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會址」日記|6名學生組隊參觀:比在家看歷史書深刻

2020-12-14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8月14日,星期二,陰有雨。

上午10點半左右,中共一大會址門口就聚集著許多參觀者,有學生群體、單位組織的團隊,也有散客,他們自覺有序地排著隊入館,有些則在門口拍照留影。

「你看,這是毛主席,這是他的大兒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了。」13歲的朱文彤指著二樓展廳緬懷牆上的革命先烈向同伴介紹,從毛澤東、毛岸英到張思德、錢學森、向秀麗等,一一拍照保存。

朱文彤和她的夥伴們一行6人,來自上海楊浦區復旦二附中,今年9月開學他們將升上初一,他們組成「雛鷹假日小隊」,在3位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

朱文彤和她的夥伴們一行6人留影。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圖

「這次小隊活動我們計劃了很久,但要把6位同學都湊在一起並不容易。」朱文彤說,她和夥伴們都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參觀機會。全體隊員們一邊參觀一邊拍照,拍下了各地共產黨早期分布圖,參加一大會議的所有代表的姓名、人物生平簡介和舊照片,「這些歷史人物只是在歷史課本上看到過,這次過來感覺了解到了更多,和他們的距離拉近了。」

事實上,今天是朱文彤第二次來一大會址紀念館了,她坦言這次和同學們一起參觀更能融入到一種學習氛圍中去。紀念館裡的氣氛十分莊嚴,前來參觀的遊客都心懷敬意,朱文彤不自覺地被這種氣氛所感染,並感覺對革命先烈的崇敬更加深了。

參觀接近尾聲時,朱文彤和她的同學茆嘉彥不約而同地表示,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廳裡,有一處參會者圍坐在長桌旁的雕塑,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歲的茆嘉彥在此拍了好幾張照片,將每一位參會者都拍了特寫,他指著照片告訴記者,這處雕塑栩栩如生,連參會者議事時的認真神態都刻畫了出來,生動地再現了「一大會議」的場景。茆嘉彥稱,這裡也是參觀者相對多的地方,當時旁邊圍了不少遊客,都全神貫注地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自己的眼前仿佛浮現出當年那歷史性的一幕……

曹靜姝也是小隊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每個假期都會以小隊的方式來活動,參觀完後就會覺得來一次很值得,「比在家看歷史書更深刻,對那一段歷史更有直觀的感受」。

「這不單單是參觀,更像是在上一堂歷史課,孩子們都覺得不虛此行。」茆嘉彥的媽媽透露,今天上午參觀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後,他們還要去往中共二大會址和孫中山故居參觀學習。她希望兒子能通過此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前後的這段歷史,「希望他能從中感受到建黨的艱辛,以及我們黨的精神與力量,促進他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相關焦點

  • 「一大會址」日記|大客流期來臨,雨水阻擋不了參觀者步伐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2019年7月9日,上海興業路上排起長隊。
  • 「一大會址」日記|三名大學生參觀有感:更珍惜當下生活環境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上海小學生自帶水彩筆,畫下參觀所見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好閨蜜可以一起追星,也可以一起不忘初心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上海小學生自帶水彩筆,畫下參觀所見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今天有夜展!媽媽們下班後帶著孩子來參觀
    「一大會址」日記|今天有夜展!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他抱著女兒來參觀:這是潛移默化的薰陶
    【編者按】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學生族絡繹不絕,紅色題材漫畫暢銷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紅色研學,讓孩子們不僅僅學到知識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26歲女生參觀有感:自己的心沉靜下來了
    「一大會址」日記|26歲女生參觀有感:自己的心沉靜下來了 澎湃新聞駐中共一大會址報導組記者 陳逸欣 2018-09-11 17:01
  • 「一大會址」日記|父子同遊:直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大學生黨員有感:參觀後有了學習的榜樣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他們從遵義來上海學習,今天在此重溫歷史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2019年5月3日,星期五,天氣晴。
  • 「一大會址」日記|父親帶女兒來參觀:這裡是小長假最佳去處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 「一大會址」日記|他們讀著《紅色家書》,走進黨的誕生地-會址...
    原標題:「一大會址」日記|他們讀著《紅色家書》,走進黨的誕生地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 「一大會址」日記|上海初中生感言「離歷史更近了一些」
    2018年1月25日,上海興業路,許多人排隊等待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李菁 攝寒冷的天氣擋不住人們瞻仰一大會址的步伐。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口,參觀者們耐心等待九點開館。
  • 「一大會址」日記|這個春天,一大會址「解鎖」了一項新技能
    「一大會址」日記|這個春天,一大會址「解鎖」了一項新技能 澎湃新聞駐中共一大會址報導組記者 鄒娟 2019-04-0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
  • 「一大會址」日記|快遞員:打聽知道這是一大會址,就特想來
    「一大會址」日記|快遞員:打聽知道這是一大會址,就特想來 澎湃新聞駐中共一大會址報導組記者 李佳蔚 2019-03-05 19:14
  • 「一大會址」日記|一大藏寶:毛澤東與《天問》第23號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群英匯聚,開天闢地。
  • 「一大會址」日記|母親帶孩子參觀:給他搭建起革命歷史框架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