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語言簡潔明快,思想深廣博大,內容包羅萬象。如同每一部文學作品一樣,《詩經》中也少不了以愛情為主題的詩作。
《詩經》中的愛情,有苦苦的單戀,如《國風·周南·漢廣》,作者無奈地感嘆「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有兩情相悅的甜蜜,如《國風·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有至死不渝的摯愛,如《國風·鄘風·柏舟》,女子發下誓言,「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
而《詩經》中意境最美的相思詩,只怕非《國風·秦風·蒹葭》莫屬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邊的蘆葦青翠蒼蒼,清晨的露珠凝結成霜。我心上的人在哪裡?她就在那河水的另一方。我要逆著流水去找她,但是道路險阻又漫長;我順著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就在那水中央。
河邊的蘆葦密麻麻,清晨的露珠還沒幹。我心上的人兒在哪裡?她就在河岸的那一邊。我要逆著流水去找她,但是道路險阻難登攀;我要順著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就在那水中灘。
河邊的蘆葦茂盛葳蕤,清晨的露珠還掛在上面。我心上的人兒在哪裡?她就在河岸的那一頭。我要逆著流水去找她,但是道路險阻難到達;我要順著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就在那水中小沙洲。
這首《蒹葭》,是《詩經》中最著名的詩篇之一,也堪稱《詩經》中意境最美的相思詩。開頭八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更是美到讓人驚豔。深秋的清晨,一個男子坐在河邊,思念著自己的意中人,他的眼前,是美麗的秋景,鬱鬱蒼蒼的蘆葦上,還掛著晶瑩剔透的露珠,河面上一片霧氣茫茫。這悽美的秋景,更好的襯託出了男子在思念意中人時的孤獨和寂寞。
孤獨和寂寞,更是讓男子迫不及待的想去找自己的意中人,可是,他卻面臨著層層的艱難險阻。這位「伊人」,成為男子心中美麗的影像,求之不得,舍之不可。
曾有人感嘆,「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誠然如此,古人寫相思的詩句甚多,最著名的比如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雖然也是千古佳作,但比之《蒹葭》,少了一絲含蓄,少了一絲唯美的意境。
《蒹葭》,有一種空靈的美。三順個人認為,只有白居易的《花非花》,堪與之相比:「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同樣的空靈之美,同樣的如夢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