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帶回來的蔬菜,唐太宗賜名,如今成為洛陽偃師的特產?

2020-12-14 吃貨彭小喬

嗨嘍大家好我是小喬,我又來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蔬菜,這種蔬菜據說這個是唐玄奘從天竺取經帶回來的,結果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歡,然後賜名「銀條」,並成為宮廷菜餚。

但是估計現在很少人有人吃過這種蔬菜,銀條在我國的種植歷史悠久,其中洛陽偃師的銀條最為出名,作為一種真正的洛陽特產,又有兩位歷史名人(玄奘、李世民)實力推崇,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作為一個洛陽本土的一名吃貨,今天小喬就教大家做一種銀條最經典的吃法——酸辣銀條。

剛從地裡扒出來的銀條

首先準備食材:新鮮的銀條,小米椒,泡椒,姜,青紅椒,鹽,白糖,白醋

1. 首先我們將新鮮的銀條,用清水洗淨,然後用手掰至5釐米的長條,青紅椒切絲,姜切片,小米椒切碎。

2. 將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水開後將銀條大火焯兩分鐘,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過一下。這樣能讓銀條更佳的爽脆。

3. 將大碗中,加入兩勺鹽,四勺白糖,四勺白醋,六片姜,三個切碎的小米椒,再放入六個泡椒,用溫水將料攪拌均勻。

4. 將銀條放入料汁中醃一個小時,撈出來就可以食用了。

這道酸辣銀條,特別的爽口,雖然是道涼菜,但是特別適合做冬天的下酒菜,因為在其他季節根本吃不上,銀條如果在超市買不到的話,可以在網上買,既好吃還便宜,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洛陽特產。

