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臺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裡,南北最大縱距81公裡,總面積5797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777平方公裡。海岸線長985.9公裡。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 威海別名威海衛,意為威震海疆。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海戰的發生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
對威海最深的印象便是慘敗的甲午中日戰爭了,清政府幾年的投入尚未發揮作用,便付之一炬,讓人扼腕嘆息。
如今時過境遷,藍色的黃海再度恢復寂靜,前朝舊事也就漸漸被淹沒在深海中。
去年九月,終於有機會去了威海。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很偏,離市區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住的酒店還在市區的北邊,到達酒店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五點了。去房間洗漱一番,我便迫不及待地向海邊跑去。
住的酒店離還很近。整個威海市區也基本上就在海邊。剛走出門,一大股海腥味即撲面而來。
穿過海邊的小樹林,一艘艘返航的漁船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這裡是漁船的集散地,早上捕魚,漲潮前返航。有很多漁民正在叫賣著剛捕上來的一些海鮮。
大海邊沿是厚厚的水泥鋪成的臺階和堤壩,遠遠望去,可以看到市區熱鬧的都市群。在岸邊的公園吹了一會兒海風,看到夜幕還是降臨,我便返回了酒店。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天氣好了很多。藍色的天空填補在白色的雲朵中間,海水也清澈了許多。
我沿著岸邊的礁石沙灘,一直往西走去,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拍照的地方。
晚上的時候,幾個人去了威海市中心的威高廣場。廣場裡人並不多,不過燈火輝煌,各種大型的超市或者大廈如百花齊放,很有現代都市的感覺。四車道的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人們三五成群在街上閒逛。
在威海的時間也並不多,最後一天沒有事情,大家便商量著找一個風景俱佳的地方去逛逛。
應該說,威海最具名氣的景點應該是劉公島。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其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但聽很多夥伴說,島上其實風景一般,而且離酒店較遠,於是幾個人便換到了海水國際浴場。
浴場位置極好,就在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旁邊。
對於高校我向來也是非常歡喜,不過因為當時已經下午五點,太陽即將落山,便只顧著拍了一張大門的照片。
第一眼看到這片海的時候,我就有點激動。因為海水太清太藍了。
因為此時正是漲潮時,海裡並沒有人。太陽的餘輝照在藍色的海面上,海天一色,說的大抵就是這樣一種感覺吧。白色的浪花不斷翻滾著衝上岸邊。本想穿著鞋子走到沙灘,但這裡沙子真的很厚很軟,興奮的自己把鞋子一甩,便奔向了大海。
不少攝影愛好者也趁著太陽落海的機會來拍幾張值得保存紀念的照片。遠處的太陽離我們似乎很近,似乎就在那片海水的後面,金黃色的光芒越過海面,將人的影子拉的很長。
此時風很大,浪也很大,我卻很喜歡這種感覺。閉上眼睛,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傾聽著大海的聲音,忘記那些瑣碎的事情。
放空自己的感覺,真好!幾個人就這樣靜靜的站在沙灘上,直到太陽完全消失在海平面,明天又將是新的希望。
那天晚上回到酒店的時候已經八點多,但卻絲毫不覺疲憊。可能工作後很多事情都被壓抑了太久,如今終於有機會得到短暫的釋放,身體輕鬆了很多。
最後一天,我將行程定在了威海的幸福門。這裡向東望滄海桑田被記憶填滿的劉公島,向西則是日夜兼程飛速發展的城市面貌。
幸福門的寓意可能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從衰落走向幸福吧。
威海其實很小,人口也少,但早晚高峰的時候堵車堵得厲害。然而這些都並不妨礙他的乾淨與美麗。
與大海相伴,與幸福相擁,希望真的可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