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日本物價持續下跌 經濟增長將再次放緩

2020-12-21 騰訊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外媒稱,日本10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速度近10年來最快。去年消費稅上調帶來的刺激力度消退,加劇了人們對日本經濟在苦苦應對疫情之際將重返通縮的擔憂。

據路透社東京11月20日報導,分析師預計,由於消費疲軟,未來數月CPI將繼續下滑。這令日本通脹率距離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更加遙遠。

報導稱,新冠感染病例激增也給通脹前景蒙上陰影。因為它可能打擊消費,破壞政府刺激措施帶來的增長勢頭。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師新家義貴說:「即便扣除一次性因素,消費者物價的趨勢仍然疲弱。」

他說:「如果對餐飲和旅遊行業重新實施限制,可能讓日本脆弱的經濟復甦脫軌。」

日本政府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全國核心CPI較上年同期下降0.7%,符合預估。這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創下2011年3月以來最大同比降幅。

報導分析,核心CPI下滑主要歸因於政府去年調高消費稅後導致通脹的高基數效應,以及最近為提振國內旅遊業而開展的旅遊打折活動。

數據顯示,包括汽油、燃油和公用事業費用在內的能源成本也有所下降,對整體通脹構成壓力。

一些分析師表示,未來幾個月核心CPI同比可能下降約1%,這可能引發人們對通縮的擔憂,並促使家庭推遲支出。

報導稱,日本經濟在第三季度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從戰後創紀錄跌勢中強勁反彈。出口和消費的改善表明國內經濟正在從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中恢復。但分析師預計,隨著全球疫情再度抬頭打擊家庭和企業信心,經濟增長將再次放緩。

日本首相菅義偉已指示內閣制訂新的經濟刺激方案,不過感染病例的再度增加可能會影響政府鼓勵家庭出遊和在外就餐計劃的效果。

消費者在東京一折扣店選購打折鞋子。(路透社)

