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旅遊之八
作者:楊志河
我曾經多次到過中原,也在那裡生活過一段時間,對他們的生死觀有一定的了解。在那裡看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死後的歸宿,由此得到一個結論:一人一生一世界,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命運,人生選擇的道不同,活法自然也不同。但無論這一生是活得精彩,還是活得窩囊,最後的歸宿大都是一樣的。
每個人都是漫長人生旅路途中的匆匆過客。對於有名譽有地位、有頭有臉的人來說,活著時他們有權有勢,自然十分看重經營自己的名譽地位,或盼望兒女成龍成鳳,或使自己盡情享受人生奢華。而對於普通的中原百姓來說,一輩子就是經營著腳下的那片土地。他們在這裡生兒育女,在這裡蓋房種地,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到老乾到老,對這片土地下過苦,出過力,付出過自己畢生心血。他們知道自己的人生太艱難了,活得不容易,所以一輩子奢望不多,只為了吃飽穿暖,為了兒女健康成長,僅此而已。
普通人的一生總歸是默默無聞的。生前活得平淡,死了也將一切歸於平靜。中原人的全部願望就是:活著在眼前的地裡拼命幹活,死了就埋在眼前的腳下土地上。那片土地是全家人辛苦了一輩子,流下過許多汗水和辛酸的地方,對它充滿了感激和希望。埋葬在自己親手耕種過的土地上,能聞到土地的芬芳,能看到兒女們的成長,就是最大的滿足。墳塋不大,就在山腳下那片緊俟著的地上,只佔有一席之地,壘起一個小小的黃土堆。邊上種上一棵長青小松樹,後邊豎起一個小小的石碑,為的是讓後人長久地惦記著,有一位自己的親人就躺在那裡,這就是村上人一生最好的歸宿。
普通勞動者的全部財富就是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有一天去世了,一生的辛勞就在此刻化為烏有,一輩子最看重的名聲也在此刻隨風而去。最大的滿足就是死後還能夠看到:身後村莊的嫋嫋炊煙升起,離得並不遠,和他活著時一樣天天看到。這活著和死後只是相隔了一個世界,看似近了實則很遠。這就是中原大地上常常見的埋葬人的風景。這就是一個農村人的一生,他們出生在平原大地上,最後回歸於眼前的土地上,他們覺得自己的一生很踏實、很圓滿,人生就像經歷過了自己劃的圓,無論是劃得圓或者不圓都要走的,這就是人生的輪迴,也是人生最好的結局。
這裡的人們生前的的活法也許不相同,有的遠走他鄉,到老了回來了;有的也許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這土是他們的命根了,是他們一輩子的全部,是他們一路賴以生存的全部財富。無論他們的生前經歷如何,死後他們選擇的人生歸宿是一樣的,那就是埋葬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和自己先前去世的親人們埋葬在一起,相守在一起,這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也是最好的歸宿,不容置疑。
註:於2019年3月8日,在河南鎮平縣一帶看到的農村人死後埋葬的墳地,大多是極普通的小墳塋,沒有高大的建築,身後不遠處是自己家的二層普通的農家小屋,和寬大的農家院落。活著生活的場景,死了依然如故,也是這裡人們的一景。
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方之一
那片土地是全家人辛苦了一輩子
那片土地是流下過許多汗水和辛酸的地方
老百姓對它充滿了感激和希望
老百姓與土地生死相連繫在一起
這土是他們的命根了,是他們一輩子的全部
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