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薄透「蟬衣」天婦羅露「餡」

2020-12-12 廣東頻道

原標題:裹薄透「蟬衣」天婦羅露「餡」

蔬菜天婦羅裹上脆酥透薄的「外皮」。

天婦羅茶泡飯

天婦羅拼盤 圖/王維宣

常年坐鎮日本料理店的是「吉祥三寶」:拉麵、壽司和天婦羅。偶爾見它們「單飛」,拉麵和壽司多獨自挑起大梁「自成一店」,唯獨將天婦羅做成系列的店苦苦難覓。如今在廣州,天婦羅專門店嶄露頭角,鍾情於天婦羅的「真愛粉」有了好去處。

探源:

不同地域 味道有別

只要提起天婦羅,吃貨都會聯想到日本。「天婦羅」是日式菜中以麵糊炸成食物的統稱。事實上,天婦羅並非源於日本。據W酒店稻菊日本料理廚師長中村榮治介紹,天婦羅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從葡萄牙傳來日本九州長崎一帶。最初的炸物去日本後,逐漸「本地化」,慢慢演變為日本人喜好的做法。

在日本,不同地區的天婦羅有獨特的「個性」。正佳負一層新開的博多天婦羅泰專做博多地區的天婦羅。因思念故鄉的味道,中河原毅將博多的天婦羅引入中國。他在日本做天婦羅已經有10年經驗。據中河原毅介紹,日本大部分地方的天婦羅和東京天婦羅相似,一般用芝麻油,較為油膩,外皮較厚,一般難以看到裡面包裹的食材,入口麵粉味較強。博多位於日本南部,當地人傾向口味清淡,常用較健康的芥花籽油,因此其天婦羅入口不覺油膩。

標準:薄脆幹身內裡多汁

在中河原毅看來,天婦羅外皮的脆薄程度以能看到裡面的原材料為佳。但這層薄透「蟬衣」來之不易,很講究麵糊以及裹面的手法。餐廳裡的天婦羅粉由中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麵粉按照一定比例調配,既有高筋麵粉也有低筋麵粉,再加入雞蛋和冰軟水混合調製。裹面時,要裹出薄薄一層脆皮,千萬不能將整個食材丟進麵糊中。輕輕在麵糊當中「掃」兩下,同時要保證整個食材被包裹在麵糊中,實非易事。炸的過程同樣是一門「技術活」。每樣食物炸的時間不同,師傅用筷子夾住材料,從聲音、硬度、油的泡泡大小判斷每種天婦羅的成熟程度,全憑經驗。

為了令外皮更加脆酥透薄,稻菊的中村榮治特意在低筋麵粉中加入少許生粉。所用的沙拉油晶瑩透亮,必須每日用新鮮的油來炸,炸出來的天婦羅金黃明亮。沙拉油中加入少許芝麻油,更顯香氣。剛入鍋的時候,能聽到明顯的響聲,油泡一湧而出。

很多人認為,天婦羅經過炸制會很油膩,因此而「退避三舍」。但在中村榮治看來,正是炸的過程將原材料精髓充分保留。他說,炸天婦羅時,產生的泡泡其實代表食材中的水分被帶出。直到最後,食材多餘的水分都被除去,留下的儘是食材自身的濃鬱汁水。這樣烹調的天婦羅外表乾爽,絲毫不顯油膩,咬開卻能明顯感受到汁水迸發。

要天婦羅內裡汁水飽滿溢出,只靠高級「炸藝」不行,食材本身的新鮮度至關重要。稻菊的大蝦天婦羅,所用九節蝦全是每天新鮮到店的食材,直接剝殼現炸。品嘗時,鮮甜的蝦味迅速「攻陷」舌頭,這股甜味逐漸蔓延,將脆皮也包裹起來。

食材:

海鮮蔬菜適合做「炸物」

一盤天婦羅就是一道菜。許多食材都可以做成天婦羅。中村榮治說,通常適合做天婦羅的主要是海鮮、蔬菜、雞胸肉等。而脂肪較多、酸味過重、水分多、外殼堅硬的原料一般都會落選。像是豬扒就不適合做成天婦羅,因炸豬扒所需時間較長,但外層脆皮一旦炸久,風味大降。

