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茉莉太平洋發力中國大眾洗護髮市場

2020-12-13 美通社

北京2018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 -- 愛茉莉太平洋近日正式將旗下引領亞洲發妝潮流的一站式美發品牌 -- 魅尚萱引進中國市場。魅尚萱的登陸標誌著愛茉莉太平洋進一步完善中國洗護髮市場的布局,以更多元化的護髮美發產品服務中國消費者。

「中國是愛茉莉太平洋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我們看好大眾洗護髮市場的發展潛力」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區總裁高祥欽表示,「魅尚萱登陸中國,將進一步完善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矩陣,也為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注入活力。」

亞洲極具代表性的一站式秀髮美妝品牌 -- 魅尚萱

魅尚萱是風靡韓國的一站式美發品牌,擁有全方位的洗髮、護髮、美發產品線,此次登陸中國的包括廣受好評的洗護系列及護髮精華油系列。魅尚萱以幫助消費者打造獨一無二的髮型和形象設計為品牌哲學,致力於推動追求時尚和靚麗的亞洲發妝潮流。

此次引進中國的主推產品 -- 七重精萃潤養護髮精華油,素來以「愛茉莉精油」為名,是韓國人氣精華油,備受市場認可,曾榮獲韓國37項美容雜誌大獎。此外,魅尚萱的每條產品線都有特別調製的專屬香調,充分滿足時尚、年輕人群想要展現個性的需求。進軍中國市場後,魅尚萱將以專業化的時尚洗護髮產品系列,滿足消費者不同的發質和多樣化的發妝護理需求。

魅尚萱品牌大使:陳立農

 

七重精萃潤養護髮精華油(經典版)

深耕中國市場二十餘年的愛茉莉太平洋,目前在中國市場擁有9大品牌,實現了從高端到大眾市場的全面覆蓋,同時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展,致力於全方位滿足各個階層的消費者的需求。魅尚萱的加入,將與其他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形成優勢互補,覆蓋更多消費群體,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目前,魅尚萱已布局電商渠道,攜手京東進行線上首發,並計劃進駐全國線下渠道。未來,愛茉莉太平洋將持續提升在華投入,不斷豐富產品線,向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分享「亞洲之美」。

