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靈之一的玄武,為何是龜蛇同體的形象?與武當山有何淵源?

2021-02-15 道緣天下

每到宮觀廟宇,我們經常會聽到「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說詞,初聽我們大約知道這是在說前後左右以及對應的動物的關係,仔細咂摸一下,青龍、白虎、朱雀一聽就明白是指什麼動物,那這玄武又是什麼?它究竟是一個什麼形象?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玄武和武當山的不解之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周易 繫辭上》

玄武是上古四靈之一。

古人仰觀天象,俯視地形,據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定方位,釐四時,推節氣,是故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之說。

「四象」上以星宿分天;天分四宮,四方星座各七個主要星宿連線成形,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名,是謂二十八宿「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下以靈獸應地,故龍吟於淵而春生;雀鳴於林而夏到;虎嘯於山而秋仲;龜藏於潭面冬至。是故青龍掌春,朱雀管夏,白虎據秋,玄武主冬。四靈象天法地,上應四象,下應四時,故此又稱四神獸。

四靈神獸具體到玄武,在最初對應的具體形象只是——龜。

玄武,龜也,龜有甲,能禦侮用也。

——《禮記·曲禮上》

玄者,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玄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是黑中帶紅,因為顏色模糊,又引申為深奧、玄妙之意。所以老君在談到什麼是道的時候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武本義玄冥,在上古文字中兩詞通假互用。冥就是陰的意思。龜甲色黑而善卜,最早的文字和卜辭都是刻在龜甲上的,夏商時期,玄冥的本義就是對卜兆玄龜的形容。所以,最初四靈神獸玄武對應的形象就是龜。

但又據《中國天文考古學》專家的考證,夏商至春秋時期,最初的四象系統中的玄武,竟然不是玄龜,而是黑鹿。專家的依據是,春秋時期虢國出土的銅鏡上四靈獸是左龍右虎,上鳥下鹿,而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漆盒,北方七宿刻畫的是兩隻鹿。不過北方神獸所謂鹿的形象非常短暫,春秋末期,玄龜很快成為取代鹿在四象系統中成為靈獸。

我們常聽到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這樣的說詞最早見諸史料記載,是在成書於漢武時的《禮記》卷三《曲禮上》:

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

漢代鄭玄解釋道:以此四獸為軍陣,象天也。

《吳子·治兵第三》講到三軍進止時說:

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在下

《十三經註疏》上寫的更詳細些:

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又曰:「旒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旒也。

這幾段記載的核心意思就是,其一,古代行軍隊列、排兵布陣是按照「四象」在天空的方位來布置的,以明示東南西北,統一指揮;其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是鎮軍壓陣之獸,行軍時繪製在軍旗——「旒」上,即「招搖在上」,以鎮軍心,鼓舞士氣;

而《十三經註疏·禮記·曲禮上》在談到為什麼要繪四象於旌旗上還專門解釋了四象神獸的特點:

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

這個時候,玄武對應的具體形象已經由單一的玄龜演變成龜蛇並現。

事實上,不僅是行軍隊列,古代儀仗有嚴格的旌旗制度,天子的政務處理,一年四季的住行都會有不同的旌旗予以區別,以顯示王的尊嚴。而四象神獸便是旌旗上的「主角」。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旜,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

龍旗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旟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龜旐四斿,以象營室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周禮·春官·司常》

彭衛民先生在《昭穆制的歷史意義與功能》中根據《禮記》文獻繪製了天子五旗五路等差表,展示了司常通過9種不同旗幟的、徽號、長度、顏色代表天子所要面臨處理的不通政務。

大常繪日月圖案其色纁黃,象徵尊貴之意,斿數為十二,所有旗幟中斿數最多,長度最長;大斿繪交龍圖案,旗色為青,斿數為九;大赤繪烏隼圖案,其色為赤紅,斿數為七;大白繪熊虎圖案,其色為白,斿數為六;大麾繪龜蛇圖案,其色為黑,斿數為四。在不同場合不同時節,天子所配有的旗都通過不同的形狀不同長度來表徵天子面對的不同政務,比如玉路用於祭祀,金路用於會客、分封同姓;象路用於朝政、分封異姓;革路用於戰爭,分封四衛;木路用于田獵,分封藩國等。

