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橋》「三集後真香」,後「TVB時代」港劇能走向復興之路嗎

2020-12-16 一點劇讀

文 | 阿澀

「熬過前三集,你會『真香』的。」作為自來水網友安利《想見你》時的常用語錄,此時被安放到了一部於3月底上線的口碑港劇《嘆息橋》上。

「羅生門」式多視角敘事、「打破第四面牆」讓演員直接與觀眾對話的設計、洞悉幽微人性的懸疑愛情推理遊戲、刁鑽的拍攝角度以及講究的構圖方法……《嘆息橋》打出了多張冒險牌,用「新式港劇風」吸引觀眾目光的同時,文藝而陌生的劇作風格也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在優酷的熱度值遲遲未過5000。

《嘆息橋》是由優酷投資,優酷、ViuTV聯合出品,林保怡、周家怡、陳奐仁等主演的都市情感網劇,在豆瓣開分9.0,現今穩定在8.8,是2020開年(截至目前)口碑最高的國產劇。各種因素都讓它成為一部值得關注的劇作,但在一個耐心有限的時代,實驗性的敘事模式能否讓整體式微的港劇走向復興之路,都將等待進一步的檢驗。

「羅生門」式愛情與「重慶森林」式情緒

愛情、三角戀、劈腿、原生家庭……乍一聽,觀眾的腦袋裡或許會浮現出無數個浮誇熱烈又讓人筋疲力盡的都市故事,看完還會感嘆一聲:還好生活沒那麼狗血。而司空見慣的故事發生在《嘆息橋》中,卻會讓觀眾揪心不已、感慨萬千,不再吝嗇情緒的投注。

因為真實。不是故事的真實,而是人物與情緒的真實。

《嘆息橋》的導演透露,為還原愛情羅生門的真實,各執一詞的生活百態,演員們拿到各自的劇本都是不完整的。因為戲如人生,每個人都只知道「真相」的一部分。在每一集中,《嘆息橋》分別用不同角色的視角來描述同一段情感糾葛,出於每個角色的記憶偏差與情感側重的不同,同樣的故事在不同角色心中有著不同的認知。

同一場電影,在李子勇(林保怡飾)的記憶裡,是自己機智而幽默的懲罰了一下擾亂觀看電影時不受規則的人,女友也對自己的做法很是欣賞;在何樂兒(衛詩雅飾)的記憶中,卻是男友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禮貌行為,並且對自己不夠關注的冷漠約會。

胡啟源(陳奐仁飾)與何樂兒初識,在一方眼中是對方主動向自己示好,在另一方眼中,則是一次打賭輸了以後,朋友的牽線搭橋。

並非謊言與罪惡,而是源於不同立場滋生的隱秘欲望,所呈現出的模稜兩可的選擇與掙扎人性,藏在碎片化真實細節下的生活,才是現實人生的不同橫切面。為了戲劇衝突,構建激烈的人物矛盾而矮化或醜化某一角色或群體的創作方法,膚淺且虛假。

除了複雜新鮮的敘事方式與戲劇結構,《嘆息橋》在影像呈現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極大限度地與觀眾的情緒相互勾連。

劇中出現了大量看起來格外刁鑽的拍攝角度,有種主人公的一舉一動都被窺探與監視的既視感,而此時角色突然「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隔空對話的鏡頭,更是讓觀劇人起雞皮疙瘩。

此劇一開始,獨特的攝影技巧反映出極具電影風格的畫面,便讓很多網劇愛好者不適,但這段鏡頭與《重慶森林》中對情緒的捕捉頗為相似。女主何樂兒獨自穿梭在比利時的街道上,不斷晃動的鏡頭與何樂兒慌張、迷茫的表情,凸顯出了何樂兒身處異國他鄉的無所適從,更為她在接下來對同鄉人產生的強烈信賴感,以及突然邂逅的愛情做了鋪墊。

無論是敘事手法還是影像風格,《嘆息橋》可謂是「穿著港劇外套」的異類港劇。「先鋒」的創作思路與複雜文本的構架,跟以往優酷推出的「港劇場」大相逕庭。

後起之秀ViuTV

從2013年開始,優酷獨家引進TVB大量優質劇集。據統計,2014年、2015年優酷站內TVB劇集播放量均超過100億。2018年,優酷與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首次實現TVB劇內地、香港同步播出。其中由張衛健領銜主演的《大帥哥》,上線5集播放量便超過1億。

隨後,優酷通過定製劇合作,不再單單進行版權購入,根據多年來的網劇內容的經驗,獲得在內容上更大的話語權。在與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寰亞傳媒等香港老牌製作公司的合作中,優酷先後推出了定製劇「飛虎」系列、《蝕日風暴》等,其中《反黑》更是登Netflix,在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而此次被優酷看重並投資的合作項目《嘆息橋》,則來自港劇播放平臺後起之秀ViuTV。

