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稱,全國各大機場、火車站將取消企業貴賓室,其中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已要求分公司陸續關閉機場貴賓室。
撤銷貴賓室的緣由,坊間傳聞各有不同:有的說是為削減費用、節約成本,有的則稱懲治腐敗、厲行節約……
狀況
運營商撤出 貴賓室運營無礙
首都機場T3航站樓4層,通往「貴賓室」的電梯隱匿在大廳中央的諮詢臺背後,若不了解,很難找到。
「貴賓室」這一名稱並不準確,「貴賓室」的真名叫做「商務要客(CIP)休息室」。電梯旁,貼滿銀行卡的標牌列出了「商務要客」的準入門檻,均是各大銀行及商業機構的貴賓客戶,約有近百種。與其他載客電梯不同,貴賓電梯要由服務員刷卡才能開啟。
電梯直達航站樓1層,這是獨立於航站樓的區域,裝修風格也更為精緻、典雅。登記相關信息後,服務人員會把乘客帶入「商務要客休息室」內。
根據客戶擁有的貴賓資格,「休息室」的規格亦有不同。貼有「中國聯通客戶俱樂部VIP會員專屬」標識的一間「休息室」,共有30個座位,半圓形的沙發算不上舒適,下午4點,休息室已坐了十四五人,時不時就有人進出,再加上不斷響起的手機鈴聲、電視機中循環播放的新聞,說是「休息室」,卻顯得頗熱鬧。
「中國聯通」並不是這間休息室的唯一擁有者,服務人員表示,休息室由中國聯通冠名,供多家企業共同使用,即便中國聯通撤出,休息室也不會關閉:「目前還沒聽說有相關的消息。」
除了供乘客休息和提供免費飲料、航班的最新信息,貴賓室還能為乘客代辦登機、託運手續,這也許是最能體現「貴」之處。不過當貴賓也有時限——三個小時——待夠時間還想當「貴賓」,就得交錢。
雖然工作人員對「撤銷」一事三緘其口,但三大運營商撤離貴賓室的消息,已在行業內部傳開,在某運營商工作的路關霖(化名)表示,其所在企業已確定將撤銷全國各地的貴賓室,「一大批工作人員都已經回來了,只留了一小部分人在維持運營。」
在路關霖看來,撤銷貴賓室只是企業的經營策略,「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後,很多業務都要改,比如話費換手機也得改。」
「企業貴賓室肯定有些內部接待的作用,但各地分公司的規定也不一樣,比如北京這邊要有正式公文才接待,上海有個工卡就能進。」即便如此,路關霖仍覺得關停無關「反腐」:「應該只是運營商撤出了,因為其他行業還沒有營改增。再說了,這只是企業自建的貴賓室,還有其他貴賓室呢。」
貴賓分成「三六九」 休息室種類多
實際上,即將撤出的電信運營商貴賓室只是機場貴賓室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航空公司擁有的貴賓室,無論佔地面積,還是內部設施,都顯得更有檔次。
首都機場二號航站樓內,航空公司的貴賓休息室數量最多,通過安檢後,長長的步行梯兩側,數家航空公司的貴賓室依次排列,且按客戶資格分檔。以南航為例,僅在這個區域內就有服務於南航會員的明珠休息室、頭等艙專屬休息室和VIP休息室。後者主要服務於天合聯盟超級精英會員中購買頭等艙、公務艙客票的乘客,以及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VIP乘客。
佔地700多平方米的明珠休息室,是南航貴賓廳中最大的一間,棕黑色的皮質沙發兩兩相對,小巧的白色茶几放置其間,每個座位前都有可以上網的觸控螢幕。沿牆擺設了一排小吧檯,飲料零食可以自取。下午1時許,這間可容納150人以上候機的休息室內,上座率超過90%。
再往候機區深處走,21號登機口對面是第四間南航貴賓休息室。一長排的磨砂玻璃,加之門口兩側擺放工藝品的高大木櫃,將內裡乾坤遮擋得嚴嚴實實。這裡的「人氣」也不低,在約半小時的時間內,有六七位乘客登記進入。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這裡候機的頭等艙、公務艙乘客,以及持南航明珠金卡、銀卡的乘客,都可以使用紅色通道優先登機。持龍騰卡等其他合約卡種的,可以進入休息室,但要扣除相應的點數,且登機時不能走紅色通道,要出來去登機口走普通通道。至於關閉貴賓廳的傳聞,工作人員表示暫未接到任何通知。
32號登機口旁邊,是一間冠名為「平安銀行」的貴賓廳,但玻璃門兩側懸掛的合作商戶顯示,持工行、光大、興業、廣發等多家銀行相應卡種的乘客均可入內。詳細的卡片樣式被依次粘貼在木柜上,從上到下,五張一排,共計20排100張。這間休息室的面積小得多,牆角放置著飲水機、小點心等,白色沙發粗略算來只有三四十張,已經幾乎坐滿。
這裡也是中國聯通的「客戶俱樂部」,工作人員表示,到9月底,客戶就不能再用聯通的卡進入了:「具體的您等通知吧,以後您可以用別的卡進,銀行還沒有收到任何通知。」
車站候車廳 花錢就能當「貴賓」
不僅機場擁有貴賓室,火車站內同樣擁有VIP專屬的領域。
