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馬英九: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來源:澎湃新聞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
-
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馬英九: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
更名「華夏博物館」?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更名「華夏博物館」?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且不論主事者背後的論述及思維為何,但想法之幼稚及不專業,形同兒戲,卻馬上被人看穿。
-
臺北故宮封館3年?馬英九批蔡英文:不可思議到極點
馬英九:世間罕見,會害死臺灣海外網11月14日電今日(14日)上午,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陪同桃園市長候選人陳學聖到桃園區永和市場拜票。針對「臺北故宮南移事件」,馬英九痛斥蔡英文當局「不可思議到極點,把『政策』當兒戲簡直荒謬,全世界哪有這樣的。」
-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更名 業內人士:自毀招牌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更名 業內人士:自毀招牌 央視網消息:臺行政機構傳出推動所謂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格、更名?前院長批「自毀招牌,愚不可及」
傳出因應臺「行政院」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改隸「文化部」,更名「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昨日於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反對故宮納入「文化部」,同時若真更名「華夏文物博物館」,更是自毀招牌,愚不可及。
-
馬英九批臺北故宮改名毫無必要,臺媒稱目前院內人心惶惶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馬英九宣布啟動「大故宮」計劃臺北故宮展館面積將增加五倍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昨晚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正式啟動「大故宮」計劃。這一計劃預計耗資近300億元新臺幣,使在外雙溪的臺北故宮展館面積增加五倍,並在附近另開發4.8公頃土地建設文化創意園區。「工程可以使一個城市變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個城市變偉大。」馬英九說,「大故宮」計劃既有工程,也有文化,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
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運 馬英九影星成龍騎單車助陣
原標題: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運 馬英九影星成龍騎單車助陣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馬英九 (前右)、影星成龍(左2)等人從高鐵嘉義站騎腳踏車,到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圖自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今天開館試營運,馬英九、影星成龍等人上午9時從高鐵嘉義站騎腳踏車,到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 馬英九在臺當局「行政院長」毛治國、影星成龍、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馮明珠等人陪同下,上午出席「故宮南院璀璨登場,低碳樂活單車行」活動,從高鐵嘉義站自行車廣場騎單車出發。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稱:「把臺北故宮變成臺灣人的故宮」
原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兵敗逃亡臺灣前將大批文物偷運到臺灣才有了現在的「臺北博物院」。這批文物當然是屬於中國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這批文物在臺灣自然不算流失在海外。如果兩岸關係和諧,該批文物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並非完全不行,而在兩岸尚未統一之前,大陸也從未提出過要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搬回北京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嘉義動工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6日在嘉義縣舉行動工儀式,預計將於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開館試營運。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選址於嘉義縣太保市,佔地70公頃,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以收藏亞洲各地文物為主,並發揮文物研究、維護、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體建築是一座融合藝術和文化的環保綠建築。
-
周功鑫: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舵手」
個性積極、認真,語文能力強且勇於直言,這是臺北故宮老同事對周功鑫的共同印象。2008年,已經退休的周功鑫重回臺北故宮出任院長。她最了解臺北故宮在臺灣,提起「周功鑫」這個名字,必然要與臺北故宮聯繫在一起。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處的皇家珍藏,成為了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一部分。臺北故宮博物院外景博物館簡史: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為了保護住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北平故宮等地約
-
傳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藍委」質疑:徹底去中國化?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行政院」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對此,中國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質疑,讓堂堂「國家博物館」成為「文化部」的附屬館所?犧牲故宮,難道只是為了消滅中華文化影子?徹底「去中國化」?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應還給國民黨?該院一把手回應
疫情衝擊旅遊業,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即總部)也遭到檢討,今年1月至8月參訪人數僅45萬,而去年同期有282萬,等於下滑84%。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質詢提及,故宮南院反而增加4%,為何北院沒搭上「國旅潮」?
-
馬英九向嘉義保證一定修建臺北故宮南院(圖)
民眾與警員發生衝突歡迎馬英九的兒童歡迎馬英九的兒童 馬英九向嘉義保證一定修建臺北故宮南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韋博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22日重申在嘉義設分院,不論名稱、定位與預算從未改變。
-
臺北故宮南院今日開館,馬英九成龍現身呼應院區「龍馬」圖騰
呼應南院建築龍、馬、象的意象,馬英九和成龍騎單車前往南院參與開館活動。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一周來臺北故宮南院飽受外界批評「院區有如工地」。27日傍晚,在機具施工伴奏下,院區舉行了盛大的主館點燈儀式。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工地之景只是南院登場前的粉墨,敬請期待開館。」12月27日主館點燈暨雲嘉南之夜。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臺灣報摘精選 30 November 2020 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