2015年《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正式籤署,並於2016年實施,其中明確提出將合拍劇視為國劇,並且享受和國劇同樣的待遇,審查權也劃歸省級部分負責,為視頻網站轟轟烈烈的「新港劇」戰略發起了信號。各大視頻平臺利用港劇的大量優質IP以及情懷所積攢下的觀眾基礎,為各自的內容儲備蓄力。

當時的港劇在內地觀眾眼裡多半等同於TVB,但彼時的港劇與臺劇有類似的「落寞」,經濟發展狀況不佳,工廠流水線製作導致作品內容與質量良莠不齊流失大量觀眾,影人出走影視劇演員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而與視頻平臺的合作對TVB來說是一次轉機。但不得不說,過度依賴於情懷、故步自封的TVB港劇,已經越來越滿足不了網絡用戶的需求。

2014年,TVB出現五年以來的首次淨利潤下滑;在2015年,不僅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減少9%,股東應佔溢利(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也減少6%;2016年,TVB更是發出了首次盈利警告,稱2016年度盈利較上年下跌55%至65%。

與此同時,香港電視娛樂公司旗下的一個粵語免費電視頻道ViuTV,於2016年3月31日開始試播,同年4月6日正式開播,實行的是24小時廣播,播出超過4000小時全新節目,包括自家製作的娛樂節目及日本、韓國等外購劇集,內容方面涵蓋新聞、體育、財經、兒童節目等。

ViuTV旗下,目前有鄭少秋、陶大宇、林保怡、溫碧霞、陳錦鴻、劉心悠、周柏豪、連詩雅、周家怡等,近兩年還被曝籤約了陳秀雯、鄧萃雯等,這兩位都是前亞視當紅的女星。自此迎來了ViuTV劇集的井噴期。

2016年的開臺劇《瑪嘉烈與大衛-綠豆》,由林保怡、周家怡、潘燦良及廖碧兒主演,改編自南方舞廳的同名小說,並隨之製作了很多衍生劇,例如《瑪嘉烈與大衛-綠豆前的我們》《綠豆中的diamond》《綠豆中的趙子龍》《綠豆中的瑪嘉烈》《綠豆中的大衛》,在豆瓣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同時,這部劇的導演Fatball與25,亦是《嘆息橋》的導演。

2017年,還推出了一部都市怪談劇《詭探》,探討小人物生存、生活、追夢的故事的《賤民》和《午夜伴廊》,多種風格向市場試水。2018年,ViuTV主推的劇集包括《Plan B》《身後事務所》《VR驅魔人》和《迷失假期》。除了《Plan B》說的是三個小混混的綁架故事外,餘下三部都是帶有不同治癒效果的電視劇。2019年,ViuTV製作和出品了《娛樂風雲》《退休女皇》《仇老爺爺》《教束》《REBOOT》《理想國》,以及鄧萃雯離巢轉戰ViuTV後首次合作拍攝的《婚內情》等劇,將「先鋒理念」玩轉其中,不斷推陳出新。

沒了TVB擅長的豪門恩怨、警匪傳奇等題材限制,以及老牌演員、懷舊情結等的情懷枷鎖,傳統創作制度的束縛,ViuTV反而能夠拓寬創作思路,向多類型故事大展身手。因此,也就有了如今「改頭換面」的《嘆息橋》。或許正是因為雖偶有成績,但總體而言港劇在視頻平臺播出的反響過於平靜,優酷才選擇了這部推翻以往港劇創作模式的實驗性劇作。

當然,靠一部作品救市是不可能的,臺劇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以及《想見你》多部口碑爆款劇的加持下,才迎來了「復興」,而《嘆息橋》或許正是通往港劇復興路的重要臺階。《嘆息橋》能否突破「審美壁壘」保持熱度持續上升,我們暫且懷著期待之心繼續觀望,相信被一萬三千多人評出來的2020開年最佳口碑劇,不會讓觀眾失望。

