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有報導稱新能源汽車補貼延續至2022年,補貼政策延續2年,對於製造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來說,無疑是寒冬裡的一把火,溫暖了心窩,具體補貼政策終於定了,不過引起車友們一片討論。
就在2020年4月23日,國家財政部、工信部、科技廳及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一、延長補貼期限,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2021年—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退坡10%、20%,補貼力度會逐年下降,所以今年也是車企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
二、適當優化技術指標,促進產業做優做強
這條不做太多解釋,畢竟,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核心技術指標,才能在市場上站住腳步。
三、完善資金清算制度,提高補貼精度
這條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售價不得超過30萬元,「換電模式」車輛不受影響。這也預示著特斯拉目前Model3,很有可能不會享受補貼,
這裡面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因為很多車企都有製造30萬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如果超過30萬,沒有補貼,有2個結果,第一,車企勢必要降價,把價格降低到30萬以下,顯而易見,從汽車消費角度來說,正在降低了消費難度。
30萬以上的電動汽車有很多,比如特斯拉Model3,官網標註的標準續航升級版價格為303550,當然,這個價格是已經扣除補貼過的價格,就在昨天發布完30萬以上的價格不會參與補貼,但是特斯拉卻把價格調高了,調高了4500元,可能調高也是會擔心目前自己能不能拿到補貼的事情吧,具體的價格是否會下調,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官方說明給出。
第二,「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影響,什麼叫「換電模式」,說通俗一點講,就是支持車電分離,可以更換電瓶、根據需求升級電瓶的模式,就像汽車沒油了可以去加油站幾分鐘搞定,換電就是去汽車換電站花幾分鐘的時間更換電瓶服務。其實,新能源電動車上市以來,為什麼很多車主都會吐槽新能源電動車? 一來時新能源電動車的技術方面,在消費者的心裡還沒有一個確保放心使用的問題。
二來是電池續航能力一直是最核心的問題,買了電動車,開了一半,萬一沒電了,還得叫拖車,有的網友評論說「這不是車侍候人,倒是人侍候車」,網友評論太精彩,看來也是受過委屈的車主吧。
再則電動車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一個問題,電池的使用壽命到了,意味著你必須要去更換電池,而更換電池的費用可謂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算來算去跟燃油車想比,其實相差不大。
還有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充電的煩惱,大家都知道,普通的220V電壓充一個電動車電瓶的時間大約在8小時,雖然現在充電樁也建設了不少,可是比起加油站來說,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有時候充電排隊都要等好幾個小時。綜合以上原因,購買電動車的司機直呼「後悔」。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我們不難看出,未來換電站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還是國家很倡導的,就相當於現在的加油站一樣。畢竟提倡新能源不單單是從汽車的能耗和環保型考慮,還要從後市場的服務來進行完善,才有可能確保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更迭和推進。
蔚來之所以沒有受到本次影響,是因為人家支持換電,而對於特斯拉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降價和補貼怎麼選,相信在不久後的幾天應該會有明確的結果,當然,針對一季度訂購特斯拉的車主來說,無疑又是一種「霧裡看花花不清,黃粱美夢與君別」的心境了吧。
看來在這場新能源之戰中,蔚來迎來利好。
第三、針對補貼數量有了上限要求: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為10000輛、1000輛。
四、調整補貼方式,開展燃料電池補貼精度
這裡重要明確了一點內容,「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說明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即將會開展一場「全新」的布局發展戰略調整。很多新能源車企將會圍繞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展開激烈的競爭。
五、強化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
這一點就不做太多說明,大家參考文件即可理解。
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有一條是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採購力度,公務用車原則上採購新能源汽車,優先採購提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服務,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免限購、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可以看出,我國對於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的決心是不動搖的,未來5年,在城市的街道上,滿滿地都是新能源電動車了。
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如下: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麼多,大家覺得現在入手新能源汽車合適嗎?歡迎大家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