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死後能埋葬在親手耕種過的土地上,就是最大滿足

2020-11-12 楊志河

廣西旅遊之八

中原人的生死相對觀

作者:楊志河

我曾經多次到過中原,也在那裡生活過一段時間,對他們的生死觀有一定的了解。在那裡看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死後的歸宿,由此得到一個結論:一人一生一世界,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命運,人生選擇的道不同,活法自然也不同。但無論這一生是活得精彩,還是活得窩囊,最後的歸宿大都是一樣的。

每個人都是漫長人生旅路途中的匆匆過客。對於有名譽有地位、有頭有臉的人來說,活著時他們有權有勢,自然十分看重經營自己的名譽地位,或盼望兒女成龍成鳳,或使自己盡情享受人生奢華。而對於普通的中原百姓來說,一輩子就是經營著腳下的那片土地。他們在這裡生兒育女,在這裡蓋房種地,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到老乾到老,對這片土地下過苦,出過力,付出過自己畢生心血。他們知道自己的人生太艱難了,活得不容易,所以一輩子奢望不多,只為了吃飽穿暖,為了兒女健康成長,僅此而已。

普通人的一生總歸是默默無聞的。生前活得平淡,死了也將一切歸於平靜。中原人的全部願望就是:活著在眼前的地裡拼命幹活,死了就埋在眼前的腳下土地上。那片土地是全家人辛苦了一輩子,流下過許多汗水和辛酸的地方,對它充滿了感激和希望。埋葬在自己親手耕種過的土地上,能聞到土地的芬芳,能看到兒女們的成長,就是最大的滿足。墳塋不大,就在山腳下那片緊俟著的地上,只佔有一席之地,壘起一個小小的黃土堆。邊上種上一棵長青小松樹,後邊豎起一個小小的石碑,為的是讓後人長久地惦記著,有一位自己的親人就躺在那裡,這就是村上人一生最好的歸宿。

普通勞動者的全部財富就是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有一天去世了,一生的辛勞就在此刻化為烏有,一輩子最看重的名聲也在此刻隨風而去。最大的滿足就是死後還能夠看到:身後村莊的嫋嫋炊煙升起,離得並不遠,和他活著時一樣天天看到。這活著和死後只是相隔了一個世界,看似近了實則很遠。這就是中原大地上常常見的埋葬人的風景。這就是一個農村人的一生,他們出生在平原大地上,最後回歸於眼前的土地上,他們覺得自己的一生很踏實、很圓滿,人生就像經歷過了自己劃的圓,無論是劃得圓或者不圓都要走的,這就是人生的輪迴,也是人生最好的結局。

這裡的人們生前的的活法也許不相同,有的遠走他鄉,到老了回來了;有的也許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這土是他們的命根了,是他們一輩子的全部,是他們一路賴以生存的全部財富。無論他們的生前經歷如何,死後他們選擇的人生歸宿是一樣的,那就是埋葬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和自己先前去世的親人們埋葬在一起,相守在一起,這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也是最好的歸宿,不容置疑。

註:於2019年3月8日,在河南鎮平縣一帶看到的農村人死後埋葬的墳地,大多是極普通的小墳塋,沒有高大的建築,身後不遠處是自己家的二層普通的農家小屋,和寬大的農家院落。活著生活的場景,死了依然如故,也是這裡人們的一景。