在博多天婦羅泰,三文魚、海鰻、青花魚、沙尖魚等都做成天婦羅。嫌單點麻煩,一份套餐就能「搞掂」肚子。像是大蝦天婦羅套餐,所用的蝦個頭大,一咬能明顯感受到蝦肉滿滿的「存在感」,還有外脆內爽的魷魚須,搭配的三種蔬菜清新解膩,外加一碗越光米煮成的瑩糯白飯,吃完心滿意足。蔬菜天婦羅同樣驚豔,秋葵、洋蔥個個飽滿。輕咬一口,汁水噴湧而出。香菇從脆口到滑溜嫩爽再到香菇汁水在口腔的逐漸滲透,口感體驗富有層次感。

組合:搭配面飯脆層更厚

在日本,天婦羅不只可以單吃,搭配面、飯或者做成壽司卷都可以。中村榮治說,天婦羅搭配面、飯,「炸時」略有不同,食材上裹的脆漿更加厚實。因天婦羅配搭著面裡頭的湯汁和米飯入口,酥厚外層更富口感。天婦羅與軟糯香甜的米飯搭配,即成天婦羅蓋飯。再多一層幽幽茶香,就是天婦羅茶泡飯。和蕎麥麵搭配時,天婦羅鋪於麵條之上。品嘗時,天婦羅蘸一下湯汁,湯汁帶來鮮鹹味道,外層稍稍溼潤但仍能吃出酥脆感。

天婦羅蓋飯值得一試。東北越光米晶瑩飽滿,表面鋪上天婦羅,再淋上由醬油、清酒、木魚花以及天婦羅酥碎等熬製的汁醬,軟酥濃淡,不同口感薈萃於一碗飯。即使是單點,口味也不會單調,內裡的驚喜只有你親自咬開才知曉。沙尖魚天婦羅裡還釀入了蝦醬。細細咀嚼,絲絲酸甜,來自於蝦醬裡的梅子醬;烏黑的紫菜看起來毫不起眼,再一看,才知內餡金燦燦、濃醇鮮美的海膽,舌頭幾乎要浸沒在海水裡。

吃法:調味蘸汁花樣多

若是碰見關東人和關西人坐在同一桌品嘗天婦羅,他們的吃法各有自己一套。關東人喜歡蘸著蘿蔔蓉調製的蘸汁來吃,而關西人則更愛桌上的調味鹽。中村榮治說,蘿蔔蓉不僅讓天婦羅吃起來更清爽,還有助於消化。每一份天婦羅,稻菊都會附贈原味鹽、抹茶鹽以及檸檬。檸檬特別適合和海鮮搭配,平添一份清新酸爽。而蘸汁是由昆布、木魚花、淡口醬油以及味淋熬製而成的。

在博多天婦羅泰,調味鹽有更多選擇。紫蘇梅子味稍清,抹茶味鹹香,山椒味則稍顯辣感。另有一小碟蘸汁,濃縮了精巧心思,由墨魚、青魚乾等海鮮乾貨熬成。中河原毅介紹,在日本熬湯汁有兩種方法,分別叫「一番出汁」和「二番出汁」。兩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來,再加入油、紅糖、味淋等調配,蘸汁即成。鹹味不甚突出,反倒清甜,配合天婦羅一起入口,將油膩感一掃而光。 (曾繁瑩 劉展萍)

