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春風吹拂、綠意盡染之時,生活在黑龍江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林區人就忙碌起來。「開春就上山採山菜,大葉芹、刺五加、刺嫩芽,這些都是遊客愛吃的山野菜,純天然、純綠色。今年準備多採點兒,一部分凍上、一部分醃上,提前備好整個冬天用的食材。」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威虎山雪村「大潘家庭旅館」的胡秀英這樣盤算著。她說,「當了一輩子的山裡婦女,做夢也沒想到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我是知足了。」
知足了!昔日靜謐的山上林場如今四季熱鬧,林區群眾的臉上多了笑容,「涵養好風景、奔向新光景」成為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真實寫照。
放下斧和鋸搞旅遊 冰雪冷資源熱起來
威虎山雪村,位於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衛星林場。2014年,鄭吉林出任衛星林場場長,開始對威虎山雪村謀劃開發,將威虎山雪村的原生態、純天然、無汙染作為最大的賣點,保留原始風貌,將大東北大森林裡的「小山村」,原汁原味地呈現給遊客。也是從那一年,鄭吉林有了另外一個身份:雪村「村長」。放下採伐指揮棒的他開始在旅遊產業發展中大展拳腳……
「通過參觀學習,換腦筋,逐漸發現原生態才是遊客需要的,為此我們決定將原汁原味『小山村』呈現給大家。」鄭吉林說,雪村雪村,關鍵就是村,大家到雪村是來看「鄉愁」、看真正的冰天雪地的,要給遊客留下一個純淨的「小山村」,「鄉愁悠悠雪村走走!」
威虎山雪村農家院。(資料圖片)
然而,2014年以前,鄭吉林想得最多的還是如何同木頭打交道。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幾個林場,林木資源都還算豐富,高峰時一個林場一年能運下山1萬立方米木材。隨著「天保工程」的深入實施,木材生產從限伐轉到停伐。林場職工放下了斧頭和鋸,當地開始轉型發展旅遊業。如今,昔日的伐木工具又被重新「請」回了雪村,不做工具做展示,向遊客訴說著林業職工戰風雪、鬥嚴寒的伐木歷史。
「旅遊是朝陽產業,咱們把雪村的旅遊做好以後,可以讓幾代人受益,我們何樂而不為呢?」鄭吉林說。
現在的鄭吉林已經是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旅遊局副局長,但是走進雪村還會看到他手拿相機,在村裡邊走邊拍,同時還不忘向過往的遊客遞上自己的名片,雪村微信公眾帳號也還是他運營著。他逢人便說:大家可以記一下我的電話、QQ、微信號,隨時登錄我們「威虎山雪村」網站,介紹更多的朋友來雪村玩!
過去雪是林業工人的苦惱,現在職工放下斧頭、鋸子幹起了旅遊,冰雪資源熱了起來,林區職工的日子也紅火起來。
50多歲的胡秀英是土生土長的林區人,自從2013年開辦家庭旅館後,借著威虎山雪村旅遊的「風生水起」,旅館遊客不斷,生意紅火,收入逐年增加。冬季兩三個月四五萬元的收入讓胡秀英嘗到了創業的甜頭,看到了旅遊業發展的前景,更加堅定了美好生活的信心。
威虎山雪村「大潘家庭旅館」的胡秀英每天都笑容滿面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資料圖片)
「以前我們林場的人都圍著大木頭轉,男人冬天出去伐木,女人在家提心弔膽,下雪的時候更是犯愁,雪大得連門都推不開,心裡就想,什麼時候這雪要是能變成錢就好了。現在夢想成真了,就像新聞報導裡說的那樣『白雪變成了白金』。遊客來了都說我性格好,愛說愛笑,那是因為我心裡高興呀。」說起變化,胡秀英打開了話匣子。
胡秀英說:「別看我是山裡人,我最關心國家大事了。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我親身經歷了林區40年的發展變化,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覺得這個新時代對我們雪村人來說,就是把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的新時代。」 2018年,胡秀英有一個想法,想乘著十九大的東風,嘗試發展夏季「康養旅遊」,聯合雪村30多戶家庭旅館,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我感覺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得繼續加油幹呀!」
從賣木頭到賣風景 小山村有了大「錢」景
房間打掃起來,被子曬起來,院子收拾起來,大勺掂起來……「五一」小長假威虎山九寨開園,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宏聲林場史炳剛的「吳家大院」也開門迎客了。
依託綠水青山,史炳剛和其他林場職工一樣走「保護」路,賺「生態」錢,創新方式「靠山吃山」,嘗到了生態富民的甜頭。他說,就像歌裡唱的那樣「改革開放富起來」,一家幾輩人生活在林場,從伐木到種樹,從賣木頭到賣風景,生活在改變,思想也在改變。自從2012年開辦家庭旅館,每年收入都達到10多萬元,威虎山景區名氣越來越大,遊客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有奔頭兒。
