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聯手屈臣氏 斥資6億進軍粵港澳:「盲目擴張」?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近日,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組建合營公司「百佳永輝」。新公司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內地超市業務,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三方持有股權比例分別為50%、40%、10%。

  百佳超市為李嘉誠旗下產業,在廣東、香港、澳門有超過300家門店。百佳超市與惠康超市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共約佔據香港80%的市場。1984年,百佳成為首家登陸中國的外資零售商,目前在廣東省有50餘家分店。根據官網資料,這些門店分布在深圳、廣州、東莞、珠海、江門、佛山等七個城市。

  新零售行業分析師王利陽告訴時間財經,這無疑是一次優勢互補的合作。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此次合作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

  各取所需

  根據合作協議,此次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所有門店均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這意味著,廣東省內的永輝超市紅標店、綠標店、百佳中國所有店型店名,將同步變更為「百佳永輝」,初期預計將有70餘家門店。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未來開店速度應該會更快,第一個目標是快速達到年銷售100億元人民幣。

  從合作方案來看,王利陽認為這次合作的主要推動者應該是永輝。作為目前國內增速最快的商超(過去8年複合增長率達26%),永輝最近幾年一直處於高速擴張的狀態,試圖與高鑫零售(大潤發和法國歐尚的上市母體)爭奪第一商超的寶座。

  截至2018年上半年,永輝門店總數已達到952家,其中15%的門店共計143家,都是今年上半年新開,其中43家紅綠標、20家超級物種和80家永輝生活店。

  合資公司成立之後,如果以張軒寧所預計的年銷售100億人民幣為基礎,以永輝2018年的開店的速度推算,那麼有可能在未來兩年內營收超越高鑫零售。如果整合及自身業務發展順利,則淨利潤最快有可能在2018財年超越高鑫零售。

  永輝的廣東門店數僅48家(包括13家紅標店、5家綠標店、21家永輝生活、9家超級物種),僅佔門店總量的5%。相對在福建、北京、安徽、重慶等市場的發展而言,永輝在廣東市場的發展是比較薄弱的。百佳超級在廣東省內共有56家分店,藉助百佳在廣東市場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可以彌補此前永輝在廣東的市場份額缺失。

  這些都是眼前的好處。長遠的好處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百佳超市的根基在香港澳門地區,在粵港澳門店數超過300家,供應鏈遍及全球,是永輝快速開拓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最好選擇。

  另外,百佳從2013年傳出尋求出售的消息後,在內地市場業務逐步收縮,2014年9月退出雲南,2016年3月退出成都,將業務收縮到以廣東為主的南中國區,營業表現並不亮眼。

  目前百佳雖然在廣東市場還有一定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但在生鮮、水產、蔬果方面的經營能力不如永輝。二者合作後,可以藉助永輝和騰訊在供應鏈、門店、數位化等方面的優勢進行整合和改造。

  騰訊在此次合作中獲得好處,除了未來可以擴大廣東地區智慧零售技術輸出,及通過提高門店效率獲得更多股權收益,更多的其實是遠期的。

  2016年8月,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拿下首批香港儲蓄支付工具牌照後,便在香港展開了行動支付爭奪大戰。為吸引香港人扔掉信用卡和八達通,雙方燒掉了大筆資金。

  目前,微信支付已經覆蓋香港主流的大型商場及連鎖品牌,其中包括海洋公園、莎莎、卓悅、周大福等各大品牌連鎖店,但唯獨在2018年3月被支付寶搶走了與李嘉誠手下產業合作的機會,這讓支付寶迅速佔領了更多香港用戶的日常消費場景,這成為騰訊一大心病。

  這一次的三方合作,也許會在未來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之後,為騰訊與李嘉誠手下產業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但王利陽認為,在這次合作中騰訊更多的是跟隨的角色。雖然外界一直將騰訊當作阿里在新零售方面的對手,騰訊和阿里的基因不同,電商、零售是阿里的根本,而社交和技術是騰訊的根本。在新零售布局上,阿里掌握著更多的主動性。

