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給孩子一面塗鴉牆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本文選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尹建莉著,作家出版社)

  給孩子一面塗鴉牆

  畫畫是兒童的一種天性,到處亂畫幾乎是一種必然。

  我女兒圓圓在2歲左右發現了筆的奇妙後,就興致勃勃地往她所有能接觸到的東西上亂畫。奇怪的小人兒和線條開始是落在童話書上,然後就上了我和他爸爸的書、日記本及我們的影集。我們當然也給她白紙,讓她儘量畫在紙上,但她似乎不願受此約束。既然管不了,我們就一般不管她,實在不能讓她亂畫的東西,就放起來,不讓她接觸到。她後來還往家具上畫,我們告訴她不可以這樣,並趕快把家具擦乾淨了,有的擦不乾淨,也不會因此責罵她。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換個想法,把她的破壞看成是可愛的創作,想著等她長大了,如果這些家具還用著,正好可以讓她看到她小時候多麼淘氣。

  後來,圓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對畫在牆上發生了興趣,開始我們有些心疼白白的牆壁被她畫得亂七八糟,就在牆上貼了很大的白紙,告訴她畫在白紙上。但很快發現她真正的興趣除了在「畫畫」上,更是在「畫在牆上」。這個小傢伙表面聽我們的話,背地裡總是偷偷越出紙界,在牆上落下筆墨,仿佛是一種挑釁。

  意識到她的興趣後,我們趕快修正自己的想法,不但沒批評她,反而饒有興致地欣賞她在牆面上的「創作」,我還故意對她爸爸說,難怪古人要畫壁畫,原來畫在牆面上的東西和畫在紙上的感覺確實不一樣。圓圓看我們不在意她的破壞行為,又往牆上畫了幾次,就不再有興趣了。而我們的心態放平了,確實也越來越能看出她的塗鴉之美了。

  到她小學一年級時,我們換了一個新房子,很精心地裝修過,雪白的牆壁似乎又刺激了圓圓的繪畫興趣,搬到新家時,她表示很想在這上面畫些什麼。我和她爸爸就決定空出大大的一面牆,不擺放家具,專門給她塗鴉。圓圓一聽高興極了,立即拿出一盒彩筆創作起來。

  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很聽她的話,所以已是小學生的圓圓也學會了「聽話」,我們要求她只畫在這一面牆上,不要亂畫到別處,她答應了,也能做到。當時她有幾個同學喜歡放學後來我家玩一會兒,小姑娘們第一次來我家看到塗鴉牆時,總是很吃驚。當她們知道自己也可以像圓圓那樣隨意往這面牆上畫或往上粘貼東西時,更是驚喜,往往會立即行動起來。

  到圓圓小學畢業時,這面牆已是非常豐富了。不少到我家的人看到這面牆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精心裝修的房子,怎麼捨得讓孩子把一面牆弄成那樣子?我總是開玩笑回答說,這是一堵藝術牆啊,多好看!

  我說的是真心話,我越來越意識到,兒童都是繪畫天才,也是創意天才。在他們拿著一支筆恣意塗畫時,其實是在啟動自己的藝術才華。我經常在端詳一些兒童畫時心生感動,那種真誠、樸素和表達上的自由灑脫,是任何人教不出來、任何技巧難以到達的境界。如果你真的能用心去看一幅孩子的畫,就一定不會把孩子在牆面上的創作看成破壞。我由衷地喜歡家中這面牆,擺一組家具或掛兩張字畫難道就能比圓圓和小朋友們畫上去的公主、王子或不知所云的線條、各種顏色的貼紙更美更動人嗎?

  一面牆的光潔值多少錢?即使你不喜歡孩子亂塗亂畫,也可以「忍痛割愛」,把這份自由和快樂送給孩子,過幾年把牆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報你的,往往是無法以價錢衡量的才華和豐沛的情感。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我的答案是:想像力不用培養,不限制就是培養。在教育上,並非家長做得越多越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孩子想像力方面,我認為「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

  因為成人常常受制於經驗和常識的束縛,自己如果不是想像力豐富的人,在培養孩子想像力方面其實非常有限。賣菜的小販可以稱出一筐土豆的重量,但他不相信有人會稱出地球的重量,他的常識中,稱重只有一桿秤。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有限,來理解和指導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如果你想培養一個能算出地球重量的人,最好不要把他的思維早早地固定到秤桿上。減少幹涉,才能給孩子留下開闊的思考空間。