雪趣。(資料圖片)
「大家都提起精氣神兒,用我們熱情的服務讓遊客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旅遊公司經理梁林波在職工大會上發出動員令。他說:「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僅要靠好山好水好風光,還要靠人靠服務,今年景區圍繞『旅遊服務年』活動,通過培訓學習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從細節入手提升服務質量,以良好的服務吸引遊客、留住遊客,著力打造威虎山景區服務品牌。」
「把威虎山旅遊產品做精、質量做優,品牌做響、規模做大」,這是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2018年對旅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以規範管理為抓手,以提升服務質量為核心,進一步強化經營意識,加強市場監管,淨化旅遊市場,努力創建良好的消費環境和旅遊環境,增強森林生態旅遊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持續提升遊客人次、景區收入。
威虎山九寨美景。(資料圖片)
「效益來自市場,發展依靠市場,營銷必須適應市場。」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經銷公司經理劉東輝說:「這些年跑市場,咱們威虎山飲品的品質獲得一致認可,現在的關鍵是要在產品設計、品牌打造、市場促銷、組織保障、激勵政策等方面下功夫,提高營銷水平。」
針對這一實際,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根據不同消費需求確定品種、規格,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機制、新管理提質增效。同時,創新營銷方式方法,突出專業化營銷和網絡營銷平臺作用,擴大旗艦店、加盟店、連鎖店及商超專櫃等實體營銷平臺覆蓋面,細分市場、鞏固和拓展市場。
好風景新光景 林區群眾奔向幸福生活新時代
水簾冰瀑消融,原始森林復甦,達子香花開。「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的經典旋律再次在威虎山景區響起,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2018年夏季旅遊大幕徐徐拉開。「這裡原生態,天藍水清,來了就不想走!」去年夏天來過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浙江李女士今年又迫不及待地和幾個姐妹來到這裡,「大口呼吸,真爽!」
威虎山九寨水簾洞瀑布。(資料圖片)
「重走英雄路、再上威虎山」,這是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今年確定的旅遊主題。憑藉生態資源優勢,從2012年到2016年,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用了五年的時間,整合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各個景區,推出了威虎山九寨、威虎山水上樂園、威虎山漂流、威虎山蓮花湖和威虎山雪村五大旅遊板塊,打造了春夏秋冬四季旅遊新格局,在這幅五彩繽紛的生態旅遊畫卷上,林區人正演繹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精彩劇集。
柴河威虎山遊人如織。(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讓林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我們要全面推進新時代現代化新林區建設,奮力走出重點國有林區全面振興的新路子。」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局長趙陽對林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說,柴河林區既是重點國有林區,又是主體生態功能區,只要我們保護好、建設好這片生態區,發揮好重要生態屏障作用,在「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新龍江」進程中有所作為,重點國有林區的價值就能得到體現。
涵養好風景,奔向新光景。林區純天然、無汙染的生態環境,是開發綠色、有機、優質生態產品的理想之地。豐富的景觀資源,使柴河林區已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趙陽說,隨著市場對綠水青山、安全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柴河將充分發揮好林區生態、旅遊資源優勢,打好綠色發展牌,打好最美生態牌,打好改革創新牌,讓柴河林區生態型產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讓林區人邁入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