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靈沼:宗周文化新符號,華夏文明新地標!

2020-12-12 G睜眼看西安

西安:13王朝金長安,以周秦漢唐四朝開中華文明繁榮之先河。今秦王朝以阿房宮考古公園、兵馬俑為文化符號;漢王朝以長安城遺址公園為文化符號;唐王朝以大明宮遺址公園、大小雁塔為文化符號;唯獨西周王朝,開中華文明以「禮」治國之先河,取以「京」為都之首端,卻無文化符號之代表,空留一絲憾意,豈不令人悲切。

【座談會隆重召開】

有感於此,2019年1月6日,由中國·靈沼宗周文化籌備委員會和陝西靈沼宗周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靈沼宗周文化座談會》在宗周聖地長安區靈沼街道中心學校隆重舉行。與會學者、專家、媒體等96人以「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為理念,以《詩經》中「王在靈沼 」為支點,各位專家學者各抒己見,以宗周文化的挖掘、宣傳,保護等角度暢所欲言,為打造「中國·靈沼」品牌,提升陝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加快推動「絲綢之路」和「 一帶一路」建設,創新發展大西安獻計獻策。

【王在靈沼】

「靈沼」二字可追溯到3100年前的西周。今西安市西郊鄠邑區和長安區結合部在殷商時期為「崇國」。周文王伐滅崇國之後,遷都於灃河西岸,起名「豐京」。《史記·周本紀》載:「文王伐崇,作都於灃」的記載便是來源於此。

【學者踴躍發言】

周文王遷都豐京,築靈臺教民耕織,修靈沼、靈囿與民同樂。《孟子-梁惠王上》載:「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關中勝跡圖》靈沼條目記載:「囿中有臺,臺下有囿,囿中有沼也」今靈沼街道辦其名即是來源於此。

【學者各抒己見】

唐徐元弼《靈圜賦》記載:「靈沼其處,地勢低洼潮溼,廣餘頃餘,遍地泉湧,匯而為澤,俗名海子。」清乾隆孫景烈撰修《戶縣誌》記載:「董村,一名海子,即靈沼故址,有文王廟」。今日海子村、董村低洼地帶即為靈沼故址,其靈沼河殘跡依稀可見。

【學者獻計獻策】

靈沼在唐朝的時期就已經乾涸,唐朝魏王李泰《括地誌》對此有明文記載:「闢雍靈沼今無復處,惟靈臺孤立,高二丈,周圍一百二十步也」。民國初年《鹹寧長安兩縣續志》記載:「平等寺即周靈臺,臺基尚存,平等寺之名相傳始於元朝時期,以閻羅王有平等王之稱號,遂得名平等寺」。今阿底村之平等寺即為西周之靈臺故址。

