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獄中高呼冤枉無罪,獄卒悄悄對其說了9個字,聽聞後沉默不語

2020-12-15 紀布說文化

文/紀布

眾所周知,嶽飛嶽武穆是咱們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名垂青史,在後世關於其英勇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而其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精忠報國」的赤子之心。

說到這裡,小編認為嶽飛將軍的形象早已超越了一個人的範疇,在更多的情況下屬於一個民族的精神象徵。也正是因為我華夏能有像嶽飛這樣的人存在,才能讓我中華文明連綿不絕。

對於嶽將軍的軍事才能,那定然是毋庸置疑,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脊梁竟然很不幸地被秦檜這個奸臣給陷害了,一代忠臣就此含淚飲恨,最終落得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形象

在嶽飛臨死之前曾高呼過他根本就沒有罪,在獄卒聽後,悄悄地對其說了9個字後,嶽飛就沉默不語了,獄卒所說的這9個字,是哪9個字呢?

靖康之恥後,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關押在金國,趙構又重新建立起了南宋。他雖想復仇,但他也深知金國實力之強對南宋的威脅極大。

同時他還知道,倘若金國將徽、欽二帝放回來,那麼他的帝位也會遭到威脅,這是趙構絕對不想看到的,於是,趙構對待金國的態度就變主動備戰為求和。

形象

在他看到嶽飛連戰告捷後,就為了自身利益急忙將其召回,在嶽飛返還到京城後,就主動將兵權交出,還打算告老還鄉退出朝政。但趙構並不想放他走,理由:不想落得後世昏君之名。

在那個時候趙構想的就是趕緊與金國和解,但金兀朮突然集結大軍準備南下對南宋發難,趙構得知後一下子慌了,於是即刻下令讓張俊等人迎戰,但這些傢伙就是飯桶完全不是金人對手。眼看宋軍節節敗退,已嚴重威脅到了趙構的統治。

沒辦法,趙構只能硬著頭皮讓嶽飛迎戰,但等到局勢穩定後,趙構又再次卸磨殺驢在嶽飛背後捅刀子,最後,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直接將嶽飛搞進大牢。而更為諷刺的是,這些壞蛋給從小立志「精忠報國」的嶽飛扣上了謀反叛亂的罪名。

形象

要說嶽飛對金人的威懾作用是無可比擬的,而且嶽飛一心想要報國,渴望將徽、欽二帝給救回來,但這些是趙構最不想看到的。

況且,嶽飛常年與金人交戰,在軍中更是有著極高威望,人們也長稱嶽飛的兵為嶽家軍,在民間的口碑更是非常好。

功高蓋主,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帝,此時的趙構腦子裡沒有別的想法,想到的只有先除掉嶽飛才會安心坐穩皇位。但滿懷報國之心的嶽飛並沒有意會到殺機,才被秦檜等有心人誣陷。

形象

在嶽飛入獄後,他定然會覺得自己極其冤枉,每日高呼自己無罪,在這裡的獄卒也早就聽聞過嶽飛的大名,平日對他也是畢恭畢敬的,知道嶽將軍是一個忠良,如今被奸人迫害落得如此地步,他身為一個小小的獄卒,能做到的也只有對其多加照顧一些罷了。

後來,不管當局如何行刑逼供,嶽飛就是堅決不承認,也拒絕在認罪書上畫押。最後,獄卒實在是不忍心看下去了,悄悄地對嶽飛堅決說了9個字:「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此時的嶽飛也許是真的醒悟了,在聽到獄卒所說的這9個字後,就再也沒有喊過冤枉了,他也明白了自己的死活,並不需要按照這些是否存在莫的罪名來判定,而是僅憑趙構一人意願來定奪。

形象

在後人看來,忠臣良將嶽飛將軍的死是由於秦檜的陷害,這點雖然不假,但再細細品來,這個宋高宗趙構才是幕後的決策者,可以說,想讓嶽飛將軍死的是正是他的意思。

小編個人認為,宋高宗趙構這樣做的意思就是想要給嶽飛扣一個有罪當死的帽子,但是,他也深知嶽飛的為人,在以後肯定會被正名。

於是,他就想到了借秦檜之手來殺掉嶽飛,那樣,在史書的記錄中就會讓後世之人認為宋高宗趙構是受到奸臣秦檜的蒙蔽而不得已而為之。說打這裡,大家是如何看待嶽飛將軍被冤之死的呢?