在北京南站,這一專屬領域被冠名「濟寧廳」。玄關處的一幅孔子肖像,表明了這間貴賓室的特殊冠名——像這樣的貴賓室在北側的對稱位置還有一個。設立之初,它們主要供持有貴賓卡和公務卡的會員使用,而現在,它們已經和對面的「商務座候車室」合併;仍然標註在候車大廳中央示意圖上的「京滬商務座貴賓室」,則被商鋪取代。
米色調的沙發,咖色的茶几,免費的飲料、茶點和當日報紙……這裡與機場貴賓室別無二致。上午十點半左右,可容納80人左右的「濟寧廳」裡坐著四桌候車乘客,迥異於門外的熙熙攘攘——此時的候車大廳座無虛席,過道邊也有乘客臨時坐在行李上休息,周圍的快餐店和咖啡廳裡也有不少帶著行李的乘客。
上午11點多,一位從貴賓室裡出來檢票的乘客表示,自己是因為出差購買了商務座車票,得以進入貴賓室休息,「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安靜點兒。跟機場不能比啊,機場有優先通道。當然,這邊兒也都近。」
而在北京西站,貴賓候車廳被中國銀行冠名,專為高鐵乘客使用,除了提供免費小食、免費無線網、輪椅服務,還能提前檢票。
想要進入貴賓室,方法也有很多,一是乘客本人所持車票是高鐵商務座,可以免費使用;二是非商務座的高鐵乘客但持有中國銀行私人銀行卡等貴賓卡;即便沒有任何卡片,高鐵乘客每人次繳納100元,並登記車次之後,一樣可以進入。
「有特權的,直接把車開上站臺的都有,哪會在乎貴賓不貴賓的。」曾在鐵道部門工作的張強,對取消貴賓室是為節約的說法並不信服,他曾親眼看到過汽車開上站臺接人:「需要制止的是特權行為,這種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觀點
「取消貴賓室
可能成為一種趨勢」
馬靖昊(財稅專家,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客座導師):VIP貴賓室,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如果貴賓室是為了官員服務,那政府應該出臺一些行政方面的管理方法,取消掉。如果是對於金融、電信、民航客戶提供的VIP貴賓室、VIP服務,這是一個市場行為,應該交由市場去處理。
目前來看,撤銷貴賓室主要是經濟因素,與目前的營改增政策有一定關係。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出臺後,電信行業其稅率有一定的提高,而進項稅抵扣的部分沒有那麼多,因此短期來看,這些電信行業的淨利潤可能會下降。因此為了提高利潤,這些企業就有需求去取消這種VIP方面的服務,實際上就是砍掉一部分費用。目前北京的貴賓室,每一年的費用要有400萬到600萬,省一級的也有100萬,因此把這部分費用砍掉後,利潤可以提高一塊。
目前來看,營改增是一個方向,會在所有行業儘快推廣。因此不只是電信行業的貴賓室,今後取消貴賓室可能成為一種趨勢,包括金融行業也是一樣的。當然貴賓室對於企業來說也有一定意義,例如回饋客戶、宣傳企業形象,因此貴賓室的去留最終還應由企業從市場的角度去選擇,我想跟反腐關係不是很大。
「關停貴賓室
比爾·蓋茨來了坐哪兒?」
姚偉(北京銀行貴賓客戶,能在北京、上海等地機場使用貴賓室):我貴賓卡辦了七八年,貴賓室基本沒用過,一來這企業貴賓室沒有想像中那麼奢華,二來也不方便,機場候機樓裡環境挺好的,何必湊那個熱鬧呢。
今後貴賓室真關停了,估計也沒多大影響,你想想,機場客流那麼大,貴賓室一共幾十個座都坐不滿,可見利用率不高。而且真是高端人士,就去機場內部的貴賓室了,不會來企業自建的貴賓室。
說這事是為了反腐,是「厲行節儉」,我覺得也有點小兒科,機場貴賓服務全世界都有,難道都是給腐敗分子建的?都關停了,難道比爾·蓋茨來北京也得在候機樓裡坐著?想想都不可能啊。真要反腐,把官員手裡的貴賓卡都收回去,誰用特權進貴賓室就查誰,比取消貴賓室管用。
「我自己現在
都不願意進貴賓廳,丟人」
林嶽(中國移動、某銀行及民航公司的三料VIP):相比之下,民航的貴賓室要比銀行和電信運營商都高檔,而且民航的貴賓人群荷包明顯優於移動和銀行的客戶。
根據我的經驗,銀行的貴賓室有一百萬(資產)甚至五十萬(資產)就可以進去了,移動的話,只要月消費800元以上就是VIP,人群差別很大。所以我自己現在都不願意進貴賓廳,丟人。我寧願走普通通道讓別人說低調。
不過我不會根據這樣的「貴賓」待遇來選擇航空公司或者銀行服務,航班主要考慮時間,平時出行,商務艙和經濟艙差不多一半對一半,主要取決於誰出錢。
雖然對貴賓室並不太「感冒」,但我還是認為這種服務應當保留,因為普通通道人已經很多了,貴賓通道確實可以分流一部分「裝X」的人群。如果這個要取消,那我想問銀行排隊的貴賓號取消嗎?醫院的特需門診取消嗎?主筆 吳楠 魏婧 張棻 實習生 謝演 插圖 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