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見習記者崔哲)
核心提示
隨著城市的發展,樓房越蓋越高,水泥地越來越多,人們離土地越來越遠……因此,很多都市人都有著一個「歸園田居」的夢。曾經在網上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遊戲,適應人們時下的需求,從虛擬世界走入現實,成為都市人所追求的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據了解,如今石家莊周邊已經有多家開心農場,並呈現規模擴大之勢。那麼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對於消費者和經營者到底是否划算呢?且讓我們來算算這筆帳。
1 認養土地要投入:租金、路費
位於龍鳳湖景區附近的石家莊萬合開心農場,由石家莊市萬合物業管理公司投資建設,初衷是給小區業主提供一個更為田園化的休閒服務內容。對於認養以後實行自我管理的菜田,租金是每平方米每年15元,託管類的土地,租金是25元。據介紹,來這裡認養土地的人們一般會租上20-40平米的一片地。除此之外,農具和生產技術都是由農場免費提供的。
在石家莊農村廣播開辦的家庭農場裡,梁女士租了18平方米大小的一塊地,每年的租金是300多塊錢。農具、水和八個種類的青菜種子由農場免費提供,此外梁女士還會買一些自己想種的蔬菜種子和基肥,但這些總共下來「沒多少錢」,也就20多塊錢。
對於很多人來說,租金或許不成問題。但是這些農場都在離市區較遠的村子裡,拿農村廣播的家庭農場來說,就位於欒城縣東佐村,駕車從市區過去,需要走將近20公裡的路。由於來迴路途較遠,如今的油價又高,去那裡的交通成本成為人們考慮的問題之一。對此,梁女士說油費肯定會是一部分開支,這就要看圖的是什麼了,她認為去別的地方玩,也要有這項開銷,而且去農場還能多少收點菜。
由於家離農場比較近,對於梁女士來說,去農場還算方便。不過,梁女士認為租地還是就近一些好,據她了解,因為很多在那裡租地的人離農場比較遠,有好幾塊地都荒掉了。
2 收穫:蔬菜和樂子
梁女士說,今年開春的時候,地裡種的是白菜、生菜和莜麥菜,夏天就種上了茄子、苦瓜、西葫蘆,如今秋天已到,前兩天剛種上的蘿蔔和大白菜。在梁女士看來,自己種的菜跟買來的菜感覺很不一樣,因為沒打農藥,吃著踏實,而且由於是自己勞動所得,也覺得好吃,有時邀朋友一起去採摘,也很有意思。
那麼在這裡一年能收多少蔬菜呢?梁女士說並沒有算過這個數量。但可以肯定的是,用這租地種菜的300多塊錢,能買到比這更多的蔬菜。對此,梁女士建議,如果為了玩和活動,可以試著租地,但要是為了吃蔬菜,還是算了。
雖然種的這點菜只是杯水車薪,平時吃菜大部分還是要買,但梁女士覺得,租地種菜本身就是圖個樂,「放假時孩子有時間,帶上老人、孩子去地裡拔菜,他們都很開心,有時菜多,分送給鄰居、朋友時,都挺高興。」而且梁女士覺得讓孩子「勞動一下,吸吸地氣」,對於孩子也很有益處,「原來不知道菜都怎麼長的,生長周期啥的,現在自己種的這些基本都知道了」。
3 農場的投入和收益
據萬合開心農場的經營者李興旺介紹,這個農場從去年五月份開始建設,建魚塘、打井、鋪設地下水管、架電線、蓋房子、購買生產資料等已經投資100多萬元,目前還處於投資階段。如果僅考慮農場土地認養的這部分,今年也獲得了一定效益。從成本上來說,每年每畝地的租金是900元,農場還長期僱傭四五位農民來管理菜地,每人每天的工資是四五十元。除此之外,平時還會有水費的支出。而人們認養土地的租金是主要的收入,從中除去這些成本,今年農場土地認養部分也有一定的利潤。
談到開心農場的立意,李興旺介紹說,城市裡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希望獲得休閒和娛樂,有一種回歸田園的情結,另外就是食品安全讓人們對買的東西不太放心,吃自己種的菜,會踏實一些。石家莊農村廣播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說,很多家庭都會帶孩子過來種菜,也是想讓孩子從小多接觸自然,在勞動中增加一些農業知識,因為孩子從小在城市長大,遠離土地,就會「五穀不分」,缺少常識。
正因為市民對於這種休閒娛樂方式存在需求,農場的經營者們對這個市場比較看好。農村廣播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認為,目前來看,這個市場很大,已有不少農場主把朋友介紹過來租地、採摘,所以農場打算來年再擴大開心農場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