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浮島吸引水鳥 亦莊調節池完成水生態景觀提升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人工浮島和導流牆。

  位於南海子郊野公園東側亦莊調節池一期工程,近日已完成水生態景觀提升工作,通過打造一池三島、設環湖「綠廊」、增加水生植物等措施,進一步保障南來之水的水質。

  一個水利工程為何還要進行生態景觀提升?北京市水務局南水北調東乾渠管理處亦莊管理所所長張明告訴記者,亦莊調節池一期啟用已有4年多時間,雖然整體水質狀況良好,但個別水質指標略有起伏。經過專家論證,認為與調節池生態結構簡單、浮遊生物密度較高有關。為此,東乾渠管理處啟動了水生態景觀提升工作計劃,在水生態功能、水質保持、生態景觀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造。

  走進亦莊調節池一期,宛如走進一個偌大的生態公園,碧波蕩漾,景色宜人。調節池水面面積12.4公頃,全部是通過南水北調工程進京的清澈江水。這些水正在為第十水廠、通州水廠、郭公莊水廠等水廠供水,最終流入千家萬戶。

  遠遠望去,湖水四周「鑲嵌」著一圈「綠廊」,走近一看,是由各種水生植物組成的生態植物帶。黃菖蒲雖然花期已過,翠綠如劍的葉片成了「綠廊」的底色;水蔥挺水而出,已經開出了淡黃色的小花;千屈菜正值盛花期,一串串紫色的花朵組成色塊,為「綠廊」調色。

  為了讓「綠廊」紮根,工作人員費盡了心思。「一期工程在建設之初,都是按照水利工程的理念設計的,水面與岸坡『硬碰硬』,保障水利設施正常運轉就夠了。」張明說,為了提升生態效應,管理所專門對護岸進行了改造。「我們引入了『駁岸種植』的概念,環湖一周增設寬50釐米左右的淺水灘,一方面通過水生植物淨化水質,另一方面豐富水域空間的層次感。」張明說,目前環湖「綠廊」栽種了蘆葦、花葉蘆竹、水蔥、黃菖蒲等20多種水生植物,一年四季可營造出不同效果。另外,管理處還在湖邊的垂直岸坡擺放了種植箱,種植五葉地錦等植物,呼應水中的水生植物,形成綠植連片的整體效果。

  生態好不好,水鳥說了算。水鳥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為了給它們營造棲息地,管理處特意在水面上搭建了3座總計200平方米的人工浮島。「我們用環保安全材料搭建3個小島,栽種一些常見的水生植物,吸引水鳥前來。」張明說,2016年完成一期工程以來,水面上很少有水鳥光臨,但自從周邊生態景觀提升、建起小島之後,工作人員已經發現了蒼鷺、野鴨等鳥類在亦莊調節池「閒逛」了。

  由於水面面積太大,為了讓水在池中得到充分循環,湖中有一條寬2米、長近200米的導流牆。全部由混凝土搭建起的導流牆像一根灰色長棍兒,擺在水面上著實煞風景。在改造過程中,管理處也打起了導流牆的主意,在導流牆兩側種植了水葫蘆、荷花、睡蓮等植物,與水面「三島」遙相呼應,灰色長棍兒頓時變成了綠色走廊。

  如今,隨著亦莊調節池一期水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景觀美化的提升,水源地的水質得到進一步的淨化和提升,三五成群的鳥類也經常棲息在此。由於是水源地,亦莊調節池尚處於封閉管理狀態。東乾渠管理處表示,為了讓更多市民能享受到水利工程帶來的生態效應,未來有望設置公眾開放日,有組織邀請市民前來參觀。(記者 葉曉彥)