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方之一


那片土地是全家人辛苦了一輩子


那片土地是流下過許多汗水和辛酸的地方


老百姓對它充滿了感激和希望


老百姓與土地生死相連繫在一起


這土是他們的命根了,是他們一輩子的全部


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

相關焦點

  • 提高農民對土地耕種積極性須有保障
    農民今天的問題,恰恰是失去了對土地耕種的積極性。原因很簡單,要生活就得要錢,要生活得更好,就得要更多的錢,而土地耕種不來錢不賺錢,無法滿足農民對錢的需求。雖然現在搞土地耕種,由於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土地耕種投入的人力也大大降低了,農民的體力勞動相對少了,但是農民需要的並不是身體上的輕鬆,而是經濟上的提升。
  • 新倚天屠龍記大結局:周芷若親手埋葬宋青書 張無忌趙敏浪跡天涯
    起初周芷若是愛著張無忌的,但是在大婚被拋棄之後,她就徹底黑化了,想要宋青書當自己的棋子,卻沒想到宋青書對她的好讓她終於放下仇恨,在大結局中,周芷若徹底醒悟,擊敗元軍之後,周芷若帶著峨眉眾弟子回家,親自埋葬宋青書,並親手在墓碑上刻下
  • 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什麼歌?對立面歌詞介紹
    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很多的小夥伴都非常的想要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歌吧,是不是很想了解一下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歌曲介紹。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什麼歌歌名:對立面演唱者:蔡依林對立面歌詞介紹越近越遠 你擦肩而過明明相愛 卻放棄執著往夜裡躲 隱藏著懦弱我們都像困住的野獸沒有自由我站在 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就算 再疼再愛 都別說
  • 抖音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是什麼歌 抖音我站在對望...
    抖音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是什麼歌 抖音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歌曲介紹時間:2020-11-23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是什麼歌 抖音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歌曲介紹 抖音我站在對望你的路口親手埋葬這份溫柔是什麼歌
  • 尼格買提再度回憶外婆,慶幸帶她去過美好地方,曾親手將老人埋葬
    直言的最慶幸的事就是帶外婆去了伊犁這樣美好的地方,覺得外婆笑起來比花還美。言語之間充滿了感情,眼中也盈滿了淚水。還笑稱,因為陪伴,80多歲的姥姥在三亞草坪上高興得打滾一旁的倪萍也為之動容,感慨道:"小尼不能提外婆,一提就傷感起來"。今年8月,尼格買提出版了個人新書《一夜長大》。
  • 孔子的埋葬地被稱作什麼?古代的墓葬等級分明,弄錯了真出糗
    傳說中啊,曹操死後設有72疑冢。為什麼曹操的埋葬之地被稱為冢呢?因為曹操當時並沒有稱帝,所以只能稱之為冢。在古代,人們對死亡特別敬畏,但又特別忌諱。所以在人死後,便用不同的詞來指代死亡,這些詞是根據當時社會上存在的等級制度,以及身份不同來劃分的。在古代的喪葬習俗中,對於埋葬之地,有陵、冢、墓、墳之分,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分別用來埋葬哪種人?今天三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
  • 美媒:機遇與憂慮,俄羅斯遠東土地上的中國農民
    在蘇聯解體之後,有很多中國農民跨過邊境來到俄羅斯一側尋找新的機會。中國人為俄羅斯遠東地區帶來了活力,也成了開發遠東的新希望。這其中有大量的中國人在俄羅斯從事農業生產。這些中國移民農民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現狀就成為了一個頗受關注的問題。 紐約時報中文網8月1日刊文,介紹了目前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耕種的中國農民。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廣袤的閒置土地可供中國農民耕種。
  • 世界最大的家族墓地,埋葬著接近二十萬人,卻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並且家族這一理念貫穿始終,因此,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多家族式的墓地,同一家族的人死去之後都會埋在一起。而在墳墓之中,聖人的墳墓被稱作「林」,在世界上最出名的林,莫過於山東的孔林了,也是世界最大的家族墓地,墳冢超過十萬座,延續至今已經2400多年,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孔林埋葬的是聖人孔子,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經過歷代皇帝和儒家學子的努力,儒家文化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在東南亞和東亞各國廣為流傳,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 怎麼耕種小塊地和不規則地