不僅如此,天子一年四季住在什麼地方、走什麼路、駕什麼車也有專門的旗幟予以區分。通過上面的天子駐蹕儀仗表可以看到,天子於孟冬三月,分住玄堂左個、太廟、右個,坐玄路而駕鐵驪,用玄旗,因夏朝尚黑色,即所謂「大旒為夏制色黑,謂之大麾」。

由此可見,冬藏萬物,玄武四時主冬季,天子要住玄堂,坐玄路,用玄旗。古人是嚴格按照四象來分制禮儀的。通過這些史料,玄武對應的具體形象已經演變成龜蛇,不論是在王室的大麾上,還是在軍隊的旌旗上,都呈現的是龜蛇的圖案。

玄武作為四靈之一,已成為主北主冬的代表和象徵。並且從初始玄冥佔卜之意開始慢慢擴大他所指徵的內涵。

到了西漢,學者劉安將此前的各類學說融匯一爐,編撰成集大成的《淮南子》一書。將五行、五色、五音、靈獸等做了系統的總結。玄武所代表的含義逐漸變得豐富而具連貫、統一性。

大約從東漢起,玄武形象慢慢趨向龜蛇合體,開始出現神化的傾向。

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屈原《九懷》「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為「玄武步兮水母,天龜水神侍送餘也」,他將玄武解釋成水神。《重修緯書集成》也認為玄武是「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水為萬物生長所需,且水能滅火,所以作為水神的玄武在古代頗受人們重視和信仰。

而王允更是在《論衡 物勢篇》寫「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獸之體」,直接說玄武這四靈是「天神下凡」。玄武意為北方之神。

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開始出現龜蛇纏繞的意象,其辭曰:「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陰陽相生的寓意又將玄武看做生殖之神和司命之神備加以崇拜。

玄武神性化的趨勢為人格化玄武的出現做了鋪墊。尤其是六朝後道教興起,玄武崇拜的原動力變的更為強勁。

據武當道教學者楊立志先生考證,至遲唐中後期,民間已有《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簡稱《神咒經》)流傳 。經書以妙行真人與北極紫微大帝問答的形式講述了玄武神出身為玄天聖祖八十二化而成,投胎於靜樂國王宮,後入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得道飛升。《神咒經》成為後世種種玄武神跡的藍本。

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九載:

玄武本北方之神,祥符間,避諱改真武,後興醴泉觀,得龜蛇,道士以為真武現,自後奉事益謹。其繪像披髮、黑衣、仗劍、踏龜蛇,從者執黑旗焉。

從四象的靈獸到天精下降,到各種自然神,再到人格化的玄武修煉成神,龜蛇變成玄武的護法,玄武自身形象完成了龜蛇-人-神-龜蛇護法的流變循環。

鎮守北方的大神為什麼會成為武當山的主神?或者說,最初玄武修道的故事為什麼放在了武當山?

還要從武當山這座山說起。

八百裡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一柱擎天,宛如一把仙劍直刺雲霄,周圍諸峰,皆似頷首,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奇觀,又似圍繞仙劍的熊熊火焰在燃燒。天柱峰和其側山峰構成一直浮在雲海的巨大神龜,天柱峰像龜背,側峰像龜首。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說:「武當山,一曰太和山」。古代把陰陽會合、天地衝合的元氣稱作「太和」。因七十二峰又似火焰,而玄武為水神恰好水火相濟,契合太和。

《圖經》亦稱:「武當,神仙窟宅。自黃老設教,神仙至人,棲之者眾。」所以武當山別名又稱仙室山。自先秦以來,歷代也多有修道之士在武當群山中隱居修煉。

武當山,一名太和,一名大嶽,一名仙室。中嶽佐命之山。應翼、軫、角、亢分野,在均州之南。.乾兌發原,盤亙萬裡,迴旋若地軸天關之象。地勢雄偉,非玄武不足以當,因名之曰武當。」

