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競璇茶香原創
作者:曾小俠
水仙,武夷巖茶中的當家花旦。
獨特的蘭香、柔醇的湯水,讓它在數千巖茶品種中獨樹一幟。尤其是高樅、老樅水仙的豐富內涵更是深得老茶客喜愛。
但時下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巖茶論壇、貼吧,還是電商的某寶等,老樅水仙,甚至百年老樅浮現在屏幕上的概率都遠大於高樅水仙。
咋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仔細想來卻不太對勁
emmm....武夷山高樅水仙樹比老樅多不少,百年老樅更是到了屈指可數的地步
這些矛盾只能印證一個論斷,眾多商家用老樅水仙的價格,把巖茶高樅當更高級的水仙出售。
(一)
用茶樹樹齡辯巖茶水仙階層?有人說,區分巖茶普通水仙,高樅、老樅和百年老樅當然簡單
不就是從茶樹樹齡上分辨嘛,大於30年的是高樅,達到60年以上的是..........
不,不,不。這種學術上的東西對於茶客們的實際判斷是沒啥用處的
曾小俠要說的是,如何儘量從巖茶水仙品鑑中分辨老樅和高樅,那百年老樅呢?
巖茶百年老樅茶樹在武夷山的數目非常稀少,而且茶葉價格高昂,不是一般茶客能長期當口糧的茶飲
小俠建議這個坑又多又深的地方最好別去,先努力把巖茶高樅水仙和老樅水仙辨認清楚唄!
(一)
巖茶水仙高樅和老樅相差30載的光陰區別1、老樅水仙條索更顯粗壯
更長時間的積累,使得老樅水仙在春季發芽時,葉片較高樅更為粗大,反應在精茶條索上也是如此
這樣富有內涵的巖茶,制茶師傅往往想將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
焙火時文火慢燉至中高火,經過多次焙火翻動,造成條索斷碎偏多
不過仔細在茶幹中尋找,還是能在當中找到一根完整的條索進行對比觀察。
2、老樅水仙樅味更顯厚重,沉穩
不同山場和工藝製作出來的巖茶樅味略有不同
具體來說有青苔味、糙米味、木質香味等,不過這並不是用來區分高樅和老樅的特徵
不管哪種特色的樅味,在衝泡中老樅的樅香味都顯得無比的厚重,深沉
每一泡之間樅香味都能準時出現在你的口腔和鼻腔中,而且樅香和花香轉換靈活。
蓋碗上,湯水中,杯底,葉底這種厚重的樅香從不會缺位
而高樅的內功修煉還是差了些許,導致香氣較為單一,樅香飄忽不定,時強時弱。
3、老樅水仙茶湯醇厚度更高,也更柔和
正所謂最醇不過水仙, 作為巖茶水仙的高級代表
老樅水仙會將湯水的醇厚、柔和度發揮到極致
正常的衝泡中,老樅頭幾泡的湯水膠質感明顯,看著茶湯倒入杯中都能感覺到明顯的流動阻力
細品一口,整個舌頭有像被熱果凍包圍的感覺,甚至覺得咽下肚子的是糊而不是水,同時回甘也非常迅速。
這方面巖茶高樅水仙就像一個剛剛晉級的年輕教授,經驗等各方面和老教授都難以比肩。
4、老樅水仙耐泡度更好
半個多世紀積累的豐富內質,可不是數碗沸水就能將其釋放殆盡
無論正巖、半巖或高山茶區的老樅水仙,標準的蓋碗衝泡手法,至少8-10泡以上才會略顯水味。
同等條件下,這比巖茶高樅水仙要多2泡左右。
5、老樅水仙的葉底纖維性更強
由於巖茶老樅水仙樹齡大,纖維性比高樅強,葉底打開後可見其更多更粗的葉脈纖維。
(二)
綜合看來,判別巖茶高樅水仙和老樅水仙重在樅味的厚重穩定度,和湯水的稠厚柔和度的對比
而不是樅味味道的一些差別
同時還可以藉助條索,葉底,耐泡度輔助判斷。
不過在這些之前還要你具備一定的巖茶品茶基本功
如果暫時不具備,那就繼續關注我們吧,以後會詳細與您講解。
(三)
好啦,今天說到這,如果您有更多茶葉新知識,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喜歡我的文章除了點讚收藏轉發,也別忘了手動關注我的百家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