相關焦點

  • 疫情持續 新加坡宣布入境禁令 數據報警 歐元區經濟全面放緩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五(1月31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繼續發展,多個國家宣布了相應防治措施,金融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升溫。日內歐洲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歐元區經濟整體明顯放緩。專家預期未來新冠病毒料將對全球旅遊和經濟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具體程度目前還難以斷定。經濟數據今日經濟數據密集。
  • 恒生銀行:香港經濟放緩跡象將逐漸浮現
    恒生銀行10月31日發布的11月《香港經濟脈搏》研究報告指出,外圍形勢變幻不定,令香港經濟前景陰霾密布,而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亦令香港經濟難再維持過往兩年的高速增長,再加上港府在財政政策上未見有新舉措,相信香港經濟放緩的跡象將逐漸浮現,預期第三季度香港經濟增長不足5%。
  • 全球經濟躊躇 主要經濟體將轉向促增長
    總的來看,歐債危機的解決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難有根本性好轉。但由於歐洲銀行業和重債國的流動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因此近期出現嚴重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3.日本經濟溫和復甦,多重風險或致增長放緩。 日本經濟在2012年上半年保持溫和復甦態勢。一季度日本實際GDP按年率增長4.7%,二季度日本實際GDP增速預計放緩至1.6%。
  • 日本經濟重回增長軌道
    日本政府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日本經濟折合成年率增長3.0%,增幅高於預期值的2.6%,也高於1.9%的初步估計,增長率自2016年1至3月以來,時隔9個季度首次超過年率3%,顯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已重回增長軌道。但分析人士認為,連續的自然災害以及貿易摩擦影響或使未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
  • 美經濟復甦步伐持續放緩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婧)近期發布的報告和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的步伐有所放緩,在新一輪疫情的衝擊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分析指出,目前美國經濟復甦面臨多項挑戰,急需更多貨幣和財政政策進行支持。
  • 貨運航運低迷 全球貿易持續放緩
    6月,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下跌至多年低位,其中中國-歐洲的部分下跌了2.5%。CCFI相較於今年2月已經下跌了21%。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下跌至歷史新低,比金融危機時還低42%。上半年,全球貿易量下滑了2%,至2014年6月以來最疲弱狀態。僅5月單月就環比下滑了1.2%。   下半年,航運業持續疲軟。8月,全球貨櫃貨運價接著下跌。
  • 物價11年來首次下跌「二師兄」記頭功,房價跟進下跌就在眼前?
    物價會不會出現全面下降?會不會造成通貨緊縮,房價會否受到波及?針對2020年11月份CPI和PPI數據,有分析人士表示,11月份,隨著各地區持續推進「六穩六保」工作,豬肉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繼續回落。從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豬肉大跌促使CPI下降0.5%。
  • 經濟放緩或加大澳央行降息壓力
    分析人士表示,最新的數據顯示澳經濟下半年可能會在上半年的基礎上有所放緩,這可能會為澳央行繼續降息帶來動能:澳央行可能會在今年剩餘時間內繼續降息25個基點。    「只要歐債危機的陰霾不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則澳大利亞央行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實行寬鬆政策,用以支撐澳大利亞本輪已經長達21年的經濟增長。」
  • 物價上漲哪家高?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等國的CPI對比
    按照德國官方公開的信息,因政府下調增值稅、新冠疫情以及能源產品價格加速下跌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德國的CPI出現了0.1%的負增長。即,當前德國經濟面臨通貨緊縮,此外,義大利7月CPI也錄得「下降0.4%」。這些數據也為歐元區的2020年經濟發展前景帶來挑戰。物價下跌難道不是好事嗎,為什麼歐盟委員會擔心今年經濟呢?
  • 疫情加劇背景下 日本各界預測2021年經濟形勢
    ◆  日本銀行2020年12月24日,日本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審議員會上發表演講稱,未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逐漸緩和,在海外經濟好轉的扶持下,日本經濟將緩慢改善。黑田指出,在疫情持續影響下,各國經濟復甦不得不放緩。但在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全社會共同適應新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各國經濟水平將逐漸提高。
  • 財經觀察: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
    新華社孟買4月18日電財經觀察: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新華社記者張亞東新冠疫情暴發後,印度經濟數據好轉趨勢中斷。不少國際機構預測,疫情將導致印度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印度經濟增速為1.9%。惠譽國際日前將印度本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5.1%下調至2%;穆迪則將預期從5.3%下調至2.5%。此前,印度經濟增速已持續七個季度放緩。
  • 東南亞經濟增長預期穩定
    ■東協地區國家穩定的勞動力市場及海外投資有效促進了內需,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口放緩。   ■由於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現狀存在差異,未來各國經濟改革重點也各不相同,將結合自身優勢向全球價值鏈上遊攀升。
  • 專家:CPI下滑不等於通縮 物價下降易穀賤傷農
    引發外媒熱評並擔心出現通貨緊縮 哈佛大學專家認為——  「中國通縮那都是沒譜的事」  昨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6%,這也是我國CPI六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據穆迪估計,由於通貨緊縮是指一個時期的持續的價格下跌,所以中國短期的CPI下滑並不意味著中國進入了緊縮時期。  物價降下來了容易「穀賤傷農」  專家認為,物價連續走低到一定程度,一些企業利潤受到擠壓,生產經營出現困難。這對調動生產者積極性、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會產生負面作用。正所謂「穀賤傷農」,「物賤」恐怕也會「傷工」。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就業增長持續放緩 各界預警「黑暗的...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就業增長持續放緩 各界預警「黑暗的冬天」】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4.5萬,不及市場預期;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6.7%,但長期失業人口增加,凸顯美國就業市場基礎仍舊脆弱。
  • 日本經濟「攔路虎」:物價比30年前便宜,央行撒錢700萬億也沒用
    當我們在抱怨豬肉價格太貴,快要吃不起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我們的好鄰居——日本卻無時不刻不在盼著物價飆漲。為了救活物價一成不變的經濟市場,日本在2013年1月定下了2%的通脹目標。是的,你沒有聽錯,為了激發經濟活力,日本不惜設置了物價上漲目標。
  • 日本經濟「攔路虎」:物價比30年前還便宜,央行撒錢700萬億也沒用?
    來源:金十數據當我們在抱怨豬肉價格太貴,快要吃不起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我們的好鄰居——日本卻無時不刻不在盼著物價飆漲。為了救活物價一成不變的經濟市場,日本在2013年1月定下了2%的通脹目標。是的,你沒有聽錯,為了激發經濟活力,日本不惜設置了物價上漲目標。
  • 港媒:內地經濟放緩及官場反腐致香港奢侈品滯銷
    文章稱,內地今年經濟不如以往強勢,加上內地官場「打貪」,香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售價值勁跌接近4成。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四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三百八十八億元,較去年同月急挫近一成,與上月相比則擴大跌幅八點三個百分比,創出2009年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底因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售價值勁跌接近四成,也反映旅客消費在長期激增後放緩。
  • 美國11月零售強勁,經濟學家卻認為明年經濟增長或明顯放緩
    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2%,超過預期的增長0.1%。同時10月的數據也從此前的環比增長0.8%上調到增長1.1%。不過,牛津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認為,因為今年美國有減稅政策刺激,從而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但到了明年,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預計將顯著放緩,從而造成消費增長的放緩。
  • 信用擴張放緩 拿掉豬以後 11月金融與物價數據解讀
    信用擴張放緩——點評11月金融數據事件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同比增長13.6%。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0.7%,前值為10.5%。
  • 最新統計速報顯示 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負增長
    據日本內閤府2月17日發表的經濟統計速報,剔除物價變動影響,2019年第4季度日本GDP實質增長率環比下降1.6%,折合年度增長率為下降6.3%。時隔4個季度日本再次陷入負增長,且降幅為2014年二季度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