——《道藏 傳記》

武當山山勢「迴旋若地軸天關之象」,道經解釋為:「地軸水精神龜,天關火精聖蛇」,而玄武形象恰為「龜蛇合體」狀,與武當山山勢天然契合,因此人們認為此山「非玄武不足以當」,武當山也因此而得名。

武當山方圓八百裡,環列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遠離塵世之喧囂而適宜隱居修道。有詩讚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三十六巖多隱士,葬在吾山骨也青。」

武當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生態堪稱理想修道之地,但從地理位置上看,在宋明以前,遠離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不便,加之歷代有高道修真聞名,所以又充滿了獨處一隅的神秘色彩,完全稱得上為玄武預留的一塊理想的修煉聖地。

唐貞觀年間均州刺史姚簡就奉旨在武當山修建五龍祠,且早有眾多修道之士在武當山修道,唐後期陳摶老祖在五龍辟穀清修,聲名遠播,對後世影響甚大。這也是《真武神咒經》開始在民間濫觴的時期,為玄武故事落地武當打下了基礎。

到了宋朝,《混洞赤文》完整的呈現了「元帝乃先天始氣,太極別體」下降託胎成靜樂國太子,後入武當山修道成仙的故事開始流行,真武信仰已然成型。以真武為主神崇拜的武當道教也開始興盛發展。

為避聖祖趙玄朗諱,玄武在宋大中祥符五年改稱真武。宋代是一個兵災不斷的朝代,真武是北方之神,又是武曲之神,號稱北方真武將軍,因此行伍士卒多信奉真武以求其庇護。

宋真宗在天禧二年加號真武將軍曰:「鎮天真武靈應佑聖真君」。宋仁宗更是將真武奉為「社稷家神",當時的道士也刊布了許多關於真武的道經,並宣稱真武入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並在武當山得道飛升。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民間許多民眾都信奉真武真君,武當山也因此成為真武信仰的聖地。宋宣和年間,武當道眾創建紫霄宮奉祀真武真君,徽宗予以「敕額文據」。紹興辛酉年(1141),茅山高道孫寂然入武當山興復五龍諸廟觀,數年之間,殿宇悉備。

玄武經過出生、修煉等人格化過程,最終成為武當道教的主神,尊為玄天上帝,在顯赫之位享受人間香火。所以,在武當山各大宮觀中,主(大)殿最顯要位置都供奉著玄天大帝。而青龍、白虎雖說也各自有自己的人格化過程,卻降為武當山各宮觀守山門的」門衛「,人們可以看到各宮觀前殿(一般稱為龍虎殿)左右或座或立,均有青龍、白虎日夜守護著山門。

接下來就是明成祖朱棣大修武當的典故,完全是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在長達300華裡的建築線上,鬼斧神工的布局了2000多間廟房,武當山終成皇家道場。這應該算中國最早最精妙的實景秀吧。南建武當大都已經耳熟能詳,不再贅述。

唯一需要提下的是,孔德先生《武當道教玄帝信仰的起源試析》一文中談到,他斷定玄帝信仰在上古武當山地區一定有一個真實人物的原型,這個人就是靜樂國(在它看來不過是一個原始部落)酋長的兒子,靜樂國擅巫術,太子想超過父親,就在師父紫元君的指引下到師父的修煉地太和山,潛心修煉,終於修成超強的功夫,徵服了周邊漢水流域的其他部落,後人崇拜他的武功,建立了以太和山為核心的統一的大部落,後便稱作武當山了。

