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 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

2020-12-17 贏商網

  經歷股票大跌、外部質疑後的騰訊,在進行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後,再度攜手永輝往零售棋盤上「落子」。

  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市,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

  北方的朋友可能對百佳比較陌生,簡單介紹下,百佳超市是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李嘉誠曾想出售百佳,卻因價格未達預期,而沒將它賣出去。

  此次,三方聯手成立合資公司,給人一種「強強聯手」的感覺,不過換個角度觀察,我們也能看到李嘉誠的「長和」是在曲線脫手百佳超市的大陸業務。

  百佳,請換上永輝、騰訊的「馬甲」

  10月24日,永輝已經發布了相關公告。

  永輝將其持有100%廣東永輝股權及100%深圳永輝出資置入合資公司,估值 6.23億元,佔股 50%;百佳中國則置入96.67%廣州百佳股權及現金 1899萬元,估值5.02億元,合計佔股 40%;騰訊以現金1.25億元增資,佔比 10%。

(新公司股權情況)

  新公司將由獨立團隊日常管理營運。具體業務方面,永輝和屈臣氏集團將會分別把旗下廣東地區「Bravo永輝超市」業務、旗下中國「百佳」與中國「TASTE」品牌,共計70餘間門店注入「百佳永輝」新公司,未來所有店鋪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

  新公司董事會由 6 名董事組成,永輝超市有權委派 3 名董事,百佳中國有權委派 2 名董事,騰訊有權委派 1 名董事。董事會設一名董事長,由永輝超市委派的董事擔任。

  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國貿三家公司的法人均為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倪文玲,虎嗅·高街高參查詢啟信寶顯示,在倪文玲名下有6家百佳品牌相關公司,其中四川百佳、武漢百佳、上海百佳三家都是已註銷的狀態。

  這意味著,百佳在大陸的業務僅剩廣東三家公司,這次合作後,大陸的百佳超市品牌將全部變成「百佳永輝」。

  看似一場三方力量的聯手:兩家老的零售公司把廣東業務裝進了新公司,而一家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在做科技賦能零售的裝飾,但單從百佳角度來看,就猶如換上了永輝與騰訊編織的「馬甲」(此前,雙方合作已有「衛星倉」項目)——智慧零售,期待著煥發新春。

  百佳心酸史:李嘉誠想賣,卻沒賣掉

  說多了,都是淚——李氏家族早就不想要百佳了。

  1984年,百佳超市進入深圳蛇口,開設了內地首家超市門店,成為首家登陸內地的外資零售商。要知道,蛇口工業區正是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園區。藉助李嘉誠的背景,百佳超市坐擁各種資源,讓同行難以望其項背,但百佳在內地卻一直水土不服。

  例如上海市場。1994年10月份,百佳超市在上海開設了首家門店,定位中高端超市,但是2000年年初,百佳超市卻將14家門店以「一元錢」的價格轉給了頂頂鮮超市;2006年年底,百佳超市捲土重來,首次在楊浦區國和路開出大賣場業態,然而兩年後,百佳超市國和購物廣場又悄然停業; 2011年年初,百佳重新規劃,以高端超市TASTE品牌在上海古北地區新開一家門店,但是最終在2012年5月份還是沒能逃出關店的命運。

  百佳在上海的「三進三出」,正是百佳在中國發展坎坷的縮影。最初百佳超市以小型門店切入市場,90年代開始逐漸加大門店面積,在1999年增加了10000平方米的大賣場業態。而在90年代,外資的大潤發、家樂福、沃爾瑪,本土的永輝、物美都是靠大賣場快速跑馬圈地,百佳在學習調整,但晚了。

  這與百佳的基因有關。香港地方不大,也使得百佳超市的門店也都是小店,百佳做大型業態的經驗不足,而且在香港,百佳與惠康兩個品牌近乎壟斷,經營壓力比不上內外資混戰的內地市場。2010年年初,百佳超市曾對外宣布,今後將不再開設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賣場,而將專注於發展5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的超市,回歸自己擅長的小業態。

  大陸市場打不開,電商又在蠶食傳統零售的生存空間,香港市場也已見頂,據香港經濟通通訊社報導,2012年百佳共有345家連鎖門店(內地的62家),不過收益總額為217億港元,僅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的5.5%,加之超市利潤一向不高,李嘉誠有了賣掉百佳的心思。

