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率先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為何國際上公認的卻是德國人古登堡

2020-12-16 仁青讀歷史

要論那個發明對人類的影響最大,我想沒有比文字這種發明更加重要的了吧?人類之所以能夠把自己的智慧傳承下來,經過一代一代的改良,積累起來越來越豐富的知識,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文字的功勞。然而紙和印刷術,又是將人類結晶傳承下來的重要工具。我國的四大發明中就有,紙張,火藥,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是我們國人的驕傲。然而這一重大發明,為何在國際上得不到廣泛的認可。反而後起之秀的德國人古登堡,卻被國際上認為是活字印刷之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地理因素。我們都知道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人在宋朝時的發明。由於當時沒有網際網路,也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加上我國和歐洲相距太遠,得不到有效的交流。所以無論是畢昇的活字印刷,還是德國人古登堡的活字印刷,他們之間也許根本就不存在抄襲,而是各自獨立的發明而已。當然也有歷史學家考證,古登堡的妻子是威尼斯人。有一個常年在世界各地經商的老嶽父,沒準會從中國帶來一點活字印刷的東西,讓古登堡得到了部分啟發。才會像瓦特和蔡倫一樣,對前人的發明進行大量的改進,所以古德寶的鉛字印刷,才能夠在西方世界裡廣為流傳。

畢昇的活字印刷術,雖然發明出來很早。但一直到了明清時期,印刷單位多數還是採用傳統的雕版印刷。而且對活字印刷,除了夢溪筆談這本書之外,記載的也確實不多。所以活字印刷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是很有限的。再看看古登堡就不一樣了,中國的文字常用的有幾千個,而西方的字母就那20多個。所以排起版來,西方當然方便多了。然而隨著歷史學家的考證,越來越多的活字印刷體隨著考古實踐的出土,似乎打破了很多傳統的歷史觀點。只是中國的文人更喜歡記載王侯將相,朝代更替而已,而對於科學類客觀性的東西,很少有文人有興趣在書中描寫這種東西。就像中國的火藥一樣。我們用來放鞭炮,西方人卻用它來改良成了槍炮。這中間根本不存在本質性的矛盾,只是哪個對後人的影響力更大而已。