  兒童本身都有豐富的想像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那樣做之類的限制,並且他早早地接觸了書籍,能從書籍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現實以外的世界,那麼想像力就可以得到正常發展。

  大約在我女兒圓圓四五歲時,我給她買了一套《恐龍》,通過那套書圓圓了解到,恐龍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是地球的主宰,後來因故滅絕,現在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它們的化石。圓圓有一天又翻看這本書,突然問我,「媽媽,以後是不是就該有本《人》書了?」我乍一聽,愣了一下,然後就明白了。是啊,現在人是地球主宰,誰能保證億萬年後,「人」不是另一種文明生物談論到的遙遠的「恐龍」呢?

  有人說過,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生想像力和創造力。這種力量,必須在幼兒期萌發、茁壯,否則就會萎縮。

  圓圓大約4歲時,有一天在茶几上擺弄一根鞋帶,她把鞋帶中間繞個大圓,兩頭在圓的兩側直垂下來,像一個梳著直披肩發的頭像,她說這是媽媽。我一看,真的很像,表示出驚喜。她接著用這根鞋帶擺出了蝴蝶結、小豆苗、大蟒蛇、蜜蜂、剪子、帶把的氣球等等,甚至擺出了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圓圓,都十分傳神。因為當時只有膠片相機,不捨得浪費膠片,我就找張紙,把她擺出來的造型都畫下來。後來,幾乎所有看到這張紙的人都會為圓圓的造型能力驚嘆。這當然首先是圓圓的天賦所在,但我們作為家長,至少沒有壓抑和破壞她這份天賦。

  幾乎每個孩子都帶著某種天賦和偏好出生,「給孩子一面塗鴉牆」,並非倡導孩子滿家亂畫,這裡想強調的是:不要阻止孩子的創造力和好奇心,給他一些「搞破壞」的機會,它價值千金。家長為此付出的不過是一點時間、一點金錢和一點耐心。假如孩子在自己家中活得縮手縮腳,經常為一些無心之過遭到責罵,家庭就沒有為他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牆面可以修舊如新,損失的錢可以賺回來,孩子的愛好和創造力掐滅了,可能永遠無法重新燃燒。

  檢驗你的孩子在家中是否獲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為他提供了一個放飛想像的空間,這裡有一道簡單的自我測驗題:當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如打了杯子或碰翻電腦,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那損壞的東西而難過,出現內疚情緒,還是急於看你的臉色,出現辯解的行為?

  有位家長說她很用心教育孩子,可是2歲的孩子特別不聽話,總是什麼都要亂動,不讓動就大哭,她每天為此和孩子發生好多次衝突,感覺很抓狂。

  也許這位家長理想中的孩子應該除了玩具什麼都不亂動,要動也會提前徵求家長意見。天下有這樣的孩子嗎?如果她知道我女兒圓圓小時候不僅是什麼都喜歡動一動,還經常搞破壞,是否會大吃一驚?

  大約也是圓圓兩歲多的時候,有一天只有我和她在家。我當時忙著幹自己的事,圓圓似乎在我的梳妝檯那邊玩,感覺她很安靜,就沒去關照她。過一會兒,忽然聽見圓圓說「呀,不好吃」。跑過去一看,發現她兩隻小手、臉蛋上都是白白的東西。我嚇了一跳,馬上就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我剛買的一瓶面霜,全被這小傢伙抓出來,抹到臉上、鏡子上,而且嘴裡也有!可能是我的樣子把圓圓嚇著了,她臉上一瞬間浮起害怕的表情。我趕快笑著對她說:「沒事,別動,媽媽給你拍張照片!」抓起手邊相機給她拍了照,然後開始清理。我先用白紗布擦她嘴裡的油,一邊擦一邊問她:「寶寶是不是聞著這個很香,以為很好吃,就吃了一口?」她點頭。我問她好吃嗎,她搖搖頭說不好。我笑笑,對她說,嗯,這個不是吃的東西,不好吃,也不能吃,只能往臉上搽。然後又告訴她,再香的東西,如果不是吃的,都不能往嘴裡放。圓圓忽閃著眼睛,在認真聽我的話,看樣子她聽懂了。

