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大慶
中國科技館新館生命之秘展區的人體細胞模型。本報記者 洪星攝
說起去科技館,可能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帶孩子去玩。自己都老大不小的了,上那地方看啥?今天,借中國科技館新館開館之機,記者在裡面「轉悠」了半天,感到科技館的展品不僅吸引孩子,而且也吸引了許多成年人。
新 奇
多數人都有蕩鞦韆的歷史。但如果你在新館蕩鞦韆,一定會有新奇的發現。當你坐在鞦韆上,你的對面有一個「擺」隨你蕩漾。它的頻率與你蕩鞦韆的頻率一致。
如果在「擺」以一定的頻率蕩起後,你再讓自己乘坐的鞦韆以不同的頻率蕩起,過不了一會兒,你的座椅會和「擺」的頻率一致起來。通過這個互動的展品你會了解共振頻率的現象。
你的身體裡有多少水分?可能你不會想到,它約佔你身體重量的2/3。一位一米七多的男子佔到了「生命之水」的展具前,在屏幕上選擇了自己的性別、年齡,馬上顯示出這名男子體內含有49公斤的水,其中自由水為46公斤,結晶水為3公斤。旁邊的容器裡開始從上往下流水,49公斤的水譁譁地要流很長時間才能流盡。
在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廳裡,大量讓人感到新奇的展品展具會呈現在你的面前:「與門捷列夫對話」會向你展示元素周期的發現過程;「手指推大廈」能讓觀眾用一根手指推倒一座摩天大樓,從中體會指數增長的力量……
玄 妙
在新館三層有一具「貼」在牆上的展品:「時間之輪」。一個小齒輪在不停地轉動,它相當於我們常見時鐘的「秒針」。在它的帶動下,牆上各個齒輪會顯示出秒、分、小時、星期的變化。
同樣,在一樓大廳也有一件鑲嵌在牆上的展品「機械旋律」,其中,齒輪、凸輪以及汽缸、蒸汽機、光圈等在牆上不停地運轉,甲帶動乙,乙又拉動丙,丙再影響丁。這裡的機械充分揭示了機械的運轉過程和聯動關係,展示了人類發明的機械之美。
在新館三樓還有一件純粹為成人或大孩子準備的「玩具」:鏗鏘鑼鼓。有20個50釐米見方的機械模塊,裡面是各種各樣的齒輪等傳動零件。每個模塊都有兩個接口。如果你能把20個模塊都聯接在一起,搖動第一個模塊的手柄,就能使力量傳遞到第20個模塊,從而讓一個小木錘敲擊頂部的一面鼓。模塊的組合會讓你動腦筋並出點汗,但當鼓聲響起時,人人都會有成功的感覺。
體 驗
在新館裡你能隨著「深海機器人」下潛。這個展品是按照中國開發並製造的「和諧號」載人潛水器的實際尺寸製作的。「和諧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最深的機器人(水下7000米)。在這個機器人裡,你能模擬,體驗深度下潛過程,還可觀看播放的深海奇景。
除了深海機器人,你還可以坐進駕駛艙開飛機,也可登上塔臺指揮飛機的降落,還可在「宇宙飛船」裡坐上10分鐘,待關閉艙門後體驗升空、航天遨遊以及返航著陸的感覺。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黃體茂告訴記者,這次新館的展品沒有一件是從舊館帶過來的,都是新開發的。中國科技館確定的辦館理念為:體驗科學,啟迪創新,服務大眾,促進和諧,主要引導觀眾通過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進入探索和發現的過程,激發公眾的科學興趣,啟迪科技創新。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