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鄉村文化,山東各地大力培育文旅新業態

2020-09-03 掌上沂源

特色文化旅遊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等旅遊特色在山東各地大量湧現,通過歷史文化資源和旅遊相結合,培育文旅新業態,推動了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強化文化賦能 開展全域旅遊

章丘是座歷史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的城市,歷史文化是章丘的根和魂。近年來,濟南章丘區圍繞「文化章丘、文旅名城」建設,突出資源優勢,強化文化賦能,重點做好文化品牌、文化服務、文化傳承和文旅融合四篇文章,為建設「文化濟南」貢獻了「章丘力量」。

在文旅融合方面,去年,章丘成功入選首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順利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初審,現正在國家驗收階段。章丘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改造提升朱家峪、百脈泉等一批A級景區軟硬設施,持續推進施家崖、三澗溪等一批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加快推進明水古城、華僑城、繡惠古城、星動小鎮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文旅產業集群。成功舉辦濟南市首屆工業旅遊節、章丘大蔥文化旅遊節、白雲湖荷花節、繡源河文創市集等文化旅遊節會活動,打造了濟南野生動物園、五彩山村、若谷山居等一批等高品質休閒旅遊街區、旅遊特色小鎮、精品民宿集聚區,努力建成引領全市、輻射全省的高質量全域旅遊目的地。

山村裡的「杏」福清單

「以前我們只能在街邊蹲著賣包子,現在村裡有了這麼多產業,不僅能開上農家樂,還能到村裡的公司上班,現在我們掙的錢是以前的好幾倍呢!」煙臺裡口山村的村民感嘆著村裡近幾年的巨大變化。

大多數人拼盡全力從農村往城市發展,她卻從城裡回到鄉下。裡口山村村委會主任張華利用村裡的杏花資源,挖掘村內古泉、金魚池等人文景觀,以杏花大道為軸,東西南北四向拓展,大力發展健康養生旅遊產業,指導農戶開辦農家樂,擴建農家樂旅館,帶動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150人創業,輻射周邊村鎮帶動1000多名農民工就業。每年杏花節,僅3天時間就接待遊客5萬餘人,創直接經濟收益10萬元,每戶農家樂收入近萬元。

為了能讓村裡獨一無二的美景——杏花推廣到各地,張華請來電視臺名牌欄目在裡口山搭臺唱戲,增加十裡杏花谷的知名度。

目前,「十裡杏花谷」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世博年最佳鄉村旅遊節」「好客山東最美鄉村」,總資產達到1500多萬元,年收入600萬元,帶動、扶持150人創業,輻射帶動周邊鎮村安置村民、農民工就業1500人,年可增收20多萬元。

古村落裡感受「詩與遠方」

住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太久,內心便總嚮往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在菏澤就有這樣幾處鄉村旅遊景點,讓你在青山綠水之間,體驗淡雲流水的愜意生活,悠然度過清涼一夏,感受嚮往中的「詩和遠方」。

浮崗鎮小王莊行政村小馬莊村位於單縣西南部距縣城28公裡北依國家4A級旅遊景區浮龍湖南臨黃河故道歷史文化資源悠久是典型的北方古村落代表,小馬莊村自然資源豐富,村莊森林覆蓋率達36%,是遠近聞名的旅遊特色村,村內物產資源豐富,盛產羊角蜜、香瓜、西紅柿、黃瓜等特色物產。

