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老師為什麼說桃樹沒有潛伏芽,而且還詆毀、打擊桃樹界的老前輩,用意何在」。
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在此談一下我的看法。那麼桃樹到底有沒有潛伏芽呢?在這裡我只簡單的舉兩個例子:
一、根據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年2月由趙錦彪、段倫才、管思樺主編出版的《桃生產配套技術手冊》一書,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因桃樹潛伏芽壽命較短,萌發更新的能力也較弱,萌發能力只能維持1~2年,在重剪刺激的情況下,10餘年的潛伏芽也能萌發。所以桃樹容易衰老,更新也較困難。所以盛果期以後,多年生枝下部因不易發生新枝而光禿,修剪時應注意及時進行枝條的更新復壯,後部一旦萌發出新枝應儘量加以利用」。這段話是專家教授根據桃樹的生物學特徵,經過多年的觀察與實踐為我們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二、二十多年前,桃樹界的老前輩,主幹形的創始人鄭凱旋老師,這是全國桃農及專家教授公認的桃樹專家。每天向他學習,請教的桃農學者是絡繹不絕,他的學生遍布全國,他的聲譽與威望是有目共睹。
鄭凱旋老師曾經這樣講過「桃樹的潛伏芽是永遠也用不完的」。話雖講的有點絕對,但按鄭凱旋老師的技術與做法確實是把桃樹上的潛伏芽給逼出來了。這種辦法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用,尤其是在老樹改造方面,效果很明顯。八十年代末期,我們在運城市馮村鄉燕家桌村有一個十幾年生的大久寶桃園,栽植的密度大約是5x6米的稀植大冠開心形,由於當地桃農不懂得桃樹修剪技術,連年不會合理的修剪手法造成桃樹三大主枝基部最少1.5米以內枝段光禿,結果部位全部外移,產量低品質差,對這類樹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內膛光禿問題。我們運用鄭凱旋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通過技術手段在增加當年產量的前提下,硬是把十餘年光禿帶上的潛伏芽給逼了出來,培養成結果枝組,效果很理想。試問如果沒有潛伏芽在,多年生枝段上的光禿帶是如何長出新枝的。當然,在實踐中也遇到過光禿帶不發枝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多數桃農可能不知道在桃樹的枝條上,在其生長階段由於氣候、管理及品種的因素,可能會導致在枝條的某個階段,有的是下部,有的是中部,有的上部會出現只有節的痕跡而無芽眼,學術界稱其為盲節。盲節的區域有長有短,短的十幾公分,長的將近1米,如果在盲節的區域段修剪,不管是新枝、老枝、多年生枝,不論你採取什麼樣辦法修剪,它都不會發枝,因為它就沒有生長點,也就沒有潛伏芽。實踐中根據結果枝的配置距離,一般盲節段在20釐米以內的可不考慮發枝,超過20釐米,尤其是30釐米多的,必須在盲節的下部選有芽的枝段短截或在盲節後部有分枝的部位回縮,促發新枝。需要提醒的是潛伏芽和盲節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潛伏芽是有芽,但因環境條件不具備而不能萌發,只有在條件適宜或重剪刺激下才能萌發,而盲節不同的是根本就無芽眼,再重剪也不會發枝。
桃樹冬剪中一疏一留的手法易形成光腿脫節
堅持冬剪一疏一留整形技術脫節光腿最快。品種、樹勢的強弱和孕育副芽能力都有直接關聯。如沙瓤紅品種第一年主枝上萌發副稍的基部很少有副芽,第二年育出副芽就較多了。同一品種生長過強過旺和偏弱樹勢育副芽能力也很差,中庸或偏強點樹勢孕育副芽的能力強。不管什麼品種當年主枝秋梢段幾乎孕育不出副芽,第二年副稍輪痕突起處就孕育出副芽多了。另外,在一個副稍的基部能連續或斷續孕育出副芽2~3年次,極個別四年次。知道了這些你就知道盯準芽子再下剪的重要性了,堅持認為主幹上芽子永遠使不完的理念肯定採用的是一疏一留更新法。認為主枝上造大傷就能促使潛伏芽長出條來,實踐證明,是逼不出條子的,潛伏芽是無法利用的。不管是主枝還是結果枝回縮短截下部沒芽必然死樁一個,越疏就會從下往上出現光腿脫節了。這種整形修剪方法光腿脫節是最快的,也是最徹底的。因為採用的是疏平不留樁的修剪方法,越平越好,就很有可能把副芽傷了,自然加快了光腿脫節現象的發生。
目前,這種一疏一留整形修剪的方法現象己經很少了,但是還有,希望桃農在樹上多觀察,多思考,舉一反三在樹上看它的修剪反應,最好的老師在樹上!