孔德先生說這個故事在道教發展過程中被演義成玄帝修道的傳說。玄帝信仰就是一個人到神的塑造過程,然後再由神教化人來傳播道教信仰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四大神獸中的玄武為何是龜蛇同體的形象?
    玄武簡介玄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北方玄武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 靈山出奇景 武當山「龜蛇同體」引歷代名流駐足
    武當山最吸引人的亮點,就是金頂主峰天柱峰形同一隻昂首的巨龜,徜徉在群山拱衛的山叢中。龜蛇同體「玄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的玄武,主北方水地,最初的形象即是「龜蛇同體」,武當山天柱峰形似巨龜的山形無疑為玄武神的入駐提供了良好的地利。
  • 上古神獸玄武的起源,為什麼是龜蛇同體的形象?
    後來,玄武在蓬萊仙山下,日夜聽聞道義,耳濡目染後竟沾染了仙氣。又因為其本身富有靈性,歷經多年修煉後,它終於修得正果,成為神龜。後世的帝王陵寢中常擺放著馱碑之龜,以此暗喻玄武,寄託著歷代君主夢想自己駕崩後能夠升天得道的心願。如今我們看到的玄武形象,通常是一隻神龜或者是龜蛇結合的樣子——在一隻神龜身上攀爬纏繞著許多條蛇。
  • 龍、鳳其實是四靈之一?青龍、朱雀並非四靈,四靈究竟有哪幾種?
    有些地方則認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為四靈,實際上,後者是指天上的星宿之神,也是四方的守護神,與四靈有著極大的區別。四靈之一:麟《宋書》中有記載: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也就是說雄性為麒,雌性為麟。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四靈是神話傳說中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位天神,古代中國人民認為四象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又稱天之四靈。上古人們仰望天空將群星劃分為若干組團,並賦以人、物或神話的形象,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現象。 中國處於四時分明的自然條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黃昏時南方的若干星星想像成一隻鳥形,謂之朱雀;東方的若干星星想像為一條龍,謂之青龍;西方的若干星星想像為一隻虎,謂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像為龜蛇形象,謂之玄武。
  • 中國古代神話的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而在殷墟出土的殷商早期關於天象的甲骨文卜辭上已經出現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天之四靈的名號,但未有完整的二十八宿出現。而在距今六千五百年前的西水坡墓葬群中已發現青龍白虎圖。四靈原本是遠古人類崇拜的威武而有靈性的動物神,其起源與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關係。上古人們仰望天空將群星劃分為若干組團,並賦以人、物或神話的形象,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現象。
  • 玄武是龜和蛇二合體,它卻是龜、蛇、鳥三合體,還能幫你治老繭!
    大家知道玄武為中國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象徵北方星宿之神,龜蛇合體,是為水神,可謂是相當的神異!玄武在神話傳說中有極高的地位,掌管四宿之一,它其實主要是龜的體態,與普通的龜不同之處正在於它多了一個蛇,龜蛇二合一的形態極大的增加了它的格調,但有一種生物也是龜的主形態,卻是龜、鳥、蛇的三合一形態。
  • 四靈是神話傳說中四大神獸
    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摺疊東方青龍青龍,源於上古星宿崇拜。從先秦時代開始青龍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青龍原為中國古老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道教東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
  • 天地四象之 玄武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玄武亦稱玄冥 ,龜蛇合體,為水神,居北海,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冥間亦在北方,故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因此玄武有別於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㉑】北武當山之龜蛇石傳說
    ,一塊如銀蛇吐信,人稱「龜蛇石」,又美其名曰「龜蛇鬥智」,這是北武當山的一大獨特奇觀,堪稱中國近千處名山自然肖形石中的一流珍品。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先生曾在遊覽北武當山時,將「龜蛇石」所在的山峰命名為「水火峰」,賦予其濃厚的道教教義文化色彩。遠觀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近觀之體積龐大,形象逼真。據史料記載,石龜體長3.5米,直徑2.5米,高1.2米;石蛇身長2米,直徑1米。據道教典籍記載,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為龜蛇合體。據段成武《酉陽雜俎》記載:唐朝時,朱道士遊廬山,見澗石山間盤蛇如堆錦,隨即變成巨龜,山中的老人說是玄武現形。