該村歷史文化悠久。村莊起源於清光緒年間,農村廟會、嗩吶表演、楊琴表演、秧歌表演等各項民俗活動、紀念節慶較多,村莊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好客,生活幸福安逸。小馬莊村民廣場處建設有村史館,館內陳列早期農耕工具、村莊衍變展示等內容,通過村史大力宣傳鄉村文化,繼續傳承與挖掘孝善文化,堅持將鄉村文化元素融入到鄉村建築,保持鄉村原有建築風貌的協調統一,並做好對傳統文化的保留、記錄與傳承,塑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真正做到「記得住鄉愁」。歷史文化資源和旅遊相結合,培育文旅新業態,推動了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山東網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山東|全域旅遊、鄉村文化,山東各地大力培育文旅新業態
    中國山東網8月30日訊(記者 張敏敏 盧偉霞 謝雯嘉) 特色文化旅遊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等旅遊特色在山東各地大量湧現,通過歷史文化資源和旅遊相結合,培育文旅新業態,推動了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強化文化賦能 開展全域旅遊章丘是座歷史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的城市,歷史文化是章丘的根和魂。
  • 葉紅專:培育新業態新熱點新模式 推動全域旅遊提質升級高質量發展
    要發揮好旅遊龍頭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強旅遊標準化精細化建設管理,用心培育旅遊熱點、賣點和亮點,持續推進旅遊環境綜合整治,促使旅遊基礎設施配套更加完善、文旅融合更加緊密、產品業態更加豐富、服務管理更加優質。要加強旅遊市場拓展,掀起旅遊大宣傳、大造勢、大營銷熱潮,進一步唱響「神秘湘西·天下鳳凰」旅遊品牌。
  • 山東:緊盯新興業態 做大文化和旅遊市場
    原標題:山東:緊盯新興業態 做大文化和旅遊市場實現文化和旅遊的高質量融合,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與市場的培育。今年初以來,為做大文化和旅遊市場,山東各地多措並舉,一方面以政策加碼推動文化資源向旅遊產品的轉換,另一方面調動社會力量積極性,鼓勵各方探索符合本地實際、迎合市場需求的文旅融合路徑。
  • 培育「文旅+」新業態、新模式:廣東擬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黎存根  10月27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節目,針對行程因新冠疫情取消而退還團費難、博物館建設等廣受群眾關注的問題,逐一進行了回應和解答。
  • 鄉村民宿促文旅消費 助推全域旅遊
    近年來,在各地推進「三農」工作的實踐中,旅遊業發揮了很大作用,其中鄉村民宿表現突出。據了解,2017年我國鄉村旅遊達25億人次,同比增長16%;旅遊消費超過1.4萬億元,同比增長27%;民宿消費規模達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鄉村民宿消費將達363億元,年均增長16%,遠高於同期國內旅遊消費年均8%的預計增速。
  • 「十三五」山東升級文旅融合業態「好客山東」叫響全球
    趙曉 攝從深挖文化創意資源到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從打造特色旅遊帶到賦能全域旅遊發展,從建設海外文化陣地到舉辦各類國際文旅盛事……「十三五」期間,山東加速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如雨後春筍,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齊魯文化,叫響「好客山東」品牌。
  •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屏南全域旅遊邁上新高度
    數據顯示,2019年,全縣共接待遊客623.71萬人次,同比增長23.7%;旅遊收入58.58億元,同比增長34.5%。如今,文旅產業已成為屏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新亮點、新名片。壽山鄉黨委書記鄭華東介紹,鄉裡圍繞「發揮綠色生態優勢,打造美麗清新壽山」的核心發展理念,依託轄區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百祥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亂彈戲以及茶鹽古道、省運會皮划艇激流迴旋賽事基地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積極引進文化創意產業,大力推進「傳統村落+生態旅遊+特色資源」文化品牌創建,邁出鄉村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堅實步伐,繪就壽山鄉鄉村旅遊發展新藍圖。
  • 大力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與各市政府籤訂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聯合推進協議,完成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規劃。8.發展鄉村全域旅遊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立足山東農業大省特色優勢,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打造鄉村旅遊齊魯樣板。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加快培育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漁夫垂釣、旅遊小鎮等鄉村旅遊精品。
  • 如何培育全域旅遊新業態
    正文共2017字13圖,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前面我們聊到產品建設以及全域旅遊的內容,今天我們進入一個新題目——「新業態」。國家旅遊局李金早曾撰文指出,要通過改革創新營造全域旅遊良好發展環境,創新旅遊業態。新業態對於我國旅遊業轉型升級有重要意義,是旅遊業供給側改革、增加有效供給的關鍵步驟。
