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實現新時代殘疾人心中的「中國夢」

2020-12-19 紅網

殘疾人有人的尊嚴和權利,有參與社會生活的願望和能力。歷史和現實表明,他們同樣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作為殘疾人工作者,生活中要把殘疾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滿腔熱情地支持殘疾人事業,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以政治思想工作為依靠,為殘疾人工作提供有效支持,為殘疾人營造平等,充分參與社會活動的環境和條件。體現殘疾人的自身價值,為殘疾人能實現心的的「中國夢」而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加強和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目的是維護殘疾人的發展權,促進殘疾人的平等參與和全面發展,發揮殘疾人在促進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要作用。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也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而服務體系建設包括殘疾人的價值觀、服務規範、發展目標、教育、文化、就業、精神、體育等方面。

具體來說,要利用殘聯完善的組織體系,讓殘疾人就近接受康復、文化、就業、託養服務,使殘疾人就近進行康復訓練;在各村農家設立了殘疾人文體活動中心,使殘疾人得到文化服務;建立建全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使殘疾人得到就業和收入;完善殘疾人託養所,使喪失勞動力的殘疾人得到公共和居家雙向的託養服務;加強殘疾人服務事業,擴大無障礙改造的建設面積。

培養殘疾人工作者要有優良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提升業務能力。首先,殘疾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設和業務能力提升,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以殘疾人為本,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成為熱愛殘疾人事業,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團結帶領殘疾人共奔小康社會而積極奉獻的殘疾人工作者。其次,殘疾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設和業務能力提升要與弘揚人道主義思想相結合,且在開展各項業務工作的實踐中加以推進,並加強制度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在繼承殘疾人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發揚時代精神,持之以恆,務求實效。第三,殘疾人工作者要做到人道、廉潔、服務、奉獻。

優質服務是殘疾人工作的核心和落腳點,是加強殘疾人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的根本目的。殘疾人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以殘疾人為本、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的思想和意識,並貫穿於各項具體工作中,創新求實,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心系殘疾人冷暖,關注殘疾人需求,把殘疾人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服務工作的標準,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有效手段幫助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要加強學習,樹立科學發展觀思想,刻苦鑽研業務,提高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

良好的溝通是做好殘疾人工作者的基礎。其本質就是工作者與被服務對象憑藉一定的媒介和通道傳遞思想、觀點、情感、交流情報信息,以達到相互了解、支持與理解。基於對溝通的淺顯認識,本人認為在溝通過程中,應把握好這些方面的原則:一是誠實信用的原則。「民無信不立」。誠信是社會活動中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為規範,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石,是建立溝通的道德橋梁和精神紐帶,是維繫良好社會關係的基礎。二是公正透明的原則。孔子曾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結合現時觀點,我們可以理解為「患不公」。在推行改革和政策等日常管理、發展穩定各環節工作中,能夠做到行為規範公正,辦事透明嚴密,並能集思廣益,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把殘疾人群體利益放在首位,將能較好地化解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實現在公正狀態下的公平。三是民主寬容的原則。人之交往,貴在溝通。通過與服務對象的溝通,可以了解服務對象的思想,聽到最真實、最需要、最迫切的呼喚。四是平等互敬的原則。在社會組織中、在社會活動中,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尊重、給予平等的待遇或地位。如果能創造一種平等友善、彼此尊重的環境氛圍,將能增強服務對象的歸宿感、安全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立足國情實際,把握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期待,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創造性提出並深刻闡述了「中國夢」這一重大的治國理政戰略思想。中國夢展現了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宏偉藍圖,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心渴望和高漲熱情,成為當今中國發展進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新時期的殘疾人工作者,我們更應為實現「中國夢」奉獻屬於自己的「力量」。

中國夢既是國家之夢、民族之夢,又是包括每個個體在內的人民之夢。實現中國夢,必須把握住這一本質屬性,處理好個體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關係,著眼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注重個人努力和艱苦奮鬥。奮鬥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是實現夢想的關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

「中國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夢想,而是一種特定的、整體性的思想意識和目標指向,是思想意識和目標指向的高度融合統一,是中華民族正在萬眾一心、努力奮鬥的共同理想。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宣傳讓所有殘疾人群體真正的了解且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而努力。

(作者單位:衡東縣殘聯)

