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香港上市,賴梅松:快遞未來增長點在農村和跨境

2020-12-11 騰訊網

CFIC導讀

◆中通是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快遞企業,也率先實現了紐約、香港兩地上市。從2016年開始穩居國內快遞包裹量第一的中通,宣布這次募資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及產能開發,賦能網絡合作夥伴等。

中通快遞董事長 賴梅松

9月29日,中通快遞在香港掛牌交易,股票代碼2057。20代表2020年,57則是中通成立第一天的業務量——57單。

中通是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快遞企業,也率先實現了紐約、香港兩地上市。從2016年開始穩居國內快遞包裹量第一的中通,宣布這次募資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及產能開發,賦能網絡合作夥伴等。

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專訪了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請他聊聊中通的新布局、快遞業未來的趨勢和紅利、他的管理心法,如怎麼進行機制創新、怎麼用數位化方式管理50萬人等等。

賴梅松是「快遞桐廬小夥伴」的其中一員——佔據中國快遞業60%以上市場份額的「三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都起源於杭州桐廬,創始人彼此是夫妻、兄弟、同學,共同撐起一個價值或達數萬億的龐大市場。

有評論家說,這是中國農民的創業創新史裡,不可忽略的一筆。

中通快遞的經歷更為傳奇。中通成立於2002年,晚於絕大多數同行。2009年公司單量日均30萬,不到申通的五分之一。但從2011年開始,中通跨入高速增長,按包裹量計算的市場分額從7.6%一路躍升至2020年二季報的21.5%,從追趕實現反超。

但你在一手造就中通逆襲傳奇的賴梅松身上,並不能馬上感覺到速度、效率、雷厲風行之類的。相反,他是個愛手動泡茶、風格敦厚的老大哥。2009年中通在上海青浦建立第一個轉運中心後,他就一直住在園區中心一棟叫「小木屋」的房子裡。房子窗口望出去,能看到一排排打著中通藍色logo的廂式貨車。

「小木屋」裡常年擺著流水席,一頓晚飯能有幾撥人來吃,來來往往的是高管、貨車司機、生意夥伴等。賴梅松喜歡大家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吃飯、議事。

他管理「中通大家庭(現在已經是50多萬人)」的方式也很樸實,每年他會花大量時間到全國各地的快遞網點看看,跟一線的網點負責人和快遞員聊天,了解他們的工作、收入和生活情況。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中通快遞貨車司機、快遞員日夜奔波在高速路上、醫院與社區道路間,為全國抗疫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為鼓勵中通人勇擔社會責任,賴梅松分三批次評選表彰了350個「戰疫先鋒」個人和集體,並從中通專項基金撥款,為抗疫期間馳援武漢的司機發放5000-10000元獎勵金。

伴隨新經濟的發展,中國民營快遞企業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中通成立第一天的業務量是57件,2020年全年預計162億-170億件,2022年年底有望達到每天1億件。

同時,由於新零售新製造的蓬勃發展,和對農村、跨境市場的滲透,快遞企業也有了更多元的業務場景,比如冷鏈、快運、快遞超市。

一份行業研究報告指出,經過新冠疫情的洗禮,中國快遞業正進入春秋與戰國的分野,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在美國,快遞業三分天下,最近亞馬遜也跨界殺入。中國快遞行業似乎空間無限,但三通一達、順豐、京東……誰都不敢松一點弦。

問:看到中通公布這次香港上市的募資用途,主要為了投入基礎設施及產能開發等。中通包裹量已經連續五年國內第一,接下來的包裹增量、投入方向會在哪裡?

賴梅松:從市場趨勢看,去年全國40萬億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線上(網上零售額)10.萬億,佔20%多。我預測未來至少到30%,甚至超50%,這是中國快遞還會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基礎。

從區域場景看,農村快遞增長非常快,工業品大量下鄉後,也會帶動農產品上行。一方面農民用各種電商手段在網上賣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平衡運力,幫助他們降低運費。

因為快遞規模增長降低了物流成本,一件快遞從一個地方發到不同地方的價格幾乎相同,距離成本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從國際業務看,跨境物流逐漸成熟,以前寄東西到國外很貴,一個件就是幾百塊人民幣,現在下降的趨勢非常明顯。比如,我們通過在東南亞等地布局,肯定會把快遞成本降下來。

農村和跨境是快遞增長的藍海,因此我們港股募資投入的主方向也會在農村和國際物流的基礎建設和產能提升,以激活農村市場、開拓國際市場。

2020年,我們預計投入約100億元到基礎設施、智能化設備和數位化管理系統上。從長期看,這對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利潤是好的。

問:我看到過網上一個視頻,河南開封一個村裡的農民做電商,5斤紫皮洋蔥賣4.88元全國包郵,承運的是中通快遞。這是一個公益事件麼?