  • 新業態 新模式 新服務 蓬萊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的山東蓬萊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生態優良、資源富集,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近年來,依託豐厚的文旅資源,蓬萊積極探索從傳統知名旅遊城市向精品化、全域化旅遊目的地轉型升級,形成了以新興業態帶活全域山海的蓬萊模式。優化布局,豐富供給,打造全域旅遊新業態。
  • 山東萊蕪:充分挖掘文旅資源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過去多年,萊蕪雖然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是在文旅產業布局和項目策劃上,缺乏合理、系統的規劃,不成體系、不成規模,同質化泛濫。自2015年3月萊蕪被山東省政府列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城」後,在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的引導下,利用自身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積極探索全域旅遊,力推旅遊產業的發展。
  • 山東:連續兩年「大滿貫」 8縣(市、區)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經驗樣板
    截至目前,山東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十三五」時期,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充分發揮文化旅遊大省優勢,通過統籌文化、文物、旅遊各類資源,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把全域旅遊作為引領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穩步推進。
  • 文旅中國點評「好客山東」:於變局中開新局
    在煙臺市,30多家旅行社企業負責人變身「鄉村遊體驗官」,圍繞生態採摘園、客房配套、特色美食等項目集體去當地農村「踩線」。在日照市,藉助智慧旅遊平臺,當地景區立體宣傳預約旅遊的重要性,提高遊客的舒適度。在濰坊市,十笏園文化街區等熱門商圈延長開放時間,打造「下午5點後的嘉年華」,大力發展夜間遊。
  • 權威發布|山東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大力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在大運河、齊長城、黃河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積極推動優秀文化傳承弘揚、景區提檔升級、文物保護利用,始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推動文化和旅遊產品業態、公共服務、市場管理及市場培育、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實現融合。其次,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在省文化和旅遊廳大力指導下,屯溪區以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致力從「景點遊」邁向「全域遊」,促進旅遊和餐飲、住宿、購物、交通、娛樂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了由「旅遊集散中心」向「全域旅遊目的地」的華麗轉變,走出了「景城相融,以文促旅」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山東A級旅遊景區達1200餘家 文旅融合拉動相關產業升級
    「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先後編制了《山東省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山東省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山東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省政府印發了《大力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構建「兩大基地引領,兩極六帶支撐,四區示範」的文旅融合發展布局。
  • 章丘布局「齊魯古道·文旅走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章丘圍繞「文化章丘、文旅名城」建設,突出資源優勢,強化文化賦能,重點做好文化品牌、文化服務、文化傳承和文旅融合四篇文章,將以章萊路為山軸、繡源河為水軸規劃布局 「齊魯古道·文旅走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權威發布|山東A級旅遊景區達1200餘家 文旅融合拉動相關產業升級
    「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先後編制了《山東省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山東省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山東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省政府印發了《大力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構建「兩大基地引領,兩極六帶支撐,四區示範」的文旅融合發展布局。
  • 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 共度良辰美景好時光
    去年廣東省文旅廳公布首批鄉村旅遊精品路線名單中,惠陽區故裡客韻線路作為惠州6條線路之一入選,今年市文廣旅體局發布2020年惠州十大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惠陽良辰美景鄉村體驗之旅榜上有名。 在「雙區」驅動背景下,深莞惠等城市的文旅消費需求日益增加,惠陽正搶抓行業新風口,加快文旅業向上突圍。
  • 周莊旅遊& 雲祈文旅開啟「新零售、新消費、新空間」戰略合作
    」為關鍵詞,通過深入挖掘周莊古鎮旅遊文化資源,導入新興消費內容,推動古鎮旅遊業態更新和升級,藉機培育打造國內首個依託大流量文旅景區形成的新消費業態產業集群。,延續一直以來在國內率先提出的「文旅主辦運營商」模式,輸出全面、系統、精準的文旅內容與新興二次消費業態,通過文旅領域的不同內容、產品、流量等展開全方位的立體合作,圍繞周莊全域旅遊資源,最大程度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的獨特優勢,推動周莊全域旅遊產業的綜合提升。