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魚兒的珊瑚生態缸,還算是完美的嗎?

2020-12-11 愛寵的冬天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在日常生活富足的情況下,許多家庭也養起來了觀賞魚,魚缸中的裝飾也是各有千秋,水草缸、石頭缸、海景缸等等。而珊瑚缸也是非常美麗的,但是如果珊瑚缸中缺少魚兒還會美麗嗎?

一個美麗的珊瑚缸缺少了魚類就如同百花盛開的田野間沒有了飛鳥、昆蟲、走獸一般的沉寂。無論是可以隨著水流漂動的軟體珊瑚,還是外表堅固只會伸出觸手的硬骨珊瑚,縱然絢麗多姿,它們都缺乏了一種靈動的美感,看久了必然令人審美疲勞。如今一些資深的珊瑚玩家雖然已經掌握較為成熟的珊瑚飼養技術,卻逐漸遺忘了海水缸中真正的靈魂,有的甚至將魚類排除在了珊瑚缸之外。

眾所周知,成功飼養珊瑚最重要的兩點是保持潔淨的水質和防止其他生物對其脆弱的軟組織和水螅體進行啃咬。正是基於這兩點,一些珊瑚愛好者主張在珊瑚缸中儘可能少地飼養魚類。因為魚類和餵養它們的食物持續汙染缸內的水質,使得缸內營養物質不斷堆積;有的魚種還會啄咬甚至吃掉整個珊瑚。

其實,以現在的飼養技術,這兩點並非不可控制。

1、在一個完善的海水系統內,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一樣是會不斷被消耗的,控制營養鹽在一個正確的範圍之內便可保持缸內水質的優良,何況珊瑚同樣需要一定的營養鹽,尤其是軟珊瑚和大水螅體硬骨珊瑚。如果這些珊瑚缺少了營養鹽的供給,它們的狀態會變得很差:色彩暗淡,軟組織瘦弱。硬骨珊瑚則喜較為純淨的水質,但同樣不可以完全沒有營養鹽。

2、有很多魚類有危害珊瑚的天性,也有很多魚類可以在珊瑚缸內起到積極的作用。譬如一些魚類會不停地在珊瑚和活石間捕食可能危害珊瑚的害蟲和螺類,有的會啃食附著在各個角落的藻類,有的會不時地翻動底沙以防止掉落的食物和糞便在角落裡形成滋生細菌的死角,有的還會和珊瑚產生互利的共生關係等。

