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疫情過後,樓市成交指數斷崖式下跌,各地政府、房企身背救市大任,一時間,放開落戶、補貼契稅等扶持政策雨後春筍般出臺。
2020年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魔幻重重。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國樓市冷清開場,市場在經歷了「冰封期」、「修復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房地產才逐漸步入正軌;這一年,雖負重前行,但房地產行業仍不乏新鮮血液和再生動力,從變相鬆綁限購到城市再掀搶人大戰,從多地樓市躁動、萬人搶房到政府出拳、重申「房住不炒」……
這一年,更有一大波關鍵詞貫穿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進、三道紅線、長租公寓……」哪些「關鍵詞」最讓你印象深刻?我們盤點了這一年最具代表性幾大關鍵詞,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才落戶,住房補貼》這個關鍵詞,見證樓市的百態眾生!
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飾演的角色黎叔說了一句經典對白:「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
2020年疫情過後,樓市成交指數斷崖式下跌,各地政府、房企身背救市大任,一時間,放開落戶、補貼契稅等扶持政策雨後春筍般出臺。
的確,人才依然是城市發展中的「香餑餑」。曾經,浙江紹興上虞市出臺的人才「新十條」,將該市人才優惠政策推向新高度,該政策表示對於首次來到上虞市工作的畢業生,在購房時,獲得博士50萬、碩士30萬、本科20萬的房票補貼!這一現象,曾經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人才政策的關鍵點落在住房補貼?
第一階段,也就是2019年4月份以前,多城以調降人才落戶門檻為主。呼和浩特、保定、寧波等市推出了人才購房補貼類激勵政策。
2019年4月18日,呼和浩特市將人才新政拉向輿論最高點,大學畢業生購買住宅平均銷售價格按照項目所在區域市場價格的50%確定,也就是說,買房打五折。
同一時間,河北省保定市清遠區拿出最高50萬元的購房補貼吸引相關人才。位於浙江的寧波也拿出了最大的誠意:本科生在購買家庭首套唯一住房最高可獲得不超過8萬元的補貼,高層次人才最高可獲得60萬元的住房補貼。
第二階段,5月份至7月份期間,地方調控主要關注房價紅線。蘇州、西安等市相繼升級調控,著力打壓投資、投機性需求,維穩房價上漲預期。廣州、南京、天津市濱海新區、蘇州和三亞等重點城市和區域的人才新政上線。此時,蘇州極具代表性,在蘇州工業園區全域內,新取得預(銷)售許可的商品住房,實行人才優先購買政策。從購房補貼到人才專屬購房通道,可謂是全面到位。
第三階段,進入8月份之後,人才新政不斷發力,上海、天津、南京等市開始有部分區域放鬆限購,長沙、江門、三亞等市則在全市範圍調降人才購房門檻。長沙最為典型,專科以上學歷或技師以上職業資格的人才,購買首套房不受戶籍、社保繳存年限的限制;而廣東江門也調降港澳臺、重點招商企業、持有廣東省人才優粵卡等三類家庭購房門檻,無社保繳納年限要求。
時至年底,人才政策並沒有因此偃旗息鼓,一邊抓調控,一邊搶人才的現象還在持續。
人才政策為剛需打開購房窗口
面對這一系列人才新政,市場的反應很明顯,在「零門檻」的落戶政策下,一部分受壓抑的剛性需求被不斷激發。
尤其在西安、武漢、杭州、天津等強二線城市,對剛需來說,零門檻落戶的含金量比三四線城市高很多,在「戶口即房票」的政策吸引下,為城市帶來了許多新鮮的血液,同時也為剛需一族帶來了購房機遇。
與此同時,很多城市為完善落戶政策也在不斷調整落戶細節。武漢提出了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工程,此後陸續頒布系列政策。全面放開大學生落戶門檻,發布《關於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畢業3年內普通高校大學生,憑畢業證、創業就業證明即可落戶,超過3年的普通高校大學生,連續繳納社保1年以上便可落戶。10月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普通高校專科以上學歷,年齡不滿40周歲的人員即可落戶,博士、碩士不受年齡限制。
作為剛需,大學生小郝的買房路徑可以說穿越了整個調整周期,但他沒能趕上人才政策,在新的落戶政策出臺前入手了不限購的商住公寓作為婚房,然而在入手僅5個月後,武漢的落戶門檻卻放寬了,在這之後他將戶口落到了武漢。小郝無奈地說:「如果政策能早一點到,落戶之後,我就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在這之後,武漢的落戶政策又出現了進一步的放鬆,最新的積分入戶管理辦法公布施行後,最大的變化是取消了全市年度落戶數量限制,積分累計達到75分,即可在武漢市落戶。
政策是否影響樓市走向?真相在這
面對不斷加碼的人才政策,或許有部分購房者會擔憂,降低了買房門檻,會不會刺激樓市的發展,讓房價越來越高?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人才住房政策的出臺能增加潛在購房需求,畢竟人才新政的首要目的是吸引人才,優惠購房只是其中一部分,所有政策中並沒有提到對於房地產調控的放鬆。
以合肥發布的人才新政為例,其中明確提到了是面向重點產業人才。根據政策細則顯示,新政中所指的重點產業包括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軟體、智能家電、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創意文化產業。重點產業企業名錄庫由相關產業主管部門分別建立,並且針對的高層次人才劃分標準,也是根據《合肥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和《合肥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
可以看出,引進人才才是重中之重。其次,對樓市來說,人才政策的實施有利於樓市發展。放低人才落戶的門檻,能解決一部分外來群體的購房需求,對樓市有正向的引導作用;同時,人口的流入會增加房地產有效需求,從而促進地產行業的發展。所以,政策的本身只會對樓市起到間接的影響,對合肥樓市發展走勢的影響很有限。
結語
作為創新第一資源,人才已成為建設創新城市的重要支撐,是城市獲取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所以,通過新政引入人才,促進城市更好發展的最後受益者,依然是廣大的市民。面對當下樓市的發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依然是各地堅守的標準。
未來人才落戶門檻下降將是城市發展的一個趨勢,但是落戶放寬不等於樓市調控放鬆,房住不炒才是主流。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