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有了安全隱患,向誰反映?鄰裡產生了糾紛,找誰評理?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湯河橋街道通過「百姓說事點」「說理評理會」「綜治聯席會」等一系列工作措施,「點線面」結合全方位打造平安和諧的社區生活環境。2020年11月26日,記者來到湯河橋街道了解其平安社區建設方面的好做法。
「春芳調解工作室」的李春芳(右二)正在調解糾紛 席適之 攝
百姓說事點:事事有回應
「老舊小區改造本來是好事,但是如果施工進度慢、不合理,就會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這些事情不及時協調,就有可能產生矛盾或發生意外。」2020年11月26日,山城區湯河橋街道車站社區孝之源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李哥工作室」內,李志軍正在和兩位社區居民聊天兒,說的正是前不久因小區改造受到出行困擾的居民郭振秀。
原來,郭振秀住的地方因老舊小區改造,單元樓前下水道的施工一直沒結束。郭振秀今年83歲,施工影響了她的出行,她都半個月沒有出門溜達、曬太陽了,對施工方的意見很大,就來到社區辦公室反映情況。
「郭振秀找到社區領導和我,我們馬上和施工方取得聯繫,得知是下水管道修理已結束,但回填進度太慢。於是我們就和施工方溝通,說明了居民的情況,第二天就解決了問題。」李志軍說。
「李哥工作室」「春芳調解工作室」都是湯河橋街道在社區成立的「百姓說事點」,街道一共4個社區,每個社區一個「百姓說事點」。群眾有任何困難或問題都可以到「百姓說事點」反映,反映問題必有回應。
鶴壁市山城區湯河橋街道路面乾淨整潔 席適之 攝
說理評理會:大家來評理
鄰裡之間比較熟悉,每個小區都有「閒不住、愛操心、善較真兒、又有威望」的群眾。湯河橋街道抓住鄰裡關係這一條條線,通過日常走訪,發現並召集了一部分老幹部、老黨員等居民代表,在每個社區設立了「說理評理會」。別說,它還真是為群眾辦了不少實事。
前不久,車站社區福運小區居民周改花家中的牆皮突然脫落,一經查看才發現是樓上居民家中的下水管道漏水所致。周改花要求樓上鄰居賠償,鄰居不服,於是兩家發生了矛盾,爭吵不休。車站社區說理評理會了解情況後,召集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居民代表共同為兩家調解矛盾糾紛,分析、商討後決定:樓上居民自行解決漏水問題,物業公司解決周改花家牆皮脫落問題。最終兩家化解了矛盾,和好如初。
在寶馬社區富瑞小區,有居民通過「百姓說事點」反映,小區裡的車輛越來越多,出行、停放都不方便,提出將綠化帶改成停車位的想法,但一部分居民認為不應該改變小區現有布局。寶馬社區說理評理會召集小區居民代表,通過共同商討,結合小區實際情況,最終一致同意了改建的提議,現在停車位已改建完成,居民關係更加和諧、融洽。
寶馬小區新增的監控探頭 席適之 攝
據了解,說理評理會要評「三個理」,德理、情理、法理;要「六個必須說」,群眾反映的問題必須具體說、鄰裡矛盾糾紛必須當面說、特殊群體利益必須定期說、民情中心反饋信息必須詳細說、發現不文明行為必須現場說、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的必須立即說。
湯河橋街道通過設立說理評理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基層「化矛盾、暖人心、辦家事、促和諧」。
綜治聯席會:多方齊研判
湯河橋街道通過「一徵三議兩公開」程序,將「百姓說事點」中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分類,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的由說理評理會拿出處理意見。還是解決不了的,則由街道「綜治聯席會」處理,組織公檢法司人員、社區分包負責人、相關科室負責人共同研判,通過談案情、談政策、談法理、訂方案,解決群眾訴求。
湯河橋街道利用「1+1+X」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共設20個網格40名網格長,組建專職巡邏隊,開展「行走山城」活動,深入轄區入戶走訪、宣傳、排查,有效減少轄區用電、用氣及盜搶騙等安全隱患。2020年年初以來,湯河橋街道共開展巡邏100餘次,徵求意見建議20條,排查矛盾糾紛24件。其中通過「說理評理會」「綜治聯席會」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5起,消除不合理訴求3件。
目前,湯河橋街道已建成治安防控示範小區1個、標準化小區3個,並全部將其納入市公安監控平臺。共維修監控探頭140個,新增7個小區及遊園監控探頭38個,將監控系統統一聯入街道視頻監控服務平臺,如遇突發情況街道可第一時間查看,綜合情況盡在掌握。
「本著一切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通過『百姓說事點』『說理評理會』『綜治聯席會』等形式促進平安社區建設,化矛盾、暖人心、辦家事、促和諧,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山城區湯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改琴說。
———————————————
(來源:鶴壁日報)
河南省委政法委新媒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