桃樹冬剪也應懂得勢形量
桃樹在生長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所以,在冬剪時不但要整枝,而且要整形。如果沒有形,通風透光問題很難解決,豐產優質也難做到。所以,我們每個種桃樹的會員必須在思想上要有樹形,心中有形樹不亂,心中無形樹必亂。每個會員都是一個設計師,也是一個建築師,只有這樣才能把桃樹的形造好、修剪好、管理好,優質豐產才能有保證。
量是什麼呢?只有你懂得了勢和形,才能充分理解量的含義,也才能比較合理地利用量,使各種量隨著樹的勢形變化而變化。
一、勢。勢就是樹的生長勢力,在帶葉秋剪時,我們較能認清,但落葉後判斷樹勢就較困難些。所以,桃農要像醫生診斷病人一樣,學會判斷樹勢。判斷越準確,修剪就會越合理,樹勢就越中庸健壯,連年優質豐產就越有保障。
1.強旺樹。一般二至三年幼樹較多。它的特徵是徒長枝較多,花芽分化遲,花少而且芽子秕瘦,大多結果枝較長,枝條顏色較綠、光澤度差。修剪時,如果沒有花芽可一次疏除,以整形為主;有花芽的樹可適當留些結果枝條,也可留些不合理的結果枝條以增加當年產量,以果控勢。到5月中下旬開花坐果後,對沒有坐住果實的枝條立即疏除,以免其長成大枝影響光照,擾亂樹形。
2.中庸樹(健壯樹)。一般是指盛果期的樹。此期樹上徒長枝較少,結果枝花芽飽滿,各種枝條梢細基部較粗,枝條陽面呈淡紅褐色,有光澤。這種長勢的樹結果枝基本夠用,不必用不合理枝結果。如:根據它的長勢,一棵樹要產50斤果就留50個1尺至1.5尺以內的結果枝,每個枝留兩個半斤以上果實,這棵樹就是50斤產量;如果1尺至1.5尺以內結果枝少,那就多留較短的結果枝,以兩個枝頂一個結果枝,每個枝留一個果,一樣能產50斤。如果是小型果,每個只有2兩,每個枝上就要留5個果,同樣能產50斤。
3.弱樹。一般來說,弱樹的枝條較細,中短枝、纖細枝較多,沒有徒長條,花芽瘦小;枝的基部與枝梢粗度相差不大,枝條陽面綠色少,紅褐色多,沒有光澤。這樣的樹勢可全部按合勢修剪,重疏枝。特別弱的樹可採取大枝重回縮手法,一般第二年可恢復長勢;較弱的樹可疏去大量結果枝條,少留結果枝以減輕負載量,樹勢可逐步得到恢復。
二、形。桃樹要優質豐產必須有樹形,從小整形是豐產優質的基礎,沒有形是很難達到通風透光優質豐產的。當前,許多桃園沒有一個統一形狀,園內樹形奇形怪狀多種多樣,互相影響,給管理造成很多麻煩。修剪時,最好把一個園整成一種樹形,這樣有利於操作管理。現在運城果區栽培的桃樹多是主幹形和開心形兩種樹形,也有Y字形,倒人字形、五主枝圓頭型、改良形(也叫混合形),還有在大樹上立幹的一株多幹型。不管是哪種樹形,只要能充分利用了光能,達到優質豐產,就是好樹形。如果是奇形怪狀,那就要因樹作形,做到有形不死,無形不亂,因枝修剪。總而言之,通過修剪要達到通風透光的目的,使光能利用達到最大化。
三、量。這裡所說的量,是指在冬剪時剪樹者根據桃樹的勢形而確定的修剪量、留枝量和留果量。修剪時,要把握以樹勢樹形定產量、以產量定留枝量和留果量的原則,然後確定去枝量,避免修剪過重影響明年產量;也要避免修剪量小而留果太多,影響明年的桃果質量。
文章來源中農樂,作者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王萬魁老師,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