賴梅松:這是一個扶貧項目。但那個4塊8毛8裡面,種洋蔥的農民每公斤收購價能多拿到兩、三毛錢,開電商的農民能掙到錢,快遞也能有微利,只有大家都掙到錢,這個事情才是可持續的。

問:如果像你說的那樣農產品大量上行,現在的快遞足夠支撐麼?

賴梅松:可以支撐。第一,快遞規模效應已經形成,現有的營運能力已基本匹配農村市場的發展;第二,兩年以後我們的基礎設施要比現在至少多百分之六十左右;第三,中通在路由規劃、轉運中心、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化科技上持續迭代,全鏈路數智化水平不斷提升,支撐力度會越來大。

問:降低產品運輸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具體是怎麼實現的?

賴梅松:首先是網絡覆蓋。快遞是要時間換空間的,今天你錢再多,你說我要做一家一天5000萬單的網絡是做不起來的,因為它涉及幾萬個經營場所,要幾十萬人,還要每個地方分布均勻、科學,快件流通通暢。比如,僅在杭州做起來其他做不起來是沒用的,不可能說我發10個快件5個能到,5個到不了。

然後是「直鏈和扁平」。

最早一個快遞包裹得經過四次分撥才能到消費者手上,現在整個行業基本沒有了。三次分撥的有一點,兩次分撥的佔大多數。未來如果能消除三次分撥,減少兩次分撥,增加一次分撥,發展零次分撥,那效率就會進一步提升。

比如從桐廬發一車快遞到上海,現在要經過杭州轉運中心的分揀,如果做到桐廬跟上海直鏈,不通過杭州,它的交易速度更快,成本也更低。算一下,上海到杭州運費1200塊錢,杭州到桐廬運費1000塊錢,上海直達桐廬有可能只要1300塊錢。

但這取決於你的規模、業務量。沒有足夠的業務量,比如一車直鏈到上海只有30方貨,那是划不來的。規模、業務、效率,這些是一個整體。業務量上,前面提到的農產品上行就是很大的增量。

問:除了投入基礎設施、進一步做大規模,中通還有其他的規劃麼?

賴梅松:我們的規劃是長期的,2015啟動了 「一體八翼」全鏈路發展規劃,即「中通快遞+國際、快運、商業、雲倉、航空、智能、金融、傳媒」的綜合物流生態建設規劃,今年又新建「中通冷鏈」生態,已經覆蓋國內近300個城市。

問:有行業研究報告說,2020年是中國快遞行業從春秋到戰國的分野,目前行業價格戰還在打,未來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你怎麼看?

賴梅松:這幾年各家快遞公司尤其是頭部的6、7家增長都很快。2019年全中國快遞業務量是630億件,同比2018年增長120億,2020年的增量等於一個美國的量。快遞每年千億件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但從市場規律看,快遞分化和集中有一定必然性,快遞行業的份額會越來越集中,強者會越強。

問:很多人認為,中通2010年行業第一個完成股份制改革,是公司實現快速增長、反超其他快遞公司的關鍵手筆。能講講具體過程麼?

賴梅松:那時候我們量還很小,中通搞的股份制改革也是順勢而為,我覺得主要是兩點:

中通成立時,一開始大家都很窮,很多加盟商把自己家底拿出來跟我們一起建網點。後面有了一些利潤,也要擴大投資,全國各地的加盟商,大家怎麼能思想統一,利益統一,步調一致?

第二個是,快遞公司發展初期都缺錢,儘量輕資產化,場地、車輛這些設備能租就租。我們很早就意識到快遞需要輕重資產結合,基礎設施要自己來做,因此,需要股改籌錢,並將賺到的錢都投到買土地、建分撥中心、組建運輸車輛等。

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了2010年的股份制改革?