  2013年7月,華爾街日報爆出了百佳超市尋求出售的消息,當時「和黃」多次否認,但隨後,百佳超市正式由屈臣氏集團業務變更為「和黃」新成立的香港百佳公司(後者仍是屈臣氏的全資子公司),並要求要求員工由屈臣氏轉籤百佳。李嘉誠"甩掉包袱"是無可厚非的,不過他出售百佳,卻被解讀為撤資香港的表現,引發香港朋友們的強烈不滿。

  這場「百佳競購」大戲歷時三個月,2013年10月18日,「和黃」公告稱暫停出售百佳。多家財團出價未達預期,百佳超市出售計劃最終泡湯。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有內部人士稱,「李嘉誠已放話,此事到此為止,現在百佳要繼續加速落實增長策略,尤其是專注於中國內地市場。」

  事實則是百佳在內地市場業務逐步收縮,2014年9月退出雲南,2016年3月退出成都,將業務收縮到以廣東為主的南中國區。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曾認為,百佳在程度孤軍深入,門店最多時只有6家,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採購話語權並未掌握在自己手裡,「退出成都的真正原因是虧損嚴重」。

  昨日永輝的公告中披露了三家百佳公司的經營情況,2018年上半年,廣州百佳淨利潤412.2萬,江門百佳淨利潤6.7萬,東莞國貿則虧損284.1萬。對於屈臣氏集團而言,百佳的大陸業務已是雞肋。

  百佳、永輝、騰訊,如何各取所需

  深圳是百佳登陸的第一站,臨近香港,外籍人士也多,跟香港的生活習慣比較接近。目前百佳在廣東有50餘家門店,分布在江門、佛山、深圳、中山、廣州、珠海、東莞等七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也是騰訊的大本營,而廣東省自然是騰訊必須深耕的地盤,目前已有多個廣東地區市政府與騰訊籤署「智慧城市」方面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參與合資,是騰訊對本地零售的進一步滲透。從地理位置看,三方一拍即合。與百佳、永輝合資深度捆綁落地智慧零售,也符合騰訊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的方向。

  對於合資公司的發展,在此次發布會上,永輝和屈臣氏都提到會很快開新店,並先做穩廣東市場。

  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表示,「先把兩家超市的品牌前端先做融合,然後做中後臺的結合,廣東省區有 1 億多人口,我們兩家合併完之後有 70 來家店,未來開店的速度應該會更快,第一個目標我們先快速達到年銷售 100 億人民幣,第二個目標加上中後臺的賦能,做深做透。」 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也稱,「合營公司目標是做到廣東省最完善,最快速生長的超市。」

  在業務方面,永輝已與騰訊在門店選址、大數據營銷、數位化改造、線上商城搭建、到家場景挖掘等各個方面進行嘗試。今年1月,家樂福就宣布和騰訊、永輝籤訂初步的股權投資意向書,5月在上海開出了自己的首家智慧門店「Le Marche」, 此次三方合作,也是騰訊、永輝智慧零售的再一次輸出。「雲」業務,則是騰訊和永輝都想做出成績的版塊,如此編織的「馬甲」才更牢固。

  張軒寧還提到這次也是永輝在中國零售市場的一次橫向區域合作,永輝有許多農產品產地直採,可以提供安全、健康、高性價比的食物,提供安全、健康、高性價比生鮮食品。百佳則有很多獨有創新的商品,會帶來更多廣東地區的用戶。

  「供應鏈的商品分核心商品、基礎商品和創新的商品,核心商品融合量越大,它的供應鏈點對點,每一個交互環節都可以效率得到提升。」張軒寧表示。

  此外,組建合資公司,永輝股權最多,董事長也由永輝委派,經營重任自然要永輝多分擔。騰訊則繼續延續不佔主導,少量入股的作風,智慧零售定位「工具箱」,重點還是在營銷端,用自己的技術工具盤活線下門店,將自己的業務變現。

  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副總經理田江雪表示:「騰訊還是希望深入利用七大數位化工具,從公眾號、小程序、支付、雲到社交廣告能夠綜合幫助零售商打造新一代的零售體驗,攏聚線上全渠道的流量資源,同時實現用數據化更好地驅動決策,驅動運營。」

