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題為《致在英國希斯羅機場免稅店購物過的中國人們》的長文網際網路上熱傳。一名留學英國的中國網友爆料:自己打零工的倫敦希斯羅機場免稅店存在欺騙和區別對待中國遊客的行為——同樣的一張折扣券,別國顧客消費79英鎊能拿到,中國人要花1000英鎊才可獲得。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對此,希斯羅機場通過微博公開道歉:「針對某合作夥伴優惠券促銷活動所引發的爭議和情緒,倫敦希斯羅機場表示誠摯歉意。」道歉雖然及時,但追問不可停止。
人們的憤怒與不解在於,這事發生在英國,發生在希斯羅機場。究其因,英國被認為「世界上第一個近代法治國家」,其法治模式一直為人推崇。而作為全世界最大機場之一的希斯羅機場,是一家頗具國際視野的世界級機場,本該更講究規則,更注重法治精神。如此背道而馳,出現極其惡劣的歧視中國遊客事件,顯然讓人覺得遺憾和憤懣。據報導,涉事免稅店所屬的Dufry集團在全世界380個機場有超過2000家店。這樣的大集團,更應該奉行規則至上,更應該講誠信,而不是相反。其所作所為,與大集團、大機場完全不相匹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中國遊客為希斯羅機場和Dufry集團帶去豐厚利潤,卻無法獲取相應的尊重。這只能說明,希斯羅機場和Dufry集團並不是真正尊崇法治,而只是把中國遊客當成賺錢工具。
「凡是權利,就應當人人共享,否則就不能算是權利」「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這是常識,也是公理。無論希斯羅機場還是Dufry集團,不可能不懂,它們卻對中國遊客充滿傲慢與偏見,足可說明它們所標榜的法治與誠信,是打折扣的,是有水分的,是不能讓人完全信服的。
這一事件也引得了英國華人律師的關注。有消息稱,根據2010英國平等法案(Equality Act 2010),英國政府禁止商家對客戶提供不平等的產品和服務。中國遊客被提供不平等的服務,如果屬實,有權利在六個月之內將商家告上法庭。對不講誠信、不講規則、不講法治的商家,受害者就應該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個半月內,已有7家外企「排隊」向中國道歉,有的涉及將「臺灣」「西藏」等錯標為「國家」,還有的是引用達賴喇嘛的言論做廣告……這些問題都很嚴重,我們表達怒火絕非小題大做。聯繫到此次歧視事件,我們也許應該從三個角度深思:
其一,遭遇不公平對待,必須及時發聲,提出嚴重交涉。其二,主動反擊,採取制約措施。以此次歧視事件為例,既然商家看人下菜碟,我們是不是該用腳投票,比如不再那麼瘋搶洋貨?其三,通過法律手段捍衛權益。不平等的優惠券讓中國遊客蒙受損失,如何討回公道?希斯羅機場不能止於道歉,更應該在彌補中國遊客損失上有給力措施。
據統計,英國已經成為中國遊客2017年增長最快的出境遊目的地之一,僅2017年上半年,即較上年同期增長47%。隨著中國人出境遊越來越常見,我們在尊重規則的基礎上也有權利得到尊重。真正講規則的國家,才能吸引到更多遊客;真正尊重規則的商家,才能更有前途可言,否則終究會被消費者拋棄。
在上個月末對中國的首訪中,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在發展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的過程中,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對於這個「黃金時代」至關重要。她還向中國遊客發出邀請:「來倫敦吧!來英國吧!來英國的各地旅遊吧!」希望特雷莎?梅首相的誠意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原標題:媒體:希思羅機場道歉了,但追問不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