賴梅松:因為,股改前利益分設難以形成共同經營目標。當時中通的幹線運輸和分撥中心都是自營的,快遞網點既有直營也有加盟的,利益主體分散。

股份制改革後,形成利益共同體益,建立了一套計算標準,將進出件比例、當地GDP、利潤情況、網點人員等多維度、多參數進行測算後,放到集團總部的利益池裡。而且,通過股改也建立了統一的退出機制。

問:各地的經濟狀況和包裹進出量都不一樣,怎麼確保大家都願意按比例參股進來,怎麼平衡利益?

賴梅松:一方面,我們骨子裡存在樸實的同建意識,在我們桐廬農村,誰家裡造房子全村都去幫忙,是不收工錢的。搞股份制改革,我們也是本著不講吃虧便宜,利益大家共享的思路。總部幾個創始人拿出股份分給各地的省市負責人來帶動大家。

另一方面,我們程序也很簡單,開一次會,說清楚參與股份制改革以後要決策權統一、人事權統一、財權統一;同意的人先改制,剩下來的人第二年再改。

第二年的時候,公司價值增長了,再參與改制能拿到的股份就比原來更少。大家都不傻的,相信公司前景的人都會願意加入。

中通十幾年的發展,儘管付出了很多,股東們的收穫已經遠遠大於付出,所以也沒有計較說當初的過程是否做到絕對公平。絕對公平也是不太可能的。

問:中通目前有幾十萬人,有幾萬加盟網點,怎麼管理,怎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賴梅松:我認為,管理就是要簡單,只要抓好兩點:

第一,關鍵是激勵機制,解決糧食種出來歸誰的問題。要讓大家自己給自己幹,給自己幹了,就不會計較幹多幹少。中通現在是一家快遞平臺公司,網點有3萬多家,要給這些網點賦能,讓它們用更少的成本攬到更多的快遞,幫助它們賺到更多的錢。如果網點不賺錢,或者對於利益分配存在不確定性,他們就不敢進行設備、人員的投入。

第二,保持相對優勢是根本,要解決糧食產量問題。攬來的快件,從利潤分配上,業務員應該拿到大頭,業務員賺的錢要比同行高,這樣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

歸結起來就是一點,中通來這個平臺要做好賦能網點和業務員,保障其能賺到更多的錢。

問:中通作為平臺,怎麼對末端的網點賦能?

賴梅松:一方面,推動全網業務增長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保障五年從領先優勢到絕對優勢,十年形成生態優勢,以市場地位增強對基層網點賦能能力。另一方面,對網點及業務全面實施金融支持雙創、人文關懷提升保障、培養晉升促進發展等賦能措施。

問:快遞員目前的收入情況怎麼樣,怎麼讓前端的攬件員有更好的收入?

賴梅松:6000元是一條基礎線,高於這個的隊伍會比較穩定,如果太低他們可能會選擇別的工作。目前,業務量高的快遞員收入超過1萬。

快遞員攬件的收入高於派件。想讓他們有更高的收入,在多派的同時,更需多攬,我們將致力於開發智能化的工具設備,提升科技支撐,幫助攬件員更好地規劃路線、即時跟客戶溝通等,提升攬件效率。

問:中通自有的「兔喜快遞超市」越來越普及了,這對於提高快遞效率有什麼作用?

賴梅松:快遞超市能解決一部分配送問題——因為不是所有客戶都希望你送到家裡的,能節省快遞員的派件時間,同時也能給快遞小哥、其他創業者等提供一個創業的平臺。

一個快遞超市,每天進出幾百個包裹,再疊加一點其他商業如蔬菜、水果、麵包房等,不少店主每月能有1-2萬元收入。

另外,這跟市場競爭也有一定關係。我們跟菜鳥聯合在推「菜鳥驛站」,各家快遞公司也都在同時鋪設最後一公裡的網點,末端網點的效率也關係到整體業務。

問:你現在怎麼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

賴梅松:我好像沒有工作日、非工作日的區別。每個月有10多天在外面,比如去網點轉轉,剩下10多天待在總部,處理內部的事務。

問:去各地網點會看什麼呢?

