用滿城轉悠
剛卸完貨的貨車司機郭志廣,正在和父親一起整理苫布。郭廣志是河北人,跑貨車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平時主要在雲、貴、川三省之間往返拉貨。遠在武漢的妹妹生病住院,今天剛剛抵達貴陽的郭廣志,就著急開始找去武漢的貨源。雖然不是自己常跑的線路,但郭廣志現在一點也不擔心找不到貨源。
坐在駕駛室,拿著手機動動手指,幾秒鐘的時間,貴陽到武漢的所有貨源信息就可以盡收眼底。他現在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滿城到處跑物流園去找貨了。
貨車司機郭廣志:有的時候你圍著市場轉十幾圈,跑幾十公裡,不如在手機上找一下。這個貨源多,方便。
按照大數據系統提供的信息,打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郭廣志很快就敲定了一筆運送電器的運貨單。
郭廣志:以前找貨是朋友圈,現在不靠朋友也可以,找到自己相應對稱的貨源,肯定多跑幾趟。幹上這行十年了吧,有過辛酸也有過歡樂,沒別的愛好就喜歡車,繼續走下去吧。
長途貨運司機,90%都是個體戶。車找貨、貨找車一直是中國物流業、乃至全球物流業的痛點,而這恰恰是大數據能夠發揮威力的地方。
在網上把貨主信息和司機連接起來,讓貨主和司機輕鬆找到彼此,貨車幫就是這樣的電商平臺之一。
貨車幫CEO羅鵬:貨車司機是高度流動的,他需要去看全國各地的貨源信息,也只有網際網路跟大數據,能夠實現在這麼一個巨大的範圍之內的信息共享。
羅鵬,貨車幫創始人之一,三年前,從四川來到貴陽創業。如今,他的貨車幫已經籤約貨車數量480萬輛,用大數據搭建起了一張覆蓋全國的貨源信息網。
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周文捷:我們的大數據應用一直是圍繞著政用、民用、商用全方面都打造的,也就是我們通過我們的相關政策,資金、人才等等一系列的政策,來吸引全國各地的大數據人才,到貴陽來創業創新。
如今,大數據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落實國家部署的具體任務,在新時期拿出新作為,貴陽,這個在大多數人眼中欠發達的地區,已經匯聚了4000多家大數據企業,正以大數據編織產業發展藍圖,努力成為中國數據發展的新高地。
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再勇:大數據是一種資源,大數據是一種產業,大數據還是一種技術,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大數據思維,最後我們說大數據是一個時代,它是一個創新和提升我們工作效能的一個時代。
半小時觀察:
大數據是一場管理革命,把大數據與國家治理創新結合起來,國務院的部署明確提出,「將大數據作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社會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藉助大數據實現政府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數據監督和技術反腐體系」。在大數據時代,政府如何提供服務、國家如何創新治理體系,都需要重新進行審視和考量。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就專門指出:善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是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這是新時代的新課題,「得數據者得天下」,只有善於學習,勇於創新,通過具體紮實的工作,才能讓「數據強國」的夢想照進現實。
(本文編輯:實習楊茵茵)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