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
眾所周知,嶽飛嶽武穆是咱們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名垂青史,在後世關於其英勇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而其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精忠報國」的赤子之心。
說到這裡,小編認為嶽飛將軍的形象早已超越了一個人的範疇,在更多的情況下屬於一個民族的精神象徵。也正是因為我華夏能有像嶽飛這樣的人存在,才能讓我中華文明連綿不絕。
對於嶽將軍的軍事才能,那定然是毋庸置疑,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脊梁竟然很不幸地被秦檜這個奸臣給陷害了,一代忠臣就此含淚飲恨,最終落得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在嶽飛臨死之前曾高呼過他根本就沒有罪,在獄卒聽後,悄悄地對其說了9個字後,嶽飛就沉默不語了,獄卒所說的這9個字,是哪9個字呢?
靖康之恥後,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關押在金國,趙構又重新建立起了南宋。他雖想復仇,但他也深知金國實力之強對南宋的威脅極大。
同時他還知道,倘若金國將徽、欽二帝放回來,那麼他的帝位也會遭到威脅,這是趙構絕對不想看到的,於是,趙構對待金國的態度就變主動備戰為求和。
在他看到嶽飛連戰告捷後,就為了自身利益急忙將其召回,在嶽飛返還到京城後,就主動將兵權交出,還打算告老還鄉退出朝政。但趙構並不想放他走,理由:不想落得後世昏君之名。
在那個時候趙構想的就是趕緊與金國和解,但金兀朮突然集結大軍準備南下對南宋發難,趙構得知後一下子慌了,於是即刻下令讓張俊等人迎戰,但這些傢伙就是飯桶完全不是金人對手。眼看宋軍節節敗退,已嚴重威脅到了趙構的統治。
沒辦法,趙構只能硬著頭皮讓嶽飛迎戰,但等到局勢穩定後,趙構又再次卸磨殺驢在嶽飛背後捅刀子,最後,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直接將嶽飛搞進大牢。而更為諷刺的是,這些壞蛋給從小立志「精忠報國」的嶽飛扣上了謀反叛亂的罪名。
要說嶽飛對金人的威懾作用是無可比擬的,而且嶽飛一心想要報國,渴望將徽、欽二帝給救回來,但這些是趙構最不想看到的。
況且,嶽飛常年與金人交戰,在軍中更是有著極高威望,人們也長稱嶽飛的兵為嶽家軍,在民間的口碑更是非常好。
功高蓋主,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帝,此時的趙構腦子裡沒有別的想法,想到的只有先除掉嶽飛才會安心坐穩皇位。但滿懷報國之心的嶽飛並沒有意會到殺機,才被秦檜等有心人誣陷。
在嶽飛入獄後,他定然會覺得自己極其冤枉,每日高呼自己無罪,在這裡的獄卒也早就聽聞過嶽飛的大名,平日對他也是畢恭畢敬的,知道嶽將軍是一個忠良,如今被奸人迫害落得如此地步,他身為一個小小的獄卒,能做到的也只有對其多加照顧一些罷了。
後來,不管當局如何行刑逼供,嶽飛就是堅決不承認,也拒絕在認罪書上畫押。最後,獄卒實在是不忍心看下去了,悄悄地對嶽飛堅決說了9個字:「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此時的嶽飛也許是真的醒悟了,在聽到獄卒所說的這9個字後,就再也沒有喊過冤枉了,他也明白了自己的死活,並不需要按照這些是否存在莫的罪名來判定,而是僅憑趙構一人意願來定奪。
在後人看來,忠臣良將嶽飛將軍的死是由於秦檜的陷害,這點雖然不假,但再細細品來,這個宋高宗趙構才是幕後的決策者,可以說,想讓嶽飛將軍死的是正是他的意思。
小編個人認為,宋高宗趙構這樣做的意思就是想要給嶽飛扣一個有罪當死的帽子,但是,他也深知嶽飛的為人,在以後肯定會被正名。
於是,他就想到了借秦檜之手來殺掉嶽飛,那樣,在史書的記錄中就會讓後世之人認為宋高宗趙構是受到奸臣秦檜的蒙蔽而不得已而為之。說打這裡,大家是如何看待嶽飛將軍被冤之死的呢?
本文參考資料:《嶽飛傳》,《南宋史》,《秦檜大傳》,《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嶽飛之死,秦檜,宋高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