賴梅松:主要是看基層員工的政策有沒有落實,還有門店建設、基礎能力、經營情況等。今年已走了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和中部省份的網點。

問:你會怎麼形容自己的管理風格?

賴梅松:我們中通一直倡導簡單、公平的文化。比如,我們全網的政策是一樣的,或者某一大區一定是一樣的,不能說張三是你的什麼人,給他搞個特殊政策,這樣大家對你就沒信心。只有大家感覺到中通的網點在中通平臺上是安全的,不讓任何投資者和合作者吃虧,大家才願意去投資,才相信未來。

公司越大越需要靠文化驅動,在中通我們說信任比信心重要,責任比信任重要。中通的網絡穩定性、市場份額的增長能力和贏利能力都是不錯的,大家相信中通,網點賺錢、快遞員賺錢,公司才能賺到錢。簡單說,中通是比較好地平衡了公平和效益。

問:用數位化方式管理50多萬人,有什麼心得?

賴梅松:中通創辦於2002年5月,成立時僅有十幾人,現在中通已成為50餘萬人共同創業發展的平臺公司,管理這麼多人,必須用數位化管理的技術支撐。

從技術上講,中通的數位化、智能化建設在行業是領先的,這對於有效管控人力,提升人力資源效能是非常重要。

但對人員的管理,數位化和智能化只是技術硬體,背後還有很多企業文化、激勵機制、制度執行層面的管理軟體。所以我們會著重推進以「同建共享,信任責任,創新與企業精神」為核心價值的企業文化建設。

快遞是一個人員密集的行業,很多同事加入中通不僅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背後也影響著各自的家庭。我在2003年就提出,中通不是一個人的中通,是所有中通人的中通。所以,我們希望繼續把平臺做大,給更多人發展的空間。

作者:慧麗

本文來源:湖畔大學

鳴鑼上市!中通快遞香港掛牌: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

9月29日,中通快遞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文稱「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儀式在上海集團總部隆重舉行,超過500名員工代表和嘉賓們一起,共同見證中通鳴鑼上市的裡程碑時刻。中通在港交所的股份代碼是2057.HK,不忘初心,中通踏上新徵程。

在當日上市儀式上,疫情期間冒疫奔忙的快遞小哥、加盟中通多年的合作夥伴、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電商客戶以及各崗位一線員工代表共同敲響了上市銅鑼,見證了這個歷史時刻。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發來賀詞:祝賀中通快遞實現返港二次上市目標。這是中通快遞前行路上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望乘勢而上,布局國際,豐富鏈路,注重質效,服務民眾,回報社會,儘早步入世界一流快遞物流集團行列!

上海市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在現場致辭中提到,中通快遞是全國物流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全球業務量最大的一個企業,今天中通在港上市,不僅是企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對於青浦的發展、行業的發展乃至國家的戰略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市獨家保薦機構高盛向中通贈送了一幅草書字畫:逐鹿中原、九州通達、金戈快馬、百年遞國,既表達了對中通的美好祝願,也把「中通快遞」四個字巧妙嵌入。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上市儀式中表示,「一路走來,我們深深感恩——感恩我們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黨和政府的英明決策,國家郵政局和各級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感恩中國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感恩我們團隊的辛勤付出;感恩客戶對我們的信賴和支持;感恩合作夥伴和股東們的肯定和幫助;更要感恩我們幾十萬中通家人對中通的信任和熱愛,一路與我們風雨兼程共同成長。正是這些力量的匯聚,讓中通在踐行『用我們的產品,造就更多人的幸福』使命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中通快遞創立於2002年5月8日,並於2016年10月27日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快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後,中通迅速把握行業發展機遇,駛入發展快車道,中通業務量從2017年的62億件增長至2019年的121億件,連續保持行業第一。

(今天上午,香港中環大屏慶祝中通在香港上市)

對於中通快遞來說,本次在香港上市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裡程碑,亦是新起點,中通快遞在港交所的股票代碼是「2057」,賴梅松董事長解釋道,「20 代表 2020 年,57 正好是中通成立第一天的業務量,這是兩個新起點的碰撞,開啟了中通新的徵程。2016 年我們走出國門在紐交所上市,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快遞的窗口;今天,我們懷著感恩之心回國,在香港上市,不僅是希望與更多的客戶和合作夥伴分享我們的發展成果,更是因為我們對中國經濟和中國快遞充滿了絕對的信心。我們堅信,快遞對社會的貢獻和對快遞人的回報才剛剛開始。」