  如此看來,故事的開始已經勾勒了「宏偉藍圖」,但結局真如想像的那麼美好麼?比不上「騰百萬」的高大上,但三方散夥的殘局還歷歷在目,祝願此次新婚三方「修得共枕眠」。

本文轉載來自:虎嗅.高街高參 範向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虎嗅網
    李嘉誠曾想出售百佳,卻因價格未達預期,而沒將它賣出去。此次,三方聯手成立合資公司,給人一種「強強聯手」的感覺,不過換個角度觀察,我們也能看到李嘉誠的「長和」是在曲線脫手百佳超市的大陸業務。百佳,請換上永輝、騰訊的「馬甲」昨天,永輝已經發布了相關公告。
  • 李嘉誠旗下百佳加入永輝騰訊朋友圈 三方聯手整合廣東超市業務
    作為騰訊智慧零售戰略的線下平臺企業,永輝超市(601933)與騰訊的合作一向頻繁深入,不過這次雙方的合作還帶上了李嘉誠的百佳中國。10月24日晚間,永輝超市公告披露,永輝超市、百佳中國和騰訊擬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並將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中國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和部分現金置入合資公司。公告稱,合資公司旗下所有店鋪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
  •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公司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2018年10月30日 12:53:27
  • 最早進入內地的外資超市,差點被李嘉誠賣掉,如今批上騰訊的馬甲
    不過其實在家樂福之前,還有一個外資超市更早進駐中國內地市場,它就是來自香港的零售巨頭百佳超市。1984年,百佳超市在深圳蛇口開設了內地首家超市門店,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外資零售超市。那麼百佳超市又有什麼來頭呢?百佳超市是由香港首富李嘉誠在1828創立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屬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
  • 永輝超市與騰訊百佳設合資公司使用「百佳永輝」品牌
    10月24日晚間,永輝超市(601933,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百佳中國和騰訊擬設立一家合資經營企業,並將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中國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和部分現金置入合資公司。
  • 屈臣氏集團拉騰訊進朋友圈,百佳、永輝超市70多家門店將更名!
    10月25日下午,香港股市收盤後,李嘉誠旗下屈臣氏集團、永輝以及騰訊在廣州聯合宣布,三方將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根據協議,在三方新合營公司中,屈臣氏集團、永輝、騰訊三方的持股比例分別為 40:50:10,新合營公司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市、永輝旗下Bravo永輝超市在廣東的70多家商超業務,之後這70多家門店也將陸續更名為「百佳永輝」。
  • 今日盤點:永輝超市、百佳中國聯手騰訊合資成立「百佳永輝」
    1、永輝超市、百佳中國聯手騰訊合資成立「百佳永輝」10月25日消息,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永輝超市、百佳中國和騰訊擬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並將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中國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和部分現金置入合資公司。
  • 現在開始廣東迎來新超市品牌:百佳永輝,背後還有騰訊加持
    10月25日,屈臣氏集團、永輝超市和騰訊在廣州富力君悅酒店舉行發布會,宣布三方將共同組建合營公司,屈臣氏集團旗下的百佳超市位於廣東的門店、永輝超市在廣東的門店將全部注入新的合營公司,新的合營公司才啟用全新的「百佳永輝」品牌,屆時廣東消費者將在大街上看到大量的「百佳永輝」新品牌超市。
  • 永輝、百佳整合加速進行時:38家百佳超市及TASTE改造為「百佳永輝」
    永輝、百佳整合正加速進行。近日,贏商網發現,永輝超市官網悄然新增了38家「百佳永輝」門店,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和東莞,顯示開業時間均為5月15日。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門店均是由百佳超市以及TASTE門店改造而來。   截至目前,永輝超市在廣東地區已開業門店共有64家,其中升級改造而來的「百佳永輝」已有38家,佔比近六成。
  • 百佳和永輝超市業務將整合
