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西高速全長240千米,是連接雅安市和西昌市的高速公路,工程於2007年動工,2012年4月全線通車。該工程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寧河等水系和12條地震斷裂帶,全線橋隧比高達55%,有橋梁270座,其中特大橋23座,大橋168座;有隧道25座,其中特長隧道2座,長隧道16座。建設施工中,全線不僅地質複雜,氣候條件也極為多變,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非常艱苦,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為國內乃至全世界自然環境最惡劣、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之一,同樣因其地勢險峻被稱作「天梯高速、雲端上的高速公路」。
建設歷程
2007年3月19日,破土動工。
2008年6月,全線建設。
2009年12月20日,世界第一高墩臘八斤大橋封頂。
2010年12月底,雅安至滎經段、彝海至瀘沽段通車。
2011年12月24日,大相嶺泥巴山隧道貫通。
2012年4月22日,幹海子特大橋建成。
2012年4月28日,滎經至彝海段完工,全線通車。
技術難題
自工程建設開始,雅西高速公路項目完成的控制性工程創造了多個國內外第一。其中有全球第一深埋隧道之稱的泥巴山隧道以及有「魔鬼路段」之稱的烏託山至石棉路段都屬於雅西高速。
(1)泥巴山隧道
泥巴山隧道位於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匯處,隧道全長超過10公裡,共穿越17條大斷層,埋深超過1000米的路段達5公裡,最大埋深達1650米。
隧道處於龍門山活動斷裂帶邊緣,自然地理條件惡劣,地下水豐富,除瓦斯外,集高壓湧突水、大變形、斷層、巖爆等地質災害於一身,施工難度非常大。
(2)「魔鬼路段」
烏託山至石棉長達51公裡,這51公裡長的路段,幾乎全是長下坡,在亞洲的高速公路中也屬罕見,而且這裡海拔高,臨崖臨壁,急轉彎多,對於貨車來說危險係數很大。因此,這段路上設置了多達6個避險車道,每隔10公裡左右就有一個,幾乎都在急轉彎和大坡附近,並且每隔四五公裡就有一個醒目的指示牌,提前告知前方避險車道的距離。避險車道大多100多米長,呈50度,地面鋪有很多小鵝卵石,使車輪陷入,增大摩擦,減緩車速。據粗略估算,每年大約有30輛貨車,在剎車失靈時衝上避險車道,才避免了車毀人亡的悲劇。
建設意義
雅西高速的建成,有利於四川的全面發展,實現成都都市群和攀西城市的聯合,為攀枝花、西昌等地的地方經濟帶來機遇和發展空間。
由於一路自然環境優美,名族風情濃鬱,也為四川旅遊帶來展示的機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資源,向世人展示四川獨特的人文風情、陽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