  換句話來說,騰訊不如阿里那麼懂商業,少了很多主導的可能性。相比阿里在銀泰商業等新零售案例中的主導推進,騰訊更多的是技術支持的角色。馬化騰在10月31日發出的公開信中也明確說明,騰訊並不是要到各行各業的跑道上去賽跑爭冠軍,而是要立足做好『助手』,幫助實體產業在各自的賽道上成長出更多的世界冠軍。

  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與阿里和三江購物等商超的合作案例不同,百佳、永輝及騰訊此次採用的合作方式是合營也就是工商註冊一個新公司的形式,而不是永輝直接入股百佳或收購百佳。

  10月24日永輝發布公告,稱永輝將其持有100%廣東永輝股權及100%深圳永輝出資置入合資公司,估值 6.23億元,佔股 50%;百佳中國則置入96.67%廣州百佳股權及現金 1899萬元,估值5.02億元,合計佔股 40%;騰訊以現金1.25億元增資,佔比10%。

  新公司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永輝超市有權委派3名董事,百佳中國有權委派2名董事,騰訊有權委派1名董事。董事會設一名董事長,由永輝超市委派的董事擔任。

  相比而言,合營並不是一種較穩定的合作關係,此前就有不少合營失敗的案例。與此次三方合作性質比較類似的是騰訊、百度、萬達合資的公司「騰百萬」。2014 年,騰訊、百度、萬達合資成立了一家名為「飛凡」的電商平臺,總投資 50 萬,萬達持股70%,騰訊和百度各持 15%。這也被外界稱為「騰百萬」,當時的口號喊得很響亮,稱 5 年內要投資 200 億元,打造全球最大的 O2O 電商公司。但「騰百萬」只經歷了短短兩年時間就解散,三家貌合神離,缺乏合作基礎被認為是導致散夥的主要原因。

  騰訊作為「騰百萬」的參與者,不可能不知道合營的風險,為何這次最終百佳、永輝、騰訊三方還是選擇合營呢?

  永輝10月24日的公告中披露了合作的廣東三家百佳公司的經營情況,2018年上半年,廣州百佳淨利潤412.2萬,江門百佳淨利潤6.7萬,東莞國貿則虧損284.1萬。三家淨利潤總和134.8萬。百佳經營情況並不樂觀,並不算特別優質的收購或入股標的。

  另外,目前收購還涉及審批時間過長的問題。2016年11月,阿里宣布將以21.5億元入股三江購物,佔股32%。但由於阿里持股突破30%上線,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阿里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觸發要約收購義務,需要等待監管層的審批。過去一年多裡,審批批文遲遲沒下發,導致阿里資金無法到達三江帳戶。直到今年8月,審批才真正完成。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選擇合營的主要原因也許在於永輝現金流不足。

  永輝超市2018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當期淨額為13.08億元,同比下滑49.79%。對於該數據變動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本期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增加及新開業門店支付的各項費用增加所致。」

  與此同時,永輝超市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103.8%至2.08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則由-1.75億元增長至-12.06億元,漲幅達590.59%。現金流量表中三項核心數據同時走低,這是零售市場在外部資本大規模介入下,流量與渠道成本推高的同時,永輝超市跑馬圈地擴張後必須面對的境況。

  一方面自2017年以來,該公司新增門店總數幾乎等於中國商超TOP10其餘9家公司新增門店總和。這也導致除巨額的費用支出外,管理和人才的成本水漲船高;另一方面,該公司對標世界供應鏈標杆巨頭SYSCO(SYY.N)布局的生鮮供應鏈,付出的成本亦不容小覷。業內專業人士分析認為,永輝超市現金流逐漸吃緊狀態恐將持續。

  