  我一邊給她洗臉洗手,一邊又對她說:「你把油搽到臉上是對的,不過搽得太多了,你有沒有注意到媽媽每天給自己和小圓圓用搽臉油時,都是只用一點點?」我給她用毛巾擦乾淨臉和小手後,從她的兒童霜中沾一點油出來,讓圓圓看看手指上的量,然後塗到她的臉蛋上。一邊塗一邊告訴她,每次洗過臉,用這一點點就夠了,不需要太多。圓圓乖乖地讓我塗油,聽我給她講這些,很配合很滿意的樣子,洗過臉後,蹦蹦跳跳玩去了,以後再也沒破壞過我的任何一瓶面霜。

  後來,我的一位鄰居看到我給圓圓拍的那張照片,聽完我講的故事後,感嘆地說:「你真是好脾氣,要是我,得罵她一頓。一瓶油就這樣被她糟蹋了!」鄰居的想法可能有一定代表性,不過我覺得遇到這類事情發不發火,和「脾氣」無關,其實和對事情的認識有關。

  如果家長看到這種「破壞」的潛在價值,知道孩子的自尊比一瓶面霜更重要,知道一次大膽的嘗試能讓孩子獲得一種常識和探索的興趣,就會知道一瓶面霜被孩子破壞了,有可能比它搽到臉上更有價值——這樣想的話,心中還會有不快,還會發脾氣嗎?

  「教育」並不是單純的規範和監督,其實,「放縱」也是一種教育,是一種形式消極、意義卻積極的教育。在這種「縱容」下,孩子可能損壞一些東西,可能製造更多家務,甚至可能受點小傷,而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軌道上。

  「規矩」固然是社會生活的必需,人們常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但是,在兒童教育中,則是「規矩太多,難成方圓」。

  不要急於給孩子立規矩,尤其在他們認識世界的初期。有人說「規矩是用來打破的」,這句話用在兒童教育上是再恰當不過。兒童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探索的欲望充滿體內的每個細胞,而且,他們不知道行為的邊界,所以常常會做出格的事或闖禍。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期,家長要以正面心態面對孩子的種種「壞行為」,只要不危險,不妨礙他人利益,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有的孩子甚至對某種「壞東西」表現出偏好,這種情況下,家長也要儘量滿足孩子的願望,不跟孩子擰巴。其實,在孩子那裡,一切東西都是純潔的、有趣的,「好壞」之別其實常常是成人的一種偏見。家長要正確評估一件事的可行性,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體驗,不要簡單否定,不要強硬地限制,更不要輕易進行道德的或善惡的評價,哪怕這件事看起來非同尋常。

  在我女兒圓圓不到兩歲時,我假期帶她回我父母家,她姥爺和姥姥每天中午要喝兩小杯酒,圓圓看到了,也咿咿呀呀地叫著要喝,我就用筷子蘸一點給她嘗嘗。小孩子剛剛開始認識世界,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我基本上都會滿足她。圓圓第一天嘗過後,第二天還想嘗,我照樣給她嘗一筷頭。她姥爺喝的是高度白酒,小傢伙居然一點不嫌嗆,把筷頭咂吧得有滋有味的。我在父母家住了一個月,圓圓天天都和姥爺一起「品」一點點酒,熱情不減,看到酒瓶拿上飯桌就興奮。對此我從未表現出異樣,總是平和以對,既不制止也不慫恿。

  不擔心她會形成酒癮,我相信,除了毒品,物品本身都是中性的,自身並沒有道德傾向。酒是天使還是魔鬼,帶給生命的是享受還是墮落,取決於一個人內心有何種接納基礎。一杯酒,不過是一杯氣味有些濃烈的飲料,沒有決定一個人品格面貌那麼大的力量。那個最後死於酒精中毒的人,如果世界上沒有酒這種東西,也會有別的東西讓他沉溺其中。「癮」是一種心病,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得這種病。

  家長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和習慣,但道德或習慣的教育不能僅僅以「限制」來實現,它應該是以「榜樣」和「信任」來實現。我的家族也許有好酒的遺傳,我父親和母親酒量很好,酒品也好,我家的孩子都對酒有好感,但沒有一個酒鬼,沒有一人因酒生事。我二哥像圓圓一樣,自小對酒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喜愛,父親也經常給他嘗一點點,他同樣一直品學兼優,是縣裡的高考狀元,在後來的工作中也一直出色。而且他很早就對酒失去興趣,現在除了親友聚會有度地喝一點,平時是不會喝的。

