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室內養蝦模式「全覆蓋」泰國正大養殖場,要養大蝦,還要賣...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未來五年,室內養蝦模式「全覆蓋」泰國正大養殖場,要養大蝦,還要賣高價

2018-09-30 12: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10353 次 我要評論
正大卜蜂食品(CPF)在泰國尖竹汶的新型室內養蝦模式成效顯著,將在全泰國的正大養蝦場推廣應用。據稱此模式畝產超3000公斤,換水率極低,無需使用抗生素,適合養殖大規格對蝦。公司還在改良技術,降低成本,讓更多養蝦戶接納。
&nbsp

文:Dan&nbspGibson&nbsp/&nbspTom&nbspSeaman
譯:胡路怡


以生物安保、環境保護為初衷,泰國正大卜蜂食品(CPF)未來五年將在其泰國養蝦場替換傳統的養殖模式,普及應用最新的封閉式室內養殖模式。

正大卜蜂水產養殖業務副總裁Premsak&nbspWanuchsoontorn稱,公司的對蝦養殖業務方向,側重於投資建設新型可持續生產模式,降低養殖疾病風險,保護環境。



此模式原型項目基地位於泰國尖竹汶(曼谷以東245公裡),面積600&nbspRai(1,440畝)。公司稱,為響應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可持續性的需求,項目開展了尋多試驗性工作,養殖水循環利用,大幅降低水資源汙染,內設直徑0.2微米的紫外過濾系統,利用生物絮團淨水。

「幾項技術不僅確保了海水零交換,還降低了基本風險,杜絕抗生素的使用,適合大規格白蝦養殖。」Premsak說,「在傳統模式下,每養殖一公斤對蝦,需消耗水資源5-7立方米,而該模式的水資源被更好利用,養殖一公斤對蝦僅需1.5立方米。傳統模式產量約3噸/rai(1,250kg/畝),該模式單位產量8噸/rai(3,333kg/畝)。」



「目前,泰國公司15-20%養蝦場為室內養殖,我們期待5年內徹底轉型,讓所有養蝦場都能套用新技術。」Premsak說,「未來對蝦養殖更依賴自動化技術,節省人工成本和人為汙染。因為成本太高,養蝦戶不願意投資室內養殖,我們的技術團隊正在改良技術模式,降低成本,使之更容易在泰國推廣應用。」

喚醒沉睡的巨人

曾經在國際蝦產業叱吒風雲的泰國,近幾年真可謂日薄西山。

相比越南、印度,泰蝦養殖成本偏高,使其失去了重要客戶市場,如美國和歐洲。尤其是今年的上半年,國際蝦價下跌,泰國對蝦出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六月份出口美國的泰蝦總量暴跌42%。

「我們要喚醒沉睡中的巨人!泰國產業要東山再起,就必須走高端路線,避免與印度、越南的同質化競爭。」卜蜂水產首先運營官Sujint&nbspThammasart說,「正大卜蜂公司努力的大方向,是要量產大規格、高質量的對蝦,提升附加值。」

「我們根據亞洲養殖普遍狀況,花了數年時間,投入大量資源,選育出了優勢南美白對蝦品系。」正大卜蜂食品副總裁Robins&nbspMcIntosh說,「為確保不帶病原,無節幼體在高級育苗車間裡培育,賣給養蝦戶前,還要通過弧菌和孢子蟲的抗性測試。因『早期死亡綜合症(EMS)』導致的養殖失敗率,從以前的40%,降到了現在的0.1%。」