    摘要 據「永輝超市」公告顯示,合營公司擁有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永輝超市百佳出資股權的價值分別為6.22億元5.02億元;此外,合營公司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其中,永輝超市有權委派3名董事
  • 永輝聯手屈臣氏 斥資6億進軍粵港澳:「盲目擴張」?
    新公司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內地超市業務,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三方持有股權比例分別為50%、40%、10%。  百佳超市為李嘉誠旗下產業,在廣東、香港、澳門有超過300家門店。  這一次的三方合作,也許會在未來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之後,為騰訊與李嘉誠手下產業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但王利陽認為,在這次合作中騰訊更多的是跟隨的角色。雖然外界一直將騰訊當作阿里在新零售方面的對手,騰訊和阿里的基因不同,電商、零售是阿里的根本,而社交和技術是騰訊的根本。在新零售布局上,阿里掌握著更多的主動性。
  • 李嘉誠為何要賣百佳超市?
    上周末,香港市場傳出和記黃埔將要出售旗下連鎖零售企業百佳超市的消息。因為和記黃埔與李嘉誠聯繫在一起,而李嘉誠又是華人首富,在香港工商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這則消息一出,便引起了高度關注,各界人士紛紛加以解讀。
  • 李嘉誠到底賣不賣百佳超市?
    李嘉誠到底賣不賣百佳超市?    儘管「和黃」一再強調「百佳超市一切照舊,絕對沒有變化」,也絕不會「很快被賣掉」,但坊間關於李嘉誠欲出售有40年歷史的百佳超市,甚至從香港撤資的傳言,還是傳得如火如荼。香港《蘋果日報》甚至直斥其「口不對心」。
  • 「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6月15日在廣州開業
    6月15日,由永輝超市、屈臣氏集團和騰訊三方聯手打造的「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在廣州花都區開業,這也是繼去年10月三方宣布成立合營公司後開出的首家全新門店,標誌著新成立的百佳永輝合營公司正式邁向市場。
  • 全國首家「百佳永輝Bravo」超市開業 2019計劃拓店13家
    6月15日,由永輝超市、屈臣氏集團和騰訊三方聯手打造的「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在廣州花都區開業,這也是繼去年10月三方宣布成立合營公司後開出的首家全新門店,同時也標誌著新成立的百佳永輝合營公司正式邁向市場。
  • 百佳及永輝新合營於廣東省店鋪逾70間 會員人數超過220萬
    長和(00001)旗下屈臣氏集團表示,將注入旗下中國百佳超級市場的超市業務予新合營公司,而永輝超市(滬:601933)則把現有廣東省超市業務注入該新合營公司,令店鋪數目共合超過70間,會員人數超過220萬。
  • 永輝整合百佳,布局大賣場、精品超市、mini店三大業態
    最新獲悉,百佳永輝將於6月推出首批門店,該批門店以改造存量店鋪為主,涉及屈臣氏集團旗下中國「百佳」超市、「TASTE」精品超市門店,以及永輝集團旗下廣東地區的Bravo超市門店資源,整體門店數超過80家。同時,百佳永輝亦表示將會在2019年新開15家大店和數十家mini店,重點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圈。
  • 李嘉誠的百佳挺不住了!東莞十年老店今日關門!
    東莞聚富豪苑百佳超市(雍華庭對面)明天將正式關門了,這家店已經有10多年歷史,很多人都去這裡買過東西。關門的消息一出,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對百佳超市不陌生,它的幕後老闆是曾經的亞洲首富李嘉誠。百佳超市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集團的連鎖超級市場,1973年在香港成立,是全港最具規模的超市連鎖集團,現在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有超過250所分店。
  • 百佳超市停售與屈臣氏的上市:李嘉誠玩轉吸金術
    百佳超市的停售與屈臣氏的上市李嘉誠玩轉吸金術市場廣為流傳的和黃 (013)出售百佳超市一案被突然叫停,改為考慮將屈臣氏零售業務連同百佳,整體或部分分拆上市。消息人士指出,屈臣氏連同百佳超市,或可能於中國香港及倫敦兩地上市,集資額或者高達780億港元。
  • 李嘉誠出售「百佳」引外界熱議 出手被疑撤離香港
    李嘉誠出售和記黃埔旗下的百佳超市!雖然相關人士一再強調,這不過是一般的商業行為,但香港輿論依然一片譁然。百佳堪稱香港零售業翹楚,李嘉誠為何放盤?是簡單的商業行為還是背後另有乾坤?有媒體甚至揣測,這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準備從香港撤資的信號……  ● 業績下滑或是主因  擁有40年歷史的香港百佳超市品牌,由李嘉誠「和黃」的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持有,佔據香港超市份額超過三成。在粵港澳地區,百佳店面共345家,2012年營業總額217億港元。在一片大好形勢下,李嘉誠放盤百佳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