  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提倡給孩子喝酒,想說的是,在任何事情上,只要家長自己做出了好榜樣,而且信任孩子,不總以狐疑的眼光打量孩子,孩子沒有為某件事長期和家長處於拉鋸戰中,那麼孩子不會對一種內涵不深的東西有太長久的興趣的,而且他也是樂意聽家長的意見的。

  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並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於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適應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無趣和謹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墮落中。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①如果家長急於以一種成人世界的思維和標準來限制、規範孩子,很容易壓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們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停止生長,乃至萎縮;壓抑感還容易刺激出負面情緒,讓孩子出現逆反或是自我封閉症狀。有的家庭,甚至孩子把沙發巾弄皺了都要遭到訓斥。一個表面上纖塵不染、井井有條的家,維護它的代價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鬆的生活。20年後,整潔的家中坐一個規規矩矩、毫無創造力、沒有自我調整和選擇、判斷能力的人——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幾乎所有人在培養孩子的目標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卻大相逕庭。有太多的家長或老師表現出行為與目標的分裂,這些分裂表現為:一邊讚美著創造力,一邊刻意培養謹小慎微的人;一邊欣賞著寬容,一邊對孩子苛求挑剔;一邊呼籲著要尊重孩子,一邊執行棍棒或羞辱教育。

  近年來國人喜歡探討的一個話題是,為什麼中國本土沒有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人們總喜歡把板子打到中國的學校教育上。學校教育固然有其弊端,但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處處受限,不能做一點點反常規的事,不能有一點點出格行為,創造力和探索意識被處處壓抑,早早萎縮,如何能指望學校培養出愛因斯坦呢?