McIntosh表示,新品系的成活率高,發病率低,受到泰國養殖戶的信任,未來將向越南和中國出口。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新型室內養蝦模式畝產超6000斤、換水率極低、無需用抗生素,未來...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正大卜蜂食品(CPF)在泰國尖竹汶的新型室內養蝦模式成效顯著,將在全泰國的正大養蝦場推廣應用。據稱此模式畝產超3000公斤,換水率極低,無需使用抗生素,適合養殖大規格對蝦。公司還在改良技術,降低成本,讓更多養蝦戶接納。
  • 2021年,正大卜蜂「室內養蝦」產品批量上市
    ;nbsp2021年,泰國正大卜蜂食品(CPF)開發的「室內養蝦」終端產品(詳情見「推薦閱讀」)將率先向美國市場批量供應,標誌著這項新型養殖技術將結束其試驗期,並正式開啟商品化歷程。「全球水產養殖領袖展望峰會」(GOAL)上,泰國正大卜蜂高級副總裁Robins&nbspMcIntosh稱,美國本土陸基養蝦業已有多年發展歷史,但大多數生產商都已宣告破產,主要因為產品銷售可持續性難以為繼。
  • 投資650萬美元,開發「人造海鹽」養殖技術,正大集團將室內養蝦業帶...
    投資650萬美元,開發「人造海鹽」養殖技術,正大集團將室內養蝦業帶進美國2019-09-19 09: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隨後,正大集團再投入650萬美元,將這片土地開發成小型的養蝦試點基地,目的是使用「人造海鹽」來驗證檢驗一套內陸養殖模式。Homegrown&nbspShrimp&nbspUSA網站介紹,新試點基地的首茬養殖將在明年啟動,投苗時間預定在明年的三月份,五月份將迎來第一批白蝦的收成。
  •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
    最近,正大又有新動作了。陽江市大溝鎮是陽江高位池養殖較為集中一個鎮,由於近年對蝦養殖成功率低。高位池養殖模式從以往一年2-3造變成了棄養白水蝦,只養冬棚蝦。養殖戶資金、信心不足,導致5月份後大面積高位池出現空塘現象。為改變這一現狀,正大在陽江推廣「公司+基地」模式,並計劃將此模式繼續向粵西推廣。
  • 正大集團RAS養蝦場落戶山東
    不過,Aquamaof沒有對正大的項目計劃作出評論。正大卜蜂食品(CPF)高級副總裁Robins&nbspMcIntosh曾說,「對蝦養殖業在不斷地與疾病抗衡,室內養殖將成為養蝦業的長期解決方案。我們正大集團將努力發力對蝦室內的養殖,促使這個產業成功發展起來。」
  • 正大卜蜂繼續推進美國室內養蝦項目,不考慮使用RAS設備
    正大卜蜂繼續推進美國室內養蝦項目,不考慮使用RAS設備2020-05-06 09: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1320 次 作者/&nbspUCN編譯/&nbsp胡路怡&nbsp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報導,泰國正大卜蜂(CPF
  • 變大養蝦為養大蝦
    「小龍蝦養殖行業群雄紛爭,核心競爭力是養大蝦。」在全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專題培訓班上,省農業發展中心主任黃國雄表示,明年湖北省水產業要重點抓「七錢蝦工程」和「稻-蝦-土憨巴」綜合種養模式推廣,推進大養蝦向養大蝦轉變,力爭每畝增收1000元。
  • 大謀略新格局:正大中國區600億尾蝦苗規劃
    瀏覽量: 2181 次 我要評論   一、直面中國對蝦養殖行業  中國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業已經形成了從苗種繁育、大蝦養殖、飼料加工、生物產品研發、食品加工和銷售的全產業配套體系,其中對蝦養殖規模逐年擴大,呈現從南方向北方轉移、沿海向內陸延伸、海水養殖向淡水養殖區域發展三大態勢,且養殖品種也不斷在優化、養殖模式不斷創新、養殖硬體配置不斷升級。
  • 農村新報頭版報導:變大養蝦為養大蝦——實施「七錢蝦工程」力爭...
    農村新報訊(記者方桐、通訊員謝毅、尹恆)「小龍蝦養殖行業群雄紛爭,核心競爭力是養大蝦。」昨召開的全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專題培訓班上,省農業發展中心主任黃國雄表示,明年我省水產業要重點抓「七錢蝦工程」和「稻-蝦-土憨巴」綜合種養模式推廣,推進大養蝦向養大蝦轉變,力爭每畝增收1000元。據了解,近年來,我省小龍蝦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因養殖密度過大、投餵不科學等原因,導致小蝦多,大蝦少,小蝦價格不斷下滑,大蝦價格不降反增。
  • 荷塘裡養龍蝦,觀光釣蝦賣蝦一樣不落
    和其他養小龍蝦的人不同的是,他選擇了在荷塘裡養殖小龍蝦。如今,這種「蓮蝦共養」的養殖模式,已經給他帶來了收益。「到今年年底,前期投入的20多萬元將能全部收回。」王佳介紹。   瀏陽日報記者劉謝禹   愛吃小龍蝦的「吃貨」,看中龍蝦養殖新商機   「我不但愛吃蝦,也喜歡自己下廚做蝦。
  • 泰國養蝦業因疾病產量銳減,欲大量進口對蝦及冷凍蝦