相關焦點

  • 「威海運都」☆食品加工|天婦羅
    那麼「天婦羅」到底是什麼?天婦羅的名字雖然高端神秘莫測,其實它是日本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它不是某個具體菜餚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
  •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四十一)天婦羅
    這種麵糊做出來的天婦羅掛麵薄而脆。夏季調麵糊的水最好是冰水。是四大日本料理之一。調糊的方法為了突出原料本味,天婦羅掛糊時一般調製很薄的糊,中國菜掛糊時一般要求將原料全部包在糊中,而天婦羅特別是用綠葉素菜製作的天婦羅
  • 玉米的日式吃法:天婦羅,簡單易做,吃起來酥脆無比,停不了口
    在日本,萬物皆可天婦羅,仿佛無論什麼食物,只要裹上麵粉炸一炸都會很好吃。日語中的天婦羅(羅馬音:tenpura)來自於葡萄牙語的"rápido",意思是「快一點」,也就是為了以較快的速度可以取得充飢的食品。這種油炸的料理方式,是葡萄牙國人在大齋期(Lent,天主教節日,指復活節六個半星期以前)吃的,大齋期禁吃肉,葡萄牙人就吃魚代替肉。
  • 廚師教你用韭菜雞蛋餡做炸春卷,300克麵粉做了33個,好吃又便宜
    韭菜切碎,加一勺油,拌勻,鎖住韭菜的水分,加一勺蝦皮,炒好的碎雞蛋面蒸好了,趁熱撕開,薄如蟬衣,富有彈性的春卷皮就做好了面蒸好了,趁熱撕開,薄如蟬衣,富有彈性的春卷皮就做好了包好餡料,用麵漿封口廚師教你用韭菜雞蛋餡做炸春卷,300克麵粉做了33個,好吃又便宜
  • 一家專門做天婦羅炸串的店,有點中二.
    16世紀由葡萄牙傳教士傳到日本,無論是高級餐廳還是街邊小檔都能吃到,蔬菜、海鮮、菌類、根莖一切皆可「天婦羅」。南長街這家「行走的天婦羅」,是寸一開的新店哦。用天婦羅的做法,將肉類、魚貝類、蔬菜等穿成串,裹上炸衣後炸制而成,蘸醬汁食用。
  • 跟日本博主學的辣椒新吃法,掛漿油炸,薄脆香甜,萬物皆可天婦羅
    「大餅卷一切,萬物皆可天婦羅」,這是和吃貨朋友聊天時,定會提到的一句玩笑話,玩笑歸玩笑,但確實好多食物都可以裹面油炸,口感酥酥脆脆,這酥脆的聲音,簡直欲罷不能。經常看日劇的同學,很熟悉的一個詞——天婦羅,日本菜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為天婦羅,雖然是經過油炸,但天婦羅掛糊時用的都是很薄的糊,更多突出食物本來的味道,油炸過的蔬菜,吃起來不油不膩,外酥裡嫩。
  • 淺草美食——三分鐘生命的天婦羅美食
    像紫荊淺草的天婦羅菜式,只得三分鐘的壽命,你若抓住,即是絕味;若你放過,只剩焰火之後的灰燼。淺草創作料理通常會在這個時間之內將天婦羅呈上,食客們最好是儘快享用,正所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若是還覺得不夠味,可以小酌,天婦羅搭配溫醇的白葡萄酒堪稱美味。而傳統的日式吃法是先可以喝一點清淡的啤酒,潤潤舌頭,再溫一壺燒酒,再來還可以喝點紅酒。
  • 炸鍋版天婦羅菌菇篇 |炸菌菇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 聽說吃到正宗的天婦羅除了要花不少銀兩,更重要的是要提前預約很久才可以。我決定自己動手作一次家庭版天婦羅,分別嘗試了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菌菇天婦羅及天婦羅主食饅頭片。
  • 日本家常菜的最大本質:萬物皆可天婦羅!
    所以,日本家常菜最大的本質,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萬物皆可天婦羅!對於日本人來說,遇到沒吃過的魚類食材怎麼做?一個字炸!沒吃過的蔬菜品種怎麼料理,還是炸!即使是那些品種多到我們都認不清的海鮮食材,還是炸就完事兒了!反正,在日本無論是什麼食材,都遵循一個道理:「萬物皆可天婦羅」
  • 見識一下日本很火的傳統小吃,楓葉裹麵糊油炸
    見識一下日本很火的傳統小吃,楓葉裹麵糊油炸,如今說到日本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刺身、壽司和拉麵的,因為這三種美食就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了,如今聲名遠揚,很多人去日本旅遊都是必吃這幾種美食的。說到日本的美食小吃,這日本的大福就很好吃了,香甜軟糯,尤其是裡面的豆沙餡越吃越香