形象

本文參考資料:《嶽飛傳》,《南宋史》,《秦檜大傳》,《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嶽飛之死,秦檜,宋高宗等》

相關焦點

  • 嶽飛獄中高呼冤枉無罪,獄卒悄悄對其說了9個字,聽聞後沉默不語
    形象在嶽飛臨死之前曾高呼過他根本就沒有罪,在獄卒聽後,悄悄地對其說了9個字後,嶽飛就沉默不語了,獄卒所說的這9個字,是哪9個字呢?形象在嶽飛入獄後,他定然會覺得自己極其冤枉,每日高呼自己無罪,在這裡的獄卒也早就聽聞過嶽飛的大名,平日對他也是畢恭畢敬的
  • 嶽飛臨死前獄中高呼:我沒罪!獄卒聽後說了一句話,嶽飛啞口無言
    嶽飛臨死前獄中高呼:我沒罪!獄卒聽後說了一句話,嶽飛啞口無言文|談歷史講感情北宋被金滅後,幸好逃出來了一個宋高宗,建立了南宋,苟延殘喘了起來。但此時,宋高宗數次下旨,讓其班師回朝,召回了嶽飛,不久後又以莫須有的罪行將嶽飛送到了監獄,最後被秦檜害死。事實上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不過明顯的,嶽飛之死並非是這麼簡單,這裡宋高宗的態度至關重要。宋高宗對於嶽飛是非常重用的,這點不可否認吧?
  • 嶽飛為何聽獄卒的話認罪?他臨死前在獄壁上寫8個字,道破真相
    而嶽母積十分支持他參軍報國,為此在嶽飛的後背刺上了4個字:盡忠報國。後來,嶽飛參軍後果然成了抗金的英雄。《嶽飛傳》記載:「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因此,我們現在廣為熟悉的「精忠報國」4字最開始應該是「盡忠保國」。
  • 嶽飛臨死前大喊:「我無罪!」,獄卒一句話,讓嶽飛啞口無言!
    嶽飛臨死前大喊:「我無罪!」,獄卒一句話,讓嶽飛啞口無言!嶽飛因為耿直不屈,最後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秦檜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他因為懂皇帝,所以混得風生水起;宋高宗因為害怕自己的皇位不保,為了召回嶽飛,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心,他們甚至下發的當時一個非常有權力的12道金令箭牌,看見這樣的箭牌,如果嶽飛不回來就等於說是造反了,於是即使當時已經快要接近勝利的時候,嶽飛還是不得不回到了朝廷,可是一回到朝廷,他就發現馬上就收到各方各面的針對他特別是以秦檜為首的彈劾
  • 嶽飛冤死後,一個獄卒冒死將嶽飛遺體背出,安葬在何處?
    嶽飛是南宋名將,著名的抗金英雄,一生勇武,戰績非凡,位列「中興四將」之首,然而,嶽飛被秦檜誣陷謀反,宋高宗趙構下令將嶽飛父子殺害,嶽飛死後,葬在什麼地方呢? 嶽飛是冤枉的,並未謀反,加上嶽飛為人忠義,對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因此,很得人心,很多人都知道嶽飛是冤枉的。
  • 嶽飛臨死前高喊冤枉,牢頭送他9字真言,竟讓嶽飛無言以對
    從二十歲起,嶽飛就開始了他的軍戎生活,而嶽母姚氏為了勉勵嶽飛「從戎報國」,親自在其後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字為訓。 按理說,趙構上臺後應該重整士氣北上抗金,可他卻採用投降派的建議『避戰南遷』,嶽飛得知這個消息後不顧自己低微的身份越職向趙構上『千言書』,然而自己的耿耿忠心卻換來革除軍職、逐出軍營的下場。
  • 嶽飛為何聽獄卒的話認罪?他臨死前在獄壁上寫8個字,道破真相
    而嶽母積十分支持他參軍報國,為此在嶽飛的後背刺上了4個字:盡忠報國。後來,嶽飛參軍後果然成了抗金的英雄。《嶽飛傳》記載:「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因此,我們現在廣為熟悉的「精忠報國」4字最開始應該是「盡忠保國」。
  • 嶽飛死前拒不認罪,獄卒說了5個字,嶽飛啞口無言,當場籤字畫押
    嶽飛死前拒不認罪,獄卒說了5個字,嶽飛啞口無言,當場籤字畫押。文|龍少爺好生惡死,乃天下之常情。若臨大難而不變,視死如歸者,非忠臣義士有所不能。這段話,是對南宋抗金英雄嶽飛的最好寫照。可是,一位獄卒對嶽飛說了5個字,之後,嶽飛當即就畫押認罪了。 這獄卒說了什麼呢?話說嶽飛的抗金事跡紅透大江南北,吸引來了眾多粉絲,在嶽飛收穫的一大批迷弟迷妹中間,就有著監獄的獄卒。所以,在看守嶽飛的時候,獄卒非常照顧他。
  • 嶽飛臨死前仍大聲喊冤,獄卒說4字,他立馬啞口無言
    嶽飛,一直是精忠報國、英勇殺敵的熱血好男兒形象,但他的正直還是給他招來了罪名,他能犯什麼罪?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無罪而死,就是冤死。正是自己的英雄事跡,愛國精神,成為當時只想投降屈膝的統治者的障礙。在當時,嶽飛力主抗金,而朝廷趨向議和。
  • 終於有幸查出埋葬嶽飛屍骨的忠義獄卒,臨死前將埋骨之地告訴其子
    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之後張俊、韓世忠、嶽飛三大將被調離軍隊,到臨安樞密院供職;張俊在和嶽飛巡視楚州韓世忠的軍隊時,暗中挑唆嶽飛,欲一同分解此軍,卻遭嶽飛嚴肅回絕。秦檜又欲陷害韓世忠,嶽飛再次保全了韓世忠。