    如果面積實在是小,只是幾分地,不足畝輪,大部分採用純人工方式耕種。他們用傳統的撅一下一下刨土,一下一下的打理,真的是為了這片黃土地,殫精竭慮,「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管耕地也好,播種也罷,就是哪個方式乘手,哪個辦法實用,就用哪一個。一般來說,這個沒有什麼好辦法,最笨的辦法就是最好的選擇。
  • 埋葬了100萬人的小島:平均每平方米埋葬2人,大多數屍體還沒人認
    相信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有墳墓的,埋葬著那些已經故去的人們,所以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紐約州境內卻有一個島嶼,島上埋葬著大量已故的人們,但是卻有絕大多數都沒有人認領,這其中又有什麼原因呢?
  • 在神的面前好好把神賜予我們的這一塊土地耕種好
    保羅講教會真理的時候,保羅說,我們今天是勞力的農夫,(參提摩太後書二章六節)教會裡面的每一個弟兄姐妹就是上帝耕種的田地,(哥林多前書三章九節)在這一塊廣袤的田地裡面,為上帝來耕種的這些人是誰呢?就是我們今天的弟兄姊妹。那麼從大裡廣義上來說是每一個弟兄姐妹,往小裡狹義上來說是我們這些傳道人,是我們這些做牧師,長老,傳道的人。
  • 美科學家:肯納威克人遺骨顯示他死後被人埋葬
    國際在線消息:美國科學家在對著名的肯納威克人遺骨進行研究後,於日前表示,數千年前,這名男子死後是被其他人埋葬在一個墓穴之中的,而並非是被自然沉積物所覆蓋的。  據合眾社2月24日報導,這具擁有9200多年歷史的肯納威克人遺骨是於1996年在美國哥倫比亞河河岸附近被發現的。
  • 北邙山是一座什麼樣的山,為什麼古代人死後都想埋葬在這裡?
    一座洛陽城,寫滿了半部古代中國的興廢史,而北邙山上的帝王們則高臥在王陵之中,永遠俯視著腳下洛陽城中的滄桑變遷。二、北邙山是一座風水極佳的山古代人選擇墓葬非常看重風水,而北邙山正好充分的滿足了這一點要求。首先,北邙山位於秦嶺之端。
  • 河南省鞏義市出土皇陵群,埋葬近300王侯將相,為何無人問津
    古代人們對死後的入葬和陪葬的事情非常講究。他們認為人死後的待遇要和生前的待遇一樣,不能因為去世影響他的地位和身份。所以很多帝王或者皇親貴族死後的陵墓中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寶藏。它是一個北宋規模最大的皇陵群。這裡埋葬的王侯將相數量龐大,將領有300多位。北宋勤政為民的趙匡胤對皇陵就有很嚴格的要求。但是他的要求卻和其他奢侈的皇帝截然相反。他對皇陵的要求非常簡單,那就是一切從簡,不要去想浪費。不要奢華無度。因此在河南出土的黃陵群和其他陵墓相比很普通。
  • 以後農村的土地由誰來耕種?不少年輕人都沒有經驗,以後怎麼種地
    農村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致富的渠道也越來越廣,很多人就好奇了:農村以後還要不要耕種?村裡的土地由誰去耕種?這個問題是想的比較長遠的,當然了,土地還是要耕種的。不搞農業生產的農村就不叫農村了,只不過可能會通過流轉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然後由一部分人去耕種。
  • 死後能不能變成化石由不得你 但能人為"加大機率"
    這樣計算的話,目前全世界生活的70億人中,在死後只有大約不到兩萬塊骨骼能夠成為化石。何況這只是人類骨骼能夠形成化石的機會。假設這些形成化石的骨骼會散布到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那麼未來能夠發現這些骨骼化石的概率幾乎為零。據科學家們的估計,有機生物體死後形成化石的概率極低。在所有存在過的動物物種中,只有1%的物種有機會成為化石,而這些物種死後能形成化石的機率不足十分之一。
  • 他用鋤頭和古老耕種術,終於馴服撒哈拉沙漠.他被稱為擋住了沙漠的人
    在他看來,莫西人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千萬年,經歷了無數次嚴重旱災,從未放棄過土地,他相信,自己的祖先一定積累了擋住沙漠進攻的辦法,對抗沙漠的終極武器,就藏在祖先的智慧裡!思來想去,Yacouba決定找一些有經驗的老人,打聽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古老辦法。
  • 文化樂旅網遊中國大網站、讓中國老百姓天天過上旅遊年
    中國最大「雲旅遊」大網站讓老百姓天天過上旅遊年進入文化樂旅「雲旅遊文化樂旅是為中國老百姓服務的大網站中國老百姓想得到的美好旅遊希望必須實現解除老百姓沒時間、沒錢旅遊的困難讓中國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遊走中國讓中國老百姓宅在家裡就可以天天旅遊過大年
  • 全球最大恐龍化石公園,能自己挖20億年恐龍化石,吸引萬千遊客
    在這浩瀚在宇宙中,在我們這個萬千世界中,總是有著很多神奇在地方,有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有的是古代人民的勞動成果,不過今天告訴你們是人們不會遷至這裡生存的荒蕪乾燥的土地。這裡地下隱藏著大量在秘密,也曾是特別的時代,特別是曾經主宰過時代,那就是弱肉強食的恐龍時代。
  • 耶穌死後真的去過陰間嗎?
    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祂沒有說,「OK,三日後你要和我同在樂園裡了。」而是說,「今日」,所以耶穌死後就去了樂園,而不是陰間。況且耶穌把靈魂交給了父神,父神當然不在陰間。第二處,(希伯來書 9: 23-24)照著天上樣式作的物件,必須用這些祭物去潔淨;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當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因為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乃是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神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