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 受訪者供圖
雲認養:養蝦、養牛、養豬,是直播帶貨下的新風口還是噱頭?
「今天你偷菜了嗎?」在2009年,這句話曾因偷菜遊戲而風靡全國。
今年,在「直播帶貨」浪潮的推動下,農民紛紛將田地、農場搬到線上直播間。「雲認養」成為了當下「雲上農夫」最為看好的新模式。
人們在感慨現實版「開心農場」又回來了的同時,不禁發出疑問:「雲認養」是當下電商直播下的新風口,還是一場「曇花一現」的噱頭?
【4月疫情局勢不明朗,控制春耕風險成為了漁民、農民的難題】
「受疫情影響,去年養殖大閘蟹的農戶虧損嚴重,現在疫情雖然已經得到了控制,是否還會反覆?今年養殖小龍蝦該下多少苗?」這不僅是淘寶店「洪湖王文娟家的農貨」的店主王文娟在4月份面臨的難題,也是眾多農民、漁民同樣需要作答的難題。
水產品一旦成熟,晚賣出一天都將面臨巨大的人工、飼料、損耗成本。
從2009年就已經在經營淘寶店的王文娟,在2019年也開通了自己的淘寶直播間,如今已積累了近5萬粉絲。
4月,是往洪湖投放蝦苗的日子,王文娟心想:「要不我試著在直播間搞一波『雲認養』吧。」曾經只有幾百人觀看的直播間,在經過了前一天的「雲認養」預熱後,4月1日,觀看人數迅速上漲至15557人,當日便認養出去了3000多斤小龍蝦蝦苗。
王文娟說:「以前沒有淘寶的時候,漁民、農民下魚苗和種子的時候,全靠經驗來猜。像賭博一樣,要麼供小於求賺一筆,要麼供大於求出現滯銷,低價給市場來收。後來有了淘寶,我們就可以根據去年的銷售額來預估餵養和種植數量。現在,我們通過淘寶直播探索了『雲認養』以後,風險更小了,認養的數量加上去年網上的銷售數量,再加上一部分的線下市場預估就可以了,風險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大家都還在為產品銷路發愁,她家已經清場了】
由於湖面不如田地好控制面積,王文娟的「雲認養」模式是以實際銷售量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假如消費者在6月份時希望購買20斤小龍蝦,直播間認養時直接購買20斤就好。
小龍蝦生長過程中,每一次的餵食、抽水,王文娟都會給自己的消費者直播。在直播平臺上的每一次直播,不僅給「養主」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相當於給自己的產品做了一次推廣、宣傳。
5月中旬,小龍蝦已陸續長成,王文娟推出了兩種收穫方式:一、對於遠距離的消費者,王文娟會將小龍蝦撥成蝦尾,發冷鏈物流。二、周邊的市民可以自己來取,享受打撈的樂趣,王文娟會將物流和包裝成本退還給認養主。
這樣一來,前來打撈的認養主,看到如此新鮮而又乾淨的小龍蝦,總忍不住多帶走一些。一條朋友圈發出去,也為王文娟介紹了不少新客戶。
截至6月初,7000多斤小龍蝦全部售出。在周邊農戶還在為每日不穩定的價格、高昂的餵養成本、銷路發愁時,王文娟家早已迅速「清場」,這讓周邊的村民羨慕不已,紛紛前來向「雲認養」模式取經。
在接下來種植蓮藕、蓮子、菱角的過程中,嘗到了「甜頭」的王文娟,開始了「雲認養」模式的新探索。
【「雲認養」是早期認養農業的升級版】
常刷抖音的人,肯定都知道李子柒這位網紅。她所拍攝的陶淵明式的「歸園田居」,讓很多生活在都市裡的那些被工作壓力、房貸、車貸壓得無法喘息的人們心之嚮往。
用一道籬笆,隔開城市喧囂與嘈雜,撒一捧泥土,享受田園風光的寧靜與閒適。
據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介紹,「雲認養」的雛形是「認養農業」,這種農業形態很多年前就有了,當時多出現在度假村。
「認養農業」的項目方將田地按平方米劃成小菜園,供遊客認養。田園按年收租金,有專人負責種植。消費者既可以感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境,也可以到期直接來取,種植期間有視頻監控供人觀看。