  「給孩子一面塗鴉牆」,這是一種教育理念,目的並非把孩子都培養成藝術家或科學家,也不是慫恿孩子幹出格的事或幹壞事,而是儘可能讓孩子有一個無拘無束的童年。理解孩子的嘗試需求,儘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嘗試機會,給他們一份自信快樂的思維方式,使他們的天賦和潛能在日後成長中充分發揮出來。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裡留一面塗鴉牆,讓童心從這裡飛揚
    在幼兒園裡給孩子留一面塗鴉牆,給孩子們創造屬於他們的創作天地,讓孩子們在這片開放的空間大膽地探索、自由繪畫,體驗創造的樂趣,也許這會成為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茁壯的搖籃。 教室裡的黑板設計成適合兒童的高度,黑板不僅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地方,也可以是孩子們創作的天地。
  • 如何拯救孩子的「塗鴉牆」?
    「孩子喜歡把自己的貼紙貼在牆上,撕下來後牆面容易掉皮。」……近日,記者採訪發現,不少淘氣的孩子喜歡在牆面亂塗亂畫,讓家長傷透了腦筋。市民李女士深有感觸,孩子太調皮,稍不注意就在牆面上亂畫。「孩子才兩歲,不懂事,再說都不管用。」李女士說,新入住不久的房子,牆面隨處可見水彩筆、籤字筆的痕跡,清理時讓人抓狂。有什麼辦法可以輕鬆處理牆面塗鴉?
  • 塗鴉牆也有大作用
    ■劉國霞  每當我經過幼兒園中那一大面塗鴉牆,都會不自覺地停下腳步,停留在塗鴉牆前,想著孩子們盡情繪畫時的樣子。  塗鴉牆上展現自信。孩子們每周會有兩次到塗鴉牆上自由繪畫的機會,老師每次都要先講述一個奇妙好聽的故事,然後讓孩子們到塗鴉牆上,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揮灑,表達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感。
  • 捷克的街頭藝術 鍋碗瓢盆全是樂器 滿牆塗鴉全是教育
    你會在老城廣場、查理大橋、車站前、街角處,見到拉提琴的、彈電子鋼琴的、吹薩克斯的、畫畫的、雜耍的、行為藝術的,還有將鍋碗瓢盆、水杯當樂器演奏的,更多是在牆面、橋身、地下通道,隨處可見的塗鴉。街頭欣賞藝術是不需要花錢的,即使拍照也沒有人主動朝你要錢。站在那裡你隨便聽、隨便看,他的表演給你帶來享受,你高興就可以隨意給「街頭藝術家」們打賞。
  • 當潮人最愛的塗鴉潮聖地遇到 nova新浪潮 ,花樣百變不止一面!
    此前當搜索「塗鴉藝術」時,大部分連結都指向於國外街頭的塗鴉背景,國內塗鴉只佔一小部分。不過,在Z世代潮流文化快速發展的當今,越來越多國人開始藉由塗鴉來彰顯個性態度,其中尤以以下四個城市的塗鴉牆最為絢麗奪目,每一組畫面都蘊含獨特個性,精彩炸裂,吸睛指數max!
  • 孫儷放任孩子「塗鴉」,家裡的牆就是孩子的畫板,鄧超:這叫創作
    鄧超和孫儷家充滿著畫滿塗鴉的牆壁,孫儷曾在微博感嘆,自己一開始抱怨想要阻止孩子們的亂塗亂畫,鄧超說:"牆紙可以換,但孩子的靈感被抹殺掉就沒了,孩子這叫創作",之後孫儷就放任孩子在家裡"塗鴉",家中逐漸多了許多限量版塗鴉家具。也正是因為兩夫妻對於孩子創作塗鴉的支持,使得孩子在自由的靈感中獲得動力創作,快樂成長。
  • 通海這個村子的塗鴉牆,「紅」了!
    通海這個村子的塗鴉牆,「紅」了!「大魚海棠」正在繪製中 金秋十月,走進通海縣河西鎮的雲海藝馨主題樂園,瞬間被一面有日本浮世繪風格的牆面吸引了,以藍色為底色的牆面上,表情豐富的「海洋動物」還沒有全部完工,一旁的架子上,幾位工人正手持工具忙著繼續塗鴉
  • 評論:社會應該怎樣教育神廟塗鴉的孩子
    一錯之後,如果再用網絡暴力來「教育」犯錯的孩子,不妨設想,孩子最終會學到什麼?  埃及神廟浮雕上驚現「丁×昊到此一遊」中文塗鴉,此事曝光後,引起公憤。有網友通過「人肉搜索」,將塗鴉中的「丁×昊」指向南京的一個孩子。5月26日,這名孩子及其父母,通過媒體表示:「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國關注此事的人們道歉!」
  • 3歲孩子塗鴉「毀牆」,美術生媽媽「妙筆生花」,網友:真是絕了
    「可是,你看這牆亂成什麼樣了?讓外人看到多不好!」多多媽尋思一陣,抄起孩子的畫筆就在牆上簡單勾勒幾筆,不消數分鐘,孩子亂畫的塗鴉就變成一幅幅新穎的畫作。看到這幅畫面,多多爸也是十分感嘆,「哎呀寶寶,我一直知道你是美術生,沒想到美術功底這麼棒啊!簡直堪稱化腐朽為神奇!」
  • 塗鴉牆 童心從這裡飛揚
    恩雅國際幼兒園從環境育人的角度出發,對牆面進行了改造,變成可以隨時更換,而不致於損害牆面的「塗鴉牆」。記者在幼兒園看到不少小朋友興致勃勃地參與塗鴉活動中。他們手裡拿畫筆,想像著、繪製著……塗鴉活動中放飛想像。不一會兒,一幅色彩斑斕的塗鴉作品展現在校園裡。老師介紹,塗鴉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遊戲,一種輕鬆、愉快、易行的活動,是一種不受限制的繪畫形式。
  • 互動塗鴉牆 趣味探秘樂
