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天下事,史書來說話,今天的歷史小故事開始了
文章為本人原創,歡迎收藏轉發,抄襲必究!
文丨開史說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由北宋畢昇發明,如今已經傳遍世界,成為了我國的驕傲。但是在2001年時,韓國卻稱自己的祖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甚至還給自己找了許多證據來證明,他們為何有如此「自信」呢?讓我們一起回到2001年,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01一條消息轟動韓國,讓其喜出望外
2001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一條消息,承認了韓國的《直指》是至今(2001年)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活字印刷術的作品。這個消息一出,馬上轟動了韓國,讓韓國人喜出望外,趁此機會,他們提出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甚至想辦法找出了許多「證據」來證明自己。
活字印刷術的記載在北宋沈括寫的《夢溪筆談》中,於是韓國就根據其中的記載,將畢昇的泥活字給製作了出來。隨後聲稱,用《夢溪筆談》記載製作的活字,有許多問題,易碎還不牢固,根本不適合進行印刷。所以這種方法完全行不通,他們認為那個時候畢昇還處於理論研究階段。
02我國專家的反擊
韓國的所有說法,都是他們的一面之詞,所以根本沒有得到我國的承認,畢竟誰也不知道他們製作的活字合不合格,而根據書中記載,後人完全可以根據書中步驟,複製出活字,我國一位名為孫壽齡的專家,就用事實狠狠地打了韓國的臉。
孫壽齡是我國曾經的武威市博物館的副館長,他也是一位考古專家。在1988年時,他在與同事清理亥母洞寺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時,發現其中的一本佛經《維摩詰所說經》是用活字印刷術印刷而出,而且還是那個被韓國人認為根本不能使用的泥活字。
不過,當他提出這個觀點之後,有些專家卻提出了一些質疑,雖然最終被認為是活字印刷品,但是卻並不相信是泥活字。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他決定自己製作出一套活字。
1998年,孫壽齡開始研究《夢溪筆談》記載的活字印刷術,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經過了無數次失敗,最終他用3年時間成功在自家做飯的土爐子中,製作出3000個活字,隨後又親手印刷出了《維摩詰所說經》。
孫壽齡的成功,狠狠地打了韓國的臉,讓韓國無言以對,同時也最終證明了活字印刷術就是中國發明。孫壽齡的泥活字製作方法,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如今雖然我們已經用不到活字印刷術,但是它依然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古代先民們智慧的象徵,沒有任何人能夠將他們的勞動成果奪走。
今日互動話題:活字印刷會消失嗎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