賴梅松董事長表示,未來中通快遞將把握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趨勢,在全鏈路綜合物流方面形成競爭力,並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平衡各方關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十八年來我們從追隨追趕到領先,今天我們將把握從領先優勢到絕對優勢和生態優勢的新機遇,用好資源,做好協同,搶佔時機,用我們的效率、效益去成就客戶,照顧好員工,守護和平衡好股東和各方利益,回報國家,造福社會,再創中通新輝煌!」

本文來源:上海市浙江商會

微信編輯:斯晶晶

相關焦點

  • 中通快遞香港上市 董事長賴梅松:將承擔更大責任和擔當
    在上市儀式上,中通快遞快遞小哥、加盟中通多年的合作夥伴、電商客戶及各崗位一線員工代表共同敲響上市銅鑼,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表示,「中通在港交所的股票代碼是『2057』,『20』代表 2020 年,『57』正好是中通成立第一天的業務量,這是兩個新起點的碰撞,開啟了中通新的徵程。
  • 中通快遞今日香港鳴鑼上市,募集金額近百億港元
    來源:一財網已經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下稱「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在港上市後,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A類普通股將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完全可轉換。
  • 中通快遞香港上市!成為首家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中國快遞企業
    2016年10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以來,再次迎來重要時刻——9月29日上午,中通快遞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的中國快遞企業,也成為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作上市致辭(攝影:楊清悅)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上市致辭中說:「2016年我們走出國門在『紐交所』上市,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快遞的窗口;今天,我們懷著感恩之心回國
  • 募資近百億港元,總市值達2070億港元,中通快遞香港鳴鑼上市!
    此次中通快遞在港上市成為繼小米、美團、阿里巴巴、京東之後,第五家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企業。五年裡,中通完成了在美國和香港的兩次上市,中通也成為首個在香港和美國均上市的快遞公司。根據公告,中通快遞在全球發售4500萬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225萬股,國際發售股份4275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最終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218.00港元。
  • 中通快遞定於9月29日在香港二次上市
    自香港時間9月17日上午9:00開始,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簡稱「港交所」)公開發售225萬股新發售股份,股份代號為2057,最高定價為268港元/股,香港公開發售將於香港時間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中午12:00結束。據悉,港股IPO流程一般包含遞表、聆訊、路演、招股、公布配售結果和掛牌上市這幾個階段。
  • 中通快遞今起招股:香港公開發售最高定價為268港元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9月16日晚間,中通快遞宣布啟動香港首次公開募股,計劃全球發售和上市4500萬股A類普通股,募資額不超過15.6億美元(約121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最高定價為268港元,9月22日定價,並於9月29日掛牌。
  • 中通快遞啟動香港首次公開募股 發售最高定價為268港元
    9月16日晚間,中通快遞宣布啟動香港首次公開募股,計劃全球發售和上市4500萬股A類普通股,募資額不超過15.6億美元(約121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最高定價為268港元,9月22日定價,並於9月29日掛牌。
  • 今天,49歲中通創始人再敲鐘:靠快遞幹出2000億
    如今,中通已經發展成一家以快遞為核心業務,集跨境、快運、商業、雲倉、航空、金融、智能、傳媒等生態版塊於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企業。中通快遞的網絡覆蓋了中國99.2%以上的城市和縣區,包含約30000個攬件/派件網點、以及超過50000個末端驛站,已在中國建立了最廣泛和最可靠的配送網絡之一。
  • 中通快遞在港二次上市募資近百億港元,目標不止坐穩通達系老大
    記者 | 楊霞9月29日,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在港上市後,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A類普通股將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完全可轉換。中通已於2016年10月27日成功登陸紐交所,因此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紐約、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在上海青浦舉行的儀式上,中通快遞疫情期間奔忙的快遞小哥代表、加盟中通多年的網點負責人代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電商客戶以及各崗位一線員工代表共同敲響了上市銅鑼。
  • 與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建合資公司 中通快遞布局海外新戰場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的總部設立在中國香港,將提供各類門到門物流業務,包括攬收、揀貨、運輸、收發、快運、跨國對接和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同時,合資公司也將提供倉儲管理、訂單和供應鏈管理。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表示,目前中通已成為全球包裹業務規模最大的快遞企業之一,公司將在繼續鞏固和發展國內快遞業務領先優勢的同時,積極布局和開拓國際市場,使國際業務成為中通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 中通回港敲鐘市值達2020億港元 誰是真正的「快遞之王」?