一個完美的珊瑚生態缸應該是魚與珊瑚可以兼得,從生態的角度上可以保持相對的平衡,這樣既有靜態美又有動態美的海底景象才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區別於水草生態缸,從一般意義而言,水陸生態缸可以定義為植物缸,只不過是增加了水域養一些水生動物而已。但是,隨著造景理念以及技藝不斷改進,水陸生態缸已經不僅僅是常規意義上的水陸缸,而是延伸出各種不同的類型,在過濾的設計以及水路的設計上,也開始變得趨於複雜和精細化。
  • 城市綠化「生態缸」造景欣賞(美圖集)
    :花開的時間邀一群蜂蝶共鳴砸不破蒼茫又何懼桑海飲一場豪酒灑幾分人生歲月靜好的時候驚一絲波瀾掛在眉間沉澱心海喚一份記憶的殤長嘯一聲不辭山長不惑水遠不隨無由的風寂……生態缸是城市綠化中的新鮮事物,特別各地開發海洋館,把大海帶入內陸的一種新形勢,而各大城市開發的生態缸海洋館更是吸引大量兒童和家長的參觀,當然,城市綠化先鋒做的只是小生態缸,下面這些生態缸造景,歡迎生態缸愛好者留言交流。
  • 想養好魚就要先養好水,手把手教你建一個「生態缸」
    生長良好的水草,投放並培養硝化細菌,培養一定量的藻類,是形成生態缸的基本要素。特別是水草,越多越密越旺,魚就越不容易生病。此外,保持適宜密度,適量投餌,生化過濾也十分關鍵。生態缸猶如一個「化工廠」,這個「化工廠」能將魚代謝產生的氨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分解成對魚或水草有益的成分,這種能量轉換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生態缸的建立應成為每個養魚人追求的目標。
  • 新手養魚常遇到的幾個坑——生態缸,你就是這麼上當的
    經常接魚友電話:陳哥,你那裡有生態缸嗎?我就心說不妙,又一個魚友被誤導,被套路了。生態缸,一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名詞,尤其是不用換水這句回答,深深地戳中了你的內心。你認為,這就是你要找的水族箱!但是,這就是你走上養魚坎坷路的第一步!
  • 在佔婆島學習潛水,和魚兒在海底珊瑚中捉迷藏
    深潛會有專門工作人員一對一帶你下去,水很清,能看到各種魚兒和珊瑚,很漂亮,記得帶好手機防水袋,方便水下拍照。建議多帶一套衣服和底褲,潛水服漏水,上來後及時衝洗一下然後換下衣服。帶一雙拖鞋,因為前往深潛地點出發的海灘沙子實在是太燙了,容易燙傷腳。出發深潛前,記得提前穿好泳衣
  • 不用花錢,在家也可以製作生態缸,放上小魚7天海底世界一樣美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帶有水,魚,植物,燈光的生態缸越來越走進我們的生活,在這個系統中是一個循環的小世界,綠色植物和燈光小魚之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生態系統,給我們的生活製造出一個生機盎然的景象,那麼我們自己在家應該怎麼製作這樣一個美麗的生態缸呢
  • 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眼樹蓮屬
    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眼樹蓮屬初入雨林-很實用的苔蘚,泥炭蘚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鐵線蕨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沼蘭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推薦植物,大葉蘚屬初入雨林-可愛的蘭花,鎧蘭屬初入雨林-神奇的雨林植物,麗斑蘭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苦苣苔科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石韋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石松屬
  • 廣袤海洋中的珊瑚與魚
    美麗的珊瑚礁吸引著眾多海洋動物在這裡安家落戶,據估計,一個珊瑚礁可以養育著四百多種魚類,在弱肉強食的複雜海洋環境中,魚兒利用珊瑚變色偽裝和躲避捕食,使得自己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在億萬種生物的頑強競爭中,贏得了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生活在熱帶海洋珊瑚叢中的的魚與珊瑚礁也是互相依賴的關係。
  • 前沿造景食蟲植物生態缸
    食蟲植物生態缸 利用的植物主要包括了食蟲植物裡面的瓶子草和毛膏菜 萌植苑主要分享食蟲植物園藝知識大家可以關注我們 相信對大家以後的造景 食蟲植物的養護有非常大的幫助哦食蟲植物生態缸 利用的植物主要包括食蟲植物裡面的捕蠅草 形態各異的捕蠅草 萌植苑主要分享食蟲植物園藝知識大家可以關注我們
  • 開了個2米海水缸,每天看著珊瑚和海水魚都是一種享受!
    各色的珊瑚各自綻放著自己的美。閒暇之餘,看看魚,聽聽水浪衝擊在缸壁,別有一番趣味。珊瑚的美是有限的,少了魚兒的歡躍,那麼海水缸總是生動不起來。於是年後開始請了一些海水魚進缸,總算是接近完美了。草皮珊瑚上的清潔蝦珊瑚上的清潔蝦清潔蝦、美人蝦等。
  • 生態缸就是美!
    給大家介紹一個植物非常豐富的方缸:這個精美生態缸造景缸,你值得擁有!和朋友溝通設計方案時,主要兩個訴求:1)魚缸中間要有一個生機盎然的島嶼,烏龜可以曬背,也可以養一些樹蛙;2)四面都可以欣賞,魚兒可以環繞著小島群遊
  • 【萌藝·故事】魚兒魚兒水中遊
    在進行《魚兒魚兒水中遊》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孩子們想像並模仿小魚遊的形象,這個活動引起了孩子們的強烈興趣。  「一條魚,水裡遊,孤孤單單在發愁。還有其他特別的魚嗎?老師,當然有啦!我們一起去發現吧!   我看到的魚身上都長滿了刺,有的長有的短。它還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圓圓的氣球,好像飛起來一樣。
  • 帶娃夜宿海洋館,和魚兒一起入睡
    那裡有美麗的魚兒,漂亮的珊瑚,可愛的海龜……那你有沒想過,讓孩子在水族館裡過夜?夜宿在海洋館裡,早晨醒來一睜眼,看到魚兒在你頭上遊來遊去,是不是覺得很夢幻呢?  現在夜宿海洋館、博物館、動物園等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父母親子旅行中的一站。
  • 「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來了」深圳梅沙海洋生態漸恢復
    楊旭聰表示,這勾起了他們對小時候海底珊瑚群的回憶,讓他們萌發了保護珊瑚的想法。潛水員志願者珊瑚種植進行中。受訪者供圖隨著深入的接觸,鯊哥團隊發現了只是保護的話,珊瑚的自然生長速度追不上自然退化,便轉變想法——通過人工種植培育珊瑚。
  • 「完美的熱風暴」造成2016年大堡礁珊瑚嚴重白化
    澳大利亞大堡礁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發生了大片珊瑚白化。海水溫度上升一直被認為是致使珊瑚白化的原因,但僅僅這點不能說明白化為何如此嚴重。 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海洋環境的一種「完美熱風暴」導致了2016年大堡礁珊瑚大規模白化。
  • 力爭上遊的魚兒
    上遊緊挨著壩體的地方有一個淺坑,約莫十公分水量。魚兒相互傾軋,激烈地攪動著殘存的一點水量。河底淤泥泛起,渾濁不堪。有些已經掛了,翻躺著,透著星星點點的白(請見下圖)。
  • 養花秘籍:VOL.10|保姆級植物生態缸DIY教程,教你把熱帶雨林搬回家!
    昨天早上坐地鐵的時候閒著沒事刷朋友圈,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東北老朋友「門門」發了這樣一張圖,當時扶杆犯困的小值君猛地一個激靈,我知道養花秘籍的第10篇,要帶你們挖點什麼寶了——食蟲植物生態缸!看著這一桌的食蟲植物生態缸,宛如一個個迷你的熱帶雨林,最適合擺在客廳電視旁或者書房的桌子一角,閒的時候靜靜觀賞,偶爾還有植物大戰飛蟲的好戲可看。植物生態缸有啥優點?
  • 《深海水族館》:下輩子,我是一隻小丑魚,活在絢麗的珊瑚裡
    玩家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戳屏幕,產生紅心(也就是生命值)來解鎖新的珊瑚和魚兒。聽起來感覺又是一款《菇菇實驗室》?然而這個遊戲可是沒有進度重置的功能的哦。有多達40種珊瑚和40種魚兒可以解鎖!有嬌小型的小丑魚、蝦虎魚,更有海馬、河豚,甚至是圖標中那隻巨大的藍鯨。恩,還有一條由像素組成的翻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