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壓力的增加,失眠的問題已經成為很多人重要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藉助藥物來幫助睡眠就成為一種選擇,其實所謂的安定是指苯二氮卓類的鎮靜安眠藥物。
我們比較常見的安定類藥物有阿普唑侖、艾司唑侖、氯硝西泮、蘿拉西泮、地西泮等等。不同的藥物,由於不同的作用特點,分別對於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不好,少眠多夢或者是早醒的患者都有相對應的助眠效果。
那麼安定類藥物可以長期服用嗎?首先說能長期服用,但是最好不要,或者是在醫生的指導之下服用。
安定片主要是有抗焦慮、鎮靜催眠、抗驚厥和抗癲癇、中樞性肌肉鬆弛作用,臨床上面主要是用於失眠患者。該類藥物長期用藥比較容易產生耐藥,使用15天以上效果逐漸減弱;
其次,如果長期使用安定來促進睡眠,突然停藥會產生嚴重的戒斷反應;另外就是,長期使用安定會使患者對藥物產生心理和軀體方面的依賴;
長期用藥還會對患者的認知、記憶功能產生一定的不良的影響;安定片長期使用比較容易造成蓄積中毒,半衰期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從而延長。
因此特別是老年患者不宜長期應用此類藥物。因此,該類藥物不宜長期應用,美國FDA規定此類藥物一般應用不應該超過四周。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治療失眠的目的是為了達到:
1、增加有效的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2、改善失眠相關日間的損害。3、避免自短期失眠障礙向慢性失眠障礙的演變。
4、減少失眠相關軀體疾病胡總和是精神障礙的風險。對於失眠的治療,目前的首選的並不是藥物治療,而是心理的治療,心理治療已經成為失眠的首選方法,臨床上面最經常應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而其長期療效優於藥物治療。
比如:A、睡眠衛生教育,是所有治療方法的基礎;B、認知療法,糾正不適宜認知、重塑正確的認知;
C、睡眠限制,減少臥床的時間,增強睡眠的驅動力,加強床、放鬆與睡眠之間的積極聯繫,形成積極的條件反射;D、鬆弛療法以及多模式、音樂、催眠等相關的療法。
那麼安定類藥物為什麼最好是不要長期服用哪?
我們說苯二氮卓類藥物之所以不建議長期服用最大的原因其實並不是藥物不良反應,而是長期服用比較容易出現藥物抵抗和藥物的依賴。
所謂的藥物抵抗就是最開始你吃安眠藥很可能1片就可能睡著了,後來1片不好使了要加量到2片才可以睡著,再後來2片也睡不著了。
只能不斷增加服藥劑量來維持滿意的睡眠情況,這種現象就叫做藥物抵抗,對於很多長期服用的慢性類的藥物,都可能會出現藥物抵抗。
而藥物依賴可能大家的熟悉程度會更高一些,因為說到安眠藥,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藥物的依賴,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藥物成癮。
長期服藥糾正睡眠之後,一旦突然的停藥,就會出現明顯的煩躁、焦慮、坐立不安、心慌胸悶等相關不適的症狀,這就是由於停服藥物引起的撤藥反應。而長期服用安定類藥物,突然之間的停藥,最直接的撤藥反應就是煩躁焦慮和報復性失眠。
停藥之後會比以前睡得更差,更加的困難。所以很多老人實際上睡眠很差,但是不敢服用安定類藥物,因為聽人說「吃上安眠藥,就要吃一輩子」。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顯然不是,雖然藥物依賴性確實比較的麻煩,但是絕對不是不可以糾正的,對於精神科醫生來說,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你克服安定類藥物的依賴性問題。
當然藥物治療失眠為次選的方法,應該遵循按需、間斷、足量原則,同時需要兼顧個體化,從小劑量開始,到達有效的劑量之後不輕易的調整劑量。藥物治療順序:
1、苯二氮卓類受體激動劑(比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和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國內尚未上市)。2、其他苯二氮卓受體激動劑(比如:安定、舒樂安定、蘿拉西泮)。3、具有鎮靜類作用的抗抑鬱藥。
4、聯合應用苯二氮卓受體激動劑和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鬱類藥物。5、某些抗癲癇藥物(AEDs)和抗精神病藥僅僅適用於特殊情況和人群。
需要各位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該是短期使用,不能長期應用(比如地西泮一般應用不超過4周)如果患者自覺能夠控制睡眠,而且合併的軀體疾病或者是事件消除之後,可以逐漸的減少藥物劑量或用藥次數,但是不能立即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