    9月29日,中通快遞(NYSE:ZTO,28日收盤價31.97美元;02057,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盤中最高觸及245.2港元。Wind數據顯示,中通快遞當日收於238港元,上漲9.17%,市值達202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 中通快遞:18年「農村包圍城市」的制勝之路
    回首往事,這匹如今的民營快遞「頭馬」,在起步之初可比同行們慢了不止一步:它在2002年成立的時候,已經比順豐控股和申通快遞晚了9年;比韻達股份晚了3年;比圓通速遞晚了2年。這樣一個行業「小老弟」,是如何完成反超的呢?即使在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40多年、中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60%的今天,「農村包圍城市」之路仍然是許多後發企業可選擇的競爭策略,並且屢屢創造出成功的商業案例。
  •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募資約96億港元 董事長:股票代碼寓意開啟新徵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通快遞港股上市募資約96億港元,董事長賴梅松認為股票代碼2057寓意開啟新徵程  作者:朱藝藝  9月28日上午,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2057.HK)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
  • 中通快遞與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聯合設立合資公司,開拓全球範圍...
    北京時間6月11日,中通快遞與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 Air Ltd.)籤約,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中通快遞將攜手土耳其航空和太平洋航空,整合協同各自優勢資源,布局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惠及更多商家和消費者。
  • 中通回港再拿98億彈藥!價格戰已成「持久戰」,誰是真正的「快遞之...
    9月29日,中通快遞(紐交所股票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HK)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報244港元,市值超200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 土耳其航空、中通快遞及太平洋航空將成立合資公司
    新京報快訊( 記者曲亭亦)6月12日,新京報記者獲悉,土耳其航空旗下的土耳其航空貨運部與中通快遞及太平洋航空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據了解,新聞發布會及籤約儀式已於昨日(11日)在伊斯坦堡舉行。土耳其航空董事長兼執行委員會主席M. lker Ayc、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及太平洋航空副主席劉少坤分別代表三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合資快遞公司總部將設在香港,提供的服務包括所有門到門物流業務,包括貨車運輸、攬貨配送、貨物運輸、跨國對接和最後一公裡配送等,同時也將提供倉庫管理、訂單和供應鏈管理等服務。
  • 中通香港上市 成為國內第一家同時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快遞企業
    9月29日,中通快遞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掛牌,成為國內第一家同時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快遞企業。上市首日,中通快遞(2057.HK)高開11.93%,報244港元,盤前成交1.68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2070億港元。根據公告,中通快遞本次計劃發售新發行4500萬股A類普通股,最終發售價為每股218港元。
  • 中通超越順豐成為「快遞大哥」,靠這招殺手鐧一年淨賺52億
    這一年,中通率先在民營快遞業中開通長三角至廣東、北京的跨省際班車。此前,中通的長線運輸主要依靠鐵路和航空,兩者的缺點顯而易見,前者受限多、時效慢,而後者成本高,還有一些航空違禁品不能運輸。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認為跨省際班車將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 中通快遞港交所二次上市,市值超兩千億港元
    9月29日,中通快遞正式登陸港交所。中通快遞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為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其中約50%用於基礎設施和產能開發(購置土地、車輛、分揀設備等);約25%用於賦能網絡合作夥伴及增強網絡穩定性;約15%用於投資物流生態系統(包括倉儲、貨運代理、零擔貨運、冷鏈物流等);約10%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這是繼2016年在紐交所上市後,中通快遞的二次上市。
  • 中通快遞香港上市: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
    今天,中通快遞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在港上市後,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A類普通股將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完全可轉換。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報244港元;最新總市值超過2070億港元。根據公告,中通快遞本次計劃發售新發行4500萬股A類普通股,最終發售價為每股218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