相關焦點

  • 孫業禮:什麼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
    原標題:什麼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並深刻闡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反映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責任擔當,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
  •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大型音樂舞蹈詩「My Dream——與夢同行」 專場...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全體演員合影音樂舞蹈詩《「My Dream」——與夢同行》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全新推出,圍繞「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展示70年殘疾人事業發展成就,講述殘疾人的勵志故事,再現殘疾演員的特殊藝術和美麗人生,表達殘疾人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祝福,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 中國首家殘疾人美術館在北京開館
    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出席開館儀式。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記者 張希敏)以展示中國優秀殘疾人書畫藝術作品的「殘疾人美術館」開館儀式2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出席等出席活動。  殘疾人美術館是中國國內首家專為殘疾人設立的美術館。
  • 展覽資訊 | 大愛在心中 自強中國夢——南京市殘疾人藝術作品展
    在濃墨淡彩中蘊含無盡情思在精巧手工裡點綴完美生活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向人們展示著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才華橫溢,有夢可圓展覽名稱大愛在心中自強中國夢——南京市殘疾人藝術作品展展覽地點及時間南京市文化館書畫藝術館(10月30日—11月15日)南京市秦淮區文化館(日期待定,敬請關注後期預告)主辦單位
  • 文創就業的殘疾人:心中有夢,努力追夢
    圖為12月11日下午,慶祝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暨第十屆「閩臺殘疾人文化周」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 張斌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1日電 題:文創就業的殘疾人:心中有夢,努力追夢作者 閆旭 彭莉芳四歲半時因機械事故造成雙腿高位截肢的王輝,如今能開車、能釣魚、能打羽毛球,能用椅子自如「行走」。
  • 文創就業的殘疾人:心中有夢,努力追夢
    圖為12月11日下午,慶祝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暨第十屆「閩臺殘疾人文化周」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 張斌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1日電 題:文創就業的殘疾人:心中有夢,努力追夢作者 閆旭 彭莉芳四歲半時因機械事故造成雙腿高位截肢的王輝,如今能開車、能釣魚、能打羽毛球,能用椅子自如「行走」。
  • 助推殘疾人事業發展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我的夢》公益演出亮相南京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南京報導12月3日晚,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中國殘聯宣文部、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中國特殊藝術協會、江蘇省殘聯、南京市殘聯、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共同承辦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
  • 讓「守正創新」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器」
    短短九個字,指出了我們該如何立於當下,該怎樣面對人生、面對夢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目標即是活躍人的思想、提振人的精神,將億萬中華兒女的心凝聚在一個點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強引領下,持續付諸努力,一步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在此偉大曆程中,守正創新將發揮積極地、不可或缺地推動作用。
  • 助推殘疾人事業發展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我的夢》公益演出亮相南京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南京報導12月3日晚,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中國殘聯宣文部、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中國特殊藝術協會、江蘇省殘聯、南京市殘聯、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共同承辦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
  • 該怎樣為實現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希望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鍊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十八大以來,每逢「六一」國際兒童節,習近平都會向全國各民族的少年兒童送上節日祝福與問候,寫下寄語與期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廣大少年兒童就要從我做起,時刻準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 ...成就殘疾人高端就業之路 百名殘疾人原創《花千谷之花魂之路...
    五年的時間,從電影的劇本創作,到人物形象的構思設計,再到讓每個角色都在影片中栩栩如生地動起來……多少個日日夜夜,這些行動不便,語言溝通有障礙的殘疾人創作者們付出了太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辛勞與汗水。而所有的動力,都來自於紮根在他們每個人心中的動漫夢。「我們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實力,創作一部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動漫作品。
  • 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原標題: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在闡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 星光燦爛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我的夢》首演側記
    12月1日晚,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創新推出的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作品Ⅲ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首場演出,來自首都各界的6000多名觀眾興致盎然地欣賞了這場具有人性美和藝術美的精湛表演。整場演出贏得了觀眾幾十次掌聲。
  • 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我們應有怎樣的文化擔當
    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我們應有怎樣的文化擔當 ——學習習主席關於文化建設重要論述系列文章之一習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指出:「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既是植根於中國歷史文化、潛在於人們精神世界的人文訴求,更是當前必須思考的一個重大文化命題。作為當代軍人,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徵程當中,不僅要從履職盡責做起,更要在內心深處激發一種強烈的文化擔當意識,自覺把「我的夢」融入中國夢強軍夢。
  • 從易洪元事跡,看平凡人怎樣實現「中國夢」
    (4月29日,中國江西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對於易洪元來說,就是變家鄉的荒山為青山。他以自己的汗水,將自己的「中國夢」變為了現實。他為我們普通人怎樣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做出了樣板,樹立了標杆。  易洪元的精神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他實現夢想時,具有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
  • 習近平:新時代青年繼承發揚五四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習近平:新時代青年繼承發揚五四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2020年05月03日 19:43 來源:新華社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
  • 人民日報:什麼是中國夢,怎樣理解中國夢
    習近平同志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那麼,從「長夜難明」到「夢想成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推翻了滿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沒有找到民族復興的出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領導人民經過不懈奮鬥,才逐步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 相互轉告;2020年實現殘疾人小康,國務院是怎樣規劃的?
    為就業困難殘疾人提供就業援助和就業補助。實現城鎮新增50萬殘疾人就業。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基層網點將殘疾人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加強績效管理,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揮服務示範作用。加強殘疾人教育機構、就業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的轉銜服務。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網絡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信息化,實現部門間和區域內殘疾人就業信息互聯互通。
  • 什麼是中國夢 怎樣理解中國夢?
    習近平同志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那麼,從「長夜難明」到「夢想成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推翻了滿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沒有找到民族復興的出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領導人民經過不懈奮鬥,才逐步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