    泰國蝦產量很大,但由於近期遭遇「早期死亡綜合症」的侵襲,養蝦產業叫苦連天,大量養殖蝦死亡,泰國養殖蝦出口量銳減50%。因本土蝦產量銳減,無法滿足本國市場需求,許多泰國公司將從國外進口對蝦或冷凍蝦,以滿足泰國本地市場需求。
  • 農豐蝦王-室內養蝦新模式、新技術讓你免去場地之憂!
    農豐蝦王-室內養蝦新模式、新技術讓你免去場地難找之憂!只要你有空置廠房、空閒房屋、家庭庭院、廢棄豬圈、空置的蔬菜大棚等,30平米以上的空地就能進行高密度、高產量的室內養殖南美白對蝦、農豐沼蝦。室內養殖不受氣候影響,不受地域影響,不受場地大小影響,我國南北地區都能養,一年四季循環養殖,春夏秋冬都能出成品蝦!養殖沒有蝦池怎麼辦?農豐蝦王-提供多種養殖設備及蝦池建造方案,讓你輕鬆建池!
  • 正大對蝦養殖新模式、新情況與前沿趨勢
    泰國的對蝦養殖業與世界的蝦業發展基本一致。1986年,正大開始涉足蝦業,一直在克服挑戰與危機,比如1994-1996年暴發的白斑病、2000年出現的草蝦慢長病,以及2012年前後暴發的EMS。為了應對這些危機,正大集團也在積極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2002年開始進行SPF種蝦人工選育和2013年EMS暴發後開始抗性種蝦的選育。
  • 「第九屆中國養蝦高手年會」參會指南出爐!
    在CPF工作之前,Robins發展了貝里斯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總經理:貝里斯水產養殖場因革命性地改變了蝦的養殖方式而實現了最低限度的水交換和高效率。Robins畢業於範德比爾特大學,並獲得了南佛羅裡達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
  • ...湛江徐聞:小塘養大蝦走俏,去年有養人獲利500萬元,石斑魚和白魚...
    小塘養大蝦模式走俏,去年四個鎮的20隻/斤的大蝦總養殖總量100多萬斤龍塘鎮、白沙鎮、海安鎮、西連鎮幾個區域的養殖面積不大,總的對蝦養殖面積不超過2000畝。這幾年通過改變養殖模式、養殖品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以前蝦農開發蝦塘的時候,基本上是大塘為主,因為大塘開發的成本低,加上以前養殖比較順利,已成為一種習慣了,近幾年由於養殖成功率下降、病害頻發,慢慢改變了養殖模式,改成小塘養大蝦模式。幾畝每口大塘改成每口一畝左右的小塘,這種蝦塘的硬體設施相當好,斜坡和底部皆用薄膜,底部再鋪一層厚厚的沙,每口塘至少兩臺增氧機,還有底氧,中間排汙。
  • 圍觀,工廠化養蝦達人技術全公開
    因此,近幾年由於土塘、高位池等傳統養殖模式走下坡路,同時其他養殖品種遇到養殖瓶頸期,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湧入工廠化養蝦的大浪潮中。然而,養殖條件、養殖模式、季節變化等因素的不同,促使處於初級的工廠化養蝦麵臨著一定的挑戰。在夏季由於價格低、養殖成本高、病害頻發等多方面因素,工廠化養蝦不佔任何優勢。
  • 探究泰國養蝦經驗背後,海壹種苗想傳遞何種信息?
    考察泰國,借鑑養蝦思路會議最大的亮點無疑是海壹種苗市場營銷總監王磊對泰國對蝦養殖穀底重生的思考。與中國一樣,近年泰國對蝦產業也持續低迷,由2010年64萬噸的年產量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23萬噸。「按照這樣的趨勢,我們預計2015年泰國的年產量會跌至十幾萬噸,然而去年卻回升到了25萬噸,出現小幅度增長。」對此,去年年底曾到泰國考察的王磊認為是蝦農養蝦思路的調整緩和了泰國對蝦養殖業的低迷。對此,泰國對蝦產業做了哪些改變?我們或許有所借鑑。據王磊介紹,目前泰國對蝦市場開始推崇優質蝦苗,育苗行業的淘汰速度明顯加快,這源於行業對種蝦的重新認識。
  • 小夥精養蝦塘50畝賺20萬元!錯峰上市、混養模式提高收益
    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 養殖戶 陳雲洲:這個是八月份才放的苗,這個蝦子又好賣,差不多高於以前的蝦子一塊錢。陳大哥每年會在不同時期分三次放蝦苗,通過計算出蝦時間,實現小龍蝦錯峰上市,這樣陳大哥的小龍蝦價格就比平常的高一些。不過,今年像陳大哥這樣幸運的鄉親並不多,謝師傅就因為養蝦虧了錢。
  • 解密:室內養蝦設備到底有哪些?
    市場上有很多的室內養蝦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主要有哪些設備構成的吧!1、室內養蝦設備主體無非就是水泥池、帆布池、各種形狀的塑料箱或者塑料桶。室內養殖桶室內帆布池一般這種設備造價便宜,易於管理,目前在市面上應用比較廣泛。
  • 蝦苗價同比跌50% 疫情加速小龍蝦產業調整:以前「大養蝦」以後「養...
    未來小龍蝦養殖戶想要賺錢,需把規格和品質做起來,「從以前的『大』面積養蝦到養大蝦」。小龍蝦被按照不同規格分裝和售賣 每經記者 陳晴 攝養殖戶故事1:蝦苗滯銷引發連鎖反應「我這會還在田裡,晚些再和你聯繫啊。」近日的一個下午,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聯繫小龍蝦養殖戶陳鎳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