  •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道士行法,有四象護衛,《道藏》有《北鬥七元紫庭延生秘訣》稱,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明,建節持幢,負背鐘鼓,在吾前後左右。 青龍青龍,源於上古星宿崇拜。我國古代把天空裡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⑪】北武當山之龜蛇石傳說
    在北武當山玄天大殿正前方之水火峰頂上,有兩塊石頭巍然屹立,一似神龜攀緣,一如銀蛇吐信,這就是北武當山有名的龜蛇石,也稱「龜蛇鬥智」,這是中國境內罕見的一大景觀。石龜體長3.5米,直徑2.5米,高1.2米;石蛇身長2米,直徑1米,體積龐大,形象逼真。據道教典籍記載,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為龜蛇合體。據段成武《酉陽雜俎》記載:唐朝時,朱道士遊廬山,見澗石山間盤蛇如堆錦,隨即變成巨龜,山中的老人說是玄武現形。這在其它神話傳說中以蛇龜相纏形式出現。到南宋時,玄武開始人格化,其形象變為披髮、黑衣、仗劍、足踏龜蛇。又據宋《雲麓漫抄》記載,龜蛇與玄武之關係開始一分為二。
  • 原來上古神話中長得詭異駭人的玄武是它們的合體
    在我們的認知中,說到四大神獸,只知道他們法力無邊,但是對於它們具體的長相以及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我們了解他們也就是在神話電視劇中,但是電視劇中展現出來的它們的形象和歷史到底符合不符合呢?尤其是玄武,在電視劇中它的原型大多數都是龜的形象,其實則不然,玄武不光是龜,它其實是龜蛇的合體,所以長相才比較駭人!
  • 上古十二神獸:四兇、四神、四靈,大名鼎鼎的闢邪瑞獸未上榜
    上古十二神獸,指的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十二種怪獸。這十二種怪獸可能在歷史並不存在,它們可能是十二個部落的圖騰,後被神話為怪獸。十二神獸分別為「四靈」、「四兇」、「四靈」。四兇。上古四種兇獸,源自舜帝流放的四個兇惡的部落酋長。四兇指的是:混沌、窮奇、檮杌、饕餮,《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兇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史記.五帝本紀》中說,帝鴻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窮奇」、顓頊氏之不才子「檮杌」,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這四個人合稱「四兇」。後來,這四個人都被舜帝流放到四方。
  • 麟鳳龜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到底是誰,最全解釋,一次看懂
    四靈是神話傳說中的四大神獸。關於四靈有兩種說法,一說四靈是:麟鳳龜龍,一說四靈是: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古代中國人民認為四靈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又稱之為天之四靈。那麼四靈到底都是誰呢?鳳凰外形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
  • 天之四靈是4種上古神獸!它們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大龍竟是春天!
    天之四靈是4種上古神獸!它們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大龍竟是春天!中華民族是一個信奉圖騰和神話的民族,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上,紀錄很多民族崇拜的神話和圖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上古四大神獸,也是後來人們常說的四象,天之四靈。
  • 一個是無性別之獸,一個是龜蛇合體
    一個是無性別的獸,一個是龜蛇合體。昨天發表文章介紹了中國神話四大兇獸,順便提了四大神獸。於是有網友私聊問四大神獸是指哪四獸?因此今天把四大神獸也做介紹一下,以供大家學習了解。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的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組成。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所以白色是從五行中說的。
  • 中國上古四大神獸,個個本領高強,你了解多少呢?
    1、四大神獸之東方青龍青龍,源於上古星宿崇拜,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青龍既是名字也是種族,青龍的方位是東,左,代表春季。關於青龍的相貌,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青龍最四靈中最為尊貴,實力不俗。
  • 「吉祥四靈」之一的龍龜有何寓意?
    它本來是四靈獸之一「玄武」的模樣,唐代逐漸脫離玄武之形。由龍頭、龜背、獅尾、虎爪四個部位組成。龍龜諧音「榮歸」,有衣錦還鄉榮歸故裡之意。龍龜屬于吉祥四靈之一,而且又是瑞獸的象徵,在眾多吉祥物中,龍龜最為祥瑞之物,亦是中國四大瑞獸鎮國之寶「龍、鳳、龜、麟」之一。
  •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聖獸的來龍去脈
    上古時代,人們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青龍(蒼龍)、白虎、朱雀、玄武(一種龜形之神)為名。  青龍,色屬青,代表木。  白虎,色屬白,代表金。四神之中,青龍與白虎因為體相勇武,主要地被人們當作鎮邪的神靈,其形象多出現在宮闕、殿門、城門或墓葬建築及其器物上,在最後一種場合裡,龍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鎮懾邪魔,保衛墓主的靈魂安寧。青龍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四靈聖獸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  青龍:  龍的出處也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