相關焦點

  • 亦莊調節池完成水生態景觀提升 環湖岸種生態植物形成「綠廊
    原標題:亦莊調節池完成水生態景觀提升 本報訊(記者 葉曉彥)位於南海子郊野公園東側亦莊調節池一期工程,近日已完成水生態景觀提升工作,通過打造一池三島、設環湖「綠廊」、增加水生植物等措施,進一步保障南來之水的水質。 一個水利工程為何還要進行生態景觀提升?
  • 人工生態浮島人工生態浮島_2021年人工生態浮島人工生態浮島資料...
    人工生態浮島人工生態浮島專題為您提供人工生態浮島人工生態浮島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人工生態浮島人工生態浮島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_2020年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專題為您提供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立即下載 景觀生態技術的應用-看人工浮島發展的起起落落 查看詳情
  • [分享]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資料下載
    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專題為您提供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立即下載 景觀生態技術的應用-看人工浮島發展的起起落落 查看詳情
  • 我們周圍的生態景觀浮島
    生態浮島的產生原本與給魚類的產卵床,但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汙染,人們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心,當然也相對比較關心自己周邊的環境,尤其是水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們將水的淨化逐漸重視,想要創造多樣性的生態系統。這時我們的主題——生態浮島,誕生了。
  • 人工浮島與生態浮島和生物浮島的區別用途
    隨著環境工程和人工溼地技術的發展,水生植物浮島已成為人工溼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生植物浮島在去除水體中氮、磷等營養物質、淨化水質、降低水中各項指標濃度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河流和湖泊富營養化的管理已成為環境控制的首要問題。
  • 水上漂浮的生態處理器——人工浮島
    人工浮島又被稱為生態浮島,只要是用於水域範圍的無土栽培技術,通過引入生物工程技術在湖面種植生物的技術,將水質得到淨化。不僅淨化了水質,還改善了水質完善了水域內的生態體系等。浮島主要採用的是具有淨化作用的特定植物以及植物根系附著的微生物淨化水體水質。
  • 人工生態浮島有哪些植物及生態浮島植物選擇技巧!
    人工生態浮島有哪些植物及圖片有哪些呢?很多人還有其他的問題包括:生態浮島植物選擇原則又是怎樣的?接下來聚格製品廠跟大家分享:菖蒲第一、人工生態浮島有哪些植物。在北方地區,可以選擇蘆葦、千屈菜等;在南方地區,可以種植菖蒲、水芹菜、旱傘草等。同時,儘量使用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降低後期維護成本。對外來植物品種應進行適當的控制,水葫蘆植物在淨化水質及其植物景觀方面效果都較為明顯。但是,由於其極易蔓延,且不易控制,因此應對此種植物進行合理控制,並及時處理。
  • 地表水體美容師——人工生態浮島技術
    人工生態浮島是一種人工設計和建造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生物生態設施,用於動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棲息。人工生態浮島是一種集水質淨化和景觀改善為一體的現代環境治理技術。它使人造浮床在水面上。隨著應用的普及,人工生態浮島在淨化水體中的顯著作用和生動和諧的環境景觀效果得到越來越多的證明,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環境景觀建設的加快,人工浮島的水景景觀功能得到了發展和利用,使得人工生物浮島技術真正成為一項多功能實用技術。
  • 人工浮島和生態浮島,你對此了解多少呢
    人工浮島漂浮在水面上象筏子似的人工浮體,在這個人工浮體上栽培一些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放在水裡它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1水質淨化;2創造生物(鳥類、魚類)的生息空間;3改善景觀效果;4消波(減緩波浪對岸邊的衝擊)對岸邊構成保護作用。
  • 安寧市建成首個水庫人工生態浮島
    安寧市建成首個水庫人工生態浮島 記者近日在安寧市寧湖公園東岸看到一塊塊形狀各異的漂浮在湖面上的浮床。浮床上一盆盆美人蕉、再力花等花繁葉茂、奼紫嫣紅。據了解,這是安寧市首個水庫人工生態浮島。
  • 「生態建設」安寧建成首個水庫人工生態浮島
    近日記者來到寧湖公園東岸看到一塊塊形狀各異的漂浮在湖面上的浮床,浮床上一盆盆美人蕉、再力花等正花繁葉茂、奼紫嫣紅,隨波起舞,充滿無限生機,這就是直觀看到的人工生態浮島。什麼是人工浮島?人工生態浮島應用於水景觀既可修復水體、治汙防汙,又可以美化水域環境,打造靚麗的城市水上景觀,提升城市園林建設的整體檔次和品位,是一種低投入高效益的生態環保設施。人工生態浮島除具有顯著的汙水治理效果外,同時具有較好的景觀功能。
  • 人工浮島、人工浮島的應用
    浮島」原本是指由於泥炭層向上浮起作用,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斷,漂 浮在水面的一種自然現象。在這裡介紹的浮島是一種像筏子似的人工浮體,在這 個人工浮體上栽培一些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放在水裡。改善景觀; 4. 消波效果對岸邊構成保護作用。
  • 魚菜共生的生態浮島
    一.引進生態浮島技術利用生態技術恢復江河水質是一種經濟有效的生態方式,目前已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得到廣泛應用。生態技術是我們常稱的人工溼地、生物浮島,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等生態平衡系統的組成部分。
  • 人工浮島——漂在水上的花園
    人工浮島生態浮床——技術與人工相結合建造的水上平臺,可在載體上分層、分區種植多種水生植物和水生花卉。生態浮床漂浮在大型水面、江河湖泊上,具有淨化水質、美化水體景觀、為水生生物提供棲息地、改善環境水質等功能。
  • 人工浮島怎麼用及人工浮島使用方法講解!
    人工浮島怎麼用?人工浮島怎樣做?目前很多的人員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都知道人工浮島是通過人工設計建造、漂浮於水面上,供動植物和微生物生長、繁衍、棲息的生物生態設施,人工浮島因具有淨化水質、創造生物的生息空間、改善景觀、消波等綜合性功能,所有被目前廣泛的使用,那麼到底人工浮島怎麼用呢?
  • 東湖高新區試驗南湖人工生態浮島建設
    來源: 長江商報據武漢市生態環境局28日消息,為進一步強化臭氧汙染防治工作,根據相關研究結果,結合實際情況,東湖高新區積極試驗南湖人工生態浮島建設。臭氧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物在強光輻射作用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汙染物。
  • 生態浮島扮靚宿城河道
    細心的市民發現,城區一些河道在進行清淤治理以後,河面上多了一個個生態浮島,上面種植著水生植物,在淨化水質的同時,還美化了生態景觀。從市城管局了解到,自2018年起,該局在城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中,根據各河道水質、富營養化水平,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等具體情況,針對性地設計浮島組合和浮島植物種類搭配,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的「顏值」,改善城區水環境。
  • 天津日報|西青精武鎮提升治理水平 打造水系生態景觀 提升鎮域河道...
    西青精武鎮提升治理水平打造水系生態景觀 提升鎮域河道「顏值」行駛在津淶公路精武路段,不經意間就會被河道中的水生植物及坡道上的漫坡紫色花朵吸引,加上旁邊小噴泉的映襯,河道一眼望去生機盎然,景色宜人。這就是經過河道清淤、河岸護砌、實施生態景觀項目工程後的精武鎮程村排水河(南河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