  • 萬物皆可炸的「天婦羅」,學會這招嘎嘣脆!
    天婦羅是對日式料理中油炸食品的總稱,將新鮮食材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食材多餘的水分被去除,味道更為濃鬱。可能有人覺的,天婦羅不就是炸麵糊嗎,有什麼難度??其實這個麵糊也是有講究的,做天婦羅的麵糊必須要用低筋麵粉,它所含蛋白質較少,炸出來口感才酥脆。
  • 上海媽媽:天婦羅這樣做,咯吱脆爽,鮮嫩美味,少見的新奇做法!
    「天婦羅」是足以與刺身並駕齊驅的知名料理,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又洋氣,好似天生帶有一種白富美的優越感,但實際上我們對她並不陌生;天婦羅不是一種特定的菜,而是日式料理中油炸食品的總稱。相傳由葡萄牙傳入日本,做法十分家常,將新鮮時蔬,海鮮裹上雞蛋麵糊,放入油鍋炸透呈金黃色就可以了,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咯吱脆爽,鮮嫩美味。今天這道天婦羅溏心蛋,再次刷新了雞蛋的新奇美味吃法。
  • 今日美食分享:一道很靈活的美食天婦羅,沒有固定食材,快來看看
    今天小編給小夥伴們分享一道很靈活的美食天婦羅,都說萬物皆可天婦羅,因為萬物皆可炸,還有製作天婦羅的秘訣分享哦!小夥伴們看仔細咯!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分享下小編這次製作天婦羅用到的食材咯!希望各位小夥伴們喜歡!
  • 裹上面糊炸一炸就是天婦羅嗎?當然不止這樣了
    當然近代大阪興起的「炸串」又與天婦羅不同,常可見豬肉或牛肉等畜肉食材,這也是因為炸串是在明治天皇解除「禁肉令」之後才出現的關係。天婦羅是用「蒸」的才對怎樣才是對地道的天婦羅?這問題的答案可既簡單又複雜。無論任何材料,沾上麵粉,落油一炸,都可以算是天婦羅。然而,若你在日本問一些師傅同一問題,他可能索性說是蒸的料理。
  • 這家店專做日式天婦羅,用大蝦扇貝做食材,連冰激凌也能做天婦羅
    在製作天婦羅的過程中,他將匠人精神發揮到極致,甚至對天婦羅油炸的聲音、筷子的觸感、散發的香味都了如指掌,確保炸出來的天婦羅油而不膩,外皮薄如蟬翼,將食材本身的鮮味發揮到極致。面衣:輕薄不油膩與其他日料店相比,博多天婦羅泰的天婦羅更加輕薄透,面衣薄而透明,可以看到食材的顏色,全靠老闆多年精心配出的天婦羅粉。很多日料店的天婦羅,放久之後會吸水軟化,他家的天婦羅就算放涼之後,仍舊酥脆香口,這是我喜歡吃的最大理由。
  • 「天婦羅」這個詞的來歷你知道嗎?!
    天婦羅一詞竟出自葡萄牙語?!日語中的「てんぷら」 (羅馬音:tenpura)來自於葡萄牙語的"rápido",意思是「快一點」,當時是為了以較快的速度可以取得充飢的食品。所以使用這種油炸的料理方式,是葡萄牙國人在大齋期(Lent,天主教節日,指復活節六個半星期以前)吃的,大齋期禁吃肉,葡萄牙人就吃魚代替肉。
  • 炸蝦天婦羅與壽司,高級與平價,非也此乃登峰造極
    管有高級天婦羅店的存在,炸物仍舊擺脫不了低人一等的固有印象,尤其在潛意識裡,還會被認為跟女性的氣質不符。 但實際上,天婦羅三字,也是舶來品、翻譯名。早年葡萄牙人愛吃魚,又信天主教;每逢大齋期,禁吃肉了,就來吃魚。葡萄牙人的料理法很有名:拿奶油麵糊,裹好了水果或海鮮,炸了吃,魚亦然。這麼吃魚,又不破戒,又中吃,真是兩全其美。這種魚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語的意思是:「守大齋期」。16世紀,葡萄牙傳教士去了日本,帶去了火繩槍、鋼琴、地球儀、基督教和「守大齋期」。
  • 在日本「天婦羅」和「唐揚」,有啥區別?
    於是也就有了很多讓人疑惑的地方,比如說「天婦羅」和「唐揚」。如果你吃過這兩種東西,你會驚訝的發現,其實它們都是油炸食品。日本的油炸食品,有的叫「天婦羅」,有的叫「唐揚」,有啥區別? 起源不同 天婦羅是從西方傳入日本的,由葡萄牙語的「tempura」演變而來,在日語中寫作「天ぷ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