(文章來源:北京時間)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牛奶公司57億入股永輝超市 永輝將借道進軍國際
    牛奶公司57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成第二大股東,引發零售業震動。永輝想借道進軍國際,而泛亞零售巨頭「牛奶」此舉也意圖明顯,它將開放採購供應鏈,使國外優質產品進入永輝門店。這樣的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各取所需。
  • 屈臣氏集團拉騰訊進朋友圈,百佳、永輝超市70多家門店將更名!
    儘管此前已聯手阿里巴巴組建港版支付寶Alipay香港合資公司,但這並不妨礙屈臣氏將騰訊也拉進朋友圈。「百佳和騰訊以及永輝是很有緣分的。我第一次見張總就一拍即合。張總是一個實業家,大家用很務實的態度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就做成了一個合營公司。」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告訴南都記者。
  • 超市周報:永輝、騰訊及屈臣氏聯手 麥德龍售中國業務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10.22-10.28),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發布;屈臣氏、永輝及騰訊組團打造「百佳永輝」; 步步高回歸零售,王填重掌步步高商業CEO;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誰會是接盤俠……
  • 爭奪屈臣氏,騰訊、阿里想得到什麼?-虎嗅網
    北京時間3月20日上午消息,據彭博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在內的一個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知情人士稱,淡馬錫尋求通過出售所持屈臣氏約10%股份獲得大約30億美元資金,而騰訊可能會聯手一些投資基金共同對屈臣氏的股份發起收購,並且,這些股份也吸引了阿里的興趣。
  • 「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6月15日在廣州開業
    6月15日,由永輝超市、屈臣氏集團和騰訊三方聯手打造的「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在廣州花都區開業,這也是繼去年10月三方宣布成立合營公司後開出的首家全新門店,標誌著新成立的百佳永輝合營公司正式邁向市場。
  • 屈臣氏賣身,騰訊阿里瘋搶
    曾經,每位走進屈臣氏門店的顧客可能都受到過熱情「歡迎」:被導購們拉著推薦、試用,直到產生了應激反應——繞行。最近,這家並不年輕的連鎖店反而被大佬們捧在手心。據彭博社報導,屈臣氏股東淡馬錫考慮作價30億美元出售手中持有的10%股份,吸引了騰訊和阿里競購。
  • 斥資近57億包攬定增股 牛奶國際成永輝超市二當家
    原標題:斥資近57億包攬定增股 牛奶國際成永輝超市二當家   ⊙記者 覃秘 ○編輯 吳正懿   受經濟環境影響及電商的衝擊,傳統零售業目前尚處於「冬天」,永輝超市卻將從海外戰略投資者手中拿到近57億元的現金。有了這筆巨資的支持,公司規劃中的快速擴店、電商平臺及行業併購等一系列逆周期擴張活動,都有了更多的機會。
  • 屈臣氏值得阿里和騰訊重金爭搶嗎?
    外部調整方面,屈臣氏也在不斷嘗試各種自救的方式:如與小米合作,引入小米產品進入門店意圖引流;進駐餓了麼外賣平臺,通過餓了麼為消費者提供「線上下單1小時閃電送」的購物體驗;與永輝及騰訊組建合營公司 「百佳永輝」;旗下子品牌「Watsons+」與網易嚴選聯名開線下店等。
  • 零售周報: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 永輝、騰訊、屈臣氏牽手
    合資公司將對永輝超市及百佳中國於中國廣東省內的超級市場業務進行整合,以期進一步提高相關業務與資產的運營能力,為各方共同獲取更大商業利益。合資公司旗下所有店鋪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其中,永輝超市有權委派3名董事,百佳中國有權委派2名董事,騰訊有權委派1名董事。董事會設一名董事長,由永輝超市委派的董事擔任。
  • 估值250億美金的屈臣氏是如何煉成的?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屈臣氏這一員和黃系的主力「大將」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490億港元(合192億美元),同比增長4%,而2013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757.6億港元(     近日,據香港明報報導,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集團(以下簡稱和黃)旗下的
  • 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 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
    經歷股票大跌、外部質疑後的騰訊,在進行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後,再度攜手永輝往零售棋盤上「落子」。   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市,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
