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會上作國務院關於減稅降費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今年1月至10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億元。其中提高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優化稅率結構翹尾因素,合計減稅4480.84億元;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人均減稅1786元。
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至13% 交通運輸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降至9%
報告稱,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年明確將製造業等行業16%的增值稅稅率降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10%的增值稅稅率降至9%,相應調整部分貨物服務出口退稅率、購進農產品適用的扣除率等。將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並將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性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10月1日起又進一步將生活性服務業加計抵減比例提高到15%。
報告顯示,4月1日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實施以來,今年4—10月,製造業及批發業增值稅減稅4598.83億元,減稅幅度25.7%。建築業減稅188.19億元,減稅幅度6.2%。交通運輸業減稅35.63億元,減稅幅度7.5%。現代服務業、生活服務業分別減稅321.96億元、134.9億元,減稅幅度分別為12.3%、6.6%。隨著10月1日生活服務業加計抵減比例進一步由10%提高15%等政策實施,生活服務業減稅規模繼續增加。
全年實現減稅降費數額將超2萬億
報告顯示,1—10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億元,其中減稅16473.26億元,降低社會保險費3215.68億元。全年減稅降費數額將超過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明顯高於世界其他國家。深化增值稅改革後,增值稅高檔稅率由16%下降至13%,在G20國家中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低於一些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
此外,報告提到,堅持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聚焦減輕小微企業稅負。1月1日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以來,截至10月末小微企業減稅1860.89億元,放寬標準後實際享受到企業所得稅減免的納稅人達到468.92萬戶,享受增值稅免稅的小規模納稅人新增402.64萬戶。
報告顯示,民營企業是減稅政策的主要受益者,1—10月,民營企業各項政策合計減稅10511.84億元,佔全部減稅數額的比例達到63.8%。
今年前10月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人均減稅1786元
報告還提到,1—10月,實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稅521.94億元,加上去年10月1日提高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優化稅率結構翹尾因素,合計減稅4480.84億元;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人均減稅1786元,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消費能力。
劉昆在做報告時表示,從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況看,減稅降費實施效果良好,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高,普遍反映今年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力度超出預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措施。據財稅部門測算,減稅降費拉動當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個百分點。當前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減稅降費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吳陽
編輯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