相關焦點

  •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此條短評出現在8.8分的優酷港劇《嘆息橋》豆瓣主頁面上,這也是2020年開播的國劇最高分。能讓不少觀眾有此感慨,實在是因為這部劇出人意料。在開篇的三集裡分別換了三個主演視角——同一經歷,卻各有各的「事實」;角色還會直對這屏幕,「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對話。
  • 終於到年底了,《嘆息橋》果然是2020年度港劇最佳
    文/斯嘉麗四月份看了前三集,我就可以毫不猶豫做預測,《嘆息橋》就是今年的港劇最佳了。終於到了年底,可以把這個預測變成了肯定。好劇不易得,尤其是好港劇。為什麼說《嘆息橋》一騎絕塵,領跑今年所有港劇?因為這是一部很不TVB的電視劇。只要幹掉了TVB,在香港,就沒什麼對手了吧?
  • 港劇真的不行了?TVB此劇一出,復興指日可待
    港劇沒落了嗎?已經徹底歇菜了嗎?這話我們年年都在說。 實話實說,TVB的黃金時代確實不再,想當年群星薈萃,那是何等風流。 但我們也驚喜發現,港劇這位前浪並沒有被後浪完全拍倒在沙灘上。
  • 「攪局者」再現,向TVB開戰的港劇革命能成功嗎?
    從《綠豆》到《嘆息橋》「雜牌軍」的探索之路《嘆息橋》的導演是兩個年輕的香港人,一個叫25,一個叫Fatball。這是兩人在《瑪嘉烈與大衛·綠豆》(下簡稱《綠豆》)之後,第二次與ViuTV合作。由於原定的開臺劇集進度受阻,電視臺想起了這兩個曾經替他們拍過三分鐘短片《瑪嘉烈與大衛·綠豆》的年輕導演。電視臺著急忙慌地找上門,希望他們能在一個月中,讓這部26集,每集30分鐘的《綠豆》順利開播。
  • 8.8分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能否讓「北上」的港劇重回巔峰?
    並非黃金檔的這部12集短劇,不僅節奏明快,尺度也稍顯寬泛,劇中講述了一些與「情事」「性事」息息相關的「房事」,但也凸顯出了這些本能需求不滿足背後更深層次的現實衝突。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生活在遍地精英的tvb劇裡,就如公開資料所說「現時香港一半居民均居於公屋」。雖然,不乏描摹刻畫香港居民生活環境的影視作品,但直面百姓生活中實在問題的影視內容永遠受大眾歡迎。
  • 如何第一時間免費追看tvb港劇?比如《棟仁的時光》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收養我,一起睇劇啦:)曾幾何時,港劇也曾霸佔過內地電視螢屏,《苗翠花》《狀王宋世傑》《陀槍師姐》《鬥氣冤家好兄弟》(就是吳Ron和陳三苗的《學警雄心》)《烈火雄心》《大唐雙龍傳》等等tvb
  • 《嘆息橋》:用心觀看,認真思索!
    嘆息橋本是橋梁名稱。叫「嘆息橋」的橋梁有義大利威尼斯嘆息橋、英國康河嘆息橋等,另外還有義大利風景畫家卡納萊託繪畫作品和亦舒著書籍也叫《嘆息橋》。當嘆息橋從橋梁變成電視劇亮相螢屏之時,含義是否會變得更加深刻?豆瓣高分愛情懸疑網劇《嘆息橋》推薦大家去看。
  • 《嘆息橋》造2020開播劇第一口碑 優酷重磅加碼「港劇場」
    《嘆息橋》是「港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據悉,《嘆息橋》由優酷100%投資,為優酷與香港ViuTV聯合出品。  「《嘆息橋》堪稱港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面對港劇50餘年的歷史,它以近乎決絕的姿態創新求變,最終實現了藝術上的新突破,它的模式也開啟了港劇發展的行業史新階段。」有業內人士毫不吝嗇對《嘆息橋》的稱讚。
  • 《少年的你》獲金像獎,與《嘆息橋》一起展現香港影視另一種新生
    聯想到前幾天看的港劇《嘆息橋》,可以得出大家早已得了出結論,香港不再是以前那個香港,香港影視也不再是以前的香港影視了。這個看法雖然有些令人悲傷,但也應該從中看到一絲谷底反彈的希望。曾經的香港影視圈,以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經濟為基礎,面向東南亞泛華人圏受眾群體,繁華熱鬧程度一時無兩,也號稱東方好萊塢。
  • 豆瓣評分8.8,港劇版「羅生門」成《今宵大廈》後又一爆款?
    港劇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是情懷一般的存在了,不僅是因為之前的作品太過優秀,更重要的是,它的黃金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從2010年開始的這十年,能靠自身質量突出重圍的港劇只有個位數,其中給觀眾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2016年的《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有一萬三千多觀眾打出了分數,目前它的豆瓣評分高達8.8。
  • 盤點ViuTV出品的港劇,原來港劇不只是TVB
    1.嘆息橋(豆瓣:8.9)主演:林保怡、周家怡、陳奐仁、衛詩雅、伍詠薇《嘆息橋》是《瑪嘉烈與大衛-綠豆》原班人馬開拍的姐妹篇,被稱為港劇的教科書,對原生家庭、人性陰暗面、伴侶選擇、精神疾病、兩性相處等社會化議題展開探討