酸辣銀條,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唐僧取經到底用了多少年?真實的唐僧,居然是白天休息,晚上趕路的
    看過電視劇《西遊記》的觀眾都知道,唐僧師徒四人是在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才取得真經的,劇中唐僧師徒四人白天趕路晚上休息,那他們究竟用了多長時間才到達西天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唐僧取經究竟用了多久!唐僧取經唐僧取經出自吳承恩所編著的小說《西遊記》。書中記載,唐僧俗家名陳禕,也有一乳名,名喚江流兒。
  • 唐僧發誓3年完成取經大業,卻14年杳無音訊,李世民為何不著急?
    這部電影被改編成無數部電影,到目前為止,86版《西遊記》已經成為永恆的經典。到目前為止,小編還能回憶起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主角們的形象也是各具特色,有武功蓋世的齊天大聖,也有任勞任怨的沙僧,還有對錢沒有什麼欲望,卻愛美人愛吃八戒。唐僧告訴李世民三年後再來,可實際上,他用了十四年,過期了十一年,李世民不著急嗎?唐朝對唐僧的稱呼,就是一口一個「御弟」,別說是親熱甜蜜,他真的不擔心嗎?
  • 西遊記中,唐僧等人的取經路線,到底對不對?
    唐僧在取經的路上,有兩處地方,很不普通。而這兩處地方,讓人懷疑,唐僧等人的取經路線,到底對不對呢?第一,荊棘嶺。荊棘嶺號稱八百裡。石碑上寫著,「荊棘蓬攀八百裡,古來有路少人行。」意思說,荊棘嶺自古就存在了,很少有人可以通過此處。
  • 唐僧的頭蓋骨哪去了?
    唐僧並非《西遊記》裡的虛構,而是實有其人。實際上,《西遊記》就是一部以唐僧西行取經經歷為框架構建起來的神話小說。在《西遊記》中,唐僧是李世民的御弟,奉旨前往西天取經,並隨身攜帶有通關文牒。但通關文牒是明朝才出現的東西。而唐僧西天取經,並未得到唐太宗的許可,乃是偷渡而去。
  • 大話西遊記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真經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講講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是因為唐太宗辦了一個水陸法會。唐太宗辦這個水陸法會,需要一個高僧來給他做主持,然後眾人就選舉出了誰呢?陳玄奘也就是我們的唐僧,陳玄奘出身又好德行又高,出身好是哪看出來呢?他的父親是狀元,他的母親是開國丞相的女兒,這出身絕對算好,德行高怎麼能看出來呢,我們這先不講,總之是選出來唐僧來了。然後菩薩就來了,菩薩要送給唐僧兩件寶物,「錦闌袈裟,九環錫杖」,袈裟賣五千兩, 錫杖賣二千兩, 合人民幣約700000元。
  • 何以偃師|偃師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點
    另傳: 當年唐玄奘西天取經回來,在山下歇息, 感到口渴,山澗便流出汩汩泉水,泡似珍珠, 清冽甘甜。 後來人稱珍珠泉。天旱,村民到佛光寺祈雨, 每求必應。 當年玄奘 (一說是光武帝劉秀) 歇馬處,白馬刨地待主, 後平出一泉,大旱不竭,有香客汲水回家,稱此水可治病延年,後稱「馬刨泉」。兩泉至今仍清流淌淌,惠及一方百姓。
  • 玄奘故裡偃師10億建玄奘學院 唐僧千年後再收徒
    唐僧千年後再收徒 玄奘故裡偃師10億建玄奘學院  記者 奚春山 袁曉強  核心提示  繼今年7月7日,北京一公司3億元重建玄奘寺後,唐僧的家鄉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再次迎來利好消息,印尼信心集團投資10億元,要建玄奘學院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橫亙吐魯番盆地東北部、名聞遐邇的火焰山,《西遊記》裡說它有八百裡火焰,四周寸草不生,唐僧師徒來到山下無法穿過,便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連扇49扇,斷絕火根,永不再發,取經隊伍才得以通過,繼續西行。可是,當地的傳說卻是這樣的:若論唐僧的法術,原本可以順利通行,無須在此耽擱時間。
  • 阿里巴巴創始者馬雲,看似不是唐僧,卻難逃唐僧的命運
    這個時候觀音現身水陸大會,告訴唐太宗,想要超度亡靈,必須得去西天大雷音寺取得真經才可以。於是唐太宗就問他那一千多名的得道高僧。問他們誰願意領朕的旨意去西天尋求真經?其實這些諸位高僧們都知道,此次行一行肯定異常艱險,絕對不是一個好買賣。就在沉默之際,唐僧自告奮勇的站了起來,說他願意去,唐太宗知道之後趕緊抓住唐僧的手啊,還表示能有這樣的大師能夠為了國家永固獻身,是值得慶祝的,並且唐太宗還與他結拜兄弟。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圖籍互鑑呈現中國僧人取經之路
    申紹然和常青等的研究為我們提示出唐僧及其取經圖像的起源在玄奘之後即已出現。《歷代名畫記》卷三《東都寺觀壁畫》記洛陽昭成寺西廊有楊廷光繪「西域記圖」,很可能據《大唐西域記》為藍本創作。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二記五代畫家「富玫,工畫佛道,有……慈恩法師等像傳於世」。正式以「玄奘取經」為題的壁畫最早見於北宋歐陽修《於役志》所記述的五代揚州壽寧寺壁畫。
  • 唐僧取經後他去了哪裡?
    應付天庭已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想當年道祖出函關化胡為佛,現如今佛祖入東土點猢猻為聖徒。2.金蟬子十世轉世,醞釀已久,坐等成行。3.八戒、沙僧已然皈依,連取經取給誰看,要做到什麼效果,都安排好了。4.就連唐僧肉體凡胎,不堪遠涉這樣的細節都考慮清楚了,安排了黃金腳力白龍馬。
  • 唐僧去取經屬於偷渡?又是如何從長安到達印度?這篇文章有答案
    提起唐僧取經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對於唐僧取經的原因?想必不一定都了解。比較一致的說法就是,為了弘揚佛法。也有人會說,是為了學習取得更高造詣,習得更高深的佛法,但這些都不是的主要的。那究竟原因是什麼呢?
  • 中國特產之洛陽篇,作為地道的洛陽人,你應該全吃過
    說到洛陽,不得不說洛陽是我國有名的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就來介紹洛陽特產有哪些?伊川小米伊川小米是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的特產。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蒸肉成了節日聚餐的必備美食。但最有意義的,還是過年時合家團坐在一起,守著桌子上的大箅子吃蒸肉喝小酒,特別有年味兒。汝陽杜康汝陽杜康是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的特產。汝陽杜康酒綿甜爽口,清澈透明,濃鬱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長、具有生津、活血、健胃之效,暢銷國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 唐僧取經竟密謀500年?
    等等等等……在唐僧心目中,他的西行之旅,是身負欽命,好比張騫出使西域、鄭和南下西洋。唐僧也知道,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經歷了失信涇河龍王、驚魂失魄夜遊地府、崔判官修改生死簿增加其陽壽、落渭河、脫陰司、回陽世等等厄運,決意大舉水陸大會,超度亡靈超升。
  • 唐僧取經回來後怎麼樣了?死後頭骨剁成6塊,供奉在3個國家
    唐僧這個人物,可以說在中國,乃至世界,那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而這要歸功於一部小說作品《西遊記》以及由此拍攝的影視作品。在現在中國的電視屏幕上,幾乎每天總有一家電視臺在播放西遊記,因此使得唐僧師徒成為人盡皆知的人物。
  • 到底曾是靈山腳下的一隻老鼠,一句話,就點破唐僧取經的真諦!
    只是,最終的結果咱們也知道,雖然唐僧選擇了孫悟空,但是最終還是選擇救下了老鼠精,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就因為老鼠精說了一句大實話!可別小瞧了老鼠精的這句大實話,從老鼠精的這句大實話咱們可以看出,到底曾是靈山腳下的一隻老鼠,一句話,就點破唐僧取經的真諦!
  • 唐僧為什麼叫「唐三藏」,三藏是對高僧的尊稱
    唐僧是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主人公,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是洛陽人,少年出家。玄奘在研究佛法的過程中,發現已有的漢譯經文有些地方要麼語焉不詳,要麼會和其他經文在內容上有衝突。他決定前往西域取經,去佛教的發源地學習。玄奘獨自一人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
  • 唐僧發誓三年完成取經大業,結果14年還沒回來,李世民為何不急?
    中國四大名著中,相信大家對《西遊記》都非常熟悉了,小時候家裡的電視機裡一直都在循環播放翻拍的電視劇,其中講述的就是唐僧從東土大唐出發,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到達西天取經的故事。而在唐僧出發之前,李世民曾問過唐僧,要多久才能回來,當時唐僧答應的是3年,結果14年了都沒有回來,為何李世民一點都不著急?
  • 長安到天竺2400公裡,而取經路「十萬八千裡」,唐僧為何捨近求遠
    《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該書裡面的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已經是中國家喻戶曉的話題了,當然文學作品畢竟是文學作品,不過唐僧西天取經這個事情還真不是虛擬的,歷史上玄奘法師的的確確趕赴天竺求取真經。唐玄奘本姓陳,自幼便捨身出家為僧,玄奘對佛理等經典非常有研究,但是因為當時南北佛理的差異和分歧讓玄奘非常不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開始決心趕赴西域的天竺求取真經,玄奘西行並沒有像小說中說得多麼盛大,他的出發並沒有得到唐太宗的允許等於是私自西行。有關於玄奘西行取經的真實線路,他是從長安出發沿著西域的高昌等國在西北繞了一個大圈隨後才到達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