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6月26日,星期五,晴。
端午假期,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相比往日客流增加不少。上午9時許,入口處已有不少人手持身份證,並正準備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和預約券碼,等待進入館內。
2020年6月26日,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劉先生向身邊的小男孩講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不同派系軍閥的地理分布情況。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陳伊萍 實習生 張超焱 圖
館內匯聚了各個年齡段的遊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學生群體。
父母們牽著各自的孩子參觀遊覽。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示意圖前,一位父親正一邊用手在圖前比劃,一邊向身邊的小男孩講述著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不同派系軍閥的地理分布情況。
這位姓劉的小男孩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他今年五年級,學校布置關於「四史」學習教育的作業,要求他們去相關的一些革命歷史紀念館遊覽,所以他就和爸爸選擇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來之前我了解到這裡有很多中國共產黨建立過程中的文物,我非常期待可以看一看。」小男孩說。據工作人員介紹,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日前推出「星火初燃——共產黨早起組織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文物史料展」,展現220餘件珍貴革命文物和歷史圖片,將持續至10月11日,備受遊客關注。
「現在正好放假,我帶小朋友來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不僅是完成學校布置的『四史』教育實踐作業,同時也可以讓小朋友更直觀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非常有意義。」小男孩父親劉先生表示。
許多遊客聚集在緬懷牆前,觀覽著牆上掛著的革命先烈和為國家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們的照片。
許多遊客聚集在緬懷牆前,細看牆上掛著的革命先烈和為國家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們的照片。
一位母親正耐心地向女兒講述著一個個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小女孩耐心地聽著母親的講解,時不時會指著牆上的人物向母親提一些問題。
「我之前只在書本裡看到過中共一大的歷史,這次來一大會址參觀,很受觸動。」這位來自上海昆明學校五年級的沈欣潤小朋友說,「我體會到了革命前輩們建立中國共產黨十分不容易,正是他們的艱苦奮鬥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
母親金女士透露,她會經常帶女兒參觀一些博物館或者紀念館,例如上海公安博物館、中共四大紀念館。通過實地參觀這些紅色紀念館,再結合小朋友書本上的知識,可以讓她加深對中國近代革命史的了解,對革命精神有更深的感觸。
「每到寒暑假,女兒學校就會發起一些小隊活動,組織小朋友去參觀一些名人的紀念館或是革命歷史的博物館,觀覽完以後要做小報或者寫觀後感。」金女士說。
館內也不乏大學生群體。姚鈺森是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利用端午假期的空閒和父母一起前來參觀。「從小到大,家裡人一直非常重視對我的愛國主義教育,我也一直對革命和建黨的這段歷史很感興趣,趁著假期就過來參觀了,希望可以更深入了解這段歷史。」姚鈺森說。
姚鈺森透露,受父母影響,他會經常看一些紅色教育相關的書籍和影片,每次看完後都會在備忘錄上寫下自己的感受,而這次的參觀給予了他對中國革命更深刻和直觀的理解。「展館裡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讓我打開眼界,而這些革命家的事跡讓我學到了自強不息和勇於探索的優秀品質,激勵我更好地應對平時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