  •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內地超市業務,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三方持有股權比例分別為50%、40%、10%。百佳超市歸屬李嘉誠的產業,為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
  • 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虎嗅網
    今天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市,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北方的朋友可能對百佳比較陌生,簡單介紹下,百佳超市是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
  • 永輝超市:另類擴張亟待收場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永輝超市(601933.SH)的發展以新店增加速度劃分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2015年以前為低速擴張期,大中型連鎖超市由上市初的135家增加至270家,數量恰好翻一倍;2016年和2017年為中速擴張期,門店數分別為319家和401家;2017年以後為高速擴張期,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門店數量達到938
  • 劉國梁下海經商 斥資500億打造體育特色小鎮
    11月6日,劉國梁高調宣布,自己與奧運冠軍王楠夫婦攜手下海經商,進軍體育小鎮;一起斥資500億打造威海體育產業特色小鎮。劉國梁從曾經的「不懂球的官員」到下海經商,邁出了轉型的重要一步。隨後合作方雅居樂官方,也宣布消息:雅居樂聯手劉國梁以及王楠夫婦,與威海市南海新區籤訂協議,斥資500億打造體育特色小鎮。據消息,劉國梁下海經商早有徵兆,細心的網友發現中國乒協副主席的名單上已經沒有了劉國梁的名字。今年6月20日,國乒管理模式將進行改革,不再設總、主教練崗位設置,原國乒總教練劉國梁擔任中國桌球協會副主席,成為第19位乒協副主席。
  • 今日盤點:永輝超市、百佳中國聯手騰訊合資成立「百佳永輝」
    1、永輝超市、百佳中國聯手騰訊合資成立「百佳永輝」10月25日消息,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永輝超市、百佳中國和騰訊擬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並將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中國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和部分現金置入合資公司。
  • 屈臣氏遭本土企業及外來掘金者瘋狂圍剿 誰來拯救?
    圍剿屈臣氏  江湖就是這樣,有坐上龍椅長期雄霸一方的霸主,就有試圖不斷擴張領土取而代之的大俠,針鋒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相對,有些戰爭從企業創立,就點燃了導火線。  文/本刊記者?張冉雨  最近屈臣氏貌似不太好過,繼以中國香港地區為大本營的市場,被「死對頭」萬寧超越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對手都試圖蠶食其商業版圖。
  • 百佳和永輝超市業務將整合
    摘要 據「永輝超市」公告顯示,合營公司擁有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永輝超市百佳出資股權的價值分別為6.22億元5.02億元;此外,合營公司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其中,永輝超市有權委派3名董事
  • 屈臣氏預計2018年擴張店鋪至3800家 零售總額達到230億
    在實體零售不景氣的情況下,2016年上半年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中國區營收同比下降了4%,可比店鋪上半年營業額下滑8.5%。即便如此,屈臣氏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仍會保持擴張。   8月19日,在一年一度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Health Wellness Beauty Award)現場,屈臣氏中國總部行政總裁羅敬仁(Mr. Christian Nothhaft)演講時表示,中國是屈臣氏最重要增長的來源。   因此,未來屈臣氏將會在中國繼續開店,預計到2018年屈臣氏中國的店鋪總數將由目前的2662家擴張到3800家,覆蓋全國超過520個城市。
  • 全國首家「百佳永輝Bravo」超市開業 2019計劃拓店13家
    6月15日,由永輝超市、屈臣氏集團和騰訊三方聯手打造的「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在廣州花都區開業,這也是繼去年10月三方宣布成立合營公司後開出的首家全新門店,同時也標誌著新成立的百佳永輝合營公司正式邁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