  • 這一次,港劇是真的崛起了!還沒演完,這部港劇就9分了
    今年3月,一部高分港劇重回到眾人視野,這部新劇讓人重新找回了對港劇的信心。作為一個80後,對港片的回憶和喜愛應該可以說貫穿整個少年時代的,當然,與之對比,也對現在港劇的疲軟特別痛心,還好,這部叫《嘆息橋》的港劇沒有再讓人失望。
  • 胡杏兒新港劇開播,大量TVB舊人加入ViuTV,可惜熱度不高
    胡杏兒自從2015年7月與TVB合約期滿不再續約之後,已經是好幾年沒有出演過港劇了,之後在內地出演了幾部連續劇,後來精力放在家庭上面,現在ViuTV播出的港劇《熟女強人》是她復出之後的第一部港劇。這七名女性角色之中,胡杏兒、沈卓盈、陸詩韻都是以前TVB的女藝人,男藝人有大家熟悉的張松枝,這部劇集目前已經播出8集了,感覺熱度不是很高,評分網站上的評論也不是很多,劇集是以單元劇的形式組成的,第一集講述的就是吳家麗飾演的時尚女性魏辰晞雪卵的故事。
  • 這一年港劇回歸大眾視野,高分劇頻出,老IP卻無力翻身
    緊接著是林保怡的《嘆息橋》,這部劇引進內地網絡平臺播出,一開播就封神,雖然最終評分滑落到8.9分,但也算高分劇,港劇很久沒有如此高分了。這部劇的故事很反應現實,而且拍攝手法很特殊,給人一種特別高端的感覺。接下來就是TVB開始發力。
  • 為什麼西方國家衰落後很難再崛起,中國卻能不斷的走向復興?
    為什麼西方國家衰落後很難再崛起,中國卻能不斷的走向復興?縱觀世界各國之間的歷史,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曾出現了眾多強大的國家。比方說當時的古羅馬,阿拉伯等國家,不過這些較為強大的帝國在歷史上也只是曇花一現的時間。
  • 《嘆息橋》: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一座嘆息橋
    當時我真的是瘋狂的迷戀這部劇,裡面非常值得誇讚的就是它的轉場,在同一個房子裡不同三個年代的女性,先不說其它,僅是轉場,它就已經厲害到毫無違和感,場面處理一級棒。最近優酷獨播港劇《嘆息橋》,再次讓我看到了這一點,除此之外,它的構圖也超級講究,如果你有輕微的強迫症,那麼看《嘆息橋》,真的是一種享受,可能唯一不足的就是劇情有點沉重。嘆息橋,橋梁名稱。叫「嘆息橋」的橋梁有義大利威尼斯嘆息橋、英國康河嘆息橋等,另外還有義大利風景畫家卡納萊託繪畫作品和亦舒著書籍也叫《嘆息橋》。
  • TVB港劇《迷網》新題材影視劇,年輕人都喜歡!
    首先,劇集人物設定,以及關係,還有社會特徵,都是大家熟悉的港劇味道。而作為本案主線的網絡詐騙集團,則是設定在泰國,相信編劇是用了現實結合的方法吧,畢竟以前新聞也報導過,不少詐騙集團都是跨境的。迷網不同於舊時tvb,迷網最大亮點就是他的題材,講述網絡詐騙。作為tvb第一部網絡詐騙劇,迷網當得起一個「好」。
  • 別再說港劇沒落了!今年的TVB,有太多的驚喜
    再看女主角方面的人選,少看港劇的觀眾,也患上了「臉盲症」。看到眼前熟悉的名單,不少觀眾必然要嘆上一句,「港劇沒落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港劇沒落了嗎?今年的TVB,有太多的驚喜。隨即而來的,是令人意外驚喜的高分作品,《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被譽為港式神劇的低配版,由王偉仁監製,《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並沒有太多大咖加盟,反而看上去更像是「小成本」。但它卻有幾分戚其義的風格與味道。
  • 《走向復興》體現廣東敢為人先精神
    我們是優秀的中華兒女,譜寫時代的新篇章……」近年一首慷慨激昂的進行曲頻頻在國內多個重要場合唱響,其中包括在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的大型晚會中作為壓軸節目驚豔亮相。近日,這首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製作的歌曲《走向復興》榮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詞作者李維福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說,《走向復興》這首作品體現了廣東人敢為人先的精神。
  • 不同於香港歌劇《嘆息橋》
    香港歌劇《嘆息橋》,或《綠豆》那熟悉的過渡,構圖和運鏡,深深地在我的心中。「大家習慣了TVB的風格,這沒什麼不好,但我們更想講一個好的故事。」曾是香港歌劇院的一位標杆演員,林保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是的,這齣戲就像它的名字講述了一個讓人一聲嘆息的故事一樣。沒有槍戰,沒有飛車,沒有偵探,只有人性。《嘆息橋》很現實,把上帝視角放在一邊,讓大家看到問題是主觀的、片面的,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失誤和遺憾。在《嘆息橋》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隱藏的。每一集都是每個角色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