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4家醫院5年收留遺棄嬰兒1289人
靜安民警近兩年為6名嬰兒找回離去父母
兩歲半的阿里木已經在上海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住了兩年多,依然沒有等來父母。早報記者 張棟 圖
東方網6月1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小阿里木今年2歲半,在她出生第二天,她的雙胞胎姐姐離開了人世;在她出生第二天,她的媽媽將她留在上海兒童醫院,也消失了。至於她的父親是誰?沒有人知道。
雖然和姐姐一樣,是一個早產、出生體重極低的嬰兒,但她頑強地活了下來。現在,她獨自一人,生活在兒童醫院。這樣無親無故的日子何時結束,同樣沒有人有答案。
阿里木並不是唯一被父母遺留在兒童醫院的孩子。
2012年底,靜安公安分局江寧路派出所民警趙耿源接到一個特殊任務,上海兒童醫院向靜安公安分局發出求助,希望為6名被遺棄在上海兒童醫院的孩子尋找家人。6個孩子中,高麗在兒童醫院時間最長,2009年她就被遺棄在醫院;劉俊傑最晚,於2012年2月2日入院;阿里木也是其中之一,2012年1月15日入院。
從2009年至今,已經有多名孩子被遺棄在兒童醫院等上海幾家以兒童為特色的醫院,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因為無法找到任何有關其父母的信息,最終被作為棄兒被送往了福利院。
就在趙耿源接到任務後,棄嬰人數仍在增加,其中僅8人找到了父母的信息。隨後,靜安公安分局多方奔走,為其中6人尋找到了親人,如今只有阿里木和朵朵仍生活在兒童醫院。
接到任務之初,一切看似很簡單,「病歷上都有姓名、住址和聯繫方式,找個人應該很快。」但一天之後,趙耿源就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極為艱巨的挑戰,所有病歷上的電話不是關機就是停機,有些人甚至連姓名、地址都是假的。在趙耿源面前,一條為棄兒尋親的漫長之路由此展開,至今仍未結束。
「和普通孩子相比,這些被遺棄的孩子比較沉默,話很少。」趙耿源說,看到這些孩子,他就下定決心,要幫他們找到家人,「孩子們太讓人心疼了!」
據2013年上海市婦聯調查顯示,從2009年至2013年,上海17個區縣80家醫院中有24家醫院存在遺嬰,除了兒科專科醫院,產科醫院也是遺嬰的「重災區」,五年內總共累計達到1289人。
阿里木
2012年1月15日入院
早產兒、出生體重極低
2012年1月14日,阿里木和雙胞胎姐姐出生在普陀區人民醫院,第二天轉院到兒童醫院,姐姐因搶救無效當天夭折。還是這一天,她們的母親悄然離開醫院後,再也沒有回來。
昨日下午,兒童醫院住院部新生兒病區(三病區)右側最裡面的一間無菌病房,阿里木正站在自己的小床上玩耍。她穿著紅色連衣裙,白淨的臉上長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睫毛濃密得跟洋娃娃一般。床邊放滿了卡通玩偶,床下堆了滿滿的一箱小鞋。
「有護士買的,也有很多是知道她的好心人送來的。」護士長杜女士介紹,阿里木轉進兒童醫院時因早產體重極低,僅有1390克。阿里木的雙胞胎姐姐死於嚴重感染。
兩年多以來,阿里木極少走出病房,每天的吃飯、玩耍和睡覺都在近12平方米的空間內。杜女士說,因為被父母遺棄,阿里木沒有戶口,無法建卡接種國家規定的新生兒(出生-6歲)疫苗,為防傳染病,只能儘量保持與其他人群隔離。由於長期呆在病房封閉的空間,已經兩歲半的阿里木話不多,詞彙量明顯偏少。被問及叫什麼名字,她會說出「阿木」兩個字,與人道別時會清晰地發出「再見」,其他似乎就靠點頭與搖頭來表達。由於護士與護工資源受限,缺少專人對阿里木進行看護訓練,至今她仍然不會自己小便,仍然用著尿不溼。
看見有人對著自己拍照,阿里木一點不怕生,會抱著娃娃衝鏡頭開心地笑。如此惹人愛的孩子,卻無處可去。「但凡見過她的人,都想領養。」杜女士說。
據警方介紹,阿里木出生時其母親在醫院曾留有登記信息,故不能判定她是棄嬰,無法將其送至福利院或由他人領養。但此後根據該信息始終未能尋找到其母親,阿里木就只能一直滯留在醫院。目前,阿里木身體健康,各項指標均與同年歲的正常小孩無異。
阿里木的母親是新疆人,趙耿源曾經拿著病例的名字和地址,求助一名新疆餐廳的服務員,最終得知其家鄉在阿克蘇烏什縣。但聯繫屬地派出所後,發現地址是假的。
在無數次的輾轉聯繫後,2013年9月,屬地民警最終幫忙尋找到了遠隔萬裡的阿里木的姨媽。電話裡姨媽說不知道妹妹生了小孩,也聯繫不到妹妹,通常都是妹妹打電話回家才能通上話。趙耿源只能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聯繫電話,希望阿里木的媽媽能打電話給他,但是至今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