【中國靈沼、文化聖地】

「靈沼」作為中國之「文化朝聖之地」「人文禮儀之地」「以德治國之地」,古籍記載如此之豐富,古蹟遺存如此之厚重,定能成為「宗周文化」的新符號,華夏文明的新地標。

相關焦點

  • 楊軍輝:靈沼遺址研究起始篇,「宗周五靈」揭秘!
    西安宗周靈沼遺址研究共計七章,是楊軍輝老師對西周豐鎬二京之「靈沼遺蹟」刨根問底式的嘔心力作,主要以古籍記載線索,實地走訪為依據,結合本地鄉老流傳,書文之大成。主要書文地域涉及灃河兩岸長安區之鬥門鎮、馬王鎮、靈沼鄉,鄠邑區之秦鎮、蒼遊鎮等人文地理知識。
  • 楊軍輝:靈沼遺址研究5,靈沼史貌演變 認識靈沼闢雍!
    西安宗周靈沼遺址研究共計七章,是楊軍輝老師對西周豐鎬二京之「靈沼遺蹟」刨根問底式的嘔心力作,主要以古籍記載線索,實地走訪為依據,結合本地鄉老流傳,書文之大成。主要書文地域涉及灃河兩岸長安區之鬥門鎮、馬王鎮、靈沼鄉,鄠邑區之秦鎮、蒼遊鎮等人文地理知識。
  • 你不得不了解的中國傳統文化——姓氏文化,華夏民族的根!
    姓氏是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姓和名一樣,都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的歷史過程來看,它都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 銅川有了自己的文化符號
    銅川的文化符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銅川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日月經天,鬥轉星移,山止川行,四季交替,萬物周而復始;這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演進文明的魂脈,穿越時代的變遷,這裡曾以「爐山不夜」成為古同官八景之一,形成了「罐罐壘牆、瓷片鋪路」的獨特景觀,更是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文化符號,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和傳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域外來客還是本土文明?「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之商榷
    在網絡上,筆者不時會看到「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的說法。具體來看,持有這些說法的人又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說法稱三星堆文明是古埃及文明遷徙過來的,故不能稱華夏文明;另一種說法則稱三星堆是西南蠻夷文明,故也不能稱為華夏文明。筆者認為,這兩種看法都存在明顯的認識誤區。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華夏文明」的定義說起。
  • 淮河文明是華夏文明唯一源頭,你信嗎?
    淮河文明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的中心地位,長期被忽視;在華夏歷史文化研究中僅僅把它作為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融合地,但事實是,淮河文明卻是中國南北文化的發源地,是華夏文明的誕生、
  • 華夏道文化的古埃及起源
    .;2.江蘇時光文脈研究院關鍵字:Maat女神、古埃及、「神」、「道」、文化比較學概要:「神」、「道」是非常重要的漢字,也是高度抽象的概念,用簡單的象形會意,很難理解其來源。本文沿襲《發現夏朝》一書的方法和思想,通過對古埃及文明中的瑪特(Matt)女神代表的概念與華夏文化中的道的概念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存在高度一致性。
  • 華夏文明的裡程碑——甘肅臨洮馬家窯文化
    華夏文明經歷八千年的發展演變,有無數值得稱道的發明和創造,見證了中國歷史的巨大飛躍。在這無數的發明者中,馬家窯文化的先民無疑居功至偉,是我們永遠需要銘記的歷史性功臣。馬家窯文化中的彩陶其次,馬家窯先民創造了中國最為發達的彩陶文明。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出現在距今一萬年前的西亞。
  • 禮樂三秦,禮築家鄉 | 駐足魯坡頭,回眸周公制禮作樂的豐功偉績
    這一日的天氣晴好,我應陝西靈沼宗周文化研究中心的民間文化研究專家張秉勤、董長明二位先生的邀請,前往西周豐鎬都城遺址,探訪中國靈沼馮村后稷故裡,走近周公採邑魯坡頭探尋制禮作樂文化源。汽車繞過正在修建的昆明池,首先來到靈沼街辦的封稷村(現名馮村),停步在后稷姬棄故裡大頭爺像處。
  • 中國第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的華門,大家是否知道?
    獨立完成的大型文化工程,它的建成,是堯都區人民智慧和力量繁榮的體現,它的建成,樹起了中國第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也是一座凝聚著民族血脈、顯示著中華團結統一的標誌,整體的構造也是特別令人讚不絕口。原創 褲網雄宏偉的華門是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哦,山西南部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發祥地,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文明之門就是由堯舜開啟的,而華門就是為紀念帝堯統一華夏、開啟文明之功、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源遠而建設的哦,因此,華門代表和體現的是中國最久遠的歷史文化,堪稱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門",臨汾市是帝堯的故鄉,比如古老中國的最早文明便起始於堯都,華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門建築,而華門