再舉個例子說,比如古代埃及也已經有了紙。但是由於他並沒有在世界上傳播開來,所以只是中國對造紙的率先發明,才被世界上公認。其實別人承不承認,有什麼關係呢?反正過去了那麼多年,又不給專利費,爭那些花頭有什麼意思呢?關於活字印刷術,韓國人還說是他們的發明的呢?又怎麼了?還有我們今天很多人諷刺和謾罵的中醫和中藥,不一樣在國際市場上爭的是你死我活嗎?至於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我國的古人有沒有從中受益,那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我們展望的應該是未來,而不是過去,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畢昇率先發明活字印刷術,那歐洲印刷術是起源於中國嗎?
    首先,宋代畢昇率先發明活字印刷書是毋庸置疑的我國印刷術的歷史可以稱得上悠久:自隋唐以來,佛教發達,民間信仰佛教的,多從事於雕刻佛經,以廣傳布,是為中國印刷術之起源。到了宋代,畢昇,一個布衣,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記載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裡,也是有關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書唯一具體的記載,時間為1041年-1048年。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究竟是何許人?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都是由中國人創造發明,並流傳國外的。雖然現在韓國人跟中國人搶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權,但「活字印刷術」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沒有疑問的。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誰?我們都知道是畢昇。但關於畢昇,我們的了解卻十分寥寥。
  • 一代天才,發明活字印刷術,他就是畢昇
    一代天才,發明活字印刷術,他就是畢昇推動朝代的發展,為國家貢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這個人就是畢昇,他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正是因為他的這一發明推動了人們的社會發展,要知道一個社會如果有一個發明能夠給人們帶來福氣,那麼說明這個人的頭腦也是十分不簡單的
  • 畢昇與活字印刷術
    正如歷史的回歸律所造成今天的打工潮一樣,畢昇在大別山區利用豐富的膠泥、松脂、蜂蠟和水碓造紙等資源,創造發明活字,身懷絕技,赴刻書中心的杭州,去推廣自己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理所當然。畢昇逝世後,適逢沈括守父喪居杭州之時,括守父喪閒居,了解畢昇所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勢在必然。
  • 歷史那些事,畢昇是北宋時期的活字印刷家,發明偉大的活字印刷術
    畢昇是北宋時期的活字印刷家,他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發明了偉大的活字印刷術,為世界印刷技術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畢昇(?他在成為一位印刷工匠後,又不斷總結前人和當時的印刷經驗,很快發現,東漢末年的拓印法和隋代的雕版印刷術,都有很多弊病,不僅費時、費力、費材料,而且是印一頁書就需要雕一塊板,在印刷時又不能更改,如果發現有了錯字,整個一塊板必須全部廢掉,還要重新雕刻。於是,他決心創造發明一種能一字一印,又可以更改字的活字印刷術。
  • 西方的畢昇:活字印刷術來自他重返上流社會的雄心
    眾所周知,畢昇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近百年來,他一直是中國印刷史乃至中國文化科技史的重要一章。不過,畢昇雖然是熱門題目,提及者和討論者都甚多,但是,就淺見所及,有些基本問題似乎常常為人忽略。例如,他的發明為何沒有對當時的印刷業產生影響?
  • 活字印刷之祖畢昇一介布衣,身世成謎,創活字印刷重大革命
    活字印刷術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推動世界文化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活字印刷術於北宋慶曆年間發明,是一個普通百姓畢昇發明的。由於當時朝代缺乏對科技成果的重視,在文學和歷史上並未詳細記載畢昇的生活經歷。
  • 世界未解之謎:是誰發明的印刷術?古登堡還是福斯特?
    是誰發明的印刷術?一提到這個問題,大家可能會對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認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怕不是個傻子吧!這麼簡單的常識,小學生都知道,還拿出來秀智商。可是事情真的是像我們之前認識的那麼簡單嗎?筆者承認,之前也是像大家一樣,一看到這個問題就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宋朝的畢昇啊。
  • 北宋時期早已發明活字印刷術,為何到了明代人們仍熱衷於雕版印刷
    眾所周知,平民出身的畢昇在北宋時期率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歷時8年不斷完善其工藝,其效率與成本比之前使用的雕版印刷大為提升。其難度不亞於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過程。至今國內仍有愛好者在研究複製這種最古老的活字印刷工藝,據說也頗為不易。
  • 他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逐步傳遍了全世界,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畢昇活字印刷術我們的祖先遠在九百多年前,就作出了這麼偉大的發明,的確令人讚嘆。關於畢昇的生平事跡,在統治階級編修的正史裡沒有記載。只是和他同時代的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他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史實,雖然只有短短的三百個字,但卻是極其珍貴的唯一史料。這段文字已先後被譯為法、英、德、日、俄等文字而流傳於全世界。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後,並沒有得到迅速地推廣和廣泛地應用。
  •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古人怎樣印刷書籍?敦煌文物告訴你答案
    眾所周知,中國的有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一提到印刷術,肯定就聯想到了課本上的人物—宋朝平民發明家畢昇。北宋 畢昇他以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不斷的摸索,終於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人類文明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而大大加快了傳播,交流和發展的速度。而在畢昇之前中國人又怎樣印刷書籍呢?
  • 「媒介延伸」到「社會變革」,古登堡印刷術是如何影響文藝復興的
    在羅馬教廷權力式微和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影響下,古登堡印刷術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不僅解決了羅馬教廷對傳播信息的迫切需要,而且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波助瀾,提供了助力。古登堡印刷術在歷史舞臺上存活了三百年之久,並且成為了人類傳播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科學說話:為什麼古登堡被譽為活字印刷之父,而不是畢升?
    技術說話:為何讓活字印刷普及的是古登堡,而不是中國?如果要問對人類社會最重大的發明有哪些?活字印刷必定是其中之一,因為它傳播了文化、普及了教育、繁榮了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最早的活字印刷記載是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裡面提到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後來又有人發明並應用了木活字。雖然中國最早發明了活字印刷,但直到清朝中期,活字印刷影響力遠遠不如雕版印刷,後者仍然在國內佔據壟斷地位。反觀西方,古登堡在1450年發明第一臺活字印刷機後,活字印刷很快風靡全歐洲,並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活字印刷之父。
  • 四大發明:淺談畢昇的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促進了大量書籍的出版和學習成本的降低,從而發展了新的互動式科舉方式。從中國首都區位的演變來看,印刷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更為明顯。周、秦、漢、唐等朝代都選擇長安為都城,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長安位於關中平原,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它不僅有豐富的水利和糧食資源,而且有著濃厚的民俗風情。獲得優秀的士兵和高素質的馬等軍事戰略資源是十分容易的。
  • 臺師大團隊研究證實:中國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
    臺師大團隊研究證實:中國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  【解說】5月4日,臺灣師範大學印刷技術研究團隊在臺北發表研究結果,證明北宋年間畢昇所發明的泥活字版印刷術的確可行,是最早的活字印刷術。
  • 畢昇印刷術 臺灣重現
    泥活字版 成功複製  據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記載,畢昇在公元1041年至1048年間發明了泥活字版印刷術,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臺灣師範大學印刷術研究團隊根據《夢溪筆談》中的記載,按圖索驥「復原」畢昇泥版活字印刷術,成功證實畢昇的泥活字版技術具體可行,研究成果發表在《印刷科技》期刊上。
  • 杭州記憶丨畢昇在杭州發明活字印刷術
    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杭州布衣畢昇( 生平不詳) 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這種新型印刷技術到南宋淳熙、紹熙年間(1174-1194年)得到實際應用。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韓國自稱發明活字印刷術,我國專家自製3000活字,韓國無言以對
    文丨開史說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由北宋畢昇發明,如今已經傳遍世界,成為了我國的驕傲。但是在2001年時,韓國卻稱自己的祖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甚至還給自己找了許多證據來證明,他們為何有如此「自信」呢?讓我們一起回到2001年,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 活字印刷術是雕版印刷的升級版,那它的優勢有哪些呢?
    但它仍然費時費力,印刷一頁書就要雕刻一塊版,雕印一部書,其製版工藝仍很費時,在總結前人和當時雕版印刷術經驗的基礎上,畢昇創造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畢昇的發明,在著名的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記載。
  • 想不到活字印刷術是畢昇看到他兒子玩「過家家」得來的靈感
    很多人都知道印刷術最早是我們中國的歷史偉人發明,但是印刷術還分為活字印刷術。而最早發現這項技術的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是誰因為在他活著的時候這項技術還沒有公布於世是他死了以後才被大家開始使用的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畢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