    2019年11月27日,市委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四裡河畔園草莓班的小朋友開啟一張互動塗鴉之旅。孩子們對這個會「動」的牆好奇極了,投影投射在牆面上、地面上,各種大樹、小動物、小怪物生動地浮現在孩子的眼前。孩子們開心地拍打著牆面上,可愛的小怪物們還會跳躍起來,發出有趣的聲音!同時他們的小腦袋裡疑問,「沒有筆我們怎麼畫畫呢?」「怎麼把我畫的東西放在牆上呢?」……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
  • 邦迪海灘涂鴉牆之動物篇:蝙蝠俠歸來!
    面對著邦迪海灘的太平洋永不停息的波濤,沙灘的這邊靜靜佇立著一面塗鴉牆,黑色的蝙蝠展開巨大的翅膀,凌厲的眼神正俯瞰大地,好一幅蝙蝠俠歸來圖。小哥的表情動作都很到位。塗鴉的內容有很多是表現動物的,而這些關於動物的描述又大都是呼籲保護大自然的。我們的海洋,我們最後賴以生存的家園!
  • 丹東這是什麼神仙「塗鴉牆」?快來打卡啦
    丹東首個大型「塗鴉牆」來啦!在太平灣街道的望江村,新增了很多絢麗多彩的「塗鴉牆要說起這些「壁畫牆」的來歷,那可不簡單,這是太平灣街道黨工委引進瀋陽魯迅美術學院的壁畫人才,與其聯手打造的一面「網紅牆」!其實,拍出一張與眾不同的照片很簡單,不一定要做作地凹造型,還可以找一面有個性的牆。
  • 香港中環網紅塗鴉牆,不得不去的拍照點!
    大家好呀,你們可愛的小編我又來啦,最近幾期內容都是跟大家介紹的各地的塗鴉,不知道有沒有讓大家心動的想去看一下的呢?小編去過了這麼多的城市,由於個人愛好關係,看到有塗鴉就會停下來,欣賞一番再走。如果是我知道某個地方有出門的塗鴉點,那我也會特意去找,畢竟因為塗鴉,可以讓我覺得自己跟那一座城市又靠近了一點點。今天要說的是香港,雖然我們這裡去香港挺方便的,但是我去香港的次數卻寥寥無幾,第一次是跟同事去的,比較束縛,感覺也沒有什麼好玩的啊。
  • 塗鴉牆完美替代品,畫不完,可水洗,還能永久保存!
    塗鴉,是孩子腦、眼、手緊密配合的活動,通過眼睛的觀察、經過大腦的分析和想像,再運用手描繪出來。塗鴉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等。 鼓勵孩子塗鴉,益處多多。但是,自從有了孩子,家裡的床上、牆上無處不在又難以清除的痕跡卻愁壞了爸爸媽媽。
  • 南京塗鴉牆被清理 因李志的歌曲《熱河》走紅
    歌曲《熱河》讓南京熱河路一面牆成為「網紅」,眾多遊客慕名前來表白、留言。南京市鼓樓區下關街道城管中隊供圖音樂人李志的一首歌曲《熱河》,讓南京市熱河路的一面牆火了,外地遊客尤其是李志的粉絲爭相到此表白,隨即牆上布滿了各式塗鴉。最近,這面「網紅牆」上的塗鴉遭到清除,引發廣泛爭議。
  • 新添個性塗鴉牆 M50創意園又變身
    新添個性塗鴉牆 M50創意園又變身來源:東方網   作者:柏可林     選稿:顧爽   2019.01.12 14:47經過存量改造,現已入駐20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藝術家工作室、畫廊、高等藝術教育以及各類文化創意機構,堪稱滬上文藝地標。近期,M50創意園內新添了許多塗鴉牆,美觀與創意並存,吸引攝影愛好者們前來拍照。
  • 球場邊塗鴉牆原來是配電房
    >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郝思遠)近日,在花都區蓮塘村金莎足球場旁,一座繪有塗鴉牆的網紅建築
  • 孫儷放任孩子在家「塗鴉」,整面牆壁都是畫板,鄧超:這叫創作
    孩子經常在牆上隨意創作的這個行為,也不知道是怎麼樣做到全國統一的。本來好好的一面白牆,經過孩子的肆意創作而變得面目全非,孩子不但沒有覺得這個行為是錯誤的,反而認為自己的傑作應該得到誇獎。而遇到這種情況時,有的父母強忍著心疼,誇獎孩子畫的作品很棒。還有的父母,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 塗鴉教學|塗鴉上牆,你看到的那些街頭塗鴉都是這樣完成的!
    最近幾個月,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多個塗鴉的教學乾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動手練習,手稿你們應該都已經很熟練了吧,那上牆呢?上牆這塊小編也有在文章中講到哦,不過可能都是比較初期的,所以沒有那麼仔細。也有朋友來找小編說什麼時候可以來一次塗鴉上牆的專業介紹呢,答案就是今天啦~不過塗鴉上牆這塊的東西畫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是一個需要耐心的工程,但是講起來其實並不多,甚至很少內容,我就整理多一些東西,給你們看一下吧,最關鍵還是要自己動手!當你準備塗鴉的時候,你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配色問題:如何把更多的顏色合理的配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