  • 塗山之會是華夏民族形成與華夏文化發展的裡程碑
    堯舜禹之間形成的禪讓制度開啟了華夏文明的先河,是華夏民族仁義思想的來源。《史記·夏本紀》「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禹疏九河,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
  • 三裡之城與城周十二裡所展現的華夏歷史文化
    (作者:趙輝)夏朝時期的國都承載著華夏民族的文化與起源,尋找夏都是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孜孜不倦的追求。夏都歷史與文化研究的缺失,華夏民族與文化來源就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永遠的缺憾。在黃土高原上,即使在某一段時間內產生了人類文明的萌芽,在自然環境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擄掠下,也會曇花一現,消失得無影無蹤。現代已發現的眾多考古文化遺址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些文化遺址都是消失的人類文明,無法穩定發展為中華民族共同認同、高度文明的華夏文明。
  • 「2017華夏周莊文化周」在馬來西亞名城馬六甲舉行
    摘要:(記者 趙勝玉) 「2017華夏周莊文化周」23日在馬來西亞著名旅遊城市馬六甲舉行。「華夏周莊文化周」由江蘇水鄉周莊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工委會、馬六甲文化街老店商家公會聯合舉辦,鄭和·朵雲軒(馬六甲)藝術館承辦。
  • 「乘華夏航空 探尋華夏文明 網紅直播新方向
    3月29日,「乘華夏航空 探尋華夏文明」天水、隴南 航空+旅遊推介會在渝舉行。本次活動由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隴南市旅遊局、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天水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宕昌縣錦繡官鵝旅行社有限公司共同協辦,北京華夏典藏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承辦。
  • 華夏與世界文明起源:以玉祭文化為標誌,以古良渚玉器為核心
    在古華夏各地文化中均有型制各異的玉璜在考古中被發現。於是可以顯示出所有各地的華夏文明都似以玉璜為珠而貫串於一線之中。不言而喻,玉祭文明與玉器乃是幾千年來,作為「玉之魂」傳承至今,而良渚文化的玉祭則成為華夏文明的突出標誌與核心,傳播於世界各古老文明,其功在千秋萬代。
  • 華夏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中國歷史中並沒有黃金權杖這種東西,權力的象徵歷來都是鼎,並且黃金並不是古代權力者們所追求的東西。反觀古希臘、古埃及、巴比倫等兩河文明,他們崇尚黃金製品、黃金權杖更是被作為權力身份的象徵。在金仗的一端畫有三組圖案,被箭射中的魚和鳥,下方為頭戴皇冠的人像,這種符號我們並不知道是想表達什麼。
  •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長安區靈沼街辦「裡兆渠村」!
    築靈臺教民耕織,修靈沼、靈囿與民同樂,今長安區靈沼街道辦其名即是來源於此。【靈臺遺址「平等寺」】靈囿是豐京都城的御苑,靈沼和靈臺都在靈囿裡面。《關中勝跡圖》靈沼條目記載:「囿中有臺,臺下有囿,囿中有沼也」。靈囿作為御花園比較大,南界在今鄠邑區秦渡鎮花園村,北界在今長安區鬥門街辦花園村。
  • 此生無悔入華夏,那什麼是華夏?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然而流傳最廣,最被國人採信的解釋是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說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從這個解釋上看,華夏最早應該是個文化概念。
  • 「芙蓉專家專欄」上帝名字叫華夏
    晉初幽州秀才張髦上表云:「臣謂禋於六宗,祀祖考所尊者六,三昭三穆是也。」司馬彪又上表主張六宗為天地四方。天宗是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為社稷五祀之屬;四方之宗者乃四時五帝之屬。總之,中國古代多認為六宗在上帝之下,也當敬奉。中國古代的上帝信仰傳播到西土以後,在埃及和兩河流域廣為流傳。
  • 西安旅遊又添新去處,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被熱捧
    今年,憑藉全西北最大的海洋王國和會跑的實景演藝《駝鈴傳奇》秀,位於滻灞生態區試營業的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成為西安旅遊市場熱門話題。「西安文化旅遊新名片」、「西安新地標」、「西安旅遊特色度假區」……一系列的讚美,讓迎來試營業的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自迎客之始,即保持了超高的人氣,持續的熱度,成為千萬網友最期待試營業景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