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天,閒著無聊,就打開了某寶。
隨手刷過去,一連串的都是茶葉。
順手點了一個產品,發現正在直播,就點了進去。
一點開,幾個字眼,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頭採銀針,出朱古力香……
當時腦海中就是一頓吐槽的話,什麼朱古力香,分明就是異味雜味。
給它換個名稱,就以為可以瞞天過海了?
咱們的茶友,個個都是辨茶高手,不會輕易上當。
不過總是有新茶友會上了他們的當。
那今天便來聊一聊,那些不屬於白茶的氣味。
這朱古力味,我們還可以叫它的別稱,可可粉味,巧克力味。
除了這兩種味道之外,與朱古力味齊名的,還有梅子味。
這兩種氣味,出現的次數太頻繁了。
有的茶掌柜會說,帶著這樣氣味的白茶是高等級的茶葉。
其實,這只不過是信口雌黃的,胡說八道罷了。
《2》
朱古力味和梅子味白茶是什麼?
說句實在話,帶有這兩種氣味的白茶品質不佳。
想來,說這樣的話會遭到不少人的抨擊,但是說實話,做實事一直都是我做人的根本。
故而,這個時候,就該站出來說出事實,品質不好就是不好。
先來聊一聊梅子味。
梅子味,說白了就是酸味。
除了天生自帶酸味物質之外,會生出酸味,在我們固有的認知中,便會認為是發酵後生出的味道。
就像四川那出名的泡菜一樣,將白茶,豇豆,辣椒,生薑等等食材放入缸內醃製起來,在時光中它們會發酵,會呈現出美妙的滋味,那是種酸酸辣辣的,開胃爽口的味道。
提到這些滋味的時候,是不是會覺得生津感十足,是一種味蕾被打開的感覺。
這種酸是一種令人感到舒服的味道,因為這是它應該具有的滋味。
我們都知道泡菜之所以會帶有酸味,是因為它發酵了。
茶葉會帶酸味,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在不正常的情況下,發酵太過頭了,才會帶有酸味,也就是所謂的梅子味。
這裡的不正常的情況,歸根結底是茶葉的含水量超標了。
茶葉中的水分過多,在高溫高溼的環境內,就會誘發生出酸味。
所以說,優質的白茶不應該出現酸味。
白茶中的酸味並不是什麼好聞的味道,也不會是高等級白茶的象徵。
含水量都不符合白茶國標的標準,怎能說是好茶。
再來說一說,朱古力味,它還有個別名,巧克力味。
什麼茶葉會帶有朱古力味呢?
這樣的味道,多出現在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
所以這才有了,開篇提到的帶有朱古力味的頭採米針。
這樣的茶葉並不是好茶的表現,完全是劣質茶的代表。
唯有在此與茶友們分享,遇到這樣茶葉不要掏錢買茶,不然只會買回去一堆劣質茶。
到頭來,茶葉品質不好,還花了大價錢,多冤啊。
《3》
為什麼市面上,總是有很多人說帶有朱古力味,梅子味的是高級白茶?
其實,也很簡單。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還記得之前,有張三說,帶有朱古力味,梅子味的白茶是等級高的象徵。
他還說,有位北方的朋友也這樣認為,說帶有這些氣味的白茶滋味很不錯。
這時,其實是有些心疼張三的那位朋友,心疼他的腸胃。
喝那樣的劣質茶,對身體可有著不小的負擔。
其實說到底,帶有那些味道的白茶,就是含水量超標了,完全沒有價值。
若是不信的話,可以將帶著朱古力味,梅子味的白茶拿去測含水量,結果會告訴你答案。
他們為什麼會一直宣揚帶著這些味道的白茶,是等級高呢?
就是為了給那些劣質茶,一個光鮮的外表,讓其可以儘快出手。
有些茶掌柜自己心中是知曉那些茶葉的品質不佳,但那些都是真金白銀,直接捨棄的話,對於他們來說有些難割捨。
所以,只能硬著頭皮給它穿上皇帝的新裝,糊弄剛入門的茶友。
他們深知那些茶葉幹度不達標,所以他們可能會將其復烘一次。
就是使那些茶葉的幹度達標,再進行售賣。
但是即使它們的含水量達標了,但是那些氣味卻不會消失。
那些味道已經深入茶葉的骨髓,無法消除。
這樣含水量達標,但帶有異味的茶葉,也完全沒有價值,不建議大家購買。
一直認為,花了錢的就是買上好東西的,買些殘次品完全沒有必要。
喝茶,本就是為了健康,若是一款茶無法給我們提供這些的話,那就不必購買。
喝茶,還是要喝好的,不然傷身,還費錢,大可不必。
《4》
面對這茶掌柜的花言巧語,不可輕易相信,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尤其是剛剛入門的新茶友,最是不要上當。
經常可以收到茶友的疑問,他說看了我的文章,從沒說過梅子味是好茶帶有的氣味。
為什麼自己在外邊買的茶葉卻有呢,是茶葉品質不好嗎?
這時只能默默回復兩個字,是的。
剛開始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心疼咱們的茶友。
會在心中埋怨那些昧著良心的茶掌柜,為什麼不能做好茶,為什麼不能賣好茶。
偏偏要賣些劣質茶,來欺騙我們的茶友。
有的人喝茶,就是為了品那股純粹的味道。
如今卻總是整出這些么蛾子,每每這個時候,就會埋怨自己的本事不夠大。
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足以讓更多的人,知道什麼是好茶,什麼是劣質茶。
帶有梅子味,巧克力味的白茶,真的不是等級高的白茶,而是品質不佳,含水量超標的茶葉。
這樣的帶有異味雜味的白茶,發生過度發酵後的白茶。
它除了會生出這些味道以外,我們不知道它還會生出其它物質。
那些物質是否會對身體有害,是否健康,我們不得而知。
畢竟是要喝到肚子裡的,衛生健康是第一位。
茶葉的含水量超標,有兩個原因。
第一,做茶時,沒有烘乾。
第二,儲存不到位。
在儲存的過程中,若是開口沒有密封,水分子可以輕易進入茶葉內部,其它灰塵也可以很簡單地進入,非常不衛生。
而要是存茶的環境髒亂差,潮溼悶熱,那可就太可怕了。
這樣的茶,怎麼保證衛生,怎麼保證乾淨。
這樣的茶,不喝最好。
《5》
梅子本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釀一瓶青梅酒,那股酸甜滋味,滿足了我們的味蕾。
可可粉味,巧克力味,也很美妙。
絲滑的口感,在口中融化,令人歡愉。
單獨將這兩種氣味拎出來,都是好聞的,令人舒服的。
但是當這兩種氣味,與白茶融合在一起,就完全變了樣。
它們不屬於白茶。
若是在白茶中出現的話,就證明著茶葉的品質變差,變成了劣質茶。
可可粉味,巧克力味,梅子味,從來不是什麼高級白茶才會有的香氣。
都不過是概念炒作罷了。
茶友們,要睜著某姿蘭大眼,看清楚呀。
切莫上了茶掌柜的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