  • 嶽飛到底有多慘?如果不是一獄卒幫忙的話,恐怕就要屍骨無存了
    所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說的就是嶽飛廟,嶽飛廟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棲霞嶺南麓、西湖西北角,埋忠骨埋的就是嶽飛的骸骨,而鑄佞臣指的就是跪在嶽飛廟前四個鐵人,這四人分別為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這四位是陷害嶽飛的主要人物。
  • 嶽飛受盡誣陷折磨不肯認罪,為何聽了一個獄卒的話,就畫押了呢?
    連秦檜自己都覺得誣告嶽飛謀反的證據鏈不完整,面對前來討要說法的韓世忠,只能拿「莫須有」三個字來搪塞。作為當事人的嶽飛要是招了,那就是往自己身上潑汙水。可為何到了最後冤殺嶽飛的行動,還是完成了南宋的「司法程序」呢?
  • 那人差點死在小人手裡,就像嶽飛一樣幸好獄卒對他說了些什麼
    可以說,沒有周勃和陳平,劉恆,這輩子恐怕很難有建樹。文帝繼位後,拜周勃為右相,賜金五千斤,封地萬塊。然而,一個月後,周勃的親信對他說:「大人,你既然為皇帝清除了政敵,做出了貢獻,得到了爵位和嘉獎,就應該迅速勇敢地撤退,否則,你肯定會被殺,丞相也久久不能為之。」。
  • 嶽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字,為何「國」字少了一點?
    在徽宗和欽宗兩個皇帝被帶走之後,為了延續宋朝,大臣們支持徽宗宗的第九個兒子在南方成為了皇帝,建立了另一個王朝——南宋。這個新皇帝是宋高宗。然而,宋高宗皇帝的寶座並未坐穩,金兵發動了另一次進攻。宋高宗不驚慌失措,不得不逃到更南的地方。
  • 嶽飛臨死前大喊:我沒罪!一位獄卒說了一番話,讓他幡然醒悟
    一位獄卒說了一番話,讓他幡然醒悟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千古留名,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流傳下來,歷朝歷代的英雄都有很多,但最悲壯的一位應該就是宋朝的將軍嶽飛了,嶽飛一生對國家對皇帝都忠心有加,在戰場上英勇無敵讓金兵聞風喪膽,然而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最後卻被自己效忠的皇帝給殺了,實在是讓人心痛。
  • 多虧是他,冒死保全了嶽飛的屍骨
    這時,一位原本註定將隱沒於歷史風塵之中的無名小卒,大理寺內的獄卒:隗順。他挺身而出,乘機以處理罪犯屍體為由,悄悄將嶽飛的屍體偷運出城,並埋葬於臨安城外的九曲叢祠旁。身為大理寺一員的隗順,很明白這樣做的後果:如果被發現,不但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也會給家人和家族帶來禍端。
  • 嶽飛到底有多慘?如果不是一獄卒幫忙的話,恐怕就要屍骨無存了
    所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說的就是嶽飛廟,嶽飛廟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棲霞嶺南麓、西湖西北角,埋忠骨埋的就是嶽飛的骸骨,而鑄佞臣指的就是跪在嶽飛廟前四個鐵人,這四人分別為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這四位是陷害嶽飛的主要人物。
  • 嶽飛精忠報國,臨終前只用了「八個絕字」讓後人唏噓!
    嶽飛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家,相傳說嶽飛出生時,天空正好有一群大雁飛過,於是他的父母就以「飛」來給他定名,字鵬舉,因為嶽飛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他的母親只能用樹枝在地上教他寫字,還在他的後背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來鼓勵嶽飛。
  • 嶽飛死後,趙構對他說了8個字,專家:我們冤枉了趙構1000年
    然而,有一位武將卻是非常的特殊,他就是嶽飛。自宋代開始,人們都是非常的懷念嶽飛,只因他忠君愛國,為民請命。自北宋滅亡之後,皇室南遷,偏安於一隅。金兵不斷南侵,趙構也是倉皇而逃。逃得沒有地方可逃了,他只能在海上度過,這對趙構來說是一段屈辱,也是南宋的屈辱,更是歷史的屈辱。
  • 嶽飛天天嚷嚷著要迎二聖回朝,錯,這是趙構不得不提的口號
    逼供無果後,便捏造了張憲接受自己指使,鼓動軍隊造反要挾朝廷。而在江州、鄂州之間充當橋梁的就是嶽雲的謊言。沒有證據,沒關係,由就說證據被張憲燒了。最後由趙構的親信禁軍首領楊沂中出面宣他回京,進京後就被直接投入大理寺獄中,受盡萬般折磨,連一個小小的獄卒都能對自己吆五喝六的。罷了罷了,一切馬上就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