但是由於視頻監控非常無趣,再加上度假村運營成本很高,後期隨著人們失去興趣,加上沒有足夠多的新增顧客,這一模式便逐漸淡出消費者的視野。
直播有別於視頻監控的是,賣家在直播的過程中會加上一些自己的介紹,使得直播更具有趣味性。同時,直播平臺是一個面向大眾的公眾平臺,賣家在向顧客直播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獲客。
如果賣家的直播在某一環節中斷了,所有觀眾都會質疑他,這對賣家的信譽度和養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如今的「雲認養」是早期「認養農業」的升級版。
「可以肯定的講,『雲認養』是農副產品的一種新的營銷模式,不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與以前的認養方式有些不同,在直播基礎上的『雲認養』,受眾更多,對科學種植、養殖的要求更高,未來的營銷空間更大。我認為這是超越了之前『認養農業』的創新形式,應該鼓勵支持。如果可能,應該讓我們這些有一定的地理標誌的農副產品都可以走向『雲認養』。這樣一來,既減輕了農民的種植風險,又可以通過直播向全國推銷產品。」宋向清說。
那麼,2020年誕生的「雲認養」,會是電商直播的新趨勢嗎?
【「雲認養」愛好者,平均每天花費約2個小時觀看雲養直播】
河南商報記者在淘寶直播APP上發現,在這波「雲認養」潮流中,個人商戶「雲認養」產品多為銷售周期較短的水產品,糧食、水果等農作物較少。
對於豬、牛、羊等牲畜來說,由於單只認養價格較高,消費者多是來湊個熱鬧,較少人買單,同時,舉行「雲認養」的個人商戶不多,多集中在大型企業。
比如,4月底,網易味央天貓旗艦店就推出了認養一頭豬的活動,觀眾可以在直播間領養屬於自己的未央豬,全程觀看小豬的成長過程。
直播間中,主播在飼養場中向觀眾介紹未央豬的飼養環境、過程,甚至給豬餵食並互動。
5月份,金典牛奶也在京東直播間中玩起了「雲認養」,給自己旗下的奶牛起名為娟珊牛。
今年618,「認養一頭牛」牛奶品牌突然走進人們的視野。為了推廣產品,老闆開啟了雲養牛的小遊戲,觀眾不僅可以給奶牛取名還可以餵草。
仔細看完三場直播後不難發現,品牌方搞出這樣的活動的終極目的,實際上是為了讓消費者全程參與到飼養、產奶的過程中,觀眾在觀看了牛棚、豬圈的環境和飼養過程的直播後,對產品的質量更加認可。
河南商報記者從阿里巴巴處獲悉,目前,淘寶直播上有200萬人在線雲養。觀看雲養直播的人,80%來自一二線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排名前5。在整體的性別比例中,女性佔比68%,是主要觀看人群。沉迷「雲認養」的愛好者,平均每天花費約2個小時來觀看自己認養的產品。
據《淘寶經濟暖報》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淘寶雲養貓、雲養狗類直播場次同比增長375%,其中雲養豬最受歡迎。
【消費心理:「雲認養」讓消費者獲得VIP專屬訂製感,從而得到情感滿足】
針對目前在直播間中流行的「雲認養」這一銷售模式,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雲認養」會讓消費者有一種VIP專屬訂製的感覺,從而獲得情感滿足。
未來,中國的食品產業將會出現三個維度,分別是優質產品、情感滿足、大健康屬性。
「雲認養」這種模式通過網際網路和智能技術,讓消費者去掌握養殖、種植過程,讓產品的整個生長過程通過直播而變得更加可視化、標準化,更能滿足消費端的核心需求。
「這個核心需求,符合優質產品、情感滿足和大健康屬性任何一個維度的要求,我覺得,『雲認養』這個銷售模式未來還會再進一步得到拓展。」朱丹蓬說道。
(編輯 熊子文 施尚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