相關焦點

  • 愛茉莉太平洋開店了!旗下品牌集合店ARITAUM進入中國市場
    導讀:她來了,她帶著6大全新美妝品牌到中國來了。ARITAUM(愛莉達恩),意即「美麗的客人所匯聚的美麗之所」。作為韓國美妝巨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品牌集合店,已在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地開出超過1400家門店,覆蓋包括IOPE、蘭芝、夢妝、呂、韓律等近30個品牌。如今,愛莉達恩中國首店於2020年初低調落戶上海四季坊。
  • 創新引領亞洲之美 -- 愛茉莉太平洋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以「創新引領亞洲之美」為主題,愛茉莉太平洋在本屆進博會的展區分為四大部分:愛茉莉太平洋簡介、創新美妝技術、五大知名品牌和可持續經營成果; 愛茉莉太平洋首次在海外市場展示集合了IoT物聯網技術和3D列印技術的定製面膜技術
  • 愛茉莉太平洋加速海外拓展 稱中國仍是最重要市場
    今年以來,該集團多個品牌均有布局海外市場的動作。不過,愛茉莉太平洋方面表示,中國仍然是其最大、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未來將持續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進一步推進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發展。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多個品牌均有布局海外市場的動作。
  •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發布CSR 2030倡議
    北京2018年6月7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6月6日,始終秉持「與世界分享亞洲之美」企業使命、不斷創新可持續經營的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在「第十三屆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上正式宣布 -- 深感於企業公民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積極響應金蜜蜂全球CSR
  • 專訪:持續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不會改變——訪韓國愛茉莉太平洋...
    新華社首爾12月5日電專訪:持續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不會改變——訪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高管黃永慜新華社記者陸睿「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妝品市場,我們持續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不會改變。」韓國美妝龍頭企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中國戰略與革新部總經理黃永慜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如是表示。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黃永慜說,五年來,中國市場不斷發展,消費結構持續升級,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這一過程中,愛茉莉太平洋在中國的事業也不斷發展壯大。
  • 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高管黃永慜:持續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不會...
    新華社首爾12月5日電(記者陸睿)「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妝品市場,我們持續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不會改變。」韓國美妝龍頭企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中國戰略與革新部總經理黃永慜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如是表示。
  •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發布2018社會責任報告
    中新網6月26日電 日前,愛茉莉太平洋中國正式發布《2018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社會責任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總結了2018年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在倡導可持續生活方式、實現共同成長、推動循環經濟三大領域的成果。
  • 愛茉莉太平洋:化妝品也能「私人訂製」
    來源:經濟日報本屆進博會,總部位於韓國的全球化妝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精選了11大知名品牌、近400件展品參展,品牌和展品數量均比參展首屆進博會時翻番。在愛茉莉太平洋展臺,能夠私人訂製的化妝品體驗區吸引了眾多「愛美」觀眾前來體驗。
  • 中免集團與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攜手開拓旅遊零售市場
    10月22日,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集團)透露,該集團近日與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開拓海南旅遊零售市場。
  • 愛茉莉太平洋亮相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愛茉莉太平洋社長安世洪表示,「對於愛茉莉太平洋而言,進博會是我們把握中國機遇的重要窗口,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研判市場趨勢,聆聽外界的聲音。藉助展會的平臺,我們將展示代表『亞洲之美』的新產品、新技術和美妝新理念,助力中國美妝行業的多元化發展」。
  • 愛茉莉太平洋口服美容品牌CUBE ME登陸香港屈臣氏
    導讀:消費者對於深層皮膚的護理越發看重,愛茉莉太平洋發力新銳內服美容品牌CUBE ME。12月8日,愛茉莉太平洋兩年前推出的內服美容(Inner Beauty)品牌「 CUBE ME」 登陸香港屈臣氏。
  • 本土化再迎裡程碑: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獲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上海2018年5月2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4月2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第二十八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頒證儀式,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高祥欽作為代表從上海市市長應勇手中接過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認定證書,這也標誌著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的本土化發展又迎來了全新的裡程碑。
  • 韓國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二季度業績下滑
    基於中國遊客減少等因素,Meritz綜合金融證券日前已下調了韓國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的目標股價,並將該股票的投資意見設為「持有」。另有市場數據「劇透」稱,今年第二季度,愛茉莉太平洋的整體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錄得下滑。
  • 韓國愛茉莉深陷毒牙膏漩渦 中國市場發展或蒙陰影
    從財報可以發現,愛茉莉近兩年在中國市場增長迅猛,但近來遭遇「毒牙膏」、「違規眼影」等事件,同時又處在「限韓令」的大背景中,業界認為愛茉莉在中國的發展或蒙上陰影。  近日,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下稱「愛茉莉」)一直被「毒牙膏」、「違規眼影」等多個負面消息纏身。
  •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碧樂迪品牌進駐中國電商渠道
    愛茉莉太平洋針對Z世代男性推出男士彩妝品牌 以電商渠道為首步探索,進一步入駐中國線上及線下渠道 首爾2020年4月20日 /美通社/ --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專業男士彩妝品牌碧樂迪(BeREADY)進駐中國主要電商渠道天貓國際,並將率先上架男士粉底液
  • 與阿里合作升級 愛茉莉太平洋加速美妝數位化變革
    作為愛茉莉太平洋海外事業中份額最大的中國市場負責人,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高祥欽告訴筆者,此次與阿里的合作不是只有單純數據上的合作,而是希望從新品孵化、新零售營銷、消費者洞察管理、海外市場拓展等領域內與阿里巴巴加深合作,通過大數據賦能進一步釋放集團在中國,甚至整個亞洲美妝市場的潛力。
  • 愛茉莉太平洋與中免集團達成戰略性商業合作夥伴關係
    10月13日,愛茉莉太平洋與中國最大免稅零售企業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集團」)達成戰略性商業合作夥伴關係。雙方計劃通過合作加強對中國海南地區免稅業務的戰略性商業合作,通過新店入駐協商與擴大新品牌入駐取得商業雙贏增長。
  •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榮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優秀實踐獎」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已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身處主要以顧客女性居多的化妝品行業,進入中國25年以來,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的內部管理與外部發展始終是圍繞著讓「她們」變得更美而不斷展開。 作為全球排名第七的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在華開展經營的同時,在CSR(企業社會責任)領域也持續著自身的投入與創新。七年前,愛茉莉太平洋剛將Makeup Your Life項目引入中國時,只有為癌症康復患者術後化妝的活動 --「煥彩課堂」。如今,這家公司已經逐漸在中國發展出了一系列適應於中國、覆蓋不同人群受眾的公益項目。
  • 韓國愛茉莉深陷毒牙膏漩渦 中國市場發展或蒙上陰影
    近日,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下稱「愛茉莉」)一直被「毒牙膏」、「違規眼影」等多個負面消息纏身。韓食處(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對外宣稱,愛茉莉旗下11種牙膏產品中被檢測出CMIT、MIT加溼器殺菌劑有害成分,下令召回並暫停銷售該產品。這在中國市場亦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 愛茉莉「毒牙膏事件」遭消費者巨額索賠
    對於押寶中國市場的愛茉莉太平洋來說,品牌力不足是愛茉莉太平洋目前最大的掣肘,遭遇質量問題將為其押寶中國市場蒙上一層陰影。針對毒牙膏以及中國市場發展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給愛茉莉太平洋方面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前未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